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

一頓飯,薛朗吃了半隻燒鵝,兩個小菜吃了三分之二,一碗小米粥。蘇寒食量比他大,一整隻燒鵝不說,兩個小菜也精光,粥都喝下去三碗。

薛朗看看自己的食量,再看看別人的,再次有了“我是弱雞”的自卑感。就這樣,蘇寒放筷子的時候還說:“爲養身故,哺食八分飽足矣。”

薛朗……薛朗再次凌亂了!臥槽,吃這麼多才八分飽,要是吃十分飽,那要吃多少?鄰居每個人都比他能吃腫麼破?在線等,急!

不過,經此一次,薛朗算是看明白了。看着是個面癱酷哥的蘇醫生,其實是個大大的逗逼。

考慮到逗逼清奇的腦回路,薛朗毫不猶豫的果斷威脅他:“蘇醫生啊,院牆是用來隔界的,你看我院中還有侍女,以後呢,院牆可別在攀爬了,有事咱走正門!如果你再攀爬院牆,我就請公主調換你的院子,以後就不要再來我家吃飯了!”

蘇寒滿眼震驚,趕緊點頭,就差拍胸口保證了:“薛諮議放心,蘇寒以後一定離院牆遠遠地,再不攀爬。”

果然對上吃貨就是要用美食做武器!

也不知道是薛朗搞定了蘇寒,還是蘇寒搞定了薛朗,總之,以後蘇寒倒是沒再爬院牆,他直接光明正大的敲門來蹭吃的。發俸祿的時候,除了絹布、銀錢,發給他的米糧、油鹽醬醋等,他居然直接讓人搬到薛朗這裡,只要薛朗這邊開火,而他又在家的時候,幾乎頓頓不落的跑來吃飯,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的讓人好笑。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麥收之後,雨水漸漸多起來,進入雨季。葦澤關的雨季,自然是比不上南方的雨季,看降雨量也不用擔心會爆發洪水之類的。

薛朗就是關照農莊注意,前幾日纔給塘裡投放了草魚,不要讓魚塘裡的水漫延出來,免得魚兒跑了。

下雨自然就不能再騎自行車,薛朗只能乘坐馬車,冒雨去了幾趟農莊,把需要注意的地方交代清楚,就待在家裡再不外出。

如今正是水果多的季節,既然沒事,薛朗就讓長儉去縣城買了許多糖和水果回來,準備做上些果酒。

薛朗愛喝酒,自然也會釀酒。以前在現代的時候,每到季節的時候,都會釀上許多的酒,果酒、白酒都釀。每次釀造好一批,未做成到老岳父和大舅子都會來拿走一些,還有朋友們也喜歡他釀的酒,只要聽說他釀了酒,都會過來拿。薛朗每次釀酒都要釀許多。

釀果酒薛朗只釀純果子酒,並不往裡面加白酒,所以,薛朗釀造的果酒,在女士中極受歡迎。

釀酒在古代是有技術含量的,傳承悠久的家族幾乎都有自己的釀酒作坊,並不外賣,多是留着自家喝或者是待客。

薛朗也不打算外賣自己釀的酒,技術也不打算外傳。如果將來他打算結婚,或許會傳給他的後代。

釀造了許多果酒藏在地窖裡——

聽風院有廚房,自然也就有地窖。這時候可沒有冰箱,地窖基本是最好的儲存方式。

釀完果酒,時間已到六月。江臨還沒有回來,只是讓人送了信來,表示他岳丈家已經原諒他,仍願意招他爲婿。

江臨和他的未婚妻年歲皆已不小,既然說成,婚配自然是立即就提上日程。婚禮日期定在年底,江臨還需留在京中,走一些禮儀程序。

古代成親需要什麼

禮儀程序,薛朗一概不懂,倒是公主殿下聽說後,寫了封信回京,讓她府中的管家等出面幫江臨打理,還撥了一座院子給江臨成親用。

細緻周到處,不僅江臨感激,薛朗也感激。鄭重向公主殿下致謝,公主殿下只淡然表示無妨,不過是順手之勞。

進了六月,土豆、紅薯相繼成熟。土豆不過區區一點兒,薛朗自己就能收完,唯有紅薯,需要人力採挖。

依舊是馬元良帶着人過來幫忙。種植紅薯的田地,就在山腳,土質略有些沙質。薛朗先選好能留作種株的紅薯藤,剪斷下來全部存到地窖裡,之後纔開始採挖紅薯。

爲了最大程度的不挖壞紅薯,府兵們多拿的是小鋤頭,慢慢的掏挖。一根藤挖出樹根大大小小的紅薯,府兵們皆是有經驗的人,拿手裡掂量一下,就能估算出大致的產量:“薛……薛諮議,這……這東西能吃否?”

薛朗點點頭:“這個叫紅薯,可糧可菜,這次是第一次試種,來年應該就會推廣。耕種起來頗爲簡單,也不佔良田,和糧食一起吃,想來餓肚子的日子能少許多。”

“喏!”

衆府兵大聲應道,看錶情皆有些激動,還有人朝薛朗行禮:“多謝薛諮議。”

薛朗明白他們爲什麼行禮,連忙避開,道:“不用謝我。我朝之百姓,皆勤勞刻苦,日子只會越來越好,我有這個信心,也希望大家有這個信心。”

“喏!”

