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

秦王妃被蘇寒說得啞口無言。秦王道:“蘇醫令言之有理,莫管王妃,此事我做主,蘇醫令儘可教我便是。”

蘇寒這才滿意的點頭,道:“說來,這味藥並不算珍貴,乃是產於渤海郡一代山林中的一種林蛙,林蛙體內產油,藥典上稱作哈士蟆油,有強身健體,養陰潤肺之功效,入肺經、腎經,益氣養血,於王妃之氣疾來說,正當用。若能常服之,於王妃之身體定然大有裨益。”

秦王大喜,道:“多謝蘇醫令指點,我這就派人去取來。”

蘇寒道:“林蛙在當地十分普遍,數量衆多,不算難得之物,十分易得,唯一缺憾便是路途遙遠,遠在白山黑水之地,是故,此藥我也只給王妃介紹,普通人家無此人力,再易得也無用。”

秦王頷首:“多謝蘇醫令。”

蘇寒自然連連表示不用謝,詳細交代了林蛙的樣子,取用哪一個部位入藥等,交代完,順口告訴秦王:“白山黑水之地,盛產上等老參和紅景天,秦王若派人去了,可取些回來,對王妃皆有裨益。”

秦王點頭:“還請蘇醫令細細指點。”

這下蘇寒一下子就走不成了,也不回屋裡了,就在涼亭裡,找出紙筆,給秦王寫了個藥材清單,足足將近一個時辰才交代完畢,之後,蘇寒才告辭。

“二郎!”

秦王妃還待再勸說,秦王已然揮手製止她,道:“觀音婢,此事聽我的,只要對你身子有好處,莫說遠在渤海郡,便是遠在西域諸國,我也會讓人去取來。觀音婢,我此生定不會讓你再因我屈居人下,委曲求全!

秦王之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只神情卻隱隱帶着憤恨。秦王妃心中幽幽一嘆,二郎中毒一事,聖人降了元吉爵位,太子卻只責罵一頓,終究難平二郎之心。莫說是二郎,即便是她,也不免對聖人失望,聖人這般,好生叫人心寒。

心中這般想着,秦王妃伸手與秦王的伸手交握,柔聲道:“二郎何出此言?我從未覺得委屈過,我……我只是爲二郎心痛。”

說着,語氣

不禁哽咽,眼淚順腮而落,臉龐低垂,貼到秦王手背上,灼熱的眼淚,燙疼了秦王心中的委屈與不甘,也撫平了秦王心中的悲苦與落寞。秦王伸手把秦王妃攬入懷中,聲音低沉:“這世間,若還有誰會爲我傷懷,便只有觀音婢你。所以,觀音婢當好好保重身體,陪着我,長長久久地。”

“喏!盡聽大王吩咐。”

++++++++++++

長安城內的風雲,遠在臺州的薛朗暫時不知,他正各地奔波,覈查各地關於占城稻的備播事宜。

歷史上,占城稻被引入中國,是宋朝時期,之所以引進佔城稻,乃是因爲當時中國正鬧旱災。占城稻耐旱耐澇,易耕易種,由此才大規模推廣開來。宋朝引入萬石占城稻,從江南波及兩湖兩廣,推廣範圍極大。

但此時,初唐年間,風調雨順,並沒有旱災發生,占城稻若想得到大規模的推廣,其實很難。若不是主導推廣的是新成立的江南水師都督平陽公主和駙馬薛朗的話,定不會有現在這許多響應支持的人。

糧食關係性命安全,家族存續,人人都怕餓肚子,對於更換糧種,在求穩的心裡之下,多數人皆心存疑慮。只吳地因爲水系發達,水力資源豐富,衝着占城稻耐澇的特性,加之想與平陽公主拉拉關係,是以支持的人多一些。

薛朗按照地域分佈,從有意試種的人中,挑選了試種面積最多的。不辭辛勞,選種、選地、撒秧苗的一系列的事務皆親自指導。一月之內,幾乎踏遍吳地所有州縣,盡心盡責。

吳地多丘陵,土地既有那種因爲水太多顯得有些澇的,又有地勢略高,不好澆水而有些旱的。薛朗挑選的時候,並不要地勢好、水利也好的,就要這兩種極端的,讓人試種。

薛朗放言引入占城稻便是爲了讓大家多打糧食,占城稻的好處,只靠說,大家定然不信,若第一年能用事實證明占城稻的優越之處,第二年,自然就不虞缺少人支持。

這是薛朗與裴雲昭商量出來的辦法。第一年試種便是試種,只要第一年操作好了,後面的便

好操作多了。糧種的優越性,確實需要播種來證明。

待薛朗忙完撒秧苗的事情回府,已然是月餘之後的事情,在外奔波了一個多月,人瘦了,也黑了,不過,精神依舊健朗。薛府回到府裡的時候是上午,水奴小寶貝正在睡覺。

水奴的作息很規律,早上一覺,下午一覺,每次睡半個多時辰,能吃能睡,長得白白胖胖,胖得腮幫子都是圓鼓鼓的,一捏軟軟地,親着也是軟軟地,薛朗往日最愛親她的小臉,又軟又滑,像剛剝了蛋殼的煮雞蛋,觸感不好太好。

“寶貝,想死我了!來,爸爸抱抱!”

回到家,洗去塵土,把自己從頭到腳收拾乾淨,水奴小寶貝也睡醒了,撅着小屁股趴在牀上,睜着一雙滴溜溜的圓眼睛望人。

手伸了半天,水奴半點兒反應都沒有,就那麼看着他,看錶情也不是畏懼,像是沒把他想起來。薛朗一怔,苦笑起來:“不會是把我忘了吧?哎喲,這倒黴催的事務!讓我離開家這麼長時間,我閨女都不認識我了!這事兒,裴雲昭脫不開責任!”

平陽公主輕輕一笑,伸手把女兒從牀上抱起來,低頭柔聲道:“寶貝,這就是你爸爸,來,叫爸爸,讓爸爸抱你舉高高!”

聽到舉高高,水奴眼睛一亮,臉上立即帶上了笑,她雖然還不會說,但已經大致能聽懂話,很是熱情的朝薛朗伸出小手:“爸爸!高!高!”

薛朗一掃方纔的沮喪,臉上笑得像個二傻子似的,忙不迭的點頭:“好,好,舉高高,舉高高!來咯,飛咯!”

立即舉着水奴轉了兩圈,樂的小寶貝不停的大笑。不過,這一舉卻壞了,小寶貝長得胖,抱着沉,舉高高舉兩次就手痠了,別人便大多不願再舉了。現在有個樂意的,纔剛放下沒一會兒,小寶貝就朝着爸爸張開雙手,臉上又是招牌的眯眼假笑的賣萌表情:“爸爸!”

甜度滿分完全沒問題!

“爸爸,高!高!”

薛朗甩甩酸溜溜地胳膊,心裡暗歎,果然是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帶孩子也是蠻難的!

(本章完)

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