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

黃瓊語氣中的冰冷,讓慎妃微微縮了縮脖子後道:“前次,奴家母女只是以爲英王與蜀王,會是一類的人。所以纔會有生出不該有的想法,想要以自己換取英王殿下的庇護。現在經歷過前次的事情,奴家實在不敢在對英王殿下,有任何非分之想了。”

“將這本賬冊交給英王,奴家是真心實意的。若是英王一定要問奴家,究竟所圖爲何。奴家眼下都這個樣子了,倒也也並無什麼可以隱瞞的。前次奴家母女雖說做錯了事情,可意思卻沒有說錯。奴家只求英王殿下,在永安郡王長大之前,給我們母女提供庇護。”

看着一臉凝重表情的慎妃,黃瓊卻沒有立即接過這本賬冊。而是在心中琢磨了一下,接過這本賬冊的後果。他知道,自己一旦接過這本賬冊,便意味着要保護慎妃母女三人。而以慎妃眼下的情況來說,接下這本賬冊,也就意味着要與德妃爲敵。

雖說黃瓊也知道,只要自己在一天,那個一心想要將宋王扶上儲君之位的德妃,嘴上不敢說什麼,但在心中恐怕早已經視自己爲仇敵。再加上她的那位侄兒,被自己撤了密州知州的位置,現在還羈押在天牢之中。德妃對自己的積怨,恐怕早已經是不可能解開。

既然已經背了這麼多,多背上慎妃這一件事情,對於黃瓊來說其實早已經無所謂。他之所以猶豫是因爲這個女人,還有她的那個母親都實在太過於狡猾,現在扮軟弱,心中不知道在打着什麼算盤。自己不小心謹慎一些,搞不好在像景王一樣,入了圈套而不自知。

見到黃瓊雖說神色未變,但卻一直沒有說話,擔心自己被拒絕的慎妃,重重的又給黃瓊磕了一個頭:“英王,奴家也知道,奴家的蒲柳之姿比不上王府諸位夫人。與蜀王還有那種關係,以英王殿下的眼光,根本看不上奴家。奴家已經不敢在對王爺,有任何非份之想了。”

“還是那句話,只要在這件事情上,您能幫到我們母子,便是讓我們做什麼都可以。即便不能爲殿下侍寢,可做別的事情也是一樣的。蜀王雖說已經提前將奴家,所瞭解的他在宮中暗插眼線都已經清除。但他卻不知道,奴家掌握的他在宮中眼線,並非是表面上那幾個。”

“奴家至少還知道,他在宮中除了殿下母親那裡之外,其餘每個主位身邊都安插了眼線。他之前滅口那些人,除了知曉奴家身份的之外,其餘的都是已經開始有些不聽招呼的人。那些真正對他還有用的人,以蜀王性格除非他真的死了,否則他輕易不會動手。”

“這些人究竟是誰,蜀王雖說從未與奴家說起過。但奴家並不傻,入宮這些年就算是爲了自保,也想方設法查出了幾個。殿下出宮不過一年,之前在宮中也是與靜妃居住在冷宮。在宮中一直都沒有自己的勢力,更沒有安插進過自己的眼線。”

“奴家知道,今兒殿下奉旨祭祀太廟。也是說現在雖說還沒有正名,但殿下實際已經被皇上冊立爲新的太子。如今諸王,無論是已經就藩的,還是在京城居住的,那個在宮中沒有自己的眼線,沒有自己的消息來源,便始終處在一個被動的位置。”

“而自皇后重病開始,德妃便一心想着牟取後位,並搬到太子以將宋王推到太子之位上。眼下太子雖未倒,但實際上卻是等於已經倒下。可德妃望眼欲穿的這個位置,如今卻被殿下所得,殿下您認爲德妃會甘心嗎?德妃本人雖不足懼,但孃家勢力雄厚,一向有蘇半朝之稱。”

“德妃本人雖說大能力沒有,但卻極爲擅長搞一些小手段。德妃本人雖說不足爲懼,可與其孃家聯手,對英王或多或少總是一個困擾不是?最關鍵的是,德妃未必真的能拿殿下如何,但她若是對靜妃娘娘下手,可就防不勝防了。殿下,別忘了,德妃現在可是權掌六宮事。”

“在加上其孃家在朝中的勢力,很是能迷惑一些小人。這宮中,幫着她的人可是有的是。而靜妃娘娘身邊只有一個宮女,若是德妃鐵了心要向靜妃下手,娘娘孤掌難鳴,又豈會是她的對手。就算娘娘餘威猶存,可陰謀小人總是不缺的。”

慎妃說這番話的時候,不僅張嘴、閉嘴稱呼黃瓊爲殿下,稱呼母親爲娘娘,將自己的姿態也放的極低。但卻變相的表示,只要黃瓊能幫着她渡過這個難關,她不僅可以作爲黃瓊在宮中的眼線,還可以替他監視他在宮中最大的麻煩德妃。

慎妃說的口乾舌燥,但黃瓊依舊沒有回答她,而是站起身來在屋子內來回的踱步。只是黃瓊表面上看起來風清雲淡,但實則心中卻並未像是表面上那麼平靜。面前這個女人,口才果然了得。話雖說有些老套,但幾乎所有的話,都說到了點子上。

