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

平陽公主道:“二郎那裡,我會派人繼續跟進,互通有無,幼陽且去忙你之事務就好。”

第一日薛朗列席,是爲了表明平陽公主對此事支持的態度。現在,態度已經表達清楚,薛朗自然可以暫時退出,畢竟,他民部也有許多事務要忙。

秦王那裡,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各人的口供和各種證據坐實,鞏固已有的成果,看是否還有可繼續挖掘的東西和可能。這些都是細緻活兒,不需要薛朗在場,默默關注就好。

薛朗答應下來,又與平陽公主說了一會兒話,不想再體驗阿蔻姑娘詭異的送人方式,薛朗自覺地在天黑前告辭。

接下來的數天裡,秦王並沒有因爲那些人的自首而消停,反而氣勢洶洶,聲勢浩大的到處去抓人,或是傳喚人到大理寺過堂,絲毫沒有因爲前期的不順利而氣餒,一切事情似乎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京中的氣氛卻因爲秦王的聲勢浩大而詭秘了幾分,在以往的春日總能見到各家子弟呼朋喚友,飛鷹走狗,各家女眷踏春遊玩,今年的春天,長安城外的,灞橋邊上行障都少了許多,再無往日的熱鬧。

聖人不發話,秦王有聖人敕令,又是按照律法行事,御史自然也找不到什麼說的。似乎大家都在關注,又似乎沒人關注。

薛朗每日有條不紊的上班,不受半分影響,在目前情勢未明的情況,又是事不關己,也沒人不識趣的往他身前湊,來找他打聽什麼的。

事情本該是這樣的,直到這一日,薛朗還在衙門上班,平陽公主身邊的內侍官如圭找上門來:“稟駙馬,太子於東宮設宴,邀請公主、駙馬列席,然公主有傷需靜養,公主特命老奴來告知駙馬,請駙馬赴宴。”

太子?!

薛朗滿懷的驚詫,怎麼會是太子先跳出來?難道是與秦王所查之事無關?要不然,怎麼也輪不到太子第一個站出來纔對,畢竟,太子與秦王、平陽公主是一母同胞,在維護母親這個立場上,他們天然應該是一致的。難道是爲了別的?

薛朗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查看自身也沒有什麼儀容

不整的地方,向裴矩打了個招呼後,便跟着如圭一起向東宮去。

在宮人的引領下,到太子設宴的大殿,太子一身常服的坐在上首,身旁坐着太子妃閻氏,齊王也在,身旁坐着美麗知性的齊王妃。

“臣薛朗拜見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齊王、齊王妃。平陽公主因身體抱恙,無法前來,特讓我向太子與太子妃表達她之歉意,待身體康復,定會親自前來,今日,便只能由臣暫代。”

太子點點頭,並沒有問平陽公主爲何身體抱恙,顯然,當日於宮中秦王與聖人的衝突,以及平陽公主受傷之始末,太子已然知曉,太子關切的問道:“阿妹之傷勢,可好些否?太子妃與我前幾日遣人去問,尚不能下地,今日呢?可有好轉?”

薛朗自覺地代平陽公主致謝道:“回太子,昨日去看時,已能下地,只是行動間須小心,不能震動到傷處,還需服藥靜養。”

太子點點頭,轉頭對太子妃道:“你去我庫中看看,可否有合適的藥材,遣人再給阿妹送些去。”

太子妃應道:“喏,大郎放心,待明日我便出宮去看看三娘。”

太子點點頭,擺手道:“光顧着說話,幼陽快就坐,秦王尚未到,且等等他,待秦王一到,便能開宴。”

“喏,謝太子。”

薛朗在宮人引領下到自己位子上就坐,齊王冷眼看着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不過,可能是因爲有太子在,齊王也不敢爲難薛朗,只是徑自喝自己的酒。

薛朗就坐後,太子笑着道:“聽說,幼陽在民部做得極爲出色,極得裴尚書讚譽?”

裴矩在太子的東宮還兼任太子詹事一職,兩人會有交流也不奇怪。不過,薛朗秉持着謙虛的美德,道:“臣並沒有做什麼,不過是蕭規陳隨,在此基礎上,於統計、記錄略作了些改進,讓辦公效率略有提升。”

太子問了效率的意思,聽完讚道:“由此可見,幼陽行事比之先前已沉穩許多,且不說公務之上之進展,便說這性情上之改進,便是可喜可賀之收穫。”

太子先前

總嫌薛朗的政見不夠穩妥,略嫌激進,見他在民部做得穩紮穩打,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顯然,太子對薛朗是惜才的,只是不喜歡他在對待世家上的激進態度。

薛朗自然不會在這時候反駁太子,他只是情商低,不是智商低,所以,朝太子拱拱手,微笑道:“太子說的是,進民部後,學了許多的知識,對我朝的瞭解也多了許多,不過,還不夠,還需要努力就是。”

太子笑着頷首,讚道:“大善!幼陽有此進取之心,萬事皆可成矣。”

這是大力的稱讚啊!

薛朗靦腆的笑着朝太子拱手。太子笑着伸手虛點他一下,又道:“聽裴尚書說,幼陽頗爲精通數算之學,所學與我大唐似有不同?”

薛朗答道:“回太子,臣所學的數算之學與我朝的數算之學,其實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因國情形勢不同,教學方法上有不同。臣曾借閱過《九章算術》等數算之學類的書籍,比之自幼所學,兩地書籍記載方式大爲不同。《九章算術》之類的書籍重實例,臣自有所學的重理,對比起來,《九章算術》必須有數學基礎才能看懂,不適合初學者;而臣自幼所學的,則相對比較容易,特別是初學之時,更爲適合。”

“不過是些奇技淫巧,也當得如此長篇大論?言過其實罷?”

一直冷眼旁觀,獨自喝酒的齊王,忍不住譏笑了一句。薛朗並沒有什麼不悅,古人有這樣的想法不奇怪,比之後世的宋明清,唐朝對數學已經算是開明的。

薛朗正色道:“齊王此言差矣。臣自幼便聽過一句話,數學是科學之王。大到蓋房建屋,建城領兵,小到買菜,都需要應用到數學。”

齊王嗤之以鼻,正要說話,外面宮人的通報聲傳來:“秦王到!”

薛朗趁勢收了言語,壓根就沒給齊王科普和糾正觀念的想法,跟齊王談數學,薛朗覺得那跟對牛彈琴差不多,簡直是白費力氣。

=====

昨天跟愛人有點分歧,兩人吵了一架,氣得啥都不想幹,自己灌了一瓶酒!攤手,還有一更!

(本章完)

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七卷_請假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