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

bookmark

其餘的人,董千紅卻沒有答應黃瓊打發出去的要求,而是大部分留下來。這些婦人中除了極少數青樓女子外,其中大部分都是卓如孝利用去年的陝西大旱,幾乎是強迫性的從她們的家人手中買下來,轉送給劉節度的。或是爲了給自己家人換一口糧食,主動賣給卓如孝的。

幾乎全陝西的人,都知道那位劉節度使好色如命,而且專門喜好已婚的婦人。便是在陝北督師期間,每夜都要尋幾個婦人過夜。他身邊有一百親兵,就是專門爲他做這種事情的。在他路過的地方,但凡有點姿色的婦人,只要被他看中索要不成,就乾脆直接派兵強搶。

至於那些婦人有沒有丈夫,他根本就不在乎。玩的高興了,臨走時賞一些錢。不高興了,一文錢都吝嗇賞賜,最多給上幾鬥糧食打發了。這些女人一旦到了劉節度府上,無論有沒有被他沾污,名聲基本就等於已經完了。她們大部分人,哪怕是被家人所賣,也是有家回不得。

在找到安置她們的地方之前,董千紅實在難以硬起心腸,將她們都打發出去。因爲她知道,這些女人一旦被打發出去,等待她們的只有幾個結果。要麼淪落風塵,成了沿街賣笑的青樓女子。而以她們的年齡來說,哪怕都是略有姿色的人,恐怕那些高檔一些的青樓都進不去。

人家高檔的青樓,只要年輕人。這些哪怕只有二十多歲,也被當做半老徐娘,很多人就連字都不識一個的婦人,最多,只能在那些俗稱進門倒的低等瓦弄之中討生活。甚至大部分人,都有可能直接淪爲半掩門的。再不,就是尋一處庵堂落髮爲尼,還有可能成爲路邊倒的餓殍。

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找一個販夫走卒,依舊過的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的生活。哪怕黃瓊說過,她們走的時候多給一些錢帛。但董千紅卻知道,這些婦人一介女流,哪怕是給了足以讓她們後半生衣食無憂的錢帛,在這個紛亂的時代,她們又有幾個人能夠保住那些錢帛的?

董千紅的意思是,利用黃瓊在長安的這段時日。只要她們的家人還能接受她們,就送還給她們的家人。如果不能,就在這長安城內找一些可靠的人,將她們都嫁出去。都是女人,還都是姿色不差的女人。若是隨隨便便的打發出去,那是等於將她們往死路上逼。

對於董千紅這個雖說很善良,但卻是很幼稚、也很天真的想法。黃瓊只是輕嘆了一聲,沒有多說什麼。對於董千紅在高懷遠的配合之下派人,在延安府所屬州縣張貼榜文。要求她們的家人,無論是孃家人也好,婆家人也罷,前來延安府領人的事情,也沒有進行任何的阻攔。

其實,黃瓊也不是那種鐵石心腸硬到底的人。哪怕這近兩年的磨練,讓他的心腸硬了不少,也黑了不少。可他依舊認爲,董千紅的這個做法是對的,也是負責任的。所以即便將這些婦人都留在行轅之內,使他背上了一個好色,甚至還不挑食,就連刷鍋水都接收的不太好名聲。

他也沒有阻攔董千紅的這個做法,甚至還派人要求地方官府,承擔那些願意來領人的家屬路費。可問題是,也許是她們的家人還都逃荒在外。也許她們的家人認爲她們已經失貞,在領回來會使得家人面上蒙羞。也許她們的家人,早已經都餓死在了去年的大旱之中。

即便張貼了榜文,卻只有寥寥的幾個人被家人領回去。其餘的人,依舊只能暫時留在行轅之內。無奈的董千紅,眼看着黃瓊返京日子越來越近,這些人又不可能都帶走。最終還是決定,給除了堅決要出家的,以及已經懷了身孕的十幾個婦人,被她尋了幾處庵堂接收。

其餘的人,在長安城之中給她們另尋人家。而那些被送往庵堂的婦人之中,幾個懷了劉傑孩子的婦人,她還額外補償了一些。雖說不多,若是她們節約一些,也足以用到她們腹中的孩子長大成人了。至於這些婦人在生下孩子之後,將來該怎麼辦,卻已經是她力所不及的了。

而其餘婦人之中,那些原本是青樓出身的女子,知道黃瓊有打死不碰青樓女子習慣的董千紅,擔心這些婦人主動引誘黃瓊,更知道天家不可能容納這些青樓女子。所以早在第一時間,便統統給予錢帛打發出門了。今後是嫁人或是繼續以往生張熟魏的生活,就看她們自己了。

董千紅的這個處理辦法,黃瓊雖說有些不是太贊同,但最終還是默認了。但對於一直配合董千紅的高懷遠,黃瓊卻是隱隱有些失望。說實話,出身勳貴家庭的高懷遠,能心存這樣的善念,黃瓊還是很高興。這總比那些因爲自幼受到的薰陶,而心狠手辣只顧自己的人強多了。

可高懷遠心存的善良,卻是讓黃瓊即有些爲他擔心,又有些失望。即擔心他的善良,會不會讓他未來的路走得更加艱難。除非他一輩子,只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勳貴,不在踏入官場這個大染缸之中,否則他這個內心之中,還保留的一絲善良天性,早晚得讓他吃大虧的。

