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

bookmark

說到這裡,桂林郡王直接斬釘截鐵的道:“此事就這麼定了,不要再做任何的商議。告訴他們,抓緊時日拿下武昌府。還有,告訴他們攻佔湖廣北路之後,順道將範家給孤也給滅了。一個不能爲孤所用,還與那個人站在一起來對付孤,殺了孤使者的範家,留着也沒有什麼用。”

桂林郡王的話音落下,在座的所有謀士都大吃一驚。之前說話的那個,急忙開口道:“王爺,此事萬萬不可。範家雖說比不上王府,但在江北的地位,卻並不比王府在江南小。王爺心懷這天下大局,對範家可千萬不能如此做。範家留着,對王爺穩定江北大局還是有大用的。”

這個謀士話音落下,桂林郡王卻是冷笑道:“有大用?想多了,範家對孤現在更多是威脅,而不是什麼助力。別忘了,範家不僅是商人世家,還是武林世家。門下弟子衆多,家中還有着不小的武力。有錢又有武,那就是一個威脅。孤不希望,這天下再出第二個桂林郡王府了。”

桂林郡王語氣之中的冰冷,讓那個說話的謀士不由得一縮脖。不敢就範家的事,再提半個字。斜着眼看了一眼,那個不敢在說的話謀士,桂林郡王冰冷的一笑。對着在座的那些謀士,淡淡的道:“既然南昌府已經拿下來了,行在繼續留在贛州不合適,準備、準備遷移到南昌。”

而相對於下定決心,調整整個佈局的桂林郡王。在京城溫德殿正在批摺子的黃瓊,接到幾個重鎮的丟失摺子,卻是根本就沒有當做一回事。叛軍手中有大炮,這一點黃瓊並未感覺到意外。本朝的大炮,都是當年第一代桂林郡王鑄造的,桂林郡王府保留鑄造工藝是肯定的。

自己那個名義上那個的岳父,當初鐵了心要造反,能秘密練二十萬精兵。以桂林郡王府富甲天下的財力,以及遍佈海外的貿易。又有鑄炮的工藝,買到足夠的銅鑄炮有豈會有什麼難事?廣南東西路雖說不產硫和硝,可桂林郡王府可以從海外,甚至可以從大理國那裡購買。

根據三路的奏報,三路叛軍之中,軍馬之中除了少數高級武官,坐騎是天竺馬。部分騎兵是契丹馬、高麗馬之外,其餘的軍馬幾乎都是大理產的馬。軍械之中,大理國的軍械和牛皮盔甲,也佔了很大的部分。那麼再從大理國,在購買足夠的硝石和硫,又是什麼難事?

有了銅、有了硫和硝石,又有鑄造工藝,鑄造價格昂貴的幾千斤銅製大炮,對於桂林郡王府不是什麼困難。這些動輒幾千斤,將南昌府與長沙府城牆,都給轟塌的大炮。與自己發到江南,大部分只能打散彈的鐵身銅芯火炮相比。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的確都要強了許多。

看來鄯闡候府的賬,自己得尋找機會與他們好好算算了。若是沒有那個鄯闡候府,如此強力的支持,桂林郡王就算財富再多,恐怕也沒有底氣造反吧。這個鄯闡候府好厲害嗎?不好好收拾他們,還真的以爲他們在大理國稱王稱霸的同時,還敢如此肆無忌憚的伸手入大齊?

待自己平息了這場叛亂,這個鄯闡候府同樣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至於趙無妨的請罪摺子,黃瓊拿起來只批了鼓勵其再戰的話,而並未給予任何的處罰。放下手中趙無妨的請罪奏摺,黃瓊有些疲憊的捏了捏自己鼻樑。相對於江南如今名將薈萃,他更爲擔心的是北面。

站起身來,黃瓊走到溫德殿門外,看着漫天的晚霞。想起自己在於明遠臨別出京時,自己與他的那番若是他戰敗了,自己就只能親征的話。其實此次出征燕山府那邊,黃瓊卻是真的想要親征。但如今的老爺子真是大撒手,此次叛亂至今他唯一做的,就只是下了一個罪己詔。

其餘的卻是依舊繼續什麼都不做。當初自己在接到北遼寇邊的奏摺後,黃瓊曾經與老爺子談過。想要讓老爺子重新出來住持朝政,自己親自帶兵出征北遼。但老爺子沉吟了良久,開口卻是與他再一次談要提前傳位的事情。搞得黃瓊,差一點沒有被當場氣得活生生的吐血。

老爺子這個狀態,讓黃瓊又那裡在這個時候,親自統軍出征燕山。無奈之下,黃瓊只能將於明遠派出去住持大局。在於明遠統軍出征之前,黃瓊與他長談了一夜。對於於明遠這一仗,究竟準備怎麼打,黃瓊一個字都沒有提。他只是告訴於明遠,京城這邊什麼都不用他操心。

這一仗只要能打贏,他想怎麼打便怎麼打。糧草與餉銀的事情不用他操心,山西與河北路的文武官員,不分等級一律歸他調遣。有違抗他將令者,上到安撫使、節度使、邊軍防禦大使,下到各級文武官員,他都有權利先斬後奏。此戰,他也不會派出任何所謂的監軍去監督。

新組建的鑄炮司那邊,新鑄的一百二十門子母鐵炮。七十門八百斤的鐵身銅芯劈山炮,外加剛鑄成三十門三千斤青銅鑄大將軍炮,以及大量鉛子、藥,製造的其他火器,連同新訓而成的三千炮手,全部調撥給了他調遣。至於他怎麼具體分配,黃瓊是一概都從不過問的。

