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

bookmark

也許是這些年,揹負一個越來越龐大的家族壓力過大,此時真的是徹底想開了。也許是也知道自己府邸被抄的如此徹底,楚家怎麼起家的根本就不可能瞞住這位太子爺。這位楚大爺,當真是有什麼說什麼了:“誰拿到了這兩種鹽的專賣權,除去每年要給朝廷上繳的鹽稅。”

“便是不偷不逃,一年進項也在五六十萬貫上下。再加上寧夏府、陝北、祁連山中的珍惜藥材、皮毛,陝北的煤鐵生意。楚家靠着蜀王的權勢,壟斷的這些生意,每年進項都在二百餘萬貫。而又通過蜀王之手,打通了西京工部,攬下了西京兩宮、一陵,外加城牆每年修繕。”

“這幾項加在一起,連同川中貨物北運之利。楚家靠着蜀王這顆大樹,每年進項都在三、四百萬貫。當然這其中至少有五成利潤,要轉運到川中交給蜀王。剩下的五成之中,有兩成要與各級官員分紅。楚家真正落下,也不過三成罷了。可即便這樣,楚家也可以進項百餘萬。”

“眼下的楚家,雖說比不上個襄陽範家,貨棧遍及全國,商隊更是遊走西域各地。可在西北也算是巨豪,足以排在榜眼之位了。也許是怕我和楚家受到牽連,原本這些事情家父一直都瞞着我,都是家父直接與蜀王手下負責西北的人對接,從來都不許家中兄弟沾染半分。”

“直到五年前,家父去了一趟川中返回之後,便染病臥牀不起,纔將所有的事情移交給我。當我知道楚家當年極具擴張的真相後,也是相當的震驚。當時,我雖說沒有見過蜀王,蜀王在朝中也一向有賢名,可我心中總是有些隱隱不安。蜀王是什麼人?是當朝皇上的嫡五子。”

“楚家不過是一介商賈,與皇子攪合太深,未必是什麼福氣。甚至相對來說,反倒是禍害更大一些。在我看來,如果蜀王一旦出了事情,蜀王未必會真的有事,可對於楚家來說卻是滅頂之災。蜀王別看是中宮嫡子,可這些歷朝歷代別說嫡子,就是太子倒下的又有多少?”

“楚家當時的實力,遠還沒有到像桂林郡王府,讓朝廷忌諱到輕易無法動手地步。蜀王也沒有真正讓諸王忌諱,一點不敢動的地步。便是如今你這位太子爺抄了楚家很難嗎?也不過就是一句話事情。我當時便已經下定決心,寧可楚家被打回原樣,也要想方設法與蜀王脫鉤。”

“而代替父親去了一趟川中,親自見了蜀王后。發覺蜀王並非是表面上,看的那種儒雅之人。其人不僅心狠手辣,而且做事向來是不計後果、不擇手段,而且極其的冷血無情。這種人只能同患難,絕非是共享福之人。最爲關鍵的是,我感覺其奪嫡的野心不是一般強烈。”

“自川中返回後,我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一再勸說父親不要在爲蜀王效力。只是當初家父雖說也感覺到,蜀王絕非是那種良主。可這上船容易下船難,楚家已經與蜀王攪合的太深了。除了蜀王身死,否則想要擺脫掉蜀王幾乎無可能。除非楚家真的打算,全家人性命不要。”

“所以家父儘管也知道,楚家已經被綁上了一條危險的船,可他卻不敢有任何的冒險。家父在世的時候,我只能利用執掌家事的機會,想方設法擺脫與蜀王的牽連。卻非但未能如意不說,還受到了蜀王的人幾次警告和威脅。家父去世時,蜀王派來弔唁的人,直接與我說。”

“一天是蜀王的人,便終身是蜀王的人。這世上,還沒有一個人背叛蜀王后,還能在世上活下去。如果我在有其他什麼不該有的想法,蜀王既然能將楚家扶持起來,那麼自然也能將給楚家東西收回去,這其中包括楚家一家老小的腦袋。無奈之下,我也只能走上父親的老路。”

“好在,蜀王將楚家只是視爲一個財源。那些骯髒事情,基本不用楚家出面。只要楚家按時上繳給繳的錢帛,他也不會太爲難楚家。反倒會在經商上,利用他的權勢和暗網,爲楚家提供各種的便利。甚至爲了避嫌,蜀王每次去京兆途經西京的時候,從來不與楚家接觸。”

“只是暗中派身邊心腹之人,向楚家發佈號令和索要錢財、名貴物品。”前年,蜀王假死逃脫。途經西京的時候,從楚家索要了一大批的錢物。在逃到西域之後,又逼着楚傢俬運軍械和錢糧,支援他在西域的活動。我知道,按照朝廷的律令,楚家與蜀王的關係一旦被揭露。”

“等待楚家上下的,基本上就是滿門抄斬。但把柄在人手中,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也只能無奈屈服。蜀王想要搞垮楚家,都不用動用他在長安城中的密衛。只要向某些皇子,或是那些有心人士,揭露楚家曾經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三成以上的財源,楚家就會家破人亡。”

“爲了保全楚家,無奈之下也只能想法設法滿足他。可去年隴右、陝西二路大旱,這糧食價格一日三翻。楚家盡心竭力,也只能滿足他部分的需求。好在,他也知道去年大旱,以隴右與陝西二路的老底子,就算抄乾淨也弄不出太多的糧食,所以纔沒有過於一再的緊逼。”