這次的應喏聲,更加響亮了。

經此之後,大家挖紅薯的動作更加小心,挖的速度卻快了許多。前面的負責挖,後面的負責把泥土扒去,收入筐裡,就等着全部挖完了好稱重。

薛朗蹲在一旁的樹蔭下,看着衆人挖,沒注意遠遠地過來幾匹馬,待行到近前,才發現是平陽公主帶着人來了。平陽公主的身後跟着柳女官和韓進。

“見過公主殿下。日頭高照,殿下如何來了?”

薛朗連忙迎上去行禮,馬元良也帶着人趕緊行禮。平陽公主擺擺手,道:“諸位免禮。莫要因爲我的到來,擾到諸位做事,速速歸位。”

“喏!”

府兵們繼續採挖。薛朗把平陽公主迎到樹蔭下,給她倒了碗水——

“太陽這麼曬人,殿下還騎馬趕過來,快請喝碗水。這碗還沒人用過。”

平陽公主接過碗,喝了一碗水。薛朗又給柳女官和韓進倒了一碗。

平陽公主問道:“今日能挖完否?”

薛朗道:“稟殿下,大家怕挖壞紅薯,挖得小心,故而動作慢了些,不過人多應該能挖完。”

平陽公主點點頭,她與柳女官都是經手人,自然知道紅薯的資料。韓進是公主殿下說試種了薛朗獻上的新作物,今日採收,方纔帶過來的。

韓進見軍士不時擡過來一筐挖好的紅薯,默默地數了數,面色漸漸凝重起來,不由開口問道:“敢問薛諮議,這名喚紅薯的作物,是糧是菜?”

薛朗道:“可糧可菜,能做充飢之食。”

韓進倒吸一口氣,心中開始默默估算,表情越發凝重,完了看薛朗的眼神卻惋惜不已。看得薛朗莫名其妙,公主殿下一眼看出來,好心情的笑道:“韓公是在可惜未招幼陽爲婿否?”

韓進滿臉的痛心疾首:“早知薛諮議非林中之鳥,早晚有

大鵬展翅之時,惜乎招婿不成,錯過良才美玉也!”

公主殿下與柳女官皆笑出聲,唯有薛朗一臉的囧。

就像薛朗說的,因爲人多,區區一畝地的紅薯,不大一會兒功夫就收完了,收完就着拖來田邊的稱,開始稱重計數——

隨着一筐筐的過稱,韓進、柳女官的表情,越來越激動,唯有平陽公主還穩如泰山,一開始還會握一下拳頭,平復情緒,後來,幾乎就如老僧入定般,眼觀鼻鼻觀心的立於樹下,表情平靜,完全看不出情緒。

待過完稱,薛朗心算着記下的數字,一旁過稱的人員正待用算籌計算,薛朗道:“殿下,不如由屬下來算?”

“可!”

公主殿下聲音穩穩地答允。薛朗扯過一張紙,抽出筆就開始刷刷刷的寫數字,韓進不放心的拿了記下來的數字校對,發現薛朗竟然一個數字都沒錯,訝然道:“薛諮議竟過耳不忘乎?”

薛朗心說這是穿越附帶的金手指來着,衝韓進一笑,點點頭,專心的套公式計算,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已然計算出來:“稟殿下,畝產總計1425斤餘!”

怎麼才這麼少?!

薛朗有些納悶。

韓進激動得聲音都變調了:“多少?”

柳女官秀手掩着小嘴,也是難掩震驚之色,美目緊緊盯着薛朗,似是在等着他確認。唯有公主殿下滿目精光,近乎一字一頓的問:“一千四百二十五餘?”

薛朗點點頭,道:“先前是屬下疏忽了。異國的計數方法比之大唐略少,故而畝產斤數上更多些。異國一斤十兩,而大唐一斤十八兩。”

平陽公主默默在心裡計數一番後道:“如果按照異國的計數方式,畝產約兩千五百餘斤,可對?”

薛朗點點頭:“是這麼多。”

“好!好!好!”

公主殿下連說了三個好字,手中的馬鞭憑空抽了一下,道:“韓進!”

韓進連忙躬身應道:“屬下在!”

平陽公主道:“即刻上疏,稟報聖人,喜報!我葦澤關試種異人薛朗所獻之新作物,畝產達一千四百餘斤,約合二十餘石……不,這封疏奏還是本宮親自寫!筆墨伺候!”

“喏!”

平陽公主一聲令下,立即有人飛快的給準備好。韓進彎腰躬身,讓人把紙鋪到他背上,給平陽公主以充桌面,書寫奏疏。

平陽公主紙筆略一沉吟,幾乎一個咯噔都沒有,近乎一蹴而就的,筆走龍蛇,飛快的寫好一封疏奏。寫完冷靜的檢查一遍,命人直接送上京,直呈聖人李淵!

平陽公主昂首,朗聲道:“此乃天命在唐之數也!”

韓進立即跪下:“大唐萬歲,萬歲萬萬歲!”

薛朗後知後覺的趕緊跟着跪下,平陽公主走過來,不再顧忌男女之嫌,親自扶起薛朗:“幼陽快請起,汝之功,在社稷,且準備進京面聖吧。”

可是公主殿下你還沒度過生死難關,在此之前,薛朗完全沒有進京的意思。薛朗正想着如何措辭才能表達自己的意思,遠遠一聲——

“報!八百里加急報!八百里加急報!”

平陽公主臉上喜色一收:“速速報來!”

傳令兵跳下馬,跪在平陽公主身前:“報!反賊劉黑闥引兵突厥,進犯山東!”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