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

bookmark

談到就藩在他延安府的那位膚施郡公,這位知府大搖其頭:“這位郡公爺往日裡面,他欺男霸女倒也罷了。可這大災之年,他郡公府內就下官所知根本就不缺糧,府內存糧至少在七八萬石。幾個大糧倉,都堆得滿滿的。聽說有些糧食,因爲沒有照應好都有些爛掉了。”

“可下官向其借糧,非但一粒糧食沒有借到,反被搶走了一萬石。這一萬石糧食,在往日裡面都不算少了。災荒年月,更是不知道可以救活多少人命。往日裡面,延安府缺一這一萬石糧食,下官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可在這大災之年,下官到那裡去弄這麼大的一個缺口?”

“派人去討要,每次都被他們打出來。去年下官也是實在沒有辦法,到處籌糧都籌集不到。朝廷賑糧,也是到了冬季纔到,就算加上那一萬石糧食,數量也是遠遠不夠。纔想出了那麼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若是再能想到一些法子,下官也斷然不會做出如此不要臉的事。”

“若是但凡有其他的法子,誰又願意做這種勸百姓背井離鄉,出去討飯的齷蹉事?可下官怎麼辦,想盡辦法都籌集不到糧食?難道就什麼都不做,眼睜睜看着百姓餓死?雖說下官去年的吏部考評成了丙下,可只要百姓能活命,別說一個考評,就是讓下官就此滾蛋也無所謂。”

這位知府這番話,讓黃瓊原本就緊皺的眉頭,不由得皺的更緊了。良久才道:“那位膚施郡公如此橫行霸道,毆打朝廷命官,搶奪朝廷賑災糧食,你就什麼都沒有做?即沒有向陝西路安撫使,西京留戶部上奏?也沒有向朝廷上報,而是將這件事就這麼忍了,認了下來?”

見到黃瓊提起上奏那位膚施郡公的事情,這位知府苦笑搖頭道:“回英王,這麼大的事情,下官那裡敢不上報?那是一萬石的糧食,查出來他未必怎麼樣,又是在去年那種大災年月,可下官是要掉腦袋的。只是下官該報的都報了,到現在都快一年了,也沒有得到任何的回信。”

“反倒是被那位膚施郡公,找上門來給羞辱了一番。他揚言,就算下官進京高御狀都沒有問題。後來下官才從京中同僚哪兒得知,這位膚施郡公原本攀上了蜀王。其在延安府橫行霸道,因爲有蜀王在背後撐腰。再加上前任陝西安撫使本身就是蜀王的人,所以無人敢管。”

“後來蜀王倒了,他不知道又用什麼法子,攀附上了宮中的德妃娘娘與宋王,下官上報的摺子都被宋王壓了下來。爲了保他,今年年初,宋王還專門派他的心腹管家,連同德妃身邊的一個管事太監。到陝西路安撫司,要求陝西路安撫使與轉運使,不得在上奏此事。”

“若是他在聽說,陝西路安撫司有彈劾膚施郡公的奏摺,陝西安撫使就換人做。原本宋王還要通過他的外公,藉着去年下官吏部考評爲丙下,撤了下官的差事。還是新到任的陝西路安撫使與戶部尚書,聯名上摺子纔將下官給保了下來。要不然,下官也見不到王爺了。”

聽到這位知府的話,黃瓊倒是依稀有了一些印象。今年初,自己剛開始秉政的時候。的確是有兩道摺子。一個是吏部要求對一批考評爲丙丁的官員,進行一些降級、罰俸、罷官等處罰。這位延安知府,以最爲低下的丙下考評,而名列吏部提出的進行罷官處罰的第一位。

而與吏部處罰相隔幾天送到的,陝西路新任安撫使,以及西京留戶部尚書兩個人聯名摺子,卻是在保這個考評爲丙下的官員。陝西路新任安撫使,在摺子上評價此人忠勉王事,處置災情勤勉有佳,大災之年實在不宜輕易彈劾地方首憲。後面好像還有辦法多,足智多謀幾句話

自己當時並不管吏部,四品以上官員任免權利,老爺子還沒有放給自己。所以這件事,當時老爺子怎麼處置,知道老爺子逆鱗在哪兒的自己,倒還真沒有太過問。原來此事,居然有如此多內幕,背後還有人插手其中。甚至還種人,居然還有人在保他?真是爲了錢什麼敢做。

怎麼靠上宋王與德妃的,一個插手不了朝局的郡公。在宗室之中,地位也不算高,起不到居中聯絡的作用。能入得了那對母子眼中,無非就是錢使到了位罷了。否則,一個區區出了三服的郡公,他們能看在眼中就怪了。這對母子,居然還敢派人威脅地方官府,真是好氣魄。

至於那個什麼狗屁膚施郡公,大災之年非但不體恤民力,還做出災民口中奪糧,這種十惡不赦之事。一萬石糧食,這可以救濟多少災民。可以使多少災民,免於成爲餓殍?這個郡公所作所爲,甚至比那幾個趁着大災之年,倒賣糧食以牟取暴力的宗室更加的可惡。

想到這裡站起身來,心中的憤怒不是一般的大:“昏聵、無能,狗膽包天,簡直是十惡不赦,千刀萬剮都不爲過。一個小小的郡公,不過是三等爵,便如此囂張跋扈。連朝廷的律法都不放在心中,打着受災的旗號,公然搶奪朝廷賑災糧食,誰給了他這麼大的膽子?”

