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

bookmark

只是黃瓊接下來的話,恐怕就讓這幾位大員不是那麼舒服了。看了看這幾位一品大員,在自己寫完調人手諭之後,態度更加的恭敬。黃瓊卻是隻淡淡一笑道:“副使的人選,既然已經定了下來。那麼接下來的,咱們也該談談此次靈州党項叛亂,隴右各級官員失職的事情。”

“雖說此次靈州党項犯上作亂,是事出有因,拓跋繼遷也是蓄謀已久。但隴右各級官員,尤其是安撫使司、節度使司、按察使司,包括寧夏知府、寧夏府知兵馬使,寧慶延兵備道在內,各級官員應對不利,反應異常的遲緩。靈州都丟了,還沒有做出什麼反應來。”

“不僅寧夏府衛軍草率出擊導致大敗,殘部更是被直接裹挾投了叛軍。隴右重鎮寧夏府,更是丟的輕而易舉。在寧夏府治淪陷之後,而除了閉門自守之外,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坐視身爲定遠州邊軍輜重,所在地寧夏府全境,除了定遠州之外短時日之內,居然全部丟失。”

“讓叛軍獲得了大批的糧草、軍械補充,短時間之內便迅速膨脹而起。我們現在該慶幸,寧夏府那裡沒有儲存火器。否則按照目前叛軍的速度,搞不好就連隴右路治所在地臨洮府,都有可能落入叛軍之手。像這種麻不不仁,直接陷朝廷於被動的官員,朝廷是要追責的。”

看着黃瓊說這番話時,雖說臉上的淡笑沒有減少半分,但語氣卻是冷的,卻是讓在座的幾個官員,感覺到冰冷刻骨。再想起面前這位英王,在鄭州平叛時,曾經一口氣要了一百多文武官員,舉人、讀書人、吏員,甚至是官差腦袋的往事,這幾位官員不由得心中的都是一緊。

不由自主的以爲,這位英王這一去隴右,恐怕又要大開殺戒了,不禁有些爲隴右那些官員隱隱有些擔心。尤其是樞密院的那位洪樞密使,心中更是忐忑不安。要說叛軍短短時日之內,坐大到如此難控的地步,作爲隴右軍政主官的安撫使與節度使,都可謂是首當其衝。

而若是細算起來,作爲一路軍事主官的節度使,責任恐怕要更大一些。現任的隴右節度使李佑,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兒女親家。自己的大女兒,許配的便是這位李大人的獨子。當初這位李大人,能夠從湖廣北路節度副使,調任隴右節度使,自己可是出了很大的力氣。

誰都知道隴右節度使,雖說地處邊地,當相對於內地各路節度使來說,絕對是一個肥差。至於原因無他,隴右是本朝除了海外通商之外,僅有的一條通商渠道。途經河西走廊的駝隊,可謂是每日絡繹不絕。雖說邊軍不歸節度使管轄,由自己體系的防禦大使管理。

直接對樞密院與殿前司負責。整個隴右最重要的關隘,玉門關與陽關都不在節度使手中控制。可在河西走廊與青海湖畔,漫長的通商道路之上,隨意設置幾個關卡,便是這財源滾滾。南面早就被打服的吐蕃諸部,所轄的部族軍管理,也在節度使以及各地兵備道手中。

與黨項人不同,大齊朝自開國以來,與青海湖周邊吐蕃諸部雖說征戰頻頻。可因爲那些吐蕃部落,自身因爲相互之間爭奪牧場與奴隸,也是頻頻更爆發爭鬥。爲了讓歸順的吐蕃諸部自保,或是讓他們自相殘殺,變相的削弱這些部族的實力,讓他們無法對朝廷形成威脅。

所以大齊朝對於歸順的吐蕃諸部,還是允許保留一定數量的部族軍。至於這些部族軍的軍械,以及人數都由節度使會同各地兵備道掌握。購買軍械與盔甲,也要獲取節度使衙門的准許纔可以。而青海吐蕃諸部又是盛產黃金的地方,每年就這一條就可以說財源滾滾。

在曾經也創造過輝煌文明的吐蕃王朝,在奴隸大起義以及在大齊開國之初,桂林郡王領兵攻入邏些連番打擊之下,早已經土崩瓦解。雪域高原上的各部族,失去了統一王朝管轄之後。相互之間,爲了爭奪牧場與農奴連番相互攻戰,陷入長達百餘年的紛亂。

而打造兵刃與盔甲的匠人,更成爲各部族爭奪的主要目標。失敗的部族,往往本着我得不到,你們也別想着得到的念頭,在戰敗時很多都會選擇玉石俱焚,殺死自己部族的工匠。百年紛爭下來,曾經創造過無數璀璨藝術品的吐蕃匠人,已經徹底的沒落。

尤其是青海湖周邊的吐蕃諸部,在百餘年自相殘殺,以及大齊的連番打擊之下,甚至就連盔甲與軍械,都已經無力自造。面對齊軍邊軍的戰鬥力,早已經無力深入大齊境內,去掠奪匠人的吐蕃諸部,想要補充軍械與盔甲,只能從大齊朝這裡想法子。

需要拿着真金白銀,行賄大齊朝的官員,從大齊朝這裡購買。雖說批准出售軍械與盔甲的事情,是需要安撫使、轉運使、節度使三使連署的。但所需的軍械與盔甲,卻需要節度使司調撥。質量好壞與否,價格高低與否,都需要隴右節度使決定的。

