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

於是,薛朗陪着熊郎將、易參軍慢慢的品,一口酒、一口肉,吃得好不爽快。兩人都是酒中常客,只是喝慣了低度酒,猛然喝這麼烈的,有點不習慣。

薛朗倒是不怕,他酒量還可以,往常六十度左右的白酒,喝上半斤也不過是剛喝出味道來,喝到八兩人是清醒的,就是走路有點貓步,再往後就沒試過,薛朗喝酒還算節制。

“往常窮的時候也曾吃過豬肉,又腥又臊,今天吃薛兄弟這裡的,竟然如此之香,如若薛兄弟不說,還真吃不出來是豬肉。”

熊郎將吃了一口炒瘦肉,滿意的點點頭,夾起一塊紅燒大腸,感嘆道。易參軍正一口肉一口酒吃得搖頭晃腦,聽到他這麼說,十分贊同的道:“熊郎將說的極是,原來豬肉是如此美味兒的東西,如此看來,烹飪不得法,竟錯過如斯美食,罪過,罪過。”

薛朗笑道:“但凡肉食,多帶有腥臊,烹飪方法是很重要的。恰當的方法,於合適的食材來說,那就是伯牙遇子期;不合適的,那就是牛嚼牡丹,所託非人。”

易參軍大笑道:“妙!妙!妙!薛主簿此言,真真是老饕之言。”

熊郎將道:“我老熊是粗人,這話也是一聽就懂,確實妙。”

薛朗笑笑,只端起酒杯:“那好吧,爲了我這一句妙言,來,兩位請。”

正喝着,魚湯終於端上來……

豆腐煮魚,濃白的湯,漂着翠綠的蔥末,看着就讓人有食慾。

這魚真是好,隨便煮一下,煮出來的湯就奶白奶白的,在現代,如果不放濃湯寶,可沒多少魚能煮出奶白色的湯了。

古代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便之處,食材種類也少,不過,這肉啊、魚啊之類的,卻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薛朗給自己打了一碗湯,道:“這是豆腐魚湯,吃的是一個鮮香,兩位請。”

“魚?魚除了魚膾還能煮湯?”

熊郎將驚奇了,先是聞了氣味兒,撲鼻的鮮香,哪裡還有平日常見魚湯的腥味兒。

易參軍就不跟熊郎將似的大驚小怪,人已經淡定的盛了一碗,耐心的吹涼,嚐了

一口後,飛速的、大口的吹涼,拿着小勺,默默的喝了半碗。

熊郎將撇撇嘴,也趕緊悶頭努力的吃……

這魚真不錯!

於是,在三人的努力下,酒倒是纔下去了三分之一壺,其中大部分還是薛朗喝的;炒瘦肉完!紅燒大腸完!

魚湯、豬肉頭……

秀娘表示一丁點兒都不剩了!

這戰鬥力,薛朗摸摸自己八成飽的肚子,看易參軍和熊郎將的目光帶着敬畏……

大部分菜都是被這兩貨消滅的!

不過,看看這兩貨此時的模樣,薛朗不由笑起來……

熊郎將趴在案几上,正嘿嘿嘿的傻笑,眼睛完全沒有焦距,朦朦朧朧、迷迷離離的感覺,如果是個美女,那就是堪比貴妃醉酒的美態,可惜老熊是個糙漢子,只會顯得可笑。

這就是男女不平等的地方,薛朗默默在心裡調侃,看向易參軍……

易參軍正襟危坐……當然,只看上身是這樣,如果仔細看案几下的手,就會發現他手裡拿着一根筷子,一下一下的戳着地面鋪着的地磚縫兒,似乎大有把地磚翹起來重新鋪的打算。

弱雞!

薛朗有種風水輪流轉的揚眉吐氣之感,不過三杯酒就喝成這德性,那以他的酒量,以後豈不是可是自稱酒中仙?啊,萬一出名了,以後豈不是沒李太白什麼事兒了?低調!低調!

“郎君,您還好嗎?”

對上臘梅擔心的臉,薛朗連忙收回發散的思緒,擺擺手:“我沒事。長儉呢?讓他和萬福把這兩個醉鬼扶去休息吧。”

“郎君,兩位官人都有家人在外等候哩,讓他們進來扶回去爲佳,回去方便家人照顧。”

“成!”

臘梅和墨竹迴避,叫了兩家的家人來扶人……

易參軍看着沒事,扶起來就往後倒,嚇得他的小廝趕緊一把抱住,幾乎是半拖半抱的把人弄回家。

熊郎將嘿嘿傻笑着,旁邊兩個小廝攙扶着,走三步退一步,幾乎是踉蹌的往家去,到門口還記得回頭跟薛朗打招呼:“薛兄弟快請回吧,不用送了,老

熊先回去醒醒酒,下……下次再做好吃的,記得敦親睦鄰。”

薛朗都聽樂了,敢情吃一頓不夠,還惦記着一戶常吃呢!不過,他這倆鄰居還挺有意思的。

一個是個端着斯文架子,外表看似文雅,其實內裡悶騷的貨兒;一個看似粗豪,卻是粗中有細,言行有禮有趣的貨兒。就是這兩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臉皮都很厚。

以後有這樣的兩個人做鄰居和同事,日子不寂寞了。起碼,想喝酒的時候,不缺酒友!

“郎君,熱水已準備好。”

一身酒氣,薛朗去洗漱了一番回來,臘梅、墨竹她們已經把局面收拾乾淨,環境又恢復整潔,薛朗剛要去書房,墨竹道:“郎君,今天休沐,你剛喝過酒,可要去午睡?”

薛朗奇道:“今天休沐?”

“回郎君,今天十五,每月初一十五休沐!”

墨竹眼神奇怪的看着薛朗,小聲道:“郎君可是忙忘了?”

這眼神……

薛朗擺擺手,頓時沒了閒聊的興致,也不想去午睡。喝過酒的都知道,酒喝得不多不少的時候,簡直就是最精神的時候,薛朗就是這種時候,精神正亢奮,讓他睡覺,完全睡不着。

本來今天是打算佔用工作時間乾點兒私事兒的,正好休沐,那就不用佔用辦公時間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幹私活兒了。

薛朗買一頭肥豬,有兩個目的,一是做手工皁,二是改善生活。天知道作爲一個長期在南方生活的人,頓頓只有羊肉吃的生活,對身體來說太煎熬。

薛朗昨天就讓長儉買了小蘇打回來,讓他找來秤,找來一隻大木桶,還有一大桶石灰,然後把人趕走,自己一個人關在空閒的廂房裡,自己做燒鹼。

唐朝有沒有燒鹼,薛朗不知道,就算有,估計也是道士們的產物。能有燒鹼的道士,估計也是能煉丹的,以煉丹的逼格,薛朗現在還高攀不上呢。

如果是在長安,或許能找到現成的燒鹼,在葦澤關就不用想了,還是自己動手吧。再說,自己動手還能保證質量,誰知道買來的燒鹼裡,有什麼雜質呢。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請假條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