也失望,他做事不夠狠辣。因爲對於高懷遠將來的使用,黃瓊心中已經有了定數。他知道,自己這個心高氣傲的外甥,不可能甘心一輩子就當一個領着俸祿的空牌子伯爵。否則他也不會放棄本就擁有的鐘鳴鼎食的生活,跑出來做一個小武官,還跟着自己跑到了隴右衝鋒陷陣。

所以,黃瓊早就給自己這個外甥,找到了一個合適位置。至少是他認爲相對來說,比較適合高懷遠摔打的衙門。雖說南北鎮撫司,眼下還不是他能碰的。可這並不代表,他不能向裡面摻沙子。對南北鎮撫司,越來越失望的黃瓊,對這個衙門無能與效率低下已經忍到了極致。

哪怕不能撤換都指揮使,至少也要向裡面摻一些沙子。以免將來,自己在像如今的自己,跟半個瞎子一樣。即便範家已經答應合作,將範家在西北的情報網與黃瓊共享。但黃瓊,依舊不能容忍南北鎮撫司的一再失誤。更何況,範家只是合作關係,很難做到臂如指使。

而高懷遠出身勳貴世家,精通人情世故,包括他自身的能力都不差。前些日子,自己交待他的,審訊與甄別延安府官員,以及行轅內家丁、丫鬟的事情,也做的很不錯。所以黃瓊認爲是摻沙子最好的人選。但這種情治衙門需要的,不是面慈心善菩薩,而是心腸夠硬的閻王。

高懷遠那方面都不差,可就這個心太善良了。心存善意這是優點,可在關鍵時候,也會變成足以要了他命的催命符。對高懷遠多少有些失望的黃瓊,最終還是因爲此事,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感覺,自己這個外甥,待回京之後還是放在驍騎營繼續摔打一下,對他更有利。

相對於黃瓊行轅內的這些事情,是外人不知道的。外人能見到的是,在黃瓊苦心策劃之下,原本雖說爲勳貴世家。但卻只是留守在西京諸多勳貴世家之中,普通一個伯爵。生平也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地、泣鬼神大事,只是默默練兵的歐陽傑的身後事,可謂是辦的異常風光。

黃瓊如今的手諭,滿朝的官員有沒有陽奉陰違的不知道。可如今在西京的這些官員,卻沒有一個敢違背的。接到黃瓊手諭之後,這些官員哪怕在年高體弱的,也顧不上了。一個個哪怕被折騰一個半死,也都在黃瓊要求的期限之內趕回了長安,參加歐陽老爵爺的喪禮。

而黃瓊本人,則幾乎每天都要到場,給老爵爺敬上一注清香,待這注香燃盡才離開。本朝雖說自太宗年間,便已經遷都洛陽。可在作爲留都的長安城內了,依舊保留了大批勳貴。國公、侯爵、伯爵府,佈滿了大半個長安城。而這些勳貴通過通婚,相互之間關係極其密切。

黃瓊此舉雖說是對老爵爺的真心敬佩,卻也贏得了大部分勳貴的好感。尤其是朝廷最後給歐陽老爵爺下的諡號爲忠獻,並配享太廟,更在勳貴之中引起極大的轟動。要知道,雖說品級高的文武官員去世之後,朝廷都會給諡號。可忠獻這個諡號,可是一般勳貴武臣得不到的。

雖說不是武官最高等級的武忠,可卻是文武通用諡號排序第二的獻字。在此還算太平的年月,可以說是武臣能獲得最高諡號了。本朝有定製,武官諡號以武字開頭。但前三個字的忠、寧、毅三字,只准開國諸功臣使用。至於其他後世武臣,功勞再大也只能使用文武通用諡號。

或是使用後面的敏、惠、襄、順、肅、靖等,相對較低一些的諡號。而在文武通用諡號之中,獻字則排在第二位,僅次於忠武。雖說不如武字貴胄,可也排在第二位。這個諡號非有着極大戰功,朝廷根本就不能賜予。再加上配享太廟的封賞,更是一個無以復加的榮譽。

這些勳貴都不差錢,名聲與地位也不差。所以,一般更看重自己的身後事。按照朝廷定製,這些勳貴去世,朝廷也都給予諡號。可諡忠獻的,歐陽老爵爺還是近幾十年來第一人。至於配享太廟,在這些勳貴眼中更是一個難得的殊榮。這兩樣,都是他們一生難以獲得的。

而長安城這些勳貴都清楚,這位一生默默無聞,只是在西京練兵的老伯爵,能獲得如此殊榮。與這位每日都來敬香,肅立在老爵爺靈柩前的新儲君,有着莫大的關係。如果不是得到他看重,除了練兵之外,幾乎沒有帶兵打仗過的歐陽老爵爺,怎麼可能獲得朝廷如此的禮遇?

在接到冊封歐陽老爵爺諡號的聖旨後,這些勳貴再看向黃瓊的眼神都已經變了。從原來的有些不以爲然,甚至是有些漠視,而變得異常的尊重。這些狂妄的勳貴,在沒有人敢小視這位新儲君了。而歐陽善在接到聖旨,知道沒有新儲君努力,父親身後根本就得不到如此榮耀。

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六百零六章 西京大營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中之重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零四章 溫德殿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