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

bookmark

看着這些皇子,年紀輕輕便如此荒唐,黃瓊的眉頭不由自主的微微皺了一下。這些皇子除了蜀王之外,最大的永王也不過二十歲。沈王比自己大一歲,剩下的基本都比自己小。除了宋王比自己小半年之外,其餘的都不過十六七歲,像那嘉王今年才十五歲。

一個個年紀不大,可這心思卻是如此這般。雖然沒有像永王那般貪杯好賭,可真實一看卻也沒有好到那裡去。看來瑞王和景王在封地,如此的胡作非爲,不是單獨的個例。一句話,就是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的教育,整個方向都出了問題,才教出這麼一羣兒子來。

只是眼前的一幕讓黃瓊的眉頭,雖說只是微微皺起,表現的並不是很明顯。可也許別人沒有注意到他微皺的眉頭,但自見面之後一直都在暗中仔細觀察黃瓊的蜀王,卻是很敏銳的察覺到了黃瓊這個明顯表示不滿的舉動。

不過雖說察覺出來了黃瓊的不滿,但永王卻並未聲張。而是端起那盅讓黃瓊做嘔的東西,大口的吃了起來。末了放下碗後對着永王笑道:“真不知道七弟還有這麼一樣好東西。等回頭,你把這個方子抄給我,回去讓我的那個廚子也好好學學,怎麼給自己主子進補。”

“別整天就知道搞那些什麼人蔘、鹿血一類的東西,吃的主子直上火不說,那鹿血是常年給主子喝的東西?這個東西弄好了,纔是真的孝敬自己的主子。”說到這裡,蜀王別有深意的看了黃瓊一眼,卻是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

蜀王的這番表現說實話,刻意而爲的痕跡太明顯。所以對於蜀王這番帶着試探的做法,黃瓊並未接招。其實從一見面黃瓊就感覺到了,自己這位五哥除了一開始的寒暄之外,其餘的時間都在暗中的觀察着自己。

自己在見到這些年輕的兄弟,如此荒誕一幕的時候,眉頭雖說皺的並不明顯,但肯定是被蜀王給發現了。所以纔有了剛纔那種看起來荒誕,但實則卻明顯是試探的動作。想到這裡,黃瓊不由的感謝賈權曾經與他提起過,諸皇子的性格。

其中對蜀王的那段評價,黃瓊記憶尤爲深刻。如果不是賈權事先那番評價,搞不好黃瓊也許真的,就被蜀王刻意表現出來的荒誕給迷惑住了。這位蜀王這次恐怕是來者不善,這是黃瓊給自己這個第一次見面五哥的第一個評價。

有了這個印象,之後黃瓊便分外的小心。無論這些皇子表現的在過於荒誕,他也絕對不在顯露一絲心中的想法。這次永王舉辦的酒宴上,蜀王雖說都在一直有意或是無意的試探着黃瓊,但黃瓊又如何不是同樣在試探着這位蜀王。

相對於心思各異,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相互之間還相談甚歡的黃瓊和蜀王,之間多少有些異樣的氣氛。不僅大大咧咧的永王沒有注意到,就坐在自己身邊的兩個人,一直都在謹慎的、不着痕跡的試探着對方底。

其餘幾個則因爲本身就看不起黃瓊的原因,在酒桌上只顧着給蜀王搭訕、敬酒,卻對就坐在蜀王身邊黃瓊無意的,或是說有意識冷淡。給蜀王敬酒,從來沒有捎帶上黃瓊的幾個皇子,也同樣沒有注意到兩個人之間若有若無異樣。

而面對着這個尷尬的場面,黃瓊臉上的淡笑卻是都沒有少了半分,對於這些兄弟的冷淡他就當做沒有看到一樣。甚至在桌子下面,還幾次拽住了再一次見到冷落黃瓊的場景,想要發火的永王。

黃瓊的這個表現,讓在表面上不動聲色的同時,在心裡面卻是暗暗一驚。只是蜀王的吃驚,並未表現在臉上。對於前來主動敬酒的兄弟,雖說沒有人搭理黃瓊。但舉杯的時候,他卻總要將黃瓊帶上。

而黃瓊對於前來給蜀王敬酒的兄弟,因爲蜀王拽上自己而表現出來的,甚至就直接掛在臉上的不滿,權當做沒有看到一樣,幾乎是來者不拒。尤其是那個對自己最冷淡的宋王,黃瓊甚至還主動找他喝了一杯。

黃瓊的這番表現,落在蜀王與永王兩個人眼中,卻是各有不同的滋味。見到黃瓊被冷落,永王這個東道主,就和上刑一樣難受。黃瓊不管怎麼說,是他請來的客人。今天在自己舉辦的酒席上,居然被如此的冷淡,就好像有人在打他的臉一樣。

相對於坐臥不寧的永王,那邊的蜀王卻是別有深意的看了黃瓊一眼。但這位蜀王除了在黃瓊敬宋王酒,而那位譜擺得最大的宋王不肯舉杯,多少有些冷場的時候,說了宋王一句之外,卻是什麼都沒有說。

對於蜀王這種拉自己下水之後,卻始終不動聲色的在一邊隔岸觀火。但卻在關鍵的時刻不輕不重點了宋王,幫了自己圓了場面的做派,黃瓊卻是心中暗暗有了提防。一席酒宴下來,兩個人對對方都有了一個,幾乎近似於相同的評價:“這個人不簡單。”