“祖宗家法,朝廷的律法,在他的眼中難道就什麼都不是?居然還敢公然打着宮中嬪,以及皇子的旗號行兇作惡。當真是其心可誅,十惡不赦,該殺。這件事,你有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這些都是他膚施郡公所爲?本王說的是那種不可動搖的鐵證,”

在場的官員,不知道黃瓊嘴裡面的昏聵、無能說的是誰。但這位英王嘴裡面的十惡不赦、千刀萬剮,卻是聽得很清楚了。因爲延安府與寧夏府相鄰,這位英王在環州活剮了叛軍首領之一,拓跋繼遷弟弟拓跋繼璦,還一口氣殺了幾百党項頭人的事情,這些官員早就已經知道。

聽到黃瓊口中的十惡不赦、千刀萬剮,這兩個詞後。原本站着的官員,被嚇得連忙跪倒在地,一個個被嚇得哆哆嗦嗦。只有那個知府,倒還是勉強鎮定一些。磕頭道:“回王爺,證據下官有。那日搶糧時,膚施郡公曾經親自到場。延安府經歷捱打,也是他親自指揮動手的。”

“帶頭動手打人的,便是他郡公府的大管家。在場的官員、兵丁,包括領取糧食的百姓,都可以成爲證人。當時負責給各州縣分配賑糧,因爲不服從他強行索要糧食要求,攔着他搶糧的。被他指揮家丁打的吐血,現在還在臥牀休養之中的張經歷,更是最好的人證。”

當然,這位知府也不傻。黃瓊話裡話外,擺明了這些事情都是那位膚施郡公一人所爲,與宮中的德妃和宋王並無關係。也知道,這事自己內部人說說就罷了,一旦傳出去那打的不是德妃與宋王的臉,而是在打皇帝的臉。所以對於德妃與宋王參與的事情,他沒口不在提起。

聽到這個知府肯定的回答,黃瓊站起身來,揹着手略微沉思了一下之後,卻是並沒有立即回答他,怎麼處理那個膚施郡公。而是語氣緩和了一些後道:“你們都先起來罷。本王說過,總是這麼跪來跪去,成何體統?看看你們這個樣子,那裡還有一些朝廷命官的風骨?”

轉動了一會手上的寒玉念珠之後,黃瓊才繼續開口道:“你們都該做什麼便做什麼去罷,做好你們的本職,就是爲君父排憂解難了。本王這一路上風餐露宿,倒是有些乏了。這延安府倒是本王離開靈州後,進的第一個大城,本王便在這裡叨擾兩日,休息兩天在繼續趕路。”

黃瓊這番話說罷,倒是將在場的幾個官員給搞糊塗了。這位剛剛還義憤填膺,恨不得將那位膚施郡公千刀萬剮的英王,怎麼這會子突然卻又如此的平靜。只是看着臉色很是不好的英王,幾個官員也沒有敢多問,便硬着頭皮退了出去,返回自己各自的辦公地點去了。

只有那位被黃瓊佔了知府大堂的知府,站在那裡茫然不知所措,更不知道自己該去那裡才合適。見到這個傢伙,站在那裡這個樣子。黃瓊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本王在延安府叨擾這兩日,你也不要頭疼。給本王找一個安靜一點,也不用太過於奢華的地方就可以了。”

聽到黃瓊的吩咐,這個知府連忙道:“回英王的話,您今兒下榻的地方,下官早就便已經安置了。就在城中一個富戶的院子內。雖說位置偏僻了一些,可勝在清淨。那個院子,也是按照江南風格修建的。小橋流水,很是典雅不說,在整個延安府都可謂別具一格。”

對於這位知府的安排,黃瓊倒也沒有爲意,在他看來客隨主便便是。更何況,對於他來說,現在要找的不是休息的地方。那個知府倒也識趣,見到黃瓊還帶着兩個女眷。再將黃瓊一行人安置好之後,自己主動離開了。而在這個知府走後,黃瓊悄無聲息的召集來十個親兵。

這十個親兵趕到黃瓊的所在屋子時,黃瓊正揹着手正欣賞,牆壁上掛着的幾幅前唐名師的畫作。聽到那十個親兵報到聲,黃瓊卻是招招手讓他們進來。待這十名親兵進來後,黃瓊卻是指了指牆面上掛着的,前唐著名畫家薛稷的鶴圖道:“你們來看這幾幅畫是不是真跡?”

黃瓊這話一說,這十個親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頭的霧水,不知道這位英王說的是什麼?至於書畫,他們又那裡懂得這麼多?黃瓊選出的這十名親兵,雖說都是御林軍中的低級武官。可絕大部分人,對書畫這玩意還是七竅通了六巧,根本就是一竅不通。

讓他們看這些畫作是真假,那絕對是問道於盲。見到這十名親兵都是一頭霧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知所措。黃瓊卻只是淡淡一笑,對着這些親兵帶頭的,也是自己的嫡親外甥道:“衡安,你看這些畫做是真是假。本王可聽你母親說,你可是文武全才。”

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二百零七章 要體會上天好生之德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三十章 滑頭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