不給節度使送重禮,想要拿到好一些的軍械與盔甲,那是想都不要想的。而沒有好的軍械與盔甲,在與其他部落爭鬥時,往往就會成爲輸掉的一方。那樣全族的人,搞不好都會成爲別的部族努力。身爲隴右節度使,僅僅在這一項上每年就能收入十餘萬貫。

更何況,邊境控制權雖說沒有掌握在節度使手中。但各個商隊所經的路線上治安,卻是需要各地衛軍協助。河西走廊千里荒涼,南面的祁連雪山更是高聳入雲。複雜的地形,再加上戈壁、沙漠造成的貧瘠土地,以及漫長路線上無數的商隊,都讓那片土地孕育了無數馬匪。

雖說各地的司法、刑獄,都有專門的通判主管,整個隴右路也有按察使在管。可這些兇悍的馬匪,單靠按察使,與各州府通判手下那點衙役,又那裡對付得了?說到底,還是需要節度使司所屬的各地衛軍,爲那些來往河西走廊的商隊提供保護。

不說別的,每年途經河西走廊的商隊,需要衛軍保護的,上繳的保護費都足足幾十萬貫。所以說,這個隴右節度使,可謂是天下第一肥缺。至於青海湖那邊的吐蕃部族即便造反,玉門關外的回紇人扣邊,自然有戰鬥力強悍的邊軍去對付。地方衛軍,等閒是不需要上戰場的。

坐到這個節度使,可謂是隻管撈錢便是。再多的事情,就是剿滅一下那些做的太過出格的馬匪罷了。剩餘的事情,就是想着從那些商隊身上,怎麼樣榨取更多的油水。自己的那位親家德性,自己還是知道的。上任這兩年來,恐怕除了變相撈錢之外,連臨洮府都沒有出去過。

否則,每年送到自己府中的那些田契、珠寶、金銀、玉器,他都是從哪裡來的?他知道自己喜歡玉器的喜好,每年跟着那些金銀珠寶,一同送過來種類繁多的,由上等和田玉與青海玉雕刻成的價值千金玉器,單靠他俸祿便是窮死都買不起。

而自己女兒送來家信之中,也提及她這位公公已經年逾花甲,卻是每日裡都聲色犬馬。每年都要納十幾個吐蕃小妾,等己玩夠了或是把那些吐蕃女子送給別人,或是去信讓那些部落再送新人來,把那些舊人換回去。還專門索要十五歲以下的小女孩,年紀略大一點的都不要。

便是會客時,膝上都要抱着一個吐蕃女孩,以便他可以隨時把玩。還滿嘴大言不慚的說,年紀小的才大補。自己那位婆母,每日裡都氣得要死,卻是對他無可奈何。如今,自己這位公公寡人之疾毛病,滿隴右幾乎無人不知。便是就連她這個做兒媳婦的,都感覺到臉上無光。

最可恨的,不僅他自己整日聲色犬馬、正事不做,整日裡只知道,怎麼想着法變相撈錢。還把她的丈夫,也就是自己的女婿也給帶壞了。如今他的女婿,即不想着參加科舉,也不想着參加舉人選官。放着好好的書不讀,整日裡面都只幫着父親,去收受或是索要賄賂不說。

自己也是一樣,沒事就跑到青海湖或是河西走廊的吐蕃部族之中,一待就是一個月。據服侍他的僕人回來說,他到吐蕃部落之中,根本就不是經商,也不是什麼替他父親做事,而是專門去找女人。經常仗着公公的權勢,把一個部族的年輕女人,都睡了一遍纔會回來。

也不管人家嫁人沒有嫁人,或是年齡大小,只要被他看中了就要搞到手。這幾年如此荒唐的生活下來,弄得年紀還不到三十,身子骨便已經被掏空。走兩步,便要氣喘吁吁,即便是大夏天的也要穿着皮衣。到哪兒去,身上都要帶着助興的藥。

自己那個親家,是一身的毛病和問題。都不用刻意去找,便一抓一大把。若是這位英王去了隴右,真的要追責,自己那位親家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他死不死對自己來說無所謂,可問題是萬一深究起來,牽連到自己怎麼辦?這幾年,自己可是收了他足足近百萬貫的好處。

尤其是自己去年過六十大壽的時候,他送過來的一座半人高,完全由上等和田羊脂玉雕成的壽星,就足足價值十幾萬貫。這些東西若是被英王查出來,自己雖說未必會掉腦袋,可抄家流放是肯定的了。想着這位親家,調到隴右的第二年,女兒便來信勸自己,將她公公調離。

否則,早晚都會牽連到自己,給自己家招來禍事。第三年,又來信說她想要與丈夫和離,卻被自己硬給壓了下來。第四年又來信,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再收他的東西,否則會給自己招來滅頂之災。就是今年党項之亂之前不久,還來信說若是還將她看做女兒,便將她接回孃家。

說是再也無法忍受,在那個家一日了。更不想,與李家一同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到時候,與李家一同或是被官賣爲奴,或是被滿門抄斬。自己當時,還認爲女兒實在有些誇大其詞。今兒英王這番話說出來,自己卻是才發現,女兒當初說的一點都沒有錯。

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三百零一章 彈劾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十五章 心情不好的女人不能惹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四百二十一章 無眠的人很多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