好在酒宴再好,也有結束的時候。這場別人倒是無所謂,卻讓永王這個東道主,如坐鍼氈的宴席,在永王被自己幾個兄弟弄到忍無可忍之前,終於還是到了散場的時候。一桌子人中,蜀王和黃瓊不用去上書房讀書,自然不用擔心明天起早的問題。

而永王則是皇子之中有名的混子,他去上書房讀書也就是應個場面而已。但其他的幾位皇子,第二天卻還要寅時便進宮讀書。這些人估計又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敢像永王那樣飾無忌憚。所以到了酉時,在沈王帶頭之下紛紛約了蜀王單獨聚餐之後,便陸續的告辭。

見到這幫傢伙總算走了,差點沒有被他們今天的表現氣死的永王,陰沉着臉將自己面前酒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後道:“還整天去上書房讀書,真不知道他們那些書,是不是都讀到狗肚子裡面去了。就這個樣子書讀的再多,也他媽的枉爲人。”

因爲蜀王在場,對於永王的這番發泄,黃瓊沒有說什麼。倒是蜀王,很是瀟灑的拍了拍永王的肩膀道:“你小子,發這麼大的火做什麼?九弟都沒有發火,你就不會剋制一些。他們不管怎麼樣,說到底也是你我的兄弟。”

“雖說今兒有些過分了,可你也不能讓他們真的下不來臺不是?你也眼看着就要大婚就藩了,到時候也就眼不見心爲淨了。凡是多與九弟學學,心中多一點城府,別動不動就發火。你發火這些人就能改?自己氣壞了自己,遭罪的還不是自己?”

說到這裡,蜀王看了一邊默不作聲的黃瓊,卻是笑了笑道:“好了,今兒的事情給五哥一個面子,就此翻過了啊,不許在追究了。九弟,我這個做哥哥的也帶這些不懂事的弟弟,今兒給你陪個罪,你也別往心裡去啊。”

蜀王的這個做派,黃瓊卻是無所謂的道:“五哥言重了,賠不賠罪的無所謂。弟弟們年齡還小,等到長大一些也就好了。這些事情不過是小事,也許是兄弟們對我這個人不太瞭解。等大家慢慢熟悉了,我想會有改變的。正像五哥說的那樣,都是兄弟,小弟那會往心裡面去?”

黃瓊的回答,蜀王笑笑點了點頭,便沒有在這件事情上繼續下去。看着面前還在置氣的永王,蜀王卻是轉移話題道:“我說老七,你小子單獨把我和九弟留下來,不是就爲了在這裡陪你生悶氣吧。”

蜀王這一提,纔想起來今兒最精彩節目還沒有登場的永王,也顧不上置氣了。連忙帶着蜀王與黃瓊兩個人,來到他永王府一間密室裡面。待幾個人進入密室後,永王府的幾個太監,立即將密室的大門關好。

等進到這間密室內後黃瓊才發現,這間密室內此時早已經是燭火通明瞭。整個密室面積雖說不大,但卻被裝的異常豪華。地上,都鋪滿了厚厚的波斯地毯。分別擺在三面牆處的三張地桌上,已經擺滿了各種水果和葡萄酒。

每張地桌後面擺着厚厚的靠墊,邊上則分別站着兩個身上只披了一層薄紗的美豔侍女。而在密室的另外一側,則被一層幕布遮擋的嚴嚴實實。靠南面的窗子上,則同樣被幕布遮擋的嚴嚴實實。

看着密室內的場景,黃瓊的眉頭不由得在一起微微皺了起來。他早就該知道,永王所謂的精彩節目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只是自己眼下已經進來了,如果現在想要走的話,除非自己真的願意與永王翻臉,否則想都不要想。

但黃瓊現在卻知道,自己最不能翻臉,更翻不起臉的恰恰便是永王。如果蜀王不在,自己走了倒也罷了。可偏偏眼下還有蜀王在,自己要走的話,永王非翻臉不可。無奈之下的黃瓊,也只能硬着頭皮坐在靠墊上。

只是還沒有等他坐穩,那兩個只披着薄紗的侍女,已經像是蛇一樣靠了過來。一個舉着倒滿了葡萄酒的酒杯遞到黃瓊的嘴邊,一個則把切好的水果送到黃瓊的口中。而就在對這種場面很不適應的黃瓊,正在想方設法躲開這二位美女送到嘴邊的酒時。

坐在他一側的永王,則輕輕的拍了幾下巴掌。隨着永王的巴掌聲落下,對面之前掩蓋了一切的幕布徐徐拉開。隨着幕布的拉開,一曲悠揚的曲子傳了出來。聽到幕布後邊傳來的曲子,黃瓊不由的微微一愣。這首曲子他聽着怎麼這麼耳熟?

與他前世在西安看古代藝術表演的時候,聽過的那首盛唐音樂鉅著《霓裳羽衣曲》,倒是有那麼幾分相似。只是雖說聽起來很像,但某些細節上卻又似是而非。不過在經過簡單對比之後,黃瓊還是聽出來這就是《霓裳羽衣曲》。

而且如果他沒有判斷錯的話,這應該是正宗盛唐所留下來的。與自己前世所聽,先是經過南塘李後主與周後,在唐代留下殘譜上增補,後又有南宋詞人姜白石修改,與原版對比肯定有所差別。

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三十章 滑頭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