她說的沒錯,自己那些兄弟,只要年紀略大的,在宮中都有自己的眼線。太監是什麼,太監是斷子絕孫,不可能有後代的人。既然沒有了後代,也就意味着那些太監,做事只會看重眼前的利益,至於對子孫後代的影響,因爲不可能有子孫,所以他們是不會顧及的。

所以太監最喜歡的,只有兩種東西,一個是權、一個是錢。太監就沒有一個不貪財的,這是歷朝歷代的定律。本朝鐵律,太監干政者殺無赦。所以在本朝,太監想要達到前唐那種,太監不僅到處插手朝政、弄權,甚至皇帝廢立都掌握在手中的地步,根本就沒有任何可能。

即便是在昏聵的世宗皇帝在位期間,太監也連朝政的邊都摸不到。本朝太監權勢最大的時期,最多也不過只能在宮中有些地位罷了。既然連權利的邊都佔不到,那麼那些太監剩下的也只有想方設法的貪錢了。只要有錢、有了權,收買他們效力,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自己那些兄弟,都是不差錢的。自幼又是在宮中長到十三歲,先不說他們各自母妃在宮中積累的人脈和勢力,身邊最次也都有幾個心腹太假。便是他們自己,本身就有心腹太監。在宮中,與那些太監接觸的也更多。想要收買那個太監爲自己效力,簡直不要太方便。

那些位高權重的大太監,他們固然收買不來,或是就算有錢也未必能夠收買得到。可那些消息靈通的小太監,收買幾個替自己刺探消息卻並不困難。而自己在這方面,卻是一片空白。宮中就是亂了套,等到自己知道的時候,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雖說自己那位皇帝老子性格堅毅,一旦下了決心,不是幾句枕頭風,或是幾個小人嘀咕幾句便能改變主意的人。可在宮中有消息來源,總比沒有消息來源更爲可靠一些。有很多事情,自己都可以提前做好一些準備,至少用不到那麼被動。

哪怕是這個人,只是迫於時局的變化,纔不得不順從自己。但這種人,有還是比沒有要好。多一個消息來源,總強過現在耳聾目瞎,對宮中變化一無所知的情況。

尤其是在眼下權掌六宮事的,還是那個上得了檯面能耐沒有,可搞點小陰謀詭計,卻還算是能拿得出手的德妃。若是真的能在她身邊,安插一個可靠的眼線,自己麻煩也要少的多。至於慎妃所言另外一事,恐怕那個德妃想將腦筋動到母親頭上,她恐怕遠沒有那個本事。

想到這裡,黃瓊看了看跪在自己面前,一副極其溫順模樣的慎妃,心中突然一動。這個女人狡詐方面雖說不如易瑛,可也算是一個極其狡猾之人。若是自己真的將她保住,讓她在宮中與德妃相鬥,讓德妃無暇他顧,恐怕自己的麻煩會少很多。

坐回位置擡了擡手,示意慎妃起來後。黃瓊淡淡的道:“你與景王、蜀王之間的關係,本王答應過林含煙一直,替你暫時先瞞着。而此事只有本王與林含煙知曉,可以說本王的妻妾,與景王的那些側妃都不知曉此事。這件事情,怎麼又傳到宮中德妃的耳朵裡面?”

“含煙的爲人,本王還是清楚的。當初爲了永安郡王,她都能求本王將此事壓住。父皇多次詢問,都沒有透露出真實的詳情。以她的爲人,又豈會在事後將此事宣揚出去。至於本王,本王究竟有沒有說過,心中還是有數的。若是本王說出去的,就會直接說出此事真實的內幕。”

“絕對不會搞出,這種又抱琵琶半遮面的事情來。更不會,向一個死人身上去潑髒水。你查沒有查過,究竟是誰泄露了這件事?會不會有可能,是操縱了這一切的那個人,在自己動手來不及的情況之下。爲了徹底的殺人滅口,交待身邊之人主動泄露出去的?”

“既然傳出去的,是你與景王的事情,而不是你與蜀王之間的真正關係,那麼此事就極有可能是有心人故意送出去的。你既然在德妃宮中有眼線,那想必查清楚此事,應該不是什麼難事?你身邊的人,就連替你侍寢的事情都能做到,更何況這一點小事?”

其實慎妃前次與其母,一同找到自己求情的時候,黃瓊當時便認爲這極有可能,是現在假死脫身的蜀王,搞出來的一場陰謀。慎妃母女都是他的情人,但慎妃母女卻知道他的事情太多了。不說別的,單單永安郡王真實的身世一旦暴露,他即便有朝一日殺回來,名聲也臭了。

與庶母私通數年,期間兩個人還生了一個兒子。這個消息一旦傳出去,便可謂是一個驚天醜聞。誰說皇帝,就不需要聲譽了?若是一旦陷入聲名狼藉的地步,除非蜀王真的造反成功,否則即便是他兵臨城下,也沒有人會支持他。即便是他奪回帝位,恐怕這個帝位也坐不穩。

蜀王心狠手辣,便是自己親生兄嫂都能親手殺了滅口。在需要的時候,便是連自己的妻兒都能拋棄。殺一個對自己名聲有極大妨礙的情人,外加一個私生子自然更不會手軟。在自己出手來不及的情況之下,利用宮鬥來找一個人代替他出手除掉慎妃,那自然一舉兩得的事情。

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十九章 命運只能由自己把握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二百零四章 溫德殿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三十章 滑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三百零一章 彈劾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二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