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

而且雖說在海上,有狂風巨浪的威脅,諸洋也多有海盜出沒。但海船的運量,卻不是範劍商隊那些駱駝可以相比的。總的來說,相對陸地上還是要安全的許多。桂林郡王府的商船隊,可都是幾千石的大船,相對於那些小的走私商人來說,自然要安全的。

一艘裝滿了瓷器、絲綢、藥材的幾千石大船,裝滿之後頂的上幾千頭駱駝。只要沿途不遇到狂風巨浪,將瓷器、絲綢、藥材在南洋一倒手,回程的時候在裝滿南洋的香料,東瀛的珍珠、銅礦、金銀礦,來回一趟便要祖安的鉢滿盆盈。

海上有狂風巨浪,在陸地上西去也一樣有雪山大漠的阻隔。雪山高不可攀,乾旱缺水的大漠,也一樣吞噬了無數商隊。海上有海盜,陸上的商隊一樣也要面對無數的馬匪、強盜,遭遇殺人越貨機率,更是遠遠的超過海上。海上桂林郡王府的船隊,可是沒有幾個海盜敢劫。

可在陸地上的駝隊,危險性可比走海上要大的多。走海路,至少沒有沿途那些多如牛毛的關卡,以及需要打點的諸多部族。南洋諸國,也沒有幾個敢收桂林郡王府苛捐雜稅。範家沒有桂林郡王府,那樣半官方支持,走危險性更大,更爲艱難的西域,沿途全靠自己闖出來。

之所以能做的如此成功,除了本身便是江湖世家,門下伸手不低的弟子數量衆多。一般的馬匪、強盜,甚至是西域一些小國,都不敢打主意之外。更爲重要的是,就是多年在情報上收集的成功。範家歷代家主,能將生意做的如此之大,靠的就是這個。

能在桂林郡王府控制了全部海外通商權,另闢蹊徑重新打通了絲綢之路。靠的可不單單是大齊,屢屢擊敗控制西域的回紇,逐退高原上的吐蕃諸部,重新控制了河西走廊。並且使得曾經在安史之亂後,控制了整個西域的吐蕃,徹底縮回了雪山以南再不敢南下。

很大一部分,靠的就是歷代苦心積累情報。從分佈諸蕃部族開始的隴右,一直到極西諸國。沿途那些部族首領,那個貪婪,那個可以收買爲自己所用,那個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征服其他國家,範家都可謂是瞭如指掌。範府內這方面的資料與情報,甚至比鎮撫司還多。

沒有這些本錢,範家的商隊又豈敢在征戰頻繁,失敗的部族淪爲馬匪強盜遍地都是的西域,生意做的如此興隆?其陸上商隊,遠到波斯、大食諸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與桂林郡王府隱隱抗衡?所以說,黃瓊的這個要求,範家想要達成甚至可以說輕而易舉。

範劍之所以爲難,是因爲眼下的範家內部紛爭太大。自己兄長在返回範家之後,對於是否與面前這位英王搭上關係,範家內部一直爭執不斷。甚至達到了家主,也就是自己的爺爺,都有些壓制不住的態勢。雖說隨着蜀王的“身亡”,範家內部的紛爭小了一些。

但包括祖父在內,更多人還是打算在觀望一段時間再說。畢竟與這些皇子打交道,風險性實在太大。無論站在那個皇子那邊,風險都幾乎是相當的。勝了未必得到什麼好處,一旦失敗範家面對的便是家破人亡。皇子爭位,可沒有什麼禍不株連同黨那麼一說。

儘管以範家手中的資本,無論是到了那個國家,都依舊是錦衣玉食。但襄陽畢竟是範家的根基所在,歷代祖先的陵墓都在襄陽。這個根,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捨棄的。只要在那位皇子沒有佔據絕對優勢之前,範家都不會輕易的表態。至少在昨天之前,肯定是如此的。

這也是,自己在進入英王府之後,祖父爲了保住範家,而不惜在明面上與自己斷絕關係的原因。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這個漩渦裡面的水太深,也太混了,作爲家主的祖父不可能拿着全家人的性命,還有家族百餘年來積累的財富,陪着範劍一同去賭。

眼下蜀王雖說倒了,原本主張投靠蜀王的那些人,現在基本上都閉上了嘴巴。原本手中掌握的一定權力,也被祖父藉機連消帶打給收了回來。可在範家,還有被其他親王收買的人,家族內的紛爭只是小了一些,卻遠還沒有到徹底平息的地步。

雖說黃瓊提出的這個要求,並不是什麼爲難之事。可如果真的按照黃瓊提出的去做了,卻代表着一個風向。這個建議,祖父未必會真的答應。哪怕這位英王,就算是代替皇帝去祭祀太廟,參與今兒的大朝會,但只要英王一天都沒有登基,祖父一天就未必會下斷言。

而調動家族之中的那些資料,沒有祖父點頭是根本就不可能的。而更有一點是範劍說不出口的,那就是他那位身爲範家家主的祖父,還有他的爹孃、兄嫂,年前便已經到京了。除了兄長約自己見了一面,告之此事之外,祖父卻是到現在也沒有提出見自己的意思。

