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

bookmark

這錢來的容易,花的也跟流水一樣。如果沒有那筆拍賣得來的錢,黃瓊又豈會這麼大方?給那些在他眼中,除了伺候人當奴才之外,即不能爲國征戰沙場,又不能耕田種地經商,爲朝廷創造稅收。就連延續後代,爲朝廷增加丁口都做不到,屁用都沒有的太監發這麼多?

西京兩宮,再加上城外御苑,城內諸處宗廟,以及太祖陵寢的守陵太監,大大小小的加在一起,也足足有五六百人。還有那些宮女也有個五百多人,這小一千人每人都恩發三個月的俸祿,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可黃瓊也知道,這些所謂的恩典是規則,至少自己暫時改變不了。

太監都是家奴,是伺候主子的貼身奴才。宮中的那些主子,對這些家奴很多的時候,比對外成更放心。爲了讓這些太監安心伺候主子,一般到年底了不僅給他們加發一些錢糧,作爲加給的恩賞,各宮主位也要給一些額外賞錢。一些心腹太監,甚至那些恩賞還要加倍的。

就像是他前世,哪怕單位再窮,過年了也得多少給點。開公司的老闆,但凡資金能夠使得開一些,過年了都會發放一些年終福利。就算是現在各家的奴才,店鋪裡面的活計,作坊的工匠。到了過年的時候,主人或是老闆也會按照今年的進項,給這些人發一些過節的錢。

那些太監雖說沒有什麼大用,可畢竟是天子近侍。這到了年底給你天家打了一年工,一點不給也說不過去。那個園子拍賣了後,黃瓊整整算了三天,最終拍板下發了大齊朝的年終獎。倒不是他不想給官員多補一些,把那些太監和宮女的地位,都放在了各級文官武臣之上。

問題是就按照當前的吏治,在外面做官那羣官員,別說朝廷只是拖欠了他們一部分俸祿。就是一個大子都不發,恐怕也沒有幾個窮的。便是那些所謂的窮京官,也只是那些冷板凳、清水衙門一類的官員苦。其他的,一樣都不差錢。而且官員的俸祿,要比這些太監高得多。

一個低級太監,一個月的月例錢才五貫錢。就算是幾個品級高一些的都總管太監,月例也不過九十貫,還不如官職之中品級最低的九品官。九品官的月俸,還九十五貫錢加上兩石糧食呢。西京所有太監加在一起,就算是加發給三個月月例錢的恩給,相加總數也沒有多少。

若是那些官員,按照太監三個月的俸祿發,他也實在是有些拿不出來。所以,幾經盤算還是定下了這個標準。其實那些官員,自己也給補齊了拖欠的那部分俸祿,再加上一部分的恩給,總數相加還是比給那些太監的多得多。就算再窮衙門的小京官,今年也算是緩過氣來了。

其實黃瓊也是出宮之後才知道,古代人居然也有年終獎。當然歷朝歷代發放的年終獎,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像後漢直接給錢,前唐則是國庫撥錢讓諸有司衙門,地方官府放高利貸,分紅則按照官員等級不同均分,作爲各衙門的年終獎。至於本朝,一般加發一到兩個月俸祿。

一般高級的官員,還有額外的賞賜。一品官員一般給五隻羊,米麪各兩石,兩罈子御酒。宮內的太監、宮女,各宮的主子也要給額外的賞賜。就算各王府的奴才一般到年底,都給加發兩個月的月例。當然這要看各府主子大方勁,去年英王府,何瑤做主給了兩個月的月例。

這在諸王府,也算是偏上了。永王則最是大方,每人直接賞了半年的月例。身邊的幾個貼身太監,甚至直接加賞了一年的月例。大方到讓黃瓊都直咂舌,感嘆這個傢伙果然是一個漏勺,有多少錢都不夠他花的。而最小氣的滕王,則聽說沒人只發了二十個大子就算髮錢了。

雖說在眼下朝廷歲入艱難,這筆錢黃瓊花的着實有些肉疼。可黃瓊也知道,中國曆朝歷代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待遇漲上去了,可在降下來就難了。無路朝廷歲入再難,這個待遇是肯定不能取消的。而到了老爺子這裡,朝廷都快窮的揭不開鍋了,可這筆錢依舊不能不給。

黃瓊也不知道,老爺子這是什麼心態。也許是認爲拖欠官員俸祿,就已經夠丟臉了。也許是認爲年底加發這兩個月的俸祿,也算是給文官一點補償。所以寧肯拖欠一部分文官俸祿,可這年終獎到年底了,還是年年都要給的。而且數量從來就沒有降過,更沒有拖欠過一年。

太監的年終也是,到了年底老爺子每年都讓戶部掏出一筆錢來,給兩京諸陵太監、宮女加發年例,還取其名曰叫做恩賜。到了黃瓊這裡,這筆錢本身數額就不算大,而且已經傳承上百年了。就算他再不想給,也得想法子籌措一部分錢,給二路的官員和宮內的太監發下去。

這皇帝常年不在西京過年,西京戶部又一貫看不慣這些閹人,所以西京諸處太監都是窮慣了的。黃瓊給發了這麼一筆實際數額不大,可也算是不少的年終獎,對於這些待遇除了皇帝在西京的時候之外,平日裡面的待遇比京兆低了一半的太監來說,已經是極爲豐厚的了。

