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

黃瓊這番說得很重的話,與其是勸說實則卻是直接告訴賀元鋒。朝廷現在很窮,所以此次平叛不僅要速戰速決,而且要徹底乾淨殲滅叛軍,絕對不能留下一絲死角和隱患。所以,我這個制置大使,在這件事情上是支持杜涉的。懷遠州那裡必須要派出人馬,封鎖住黃河沿岸。

我之前沒有直接下決定,是因爲你是我的副職,更是他們的主將。當着你部下的面,你的顏面我會維護。因爲此次平叛需要的是上下一心,更需要的是將相和。若是官軍內部起了紛爭,恐怕累死也無功。我現在與你談的,是我的決定和想法。所以,你作爲副手要執行。

說到這裡,黃瓊看了看賀元鋒的臉色,輕輕的嘆息了一聲:“該說的,不該說的,本王都與你說了。再多的,本王也不想再說什麼了。你要記住,你是此次平叛的制置副使,實際上的主將,而不是一個先鋒官。所以決心下的時候,一定要細緻在細緻,絕對不能粗心大意。”

“方案制定的越是嚴密,意外情況考慮的越多。朝廷還有你麾下的將士,將來在戰場之上,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小,平叛的進展也就越快。有些東西你這個主將,不單單要考慮自己所要做,不單單要考慮自己該怎麼做。還站在你的對手角度。考慮你的對手,此時心中再想什麼?

“或是乾脆的說,他面對根據形勢的變化,而怎麼做纔會更加有利於自己?這樣,你看待問題的眼光,纔會不一樣。在決策上,纔會考慮的更加全面。本王今兒與說了這些,着實有些累了,下面的事情本王就不參加了,你自己看着安排便是。本王,要的只是一個結果。”

話音落下,黃瓊沒有理會賀元鋒此刻心中在想着什麼。直接離開了這間會客廳,返回了自己的臥室。而回到臥室後,黃瓊起剛剛與賀元鋒說的那些話,卻有些煩躁的站起身來,在臥室之內來回的踱步。自己選擇這個賀元鋒,看來當初有些看錯人了。此人,不適合作爲主將。

性格多少有些不容人,缺乏爲上位者該有的雅量。最關鍵的是眼皮子還有些窄,眼光實在有些短淺。在關鍵的時候,有些拎不清輕重。大局觀,更是有些不足。別說不如杜涉,比馮舟山都有些不如。也許他就是一個做前鋒的料,作爲主將現在看起來,實在有些不太適合。

只是事已至此,現在換人卻是已經來不及了。臨陣換將,實在是兵家大忌。這一點,哪怕黃瓊對兵法所知不多,可也清楚的知道。現在想起來,自己早在決定接下差事時,就應該當機立斷調於明遠的。以於明遠能力,絕對不會讓自己如此煞費苦心,更不會讓自己如此頭疼。

將希望放在敵人身上,一向都不是黃瓊的作風。以黃瓊的爲人,自然不會乞求對手連續犯錯,給自己戰機。只是這個主將的能力,確實讓黃瓊有些不放心。就在黃瓊心中有些煩躁的時候,突然見到前面應該已經散會的杜涉,正臉色有些陰沉的與馮舟山,正準備離開行轅。

見到二人,黃瓊連忙讓身邊的侍衛,將二人請了過來。在二人抵達自己這裡後,黃瓊轉了轉手中的念珠,心中的焦躁沒有半分表現出來,而是很平靜的看着二人:“此次進剿寧夏府,你們二人該做些什麼,賀副使應該佈置下去了吧。與本王說說,他都是怎麼部署的?”

聽到黃瓊詢問,杜涉站起身來道:“回英王的話,按照賀大人安排。末將統帶隴右衛軍爲左路軍,馮將軍統帶所部爲右路軍,賀大人親率其餘人馬爲中路。周志遠與歐陽善二人,統帶所部今夜出發直插懷遠州。力爭搶在党項人之前,封鎖住叛軍經懷遠州退入賀蘭山的退路。”

看着杜涉說這番話的時候,臉色有些陰沉,黃瓊微微皺了皺眉頭,倒也直接道:“這個部署,基本可以說是按照杜節度的原本計劃來的?怎麼本王看杜節度,神色有些愁眉不展,難道是對賀副使的部署有些不滿?或是在執行的時候,會有什麼困難,無法完成這個部署?”

對於黃瓊的反問,杜涉神色很是猶豫的欲言又止。面對有些吞吞吐吐的杜涉,在一邊的馮舟山卻是有些看不過的道:“老杜,當着英王的面有什麼不能說的?猶豫什麼?大不了,扒了這身官衣回家。可你要是不說,到時候戰敗的屎盆子都扣到你腦袋上,你豈不是要冤枉死?”

“況且,你我自身戰死是小,此戰卻是關係到朝廷的大計。就按照他的那個部署,除了他的中軍,你我二人都他奶奶的成了軟包子。我這一路還好一些,都是騎兵不管怎麼說,腿長一些。可你那一路,若是按着他的那個部署來,與自己送上門找死有什麼區別?”

