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

遷居後,蘇寒走了,薛朗心內悵然若失,但也不是無法忍耐,三年時光,說快也快,說慢也慢,與得到的收穫相比,現在受的苦楚簡直不值一提。

薛朗便是這般務實的人。想念公主的時候便作畫,覺得孤獨也作畫,讀書、作畫、練字佔據了薛朗所有的閒暇時光。

薛朗的房子建好,酒坊自然也好了,新米已然下來,薛朗去指點了一下選米的要點,之後便等着入冬再釀酒便行。

裴雲昭選的師傅都是有經驗的,就是釀酒的時候沒什麼衛生意識,難怪釀出來的酒不出色。釀酒時候的菌羣是很關鍵的,唐朝的酒度數和口感上不去,很大一部分上與衛生意識與條件不到位有關。老師傅們雖然不解,不過,還是按着他的要求來,只等着時節一到就能釀酒。

八月沒幾天就是中秋節,提前一天,江臨居然一身便裝,只帶着兩個親兵過來了。兩人都是獨居客地,湊在一塊兒過節,倒是解了彼此的孤苦。薛朗讓荷香準備了兩份節禮送與裴雲昭和楊長史,與江臨一起,一人磨面,一人調餡兒,做月餅吃。

江臨纔剛到的第二天一早,中秋節這天,大清早的,裴雲昭的貼身小廝就送來兩張請帖,請二人蔘加裴雲昭舉行的中秋文會。

薛朗、江臨兄弟倆兒面面相覷,相對無言,薛朗是因爲沒什麼文才,寫詩作賦都不會,從來不參加什麼文會;江臨亦然,雖說讀了不少書,但於作詩一道上,其實也沒什麼天賦。

“以大哥之意,可要參加?”

江臨問薛朗的意見,薛朗有些爲難:“自從到了越州,受到這位裴刺史不少照顧,駁他面子,有點不好意思。”

江臨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便去吧,作詩不行,喝酒的話……大哥會怕?”

薛朗給他個“你說的好有道理”的眼神,留下了請帖,等着晚上去參加。正說着,荷香皺着眉頭拿進來一個禮單,道:“爺,杭州柴氏使人送了節禮來

。”

“杭州柴氏?那是誰?我不認識啊!”

荷香無語,江臨道:“公主先前的夫婿柴紹……便是出自柴氏,柴紹死後,柴氏從大興城遷居杭州,已有多年。”

荷香點頭:“便是柴氏,自爺做了駙馬,與公主成婚,在長安這些時日,但逢節日,柴氏皆有送禮,殿下也有回禮。如今爺到了越州,柴氏又使人送來節禮,該如何處置?請爺示下!”

作爲情商缺乏症患者,薛朗最煩這些人情往來,對上柴氏,因着公主殿下的緣故,總有幾分小心翼翼。薛朗問道:“他們的節禮送得是什麼?跟在長安時一樣還是有增減?”

荷香道:“與在長安時之節禮一般。”

薛朗想了想,道:“那就按照在長安時公主的回禮處置吧,不要薄了。”

“喏。”

荷香下去處置。薛朗忍不住道:“說起來,柴氏根本無理由和立場給我送禮,送公主就行了嘛,送給我……太奇怪了!”

江臨若有所思,道:“柴氏如今家門不興,門庭冷落,無有什麼人才,唯有個嫡支子弟柴統,如今就在京中左翎衛任職,聽說走的是大嫂的門路。我在南衙時也曾見過,才能十分平庸,只爲人還有幾分和氣。”

薛朗知道平陽公主對柴氏有着歉疚,所以纔會出手幫柴氏走門路塞人,點點頭,沒多說什麼。

兩人正說着,吳村長帶着吳根水來求見,薛朗讓長儉把人請進來,吳村長手裡拎着一籃子蔬菜,吳根水手裡拎着兩個魚簍,吳村長笑道:“薛官人過節好,今天是中秋節,你孤身一人在此,按禮應該請你上門與我們一起過節纔是,只是,草堂簡陋,不敢請薛官人,小十二昨日捉了些鱔魚和河蝦,老朽這裡有幾枚雞蛋,還有地裡新鮮的蔬菜,權當節禮給您送來,東西簡陋,還請不要嫌棄。”

吳村長的官話說得不怎麼好,帶着濃重的吳語口音,薛朗聽着費勁,他說的也費勁。薛朗

側耳傾聽,聽完道:“多謝村長和吳壯士惦記,兩位能過來對我致賀,已是情誼,如何還能收你們的東西,快拿回去給孩子們添菜吧!”

吳根水紅着臉說了幾句,薛朗聽懂了,但還是耐着性子聽吳村長幫他翻譯:“這些都是田裡產的東西,不值當什麼,家裡已經留了一份,這是特意給薛官人留的,東西鄙陋,薛官人可是嫌棄?”

人家都這麼說了,薛朗自然也不好再拒絕,只好讓長儉收下,然後讓阿土把烤好的月餅,撿甜的贈予兩人。兩人推辭了好久,見薛朗執意要給,推辭不過方纔拿着月餅走了。

江臨笑道:“看來大哥與他們熟識多了。”

薛朗苦笑:“這多虧衡宇,他在時經常給四水村的村民看病,這些人感他的恩情,對我便多有照顧。不過,多虧他們,我倆兒今天的菜是夠了!”

江臨點點頭,道:“難爲衡宇做得周到,大哥有部曲護衛,想來安全無礙,不過,若能與四水村村民相處和諧些,顯然更好。就是不知衡宇是有意所爲還是無意?”

最後這句絕對是在鄙視蘇寒的情商!

薛朗指着江臨哈哈大笑,江臨先是故作不解,忍了一會兒,也跟着笑出來。江臨比蘇寒健談,有他在,兩兄弟能扯的話題就更多了。與蘇寒一起其實也挺有意思,因爲他十分的逗比,無意間的趣事,比有意時發生的還多。總之,有人陪着一起過節,不是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薛朗就很滿意了。

想及公主在京中,幸好今晚上還能跟聖人一起過,不然,公主更加可憐,連個陪伴的人都沒有。想到這裡,薛朗不禁嘆了口氣。

到下午,兩兄弟各自吃了點兒食物墊墊肚子,換了衣服便出發去府衙參加裴雲昭舉行的文會——

雖然答應了,薛朗還是想吐槽!這裴雲昭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請他去 參加文會,薛朗很懷疑,他到底哪裡長得像才子了!說出來,他改還不成嗎?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