待黃瓊布完畢,那個管事的太監沒有想到,今年的恩賜如此高。而且不僅給發了三月的恩給,還讓御膳房給宮中那些奴才,也準備了年夜飯,這可是歷代未有過的事情。不由得欣喜若狂,急忙跪下重重的磕了幾個頭:“奴才代表其他的奴才,謝主子的重賞,給主子磕頭了。”

看着這個太監欣喜若狂的樣子,黃瓊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他下去抓緊時間辦了,讓大家過一個好年。那個太監聽到黃瓊這麼說,也不敢在說什麼。只是又磕了幾個頭後,轉身下去安排了。等到黃瓊回到萬春殿的時候,卻發現劉昌已經到了,正在那裡翻看着看着公文。

攔住了要施禮的劉昌,黃瓊對着他擺了擺手道:“家眷都安置好了?馬上就是大年夜了,今兒就不政務了。你我都放鬆一些。今兒召你們一家人進宮,不是讓你來幫着寡人處理公務的。休假嗎,就要有個休假的樣子。你不是總說你圍棋不錯嗎?來陪着寡人走上兩盤。”

對於黃瓊詢問,劉昌急忙躬身道:“回太子爺的話,下官眷屬已經去了彩織院那裡。下官的兩個孩子,前些日子在宮中的時候,多蒙蔡夫人照顧。所以在進了宮後,拙荊便帶着他們兩個去了蔡夫人和董夫人那裡。至於對弈,如果太子爺真的有興趣,下官就陪太子走兩圈。”

聽到劉昌提起張巧兒,黃瓊腦海中不由得想起,佳人那一身的活色生香,以及前些日子裡,每一天的抵死纏綿,心中不由得升起一陣陣的火熱。只是看着面前的劉昌,隨即又冷靜下來的黃瓊,心中不由得輕嘆一聲,佳人雖好可終歸不是自己所有。如果不是劉昌的多好。

想起佳人,黃瓊略微有些走神。直到已經擺好棋盤的劉昌幾次輕聲呼喚,他才反應過來。信手捻起一枚棋子,與劉昌對弈起來。只不過想起張巧兒的他,多少有些心不在焉。直到太監前來通報,酒宴已經準備好了。心中惦念佳人的黃瓊,在無心繼續下去,直接將棋子一扔。

帶着意猶未盡的劉昌,返回了彩織院。等踏入準備好酒席的院子內時,見到前來迎接諸女中,在見到自己後臉上帶着一絲羞紅,又帶着三分情思的張巧兒,已經與佳人多日不見的黃瓊,差一點沒有當場控制住自己。好在他身後的劉昌及時出現,纔沒有讓黃瓊當場失態。

因爲有劉昌一家人,再加上尊卑有別,自然不能坐一個圓桌。所以按照黃瓊吩咐,特地預備了兩桌子一模一樣的菜色。劉昌夫妻帶着兩個孩子坐一桌,黃瓊帶着諸女坐一桌子。原本按照禮制,黃瓊身爲當朝儲君,諸女別說還沒有封號,實際上就連一個侍妾都算不上。

就是有封號,只要不是太子正妃,也是不能與黃瓊共坐一桌,按照禮制黃瓊只能一個人坐。不過黃瓊本身不喜歡虛禮,諸女又都是第一年與自己過年,黃瓊不想委屈她們。劉昌是自己心腹之臣,也算不上外人。張巧兒,自己都有了那種親密關係,自然更算不得什麼外人。

在人都到齊後,便直接下令開席。只是在酒席上,見到臉色依舊有些蒼白的吳氏,黃瓊也是不知道該怎麼勸說她。其實那一日,黃瓊並沒有與她說實話。那位蔡師爺的府邸,已經徹底的查抄。他的幾個侍妾,除了跑掉的那兩個之外,其餘的連同孩子一併都押到了長安城。在查這些人什麼都不知道後,黃瓊便安排人打發她們帶着孩子,返回那位蔡師爺的家鄉去了。

滅門倒是真的,只不過不是在延安府。而是在出長安城的第一夜,在郊縣的一間驛站之中。連同那位延安知府幾個侍妾,一同被滅口的。就連自己選派的三十,押送她們返鄉衛軍,都一併被屠戮餘燼。黃瓊擔心與她說了實話,會引起她更多的悲痛,外加對自己的誤解。

所以,黃瓊便做了一些隱瞞。只是他沒有想到,吳氏到了現在,依舊沒有能夠走出來不說,而且身子也是日漸憔悴。黃瓊也知道,她這只是想念孩子,並不是對那個師爺有什麼思念,但黃瓊也有些無可奈何。心病還需要心藥來醫治,心裡上的創傷,只能等待時間來癒合。

而並沒有走出哀傷的吳氏,面對着平日裡面根本吃不到豐盛宴席,也根本就沒有吃幾口。雖說沒有敢公然離開,可坐在那裡也有些魂不守舍。直到因爲有了身子,反應雖說不算大,但也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此時明顯也沒有什麼胃口蔡氏,看出來她的不對

帶着前段時日,張巧兒在進宮時,在與黃瓊私會時,一直都是她幫着照顧的。與她感情很深,此時也已經吃飽了的劉昌那兩個孩子。提前與她一同離席,才緩解了宴會之中,一股若有若無的壓抑。

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四十章 隱憂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七百四十五章 都是摯愛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愧疚與補償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