說到這裡,想起楚家這幾年的經歷,他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蜀王假死逃離大齊朝,此事楚家也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楚家的其他人,都以爲蜀王真的是死了。至於宋王,我是實在被蜀王逼迫的走投無路了,纔想方設法找到宋王外祖父,一個在西京任職的門生與他拉上關係。”

“想要依靠宋王,確切的說是宮中的德妃庇護。其一,蜀王逼迫的太緊了,雖然遠走西域,可時常派人索要大筆的錢糧,甚至是軍器。他遠在西域,給他運送糧食,楚家如今實在難以承擔。這一路上都是大漠、戈壁,不算沿途的馬賊打劫損失,便是這一路上人吃馬嚼損耗。

“一石糧食運到伊州,能剩下二三鬥就算不錯了。運到伊州一石糧食,楚家基本上還要搭上一石的糧食。別說原本楚家這些年所獲,一半都交給了蜀王。就算是沒有,可如此巨大的損耗,楚家也是萬萬承擔不起。更別提,那些軍器更是難弄。一旦被查出來,風險更大。”

“我投靠宋王,不過是想要避開蜀王的繼續逼迫。宋王雖說爲庶出皇子,可他的母妃眼下是執掌六宮之事,晉封皇后可能性還很大。而且宋王雖說遠不如蜀王有勢力,更沒有蜀王那等手眼通天能耐。但其外家在文官之中卻是相當有勢力,求庇護於宋王可以讓蜀王有所忌諱。”

“其二,楚家這些年能夠置辦下如此家業,哪怕我心中一直想要擺脫蜀王。可也不得不承認,沒有蜀王的扶持,各地官府根本就不會給任何的照顧。楚家短短數年,便從一個小行商做大到如此地步,實則還是藉助了各地官府的助力。不說別的,山西池鹽專賣之權便靠官府。”

“宋王的外祖,多年之前主持多次科舉,這門生弟子遍及官場。原本以爲投靠宋王,楚家一方面可以獲得極大的助力,一方面也可以讓蜀王有所忌諱,不會在逼迫楚家過緊,實乃一舉兩得。只是沒有想到,這個決定卻是成了,我此生第二件最後悔的事情,或是說夢魘。”

“剛一搭上線,這位宋王便不斷的要錢。胃口是越來越大,從最初的十萬貫錢,到現在的每次直接便是二三十萬的要。除了錢,還不斷索要各種奇珍異寶、美女,還點名要西域、波斯胡女,讓楚家幾乎是煩不勝煩。半年不到,從楚家敲詐的錢物,比原給蜀王一年的還要多。”

說到這裡,這位楚大爺滿臉的苦笑:“如果單純是要錢,倒是還好說一些。可這位宋王,還不斷讓楚家替他,去做壓根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讓楚家替他拉攏,西京大營的各級武官。可從蜀王還在的時西京大營駐軍,便牢牢掌控在西京殿前司,還有那位歐陽老爵爺手中。”

“以蜀王的勢力,對西京大營尚且無法滲透,更何況我們一個商賈之家。那些武官與文官不同,武官我們根本接觸不到。而自從太子爺統軍西征寧夏開始,他便一日三催,逼着楚家去收買參戰各軍的武官。這種事情,又豈是楚家能夠做的到?我無奈之下,只能先一直拖着。”

“此事,也引起了宋王極度不滿。在您奉旨祭祀孝陵,並被明詔冊立爲當朝新太子後,有些發了瘋的宋王,也許是德妃給他膽子。甚至逼着楚家收買江湖高手,去刺殺你。我雖說只是一個商人,可我也知道刺殺當朝太子,是謀逆的大罪。一旦露出去,等待楚家的只有滅族。”

“別說以宋王的爲人,皇上恐怕只有患了失心瘋,纔會冊立他爲儲君。與細微之處見斟酌,這個宋王太貪婪了。從他一再伸手向楚家索要錢財,便足可以證明。這種人若是冊立爲太子,恐怕大齊朝離着亡國就不遠了。皇上此人,雖說很多時候顯得優柔寡斷,但不至昏聵如此。”

“所以,在我看來這位宋王,無論是權謀,還是性情都差的太遠了。而且觀其行事作風,別說那些陽謀大計,便是那些陰謀詭計都差的太遠。別說與你這位當朝太子相比,就是與蜀王相比都相差甚遠。最關鍵的是,目光實在短淺。這樣的人,皇上可能會冊立其爲儲君嗎?”

“就算是宋王真被冊立爲太子,可登基之後爲了掩蓋弒兄這一醜事,楚家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比滅族更好的結果。只是宋王逼得實在過緊,無奈之下我也只能想辦法應付。正好前一段時日,我遇到了蜀王安插在西京密衛的管事之人。我曾經偶然之間,接觸過他們幾個人。”

“知道那個管事之人,看起來很是沉穩,但實則卻是有些好大喜功。而且身爲蜀王安插在西京,實施刺探情報、刺殺之人,想必應該身手不低。所以,我利用這個人過於貪功的弱點,想方設法鼓動他去刺殺你。同時,也去除自己的一塊心病的同時,至少可以向宋王交差。”

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會插手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九十章 結盟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