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

聖人沉默半晌兒,良久,方纔嘆道:“前日,德妃向我哭訴,說她的父親尹阿鼠被人無故打傷,她在深宮,家中老父竟被人欺辱至此,身爲子女,愧對先人。我便着人去查了一番,得知乃是你的暗衛動的手。”

平陽公主坦然道:“顧及宮中尹夫人,兒並沒有動用護衛,支使的乃是暗衛,不過,並未讓他們遮掩行跡。”

言下之意,已是手下留情,顧及聖人顏面,不然,若是直接報到長安府尹處去,以平陽公主的身份,長安府尹定然要嚴查。就算平陽公主高看尹阿鼠兩分,若長安府尹要查,水落石出絕不是難事。

聖人不禁一笑,笑畢,沉默片刻,道:“我原以爲是二郎使人動的手!”

平陽公主斷然道:“若是二郎來做,以他之性情及做派,定會使人嚴查,有理有據之後,直接依法行事。”

聖人想了想,道:“……以二郎之性情,確實如此。”

平陽公主趁機道:“這大概便是男子與女子行事手段之不同。男子行事偏剛硬,二郎又是行事果決之人,加之年紀尚輕,有時行事難免失於迂腐剛硬。女兒不同,顧慮較之二郎少,行事自然也更加無忌,更爲變通些。區區尹阿鼠,小人爾,當用雷霆手段震懾之,與他講仁德……對牛彈琴也不過如此!”

雖語氣恬淡,但卻有幾分於無聲處聽驚雷,擲地有聲之氣概!

遺憾此女非男兒!

聖人心頭不禁有些遺憾,心中長嘆,面上倒是笑得慈愛,調侃道:“若是別人家的女兒,蒙冤受委屈,定會向阿耶哭訴,我家的小女卻是不慌不忙的與爲父辯駁,說清楚了纔開始哭鼻子,阿耶心情好生複雜。”

平陽公主被父親調侃得面上一紅,道:“女兒愚笨,還請阿耶莫要嫌棄。”

聖人哈哈大笑,指着她道:“你這句定是學自薛朗,不過,叫爲父看來,薛朗是真愚笨,你嘛,有待商榷。”

平陽公主笑笑,望着父親,但笑不語。聖人輕輕責了她一聲:“小滑頭!”

“耶耶!”

平陽公主不依地抱着父親的胳膊搖了搖,軟軟地叫了一聲,心中卻不禁連聲長嘆——

這便是她的阿耶!

阿耶對身邊親近的人,總是忍不住的心軟,很少有嚴厲的時候。阿耶是個笨拙的人啊,對人好的方式十分單一

,一味的寵溺縱容,如此一來,便顯得耳根十分之軟,總是身邊之人一哭訴哀求就忍不住答允對方。如此方纔縱得尹德妃、張婕妤之流的膽大包天,行事無忌。

二郎卻是眼裡不揉沙子的人,加之年輕,心高氣傲,如何能放得下身段去刻意討好父親的後宮!

想來,在二郎看來,依禮而行,以禮相待便行!然二郎卻不知,有許多婦人心胸狹窄,錙銖必較,只知利不知義,自然在宮中舉步維艱,步步暗虧。

平陽公主也不屑去討好那些女子!尹德妃也好,尹阿鼠也罷,何德何能敢擔她的討好?又有何資格能讓她討好!平陽公主心中冷笑不已。

聖人大笑着道:“快快止住,爲父這身老骨頭都快被你搖散咯!”

平陽公主不好意思的放手,站在一旁端莊的笑着,就像剛纔那嬌俏的小女兒不是她似的,這動靜皆宜的儀態風姿,看得聖人好生欣慰——

吾家有好女,可惜卻許了個呆女婿!

想起薛朗,聖人覺得牙又有些疼了,疼着疼着,想起這貼心的女兒即將遠行,聖人整個人都不好了:“真要去台州?台州偏僻,哪裡比得上長安繁華,莫若留在長安罷?”

