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

bookmark

見到這位樑王如此的警覺,黃瓊心中暗暗搖了搖頭。暗自罵了一聲,一路上監視此人的那些人,簡直與一羣豬一樣。這麼一個人,居然用常理來判斷,輕而易舉的便斷定此人是一個酒色之徒。那些人也不想想,一個酒色之徒能有如此銳利的眼光?

黃瓊此時的心思,都在這位樑王身上。哪怕是這位樑王,在晉獻了禮品後退到了一邊,黃瓊觀察他的眼光也沒有轉移。至於接下來各國使臣,除了希望大齊幫着尋找,在大齊朝境內失蹤雲霄長公主的大理使臣,稍微引起了他一點點注意之外。

其餘的的回紇、高麗、吐蕃青海諸部,安南、甚至東瀛、波斯、大食的使臣,包括他們進貢的珠寶、香料、美女,也都沒有引起他的興趣。接下來的本朝西南諸羈縻州,身上有些什麼同知、團練使虛銜的頭人們,進獻的各式各樣土特產,也一樣沒有引起他的什麼興趣。

直到最後出場的,來自大齊西北、西南各部族首領之中,來自隴右党項部落的一個首領,才引起了他的部分興趣。聽到唱禮官報出此人,爲隴右路寧夏府靈州知蕃副使拓跋繼遷時,黃瓊眉頭微微一皺。這個名字,他感覺到很是有些耳熟,卻一時想不起來究竟在那裡聽過。

觀此人雖說已經三十餘歲,其貌卻是極爲雄偉,即便是在這大殿之中,依舊是一副虎嘯鷹揚的架勢。與他那個身爲靈州團練使,也是隴右党項部族頭人,在進入大殿之內唯唯諾諾的族兄相比,此人雖說沒有說出什麼不該說的話來,但神色上卻是顯得極其桀驁不馴。

本朝與前唐在西北、西南地區,普遍設置羈縻州府不同。在廣南西路以及兩川南部,諸夷人部族繁盛的地區,雖說也仿製前唐設置了一些羈縻州。但數量遠遠不能與前唐相比,大部分地區還是設置了正規治理地方的州縣。只不過爲了拉攏諸夷部落,沿襲了前唐舊制而已。

不過爲了分化瓦解這些部族,給當地部族頭人普遍授予,或是文職同知,武職團練副使的虛銜。只是這些人雖說也身上有官職,但即不裂土、也不治民,除了本部落的子民之外,便是同一個部族的人都管不了。而且這些人,除了每年朝廷給予一定賞賜之外,也沒有俸祿。

至於西北,則是全面取消了前唐設置的羈縻州府,一律改爲流官治理。雖然也給當地頭人一定的虛銜,但這些人同樣即不治民、也不理政。而且與西南諸夷相比,他們除了一個徵稅、催丁,這種得罪人的差事之外,便是連本部族的事情也不得參與,更不得擁有私人部曲。

甚至每家除了可以保留一張弓、一壺箭,以及一把隨身的彎刀之外,連軍械都不得擁有。部族內的各種事宜,都由當地官府按照律法處理。哪怕便是族長,也不得隨意動用刑罰。只不過與西南那些不發俸祿的頭人相比,他們唯一的好處便是還是有俸祿的。

只是他們的俸祿因爲這些人,普遍都有自己的牧場和牛羊,所以只有那些正途子出身的官員三成。同樣一個五品團練使,他們的年俸只有一千貫錢、三十匹緞。唯一好一點的是,他們的官職可以世襲。不過,世襲歸世襲,但除了極少數之人外,升職這輩子想都不要想。

這是當年開國之時,太祖皇帝吃足了雄踞西北五州,所謂定難軍的党項鐵騎苦頭後,制定的一系列對党項人分化瓦解策略一部分。這個拓跋繼遷與他的族兄,便是當年党項人被迫遷移之後,留在靈州的部落首領家族,他那個唯唯諾諾的族兄拓跋繼捧是族長。

整個党項諸部首領,在叩拜進獻貢品的時候,此人一直不願意下跪。若不是其族兄怕他招惹事端,一直小心翼翼的看着他,此人甚至連跪都不願意跪。而看着此人如此的桀驁不馴,與黨項其他部族頭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黃瓊的眉頭不由得微微皺了起來。

外邦使節與朝內諸部族首領進獻完畢,接下來自然該是皇帝賜宴。等到酒宴一桌一桌的端上來,羣臣與諸外邦使臣按照定製坐好之後,皇帝看着黃瓊微微一笑道:“阿九,朕這段日子實在有些乏了,今兒便由你代朕與羣臣敬酒。”

聽到皇帝的話,微微一琢磨便明白皇帝意思的黃瓊,倒也沒有推脫。帶着兩個端着酒的太監,在鴻臚寺正卿的陪同之下,開始一桌一桌的敬酒,而首先第一個敬酒的便是永王。而按照祖制,雖說這是敬酒,可其實就等於是賜,接酒的臣子是要跪接的。

看着黃瓊直奔自己而來,一想到前些日子還一起喝酒的兄弟,今兒就成了自己半個主子,過來敬酒自己還的跪接,自己卻無計可施只能按照祖制來,永王很是委屈的向着黃瓊,翻上了好幾個大白眼。那張臉上的表情,就好像被黃瓊搶了多少錢一般。

