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

當初那位昏聵無比的世宗皇帝,不僅培養了一個差一點,成爲本朝掘墓人的淮陽郡王。還養了一隻成爲本朝國庫,最大碩鼠的桂林郡王府。從理宗朝的一成、二成,每隔個一兩年才做一次。到世宗朝直接提高的四成,而且變成了習慣。這位世宗皇帝,真不是一般的坑兒子。

而到了老爺子這裡,幾十年形成的慣例,再加上老爺子循規守舊。連續幾任戶部尚書都是纔不配位,才造成了如今這種現象。當然桂林郡王府,甚至做到光明正大以次充好。有些人這些年,估計也沒有少吃桂林郡王府的回扣。對於任何人來說,讓金錢開路幾乎是無往不利。

以自己那位老狐狸一樣,名義上岳父的爲人幾十年都如此做,自然不會不提防真正懂行的人。就他們做的那些手腳,哪怕再愚蠢的皇帝也無法接受。皇帝會接受你用貨物折抵稅錢。但絕對不能接受,你拿在海上便受了潮,已經板結香料這種一文不值貨物,來折抵稅錢的。

桂林郡王府,能從理宗到本朝欺上瞞下這麼多年,這其中他們不知道收買了多少官員。當年,這些年之中未必就真的沒有一個官員,看不出桂林郡王府的這些貓膩。但那些不聽話的官員,估計早就桂林郡王府,採取種種手段或是搞的提前下崗,或是乾脆被提前結束生命了。

以桂林郡王府的能力,讓一個哪怕是二品的官員,死的莫名其妙也不要太容易了。十三年前,那位上任不過半年,年紀更是隻有四十多。被稱之爲老爺子在位期間,第一理財之人的戶部侍郎,莫名其妙的死在家中一個侍女房中。搞不好,就是那位下的手。

那一夜受內傷的遭遇,更是清楚的告訴黃瓊,桂林郡王府絕對有這個本錢。當然,幾十年來都未被發現,除了無往不利的金錢與刺客開路之外。也是歸功從理宗朝開始,到如今自己這位皇帝老子,這幾位皇帝對經商都是一竅不通。在加上一羣,同樣糊塗透頂的官員。

這種官員,在這件真正決定大齊朝生死的大事上,黃瓊又那裡敢用?所以早在奉命襄理國事一開始,哪怕那個時候老爺子與桂林郡王之間,還在相互暗中拉扯着。黃瓊就開始,小心翼翼的從京城各衙門,甚至從今年的新科進士,以及各路府州縣舉人選拔的官員之中。

儘可能在不引人注意的情況之下,不着痕跡小心挑選人才。這些官員大多品級不高,很多人還是舉人。讓老爺子去用,以老爺子的性格,未必會做到人盡其才。所以在這件事上,黃瓊才特地推薦了永王。至少這個傢伙在弄錢的方面,還算是一手,也算是勉強懂得經商。

而且他手下的狐朋狗黨裡面,這種人才應該不會太少。無論什麼時候,單靠打打殺殺,都永遠只能成爲別人的棋子。屠狗之輩多仗義,永王手下那些雞鳴狗盜之徒之中,真有本事的人不少。而就黃瓊對於永王的瞭解,這個傢伙在某些方面,還算是知人善用。

自己不懂得的東西,他至少知道去問。讓他去給老爺子打配合,在前面衝鋒陷陣,還算是一個勉強合格的人才。最關鍵的是,永王知道什麼該拿,什麼不能動。老爺子以爲此事事關重要,事關大齊朝未來的安危。最好派一皇子出面主持此事,方能杜絕個方面的干擾。

原本老爺子認爲,黃瓊這個襄理國政的親王,是最佳的人選。至少以黃瓊現在赫赫威名,這大齊朝的官員之中,沒有幾個敢糊弄他的。只是卻是偏巧在這個時候,隴右又發生了大規模的叛亂。黃瓊要外出督師,這個人選只能另選他人。

而黃瓊在已經成人的諸皇子之中,拔了來、拔了去,卻是無奈的發現,也只有這個外表看着混不吝,實則內心之中也算是另有乾坤的永王,勉強算是一個合格的人選。於是黃瓊沉吟良久,最終還是決定矬子裡面拔大個,將永王報給了老爺子。

在黃瓊看來,除了永王勉強可以之外,其餘諸王有一個算一個,就更是馬尾穿豆腐提不起來了。尤其是讓滕王與宋王去了,恐怕那兩個傢伙,把將來用來修港口、築炮臺的錢都揣入了自己腰包。該上繳給朝廷的稅錢,想必也是一樣會雁過拔毛。

而且就那蠢到家哥倆,也沒有比戶部那些糊塗官好到那裡去。除了眼睛都長在腦袋頂上,認爲老子是天下第一。除了自己這天下誰都瞧不起,不知道誰給他們盲目自信之外,實則根本就一無是處。讓他們去,估計一樣都會被桂林郡王府耍的團團轉,還不知道自己被耍了。

不過黃瓊也擔心,這個傢伙那個海派,外加大大咧咧的性子。簡直不是一般容易,會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拉下水。尤其是在身邊,還有不會甘心真正交出這個權利,註定會心懷叵測的桂林郡王府情況之下。有些東西,還是事先提醒永王一下爲好,以免他這的栽大跟斗。