在說了吞吞吐吐,不想說實話的杜涉之後,馮舟山拱手對着黃瓊道:“王爺,賀副使的這個部署看起來,的確沒有什麼毛病。可仔細一品,賀副使這個部署,明擺着就是在坑老杜。前李節度就帶了那幾千衛軍,而且其中騎兵不過三百人,剩下的幾乎清一色都是步軍。”

“按照他的部署,左路軍要先轉入平涼府,在從平涼進入寧夏。即要跟上中軍行軍速度,還要沿途分兵警戒沿途的山口,更還要面對拓跋繼遷可能突襲。就他那幾千人馬,拋去分出警戒的兵,還能剩下幾個人應對突發情況?更何況,他以步軍爲主,怎麼能跟上中軍的速度?”

“賀大人的那個安排,別說本就戰鬥力薄弱的隴右衛軍,便是西京大營精銳也做不到。就算拿老杜做誘餌,也得多少給點肉不是?這不是讓老杜拿着肉包子去打狗嗎?剛剛老杜與他爭辯了幾句,就被他扣上了畏戰大帽子。周志遠與歐陽善勸說了幾句,也被他給責罵了一頓。”

“到了末將這裡,只是一句話統帶原有人馬。王爺,我現在手中除了留在慶陽府一千騎兵之外,連續三戰下來,現在剩下的軍馬還不到三千人。雖說都是馬軍,可就這麼一點人馬,若是遇到什麼意外,末將連一個應對的後手都沒有。之前慶陽府之戰,末將是勝的僥倖。”

“環州之戰,末將是託了王爺福,叛軍軍心亂了,末將才與歐陽將軍聯手突襲成功。可接下來便是要進入寧夏府,那裡現在是叛軍的老巢。到處都是叛軍眼線,就這兩千多軍馬,一旦發生什麼意外,連一個報信都沒有。他手中扣着兩萬大軍,卻一兵一卒都沒有給末將補充。”

聽着馮舟山的抱怨,再看看一直沉默的杜涉。黃瓊擺了擺手,制止了還要繼續抱怨下去的馮舟山,語氣平淡的讓人看不出他此時想着什麼的。道:“馮將軍不要激動,這件事情本王會查清楚的。錯就是錯了,對不了的。不過現在,本王還要聽聽杜將軍,對這個部署的看法。”

黃瓊點到自己的名字,杜涉卻是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在微微沉吟了一下,彷彿是在斟酌自己的措辭後,才道:“王爺,賀副使這個部署,是將左路軍當成了誘餌。拓跋繼遷之前的勝仗,幾乎全部是與隴右地方衛軍作戰取得的。如果衛軍單獨成爲一路,拓跋繼遷肯定要打的。”

“就算是爲了鼓舞士氣,或是乾脆說爲了穩固自己的位置。在大軍進入寧夏府之後,他無論如何都會打這一仗的。否則,他這個原本就是草草建立起來的,只是靠着他苦心經營才勉強維持下來,根本就談不上穩固的聯盟,恐怕在撤入賀蘭山之前,就要徹底的散架子。”

“末將自從軍吃糧開始,就一直在隴右兜兜轉轉,從邊軍調到衛軍。雖說除了三年一次去京城述職之外,基本上未離開隴右。可正因爲末將在隴右任職的時日很長,對這些部族才很瞭解。党項人可不是平夏部一家獨大,拓跋氏的平夏部,只是實力最強的八家之一。”

“在末將看來,拓跋繼遷能建立起來這個聯盟,一個是他與諸部頭人或是族長聯姻的關係。其二,便是他是此次隴右叛亂的領頭者。其三,說白了就是他現在控制着整個寧夏府。在強行徵發大量漢人從軍之後,他的實力才至少在表面上,成爲寧夏府党項諸部最強的。”

“再加上靈州党項諸部,實力最強的野利部的支持,他才能勉強組建起這個聯盟。但說句實在話,不過月餘的時日,便將原本一盤散沙的党項諸部,調理得臂如指使。以末將對党項人瞭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實力,並不比平夏部差的部族,未必真心服他。”

“末將到環州後,聽說王爺活剮了拓跋繼璦,又殺了俘獲的平夏部蕃官與諸頭人。但卻釋放了折羅部以及其他部族的俘虜。王爺這一手,末將以爲用的實在是高。即顯示了朝廷對待從逆的党項部族,與罪魁禍首平夏部黨項的區別,又引起本就多疑的拓跋繼遷懷疑。”

“這種軟硬兼施,更有利於從內部瓦解叛軍。所以,對於拓跋繼遷來說,在他撤離靈州之前,這一仗無論如何都是要打的。賀副使的這個部署,其實就是衝着拓跋繼遷來的。按理說,賀副使在調入西京大營之前,一直擔任懷遠州防禦使。懷遠州與靈州,只隔了一條黃河。”

“寧夏府,又是懷遠州兩千邊軍的後方。所有的糧草、輜重、軍械補充,都是要經過寧夏府的。賀副使在懷遠州任職多年,不可能對拓跋繼遷一點不瞭解。甚至有可能,他是最瞭解的一個。所以他利用拓跋繼遷,急於求得至少一場勝利的心情,才專門佈置了這麼一個局。”

“以左路軍爲誘餌,引誘拓跋繼遷上當。只要拓跋繼遷盯上末將,他就可以調動手中的主力大軍,與之進行決戰。這一戰勝了,便可以挽回自己的顏面。就整個戰略部署上,末將不能說賀副使這麼做是錯了。可若是在李節度到任之前的隴右衛軍,末將還有把握扛到增援。”

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二百六十七章 咱們現在就開始努力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