好在黃瓊看到這個傢伙滿臉委屈的表情,微微笑了笑之後。倒也沒有刻意的爲難他。在他彎下身子正要下跪的時候,不緊不慢的一把將他給攙扶起來。笑道:“七哥,這是在爲難小弟,你我骨肉至親,就不必做哪些虛禮了。小弟雖說代表的是父皇,但想必父皇也會理解。”

說罷,黃瓊還很親熱的擁抱了一下永王。他這一副架勢,在外人看來是兄弟之間親熱。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黃瓊卻是伏在永王的耳邊小聲道:“你小子給我擺出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樣子,不就是想讓我補償你嗎。一會散席之後去我府中等我,有好事交給你。”

黃瓊這番話雖說聲音壓的極低,但卻是清晰的傳入了永王的耳中。聽罷黃瓊的話,剛剛還一副天大委屈的永王,就好像學會了傳說中的變臉技巧一般,臉色轉變的那叫一個快。轉瞬之間便委屈盡去,雖說表情只是微微有些變化,但眼中卻是精光一閃。

並沒有過多的理會永王的黃瓊,轉到了桂林郡王面前。同樣制止住了桂林郡王要下跪的舉動後,看着面前的這位自己不知道真假的岳父,黃瓊微微一笑道:“桂林郡王不要折殺小子,您與小子既然已經成了翁婿至親,這天下又哪有老丈人給女婿下怪的。”

對於黃瓊的客套,桂林郡王卻是同樣笑道:“英王殿下,深受皇上器重,這杯酒又是代表着皇上,微臣雖說有幸成爲英王的岳父,但該遵守的君臣之禮,還是一樣要遵守的。君是君、臣是臣,君臣之分乃是大道所分,微臣縱然是英王岳父,也是斷然不敢忘記的。”

兩個人說這番話的時候,哪怕笑的都很虛僞,但兩個人不約而同的卻都沒有控制住聲音。這一番對話下來,含元殿內幾乎所有的臣子,與外邦使臣、諸羈縻州頭人、部族頭人,這才知道這位英王與桂林郡王府,居然已經定下了親事。

只是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除了殿內諸位大臣,看向英王的眼神更爲畏懼之外。其餘的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卻是面色各異。除了久在桂林郡王府,積威之下的西南諸夷,連忙齊聲恭喜,並表示隨後便有賀禮送上。

那位北遼的樑王,與那位拓跋繼遷,再看向桂林郡王的眼光,卻是不約而同的有些變化,甚至陷入了深思之中。尤其是北遼的那位樑王,再看向桂林郡王的眼光之中,甚至還摻雜了三分的憤怒。而高麗與東瀛、南洋諸位使臣,一樣看向這對翁婿的目光,也都有了很大不同。

桂林郡王府掌握着對外通商之權,商船隊又遍及內外諸洋。說實在的對於高麗、東瀛,以及南洋諸國來說,除了每年的朝貢之外,對於桂林郡王府的熟悉程度,遠遠的高於對一向以天朝上國自詡的朝廷。以往桂林郡王府雖說有錢,但在朝中卻並無什麼太大的實權。

諸國,對桂林郡王府依賴雖說更大,但實際上卻是遠非表面上那麼畏懼。畢竟在海上他們雖說不是桂林郡王府的對手,但在上了岸他們並不怕桂林郡王府。尤其是此次前來參加大朝會,得知朝廷要全面放開對外通商,他們可以避開桂林郡王府,直接與朝廷做生意。

這些小國的使臣,對桂林郡王也就沒有了往昔那麼尊重了。畢竟對於他們來說,畏懼更多的還是朝廷。那些國家派來的使臣,可以說沒有一個不是八面玲瓏的人。而每年的大朝會,更是這些小國,觀察與判斷大齊朝朝局變化一個最好的機會。

今年大朝會上,太子沒有出現,而陪伴在大皇帝身邊的,是那個以往他們聽都沒有聽說過的英王。而從今兒所看到這一幕來說,皇帝明顯更器重這個英王。這位英王卻又與這位桂林郡王,又成了翁婿至親。這讓這些使節,很是嗅出了這種變化中的一絲不尋常氣味。

相對於那些心思各異的外邦使臣,黃瓊的這位準岳父此時心中卻更爲複雜。等到黃瓊離開之後,那位一時不查卻沒有想到,掉入了黃瓊設下圈套。無意之中,吃了一個啞巴虧的桂林郡王,在感受到對面北遼樑王看過來目光中的變化後,很是有種有苦說不出的感覺。

看着黃瓊從一品大員開始,一個個敬酒的背影,桂林郡王的一隻手,暗中不着痕跡的攥了攥拳頭:“自己打了一輩子的鳥,今兒沒有想到反被鳥給啄了眼睛。這個英王年紀輕輕,居然如此的狡猾,三言兩語便讓樑王對自己的誠心產生了懷疑。”

其實相對於樑王看過來的懷疑目光,桂林郡王更擔心的是,黃瓊剛剛的那番風輕雲淡的話,是不是看出了什麼?若是真被這個狡猾的英王看出來什麼,會給自己那些遠還沒有完善到,立即發動的計劃帶來什麼影響?他更會怎麼做?

“不行,京城這裡絕非自己久留之地,若是真的被那個英王看出來什麼,自己連一個還手的餘地都沒有。甚至可以說,除了引頸就戳之外,沒有其他的任何辦法可以做。必須要儘快的與那個該死的樑王達成協議,然後立即返回廣南西路。”

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九十章 結盟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軍到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三百零一章 彈劾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會插手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六百零六章 西京大營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十五章 心情不好的女人不能惹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