平陽公主展顏一笑,道:“幼陽身邊連個熟識之人都無有,以他不擅交際之笨拙,只怕連個能說得上話的人也無,女兒若能帶着孩子陪着他,想來應能解他幾分孤苦。阿耶,女兒只去三年,三年之後便回長安,留在阿耶身旁,再不遠離,可好?”

想起薛朗在大唐連個親朋都沒有,聖人不禁心軟了幾分,嘆道:“也罷,誰讓薛朗比爲父可憐呢!”

“阿耶!”

平陽公主嬌嗔,聖人仰頭大笑,笑畢頓了頓,問道:“你爲何不替薛朗求請?若你求情,說不定爲父便免了他三年流放。”

平陽公主道:“幼陽頂撞阿耶爲實,罰他也是應當,三年時光正好磨磨他的性子。另外……有這三年,正好可讓幼陽深入民間,體察民情,補他不通鄉土民情之不足,開闊眼界,爲將來補足基礎,望將來可堪阿耶之用。”

“難爲我兒有此苦心!罷了,你有輔佐夫婿之心,爲父便成全你。”

拍拍平陽公主的手,聖人嘆道:“去陪着他吧,夫妻之間,當榮辱與共,如此方是長久之道。只是,若得空閒,路上好行船時,記得回長安來看

看耶耶。耶耶已然年老,也不知還能候你幾年。”

“阿耶!”

平陽公主不禁紅了眼眶。聖人笑得慈祥道:“你與薛朗的產業,我讓廣祿幫你們看着,膽敢伸手的……阿耶定不輕饒!”

“嗯!”

平陽公主點頭,頭輕輕靠到父親肩上,不再言語,父女之間,一片溫馨。

聖人一笑,轉而問起平陽公主是否還欠缺人手,若去台州赴職,將來產生定然是在臺州,穩婆、醫女等可備齊等。

聖人擔心台州條件簡陋,婦人生產歷來艱險,要是有個萬一……聖人簡直連想都不敢想。平陽公主溫言寬慰老父:“阿耶且放心,幼陽的朋友,我先前在葦澤關時徵辟的醫令蘇寒,醫術高超,我已與他說好,待我生產之時,勞他跑一趟台州,看護於我。”

蘇寒的名聲,聖人是聽過的,聞言點點頭,點完了,還是有些不放心,道:“這樣吧,我讓太醫署裡精通婦人科和小兒科之太醫,擇二人隨你去,待你生產之後再行回京赴命。”

平陽公主知道這是父親的一片慈父之心,也不忍拒絕,且她確實擔心生產時出問題,乾脆順着答應下來。

父女倆說了一陣話,聖人又留平陽公主在宮中用了哺食,方纔放人出宮。平陽公主出宮後,聖人靜默片刻,便着內侍去尹德妃處傳敕——

尹德妃辜負聖恩,失察妄語,着禁足一月,今後宮中宮務皆由萬貴妃統管,德妃不許再沾手。

及至第三日,門下傳詔,敕封安國平陽長公主爲台州都督,總領檯州軍務;敕封葉卿爲右驍衛將軍,總領右驍衛軍;另敕封葉卿爲長蘆縣子,江臨爲長豐縣子,食邑五百戶。

葉卿的婚禮就在重陽前五天,此時加封,恰好雙喜臨門,錦上添花。婚禮當日,平陽公主盛裝出席,葉卿的新娘以師禮拜之,平陽公主受了半禮,以茶代酒向新人致賀後,方纔離席。

葉卿與阿璐完婚後數天便是重陽。平陽公主在長安陪着聖人過完重陽,第二日便整裝出發,奔赴臺州赴職,與薛朗夫妻二人,團聚在即。

不過,遠在越州的薛朗卻不知,他還一心一意的以爲平陽公主定然好好地待在長安等着他回去,心裡一邊欣慰又一邊心痛於見不到他第一個孩子的出生,天天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所得便有所失”來寬慰自己。

(本章完)

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四卷_請假條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