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

“敢問可是薛侍郎?”

薛朗剛帶着長儉進去,就有一個穿着綠色官袍,約莫四十出頭的男子迎出來:“屬下章安之,忝爲金部郎中,見過薛侍郎。”

薛朗點點頭,道:“原來是章郎中,初次見面,不用多禮。”

章安之恭敬的道:“不敢。屬下等聽說薛侍郎今日來報道,特意候着薛侍郎,不知薛侍郎是否能撥冗見一見諸位同僚?”

薛朗道:“自是該見一見的,勞煩章郎中去請大家過來,可好?”

“喏。請薛侍郎稍待。”

章安之出去喊人,不一會兒,魚貫而入五個人。最年輕的也看着三十出頭,年長者頭髮已然灰白,都是薛朗的手下。

“屬下等見過薛侍郎。”

衆人齊齊行禮。薛朗面帶微笑,和聲道:“諸位請起,無需多禮。初次見面,不如諸位都介紹一下自己?”

“喏。”

衆人開始自我介紹……

金部的屬員恰好五十人,郎中一個,員外郎一個,主事三個。此次來拜見薛朗的就這五人,其餘人等品級太低,自然不敢貿貿然來拜見。

章安之是金部郎中,員外郎叫凌浩初,就是那個年紀最大、鬚髮灰白的小老頭兒,三個主事喬秉德、施俊誠、金子興,俱都是三十出頭。年紀都比薛朗大,看舉止神情,一個還比一個穩重。

聽完大家的自我介紹,薛朗道:“如此,大家就算認識了,以後必定要共事一段時間,希望大家能合作愉快。”

“薛侍郎,公事上,可有話要交代大家的?”

章安之恭聲請問道。薛朗略作沉吟,道:“公事上嘛,蕭規曹隨,大家以前如何,今後也如何即可。”

幾人互相望望,看薛朗不是開玩笑,這才露出個放心的表情來,齊聲應了聲喏。薛朗道:“想來大家手頭都有一堆事情要做,大家都去忙吧,勞煩章郎中留一下就行。”

“喏。”

衆人這才告退,章安之留了下來,恭聲請問道:“不知薛侍郎有何吩咐?”

“章郎中請坐,我初來上任,一切都不熟悉,勞煩你給我介紹一下金部的情況。”

章安之:“不敢,這是屬下的本分。不知薛

侍郎想聽何事?”

“你先給我說說金部的日常事務。”

“喏。”

章安之大概聽說過他這上司沒什麼文言文水平,說話倒是不咬文爵字,儘量的通俗易懂,娓娓把金部的情況道來,薛朗一聽就明白了。

民部轄下的四個司,戶部總攬一切,度支負責調度,倉部管着糧,金部管着錢。總體看下來,倉部跟金部就於民部來說就相當於是兩個出納,只是倉部專管着糧,金部專門管着錢。

這麼一聽,合着金部就是一羣出納。難怪這些下屬一個還比一個嚴肅,一個還比一個看着穩重,天天與金錢打交道的人,可不都是這樣麼!

薛朗感覺悟了!

聽章安之大概說了一下,薛朗便讓他帶自己去金部的典籍室,然後謝過章安之後,便讓他做事去,薛朗一個人留在典籍室裡,翻閱歷年的記錄與資料。

薛朗是一個很擅長自學的人。不然以他才高中畢業的文憑,也不會有現在的知識積累量,他現在所具有的知識,雖然不成體系,有些雜亂無章,但都是他自己刻苦自學、鑽研來的。

尚書省六部,吏部、兵部爲上,戶部、刑部居中,禮部、工部最末。構成國家的整個行政體系,說實在的,薛朗完全沒有當官的經驗,聖人一下把他支到戶部來,他心裡是有些虛的。

在其位謀其政,薛朗不想因爲自己的錯誤,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爲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只能悶下頭,狠心刻苦的學習。

他有學習能力,也有變態的記憶力,還有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初來咋到,多看多想少說便是最恰當的方式。爲人做事最忌諱的就是好爲人師,外行指揮內行那隻會壞事。

薛朗打算先把金部的圖冊、資料通盤瞭解一下,然後再去其餘三部看看,做到對民部的全盤瞭解。不是他有野心,而是要做好工作,必須對民部有個瞭解,只知道金部的工作是不行的。

悶頭在典籍室看書,長儉和萬福帶着府裡的小廝們哼哧哼哧的往主人的辦公室裡搬傢俱。椅子還好說,一個人就可以搬一個,桌子、博物架卻需要人手。

這陣仗挺大的,自然驚動了衙門裡辦公的人。不時有人探頭探腦的往外看,看完還回頭跟

同事議論兩句……

“那是新來的薛侍郎在搬東西?”

“應該是。”

“不過,那是何物?作甚用處?”

“我也不知,且看看再說。”

……

在全院議論紛紛中,長儉、萬福總算搬好了,按照主人的交代安置好後,長儉便勤手快腳的去打水來,擦桌子。

長儉埋頭擦桌子,不時有人從門口路過,聽到腳步聲,迎上別人往裡打量的目光,還會笑着點點頭,致意一下。倒是把那些偷偷摸摸打量的給嚇了一跳,不好意思的笑笑或是趕緊收回窺探的目光,假裝目不轉睛的路過。

到吃飯的點兒,整個民部大院裡全是各家來送飯的小廝。薛朗府裡來送飯的是萬福,拎着個食盒過來,長儉立即去典籍室叫人。

爲了更好的保存書冊,典籍室裡是禁菸火的,更不用提在那裡吃飯。薛朗放下書冊回自己辦公室吃,在桌前坐定,等着長儉給他擺飯……

“都冷了!”

打開食盒,薛朗不禁一嘆,給他帶的羊排湯上已經飄着一層冷後凝結起來的油花兒,主食的包子也是冷冰冰的,只差沒冷得發硬了。萬福還拿皮子把食盒包了一層又一層,還是不管用。

萬福一看,直接請罪:“小的無能,請大郎罰。”

薛朗擺擺手,嘆道:“我是那麼不講理的人嗎?從府裡拿過來這裡,路程不算短,飯菜冷掉也不奇怪。不過,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自從穿來古代,薛朗便對自己的身體上心起來,養生習慣一下子好了許多,簡直可以稱爲模範。一是對古代的醫療條件不放心,二是怕了中藥的味道,前些時日在葦澤關喝藥的日子想起來都一臉的生無可戀。

“算了,長儉你出去看看,有沒有熱水,給我要一點兒熱水來。”

“喏。”

好在飲水是充足供應的,長儉總算給薛朗要了熱水來,把熱水分成兩碗,一碗燙饅頭,一碗燙羊肉,沒什麼味兒,但總算馬馬虎虎解決五臟廟。

這闊怕的工作環境!誰說京官福利好的?拖出去打半死再說話!

薛朗忍不住有些懷念在葦澤關的日子,起碼,公主殿下從沒讓他吃過冷飯冷菜!

(本章完)

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七卷_請假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七卷_第553章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