黃瓊這番幾乎無條件的信任,以及調配的除了江南之外,幾乎全部的火器,換了別人恐怕會感覺到壓力山大。但對於經歷過以往巨大的挫折於明遠來說,壓力是有,但更多還是動力。而對於這番換了別人,肯定會誠惶誠恐的信任。於明遠什麼都沒有說,只是重重的點了點頭。

在於明遠統軍離京出征的時候,黃瓊更是身着九龍大禮服,在京城北門外搭起的臺子上,親自擂起戰鼓爲其助威。這一番待遇,尤其是可以說無條件的信任。便是接替於明遠,出任樞密院都承旨,署理樞密院事的楊繼元,嘴上雖說沒有說什麼,但心中卻是也相當的羨慕。

但即便是如此,黃瓊也是最爲擔心的是北面。更具體的說是,更北面由周志遠統帥的,那支由西京大營、隴右邊軍,以及已經完成盟旗制的青塘吐蕃之中,選調的三千精銳,共計兩萬騎兵組成的突襲北遼上京的那支隊伍。漫長奔襲過程中大漠、草原,還有數不清遊牧部族。

於明遠統帶兩大營主力,北上燕山府走的大張旗鼓,其實更多的是爲了做勢。掩護這一次無後方的穿插迂迴。而此次突襲,後果究竟是勝是負,自己也不知道前次那位金鐵騎出奇兵深入大漠,攻破北遼上京城氣死了遼帝。有了之前的前車之鑑,北遼未必就沒有一點準備。

習慣性的捏了捏自己鼻樑,儘管心中一直很擔憂,但黃瓊知道自己現在唯一能做的,除了保障好南北兩個戰場的輜重,以及糧餉的供應,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至於老爺子那裡,黃瓊已經徹底死心了。自於明遠北上之後,他已經足足一個月,都沒有再去聽雪軒一步了。

只是今兒黃瓊懶得去找老爺子,卻沒有想到就在他準備回西苑的時候,老爺子卻是來找他。而老爺子來找他就是一個事,明白的告訴黃瓊。既然將大權都已經交給黃瓊,璽冊寶也都交給了黃瓊。如今他留在宮中,也實在沒有什麼太大的意思,也到了該給他騰地方的時候了。

所以,老爺子已經決定,要帶着母親還有黃瓊的小女兒,還有京娘她們幾個,搬到永福宮去。那裡更爲清淨一些,他與母親可以在那裡安心養老。至於其他的嬪妃,老爺子一律都不帶。用老爺子的話來說,已經辜負母親十八年。餘生,老爺子唯一的想法,就是隻陪着母親。

聽到老爺子這個時候,居然連皇宮都要搬走。還把他的那羣老婆,都甩給自己管,黃瓊不由得更加的頭疼。而且今兒的老爺子,來溫德殿明顯不是與自己商議的,而是確定之後告訴自己的,也就基本等於最後通牒。對於老爺子這個落井下石的舉動,黃瓊心中很是有些不滿。

儘管沒有將不滿表現在臉上,黃瓊語氣之中也多少帶了一絲味道:“父皇,如今是我大齊自開國到如今百餘年來,最爲艱難的時候。您做了二十多年帝王,如今有些疲倦,想要好好修養,兒臣不是不理解。問題是,在宮中也是可以一樣修養,爲什麼非要搬到永福宮去修養?”

“若是這個時候您搬離宮中,這天下的臣民又會怎麼看兒臣。至少一個父子不合,是逃不掉的。這不僅會讓叛王與北遼看笑話,也會給他們一定的可乘之機。父皇,您若是想靜養,兒臣也知道攔不住。這大齊朝的天下,可不單單是兒子一個人的,如今您還是這一國之君。”

“就算不爲了兒臣,就算爲了這祖宗傳來的基業,兒臣都求您。在堅持一段時日。哪怕等到叛王被徹底剿滅之後。您想去那裡,想做什麼,兒臣保證都不攔着。您就算到時候要廢了兒臣這個儲君之位,兒子保證都一聲不吭的立馬滾蛋。但現在,真的還不是這個時候。”

“如今朝廷可謂是內憂外患,南有叛王作亂,北有北遼大舉入寇。西邊的吐蕃、回紇諸部,才安穩幾年,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在起波瀾。更何況,西邊還有一個人。兒臣不知道什麼時候,便要統軍出征。您這個時候搬去永福宮,兒臣若是一旦出征,這朝中的政務又有誰來主持?”

對於老爺子這個時候,提出要搬到永福宮另外居住,黃瓊倒是沒有什麼想法。從來就沒有想過,老爺子是爲了想要重新接掌大局。在他看來,老爺子此舉就是單純的想要養老。但問題是,有這個想法是可以的,但不是該在這時?這天家的一舉一動,要牽引着多少人的目光?

尤其是,你現在還是皇帝,不是什麼要養老的太上皇。這個時候,搬到永福宮去,知道的是你自己願意的。不知道的,還以爲我這個做兒子的攆你呢。你也是爲君二十餘年的帝王了,難道就不知道,這樣會讓這天下人心惶惶?這簡直就是在落井下石,豈像是一個父親所爲?

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五百章 夾帶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二百零七章 要體會上天好生之德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五百章 夾帶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