有近十年,都未在出襄陽一步的祖父,此次打破慣例在這個時候來京,貌似在表示出一些什麼態度。可問題是他老人家來京了,卻又遲遲都不肯與自己見面。讓即便是聰慧如斯的範劍,一時也搞不清楚自己祖父,究竟是一個什麼想法。

儘管首鼠兩端,這句聽起來實在有些大不敬的話,範劍有些不想說出口。但眼下祖父這個做派,給他的就是這個印象。可問題是祖父不提出見自己,也就沒有辦法去見祖父。就算去登門拜見,估計也一樣見不到人。

而見不到祖父,沒有祖父的首肯,家族中的那些資料都是別人無法調用的。尤其是自己這種,已經被開除出家籍的棄子,更是連根毛都摸不到,這纔是範劍遲疑的原因。若是自己答應了卻做不到,自己在英王心目中的印象會受影響倒還是小事。

若是英王因此,對整個範家的印象都產生了不好影響,那對範家來說纔是大事。已經跟在黃瓊身邊一段時日的範劍很清楚,面前這位英王年紀雖輕,可卻是一個城府極深的主。最關鍵的,也是一個眼睛裡面不揉沙子的主。

一旦真的對範家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在想挽回可就難了。尤其是眼下英王的地位,隨着皇帝的一再破格對待,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以這位英王的手腕來說,一旦坐到那個位置上,就沒有人能夠再將他推下來。

而在範劍看來,賈權雖說也算的上足智多謀,話也能說到點子上。但在有些關鍵問題上,看的還不夠透徹。英王可不是那個太子,表面上看似實力極弱,朝中幾乎無任何的根基。但實際上,英王眼下手中可動用的底牌,遠比其他任何一個皇子要多的多。

甚至就連當初的太子,與蜀王都未必及得上。表面上看,這位英王很少與朝臣交集。但卻是內聯永王,手中實際上握着永王手中的暗中勢力。外聯驍騎營,幾萬大軍雖說未必都掌握在手中,但至少一部分都握在他的手中。

雖說缺席了虎牢關之戰後的,鄭州接下來的平叛與善後事宜。可與黃瓊一同在驍騎營,待了一段時日的範劍知道。以這位主的城府和手段,要說在那段時間裡面,將整個驍騎營都收入囊中,那是有些過了。可至少驍騎營的中下級武官,絕對大部分已經被其收入囊中。

便是原驍騎營都指揮使於明遠,現任署理都指揮使的郭晨,雖說明面上還未徹底站到英王這一邊,但心思肯定活躍了不少。尤其是經歷過昨日祭祀,以及今日大朝會之後,想必徹底的投靠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這二位別看都是武官,可都是聰明之人,腦袋瓜子靈活的很。

二人都與英王,在鄭州有過一段時日的香火緣。而且二人,也都甚得英王看重。聽說於明遠的那個續絃夫人,還是英王一手保的媒。這二人,尤其是在朝中沒有任何後臺,全靠戰功一點點硬打上來的於明遠,不把握住這個機會那就真的怪了。

而於明遠現在是河南路節度使,手中握着幾萬的地方衛軍。郭晨署理驍騎營都指揮使,雖說還沒有轉正。可英王即將受命進宮理政,範劍就不相信英王會不爲自己,這位在鄭州統帶過的部下爭取?最爲關鍵的是眼下虎牢關都統趙無妨,已經是徹底的投靠了英王。

英王在文官之中,嫡系看起來只有蘇進與簡雍。但範劍卻清楚的知道,那些文官大部分不過是一向以上位者的意志,爲己意的牆頭草罷了。只要英王站在那個位置上,他們中的大多數暗中掣肘的事情也許會有,但公開敢站出來的反對恐怕沒有一個。

有了眼下這些底氣,這位英王手中攥着的實力,遠非任何一個其他皇子能夠相提並論的。其他的皇子,又有那個本事,將手伸進四大營裡面去。又有那個本事藉機造勢,將“自己人”安插到虎牢關這樣的咽喉之地,安插到了河南路節度使這樣京畿重地位置上?

想明白了這些之後,對於黃瓊看向自己的目光,範劍咬了咬牙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心說自己還是主動去探視一下祖父,也正好摸摸家中那位老狐狸,眼下襬出這麼一個不上不下姿態,究竟是一個什麼態度。反正自己最大的損失,也不過吃頓閉門羹回來罷了。

見到範劍點頭,黃瓊與賈權對視一眼,卻是不約而同的均搖了搖頭。範劍雖說表面上,已經徹底的脫離的家族。但實際上其實可能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一旦涉及到範家,卻是顯得顧慮重重。與往日裡舉重若輕,一貫灑脫的態度渾然不同。

黃瓊倒不是非要逼着範劍表態答應,因爲黃瓊本質上也不太想與範家,這種集江湖世家與商人世家家族,牽扯的太深。這種家族,用是肯定要用,但用太多了卻未必是福了。因爲這種世家與往昔士族並無不同,他們所謂的效忠不過是一種利益交換罷了。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二十五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八十五章 舉薦了你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七百六十章 錢真的能通神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