自己這個七哥,其實論起心機也不算差。至少在自己那些兄弟中,也算是中上的水平。但與自己那個名義上岳父比起來,可就是天差地別了。更別提他若是接了這個差事之後,背後百分之百會暗中搗鬼,甚至破壞的滕宋二王。人在瘋狂的時候,可是什麼事都能做出來的。

所以,今兒黃瓊不僅將自己保薦他的事情提了出來,更是重點還專門強調了,他要提防酒、色二字。對於黃瓊來說,永王的靈性與腦子都是有的,對於錢財也不是太看得重。就是貪酒好色這兩點,是他最大的弱點。這個傢伙在自己面前,已經不止一次發誓戒酒。

可就自己所知,他壓根就是在吹牛罷了。雖說現在有了一定的剋制,不在是每喝必醉了。但要說距離戒酒,那可還差的不是一般遠。至於色,這個傢伙真當做自己不知道,去年被他口口聲聲說是爲了京娘,全部遣散的那些姬妾,只是被他從原來的永王府,轉爲養在了外面。

貪酒好色,在他沒有差事的時候,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他願意怎麼樣,根本就沒有人會管。可現在若是讓他接手這麼一個差事,這兩點卻很容易成爲他最致命的弱點。黃瓊今兒當着金城公主的面提及此事,就是想着自己不在京的這段時日,讓這個大姐好好的看住他。

這個時候,黃瓊到有些後悔,不如讓他與自己那個七嫂,早一點成親了。這個傢伙畏懼,自己的那個未婚妻如虎。如果兩個人現在已經成親了,想必有自己那個七嫂在他身邊,他也許會收斂一些。一想到永王的未婚妻,黃瓊心中卻是不由自主,又想到了沈碧君與南宮柔。

想起與二女在一起時候,那異樣活色生香和豐盈,黃瓊心中立馬便升起了一陣陣火熱外加漣漪。只是就在黃瓊心中浮想聯翩時,耳邊卻是突然傳來永王一陣陣的驚呼:“老九,你可別坑你七哥。不行,這種事情我根本是做不來的。”

“你七哥對自己究竟有多大能力,還算是有一些自知之明。你讓你七哥逞兇鬥個狠這沒有問題,讓你七哥帶着你花天酒地也沒有問題。可就這朝廷政務,你七哥我是一竅不通。尤其還是主持海外通商這等事宜,實在不是你七哥我能幹的。你還是另選賢明爲好。”

被永王大驚小怪,打斷了心中漣漪的黃瓊,微微有些皺了皺眉頭道:“七哥,你爲人和品性,小弟我還是清楚的。你有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我更是清楚的。只要七哥能夠做到知人善用這四個字,外加戒斷酒、色二字。以七哥的能力協助老爺子做好這件事,根本沒有問題。”

“七哥,如今國事日益艱難,正是小弟借重七哥能力的時候。七哥這個時候,就不要藏拙了。你我兄弟姐妹之間,今兒我就與七哥交一個底。此事事關重要,更牽扯到了方方面的勢力,非皇子出面根本就壓制不住局面。而諸兄弟之中,小弟苦心思慮良久,認爲七哥是不二人選。”

說到這裡,黃瓊微微斜了一眼,此時依舊面帶驚訝的金城公主,猶豫了一下之後才輕聲道:“其餘的兄弟,四哥太懦弱,滕王性子暴躁不說,爲人也粗的很,即無心機也無大智慧。八哥爲人又過於書生氣,宋王雖說比滕王強一些,可也只有一些小聰明,大局觀不是一般差。”

“此事交給他們去做,以四哥、八哥的性子只能弄砸。他們不僅壓制不住各方方面面的壓力,甚至還會一味的縱容。至於滕王與宋王,即無心胸又無眼光的人。不僅同樣會將事情弄得更糟,恐怕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將原本該上繳朝廷的稅收,怎麼樣往自己兜裡面揣。”

“至於其餘的弟弟,年紀還太小,也過於嬌生慣養了。所以諸兄弟之中,除了心胸廣闊,爲人又有大智慧的七哥之外,小弟也想不到別人,能夠協助老爺子做好這件事。小弟希望七哥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找藉口來推脫。拿出自己真正的本事來,做好這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黃瓊對於諸王的評價,永王聽着雖說沒有什麼感想。可一旁的金城公主聽了,心中卻不是一般的滋味與感受。黃瓊稱呼紀王、沈王爲哥,對永王更是張口閉口的七哥,現在還甚至直接向老爺子推薦永王擔重任。而對於滕王與宋王則直呼封號,言語之中評價更是甚低。

單單一個稱呼之中,關係的遠近便立等可見。哪怕金城公主也知道,自從自己這個九弟出宮以來,宋王便找了他不少的麻煩。在滕王回京之後,更是利用頭腦簡單的滕王衝在前面,給黃瓊上了不少的眼藥。

大年夜那日,滕王趁着酒意給這個九弟難堪,背後就是宋王搗的鬼。這哥倆甚至還將那些齷蹉的心思,動到了黃瓊妻妾的身上。若不是那位段孺人會一些自保的武功,此事怎麼收場,恐怕就連老爺子心中都沒有什麼數吧。

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四十章 隱憂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五百章 夾帶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二百零四章 溫德殿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七百四十四章動情的女人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