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

“莫不是連你也誤會於我?”

平陽公主見薛朗一臉怔忪,擡頭看了他一眼,問道。薛朗撓撓頭,道:“我其實不太能摸到你的想法,孕婦嘛,想法異於往常也不奇怪。”

平陽公主奇道:“還有這般說法?”

“有啊!還是學者研究證明過的。”

“學者?哪裡來如此荒唐無聊之學者,竟然研究這個?”

這個吐槽太犀利,薛朗一時間居然無法接話了,好想知道後世研究婦產科的學者聽到這句話的想法!

平陽公主擱下筆,停下書寫,款步走到薛朗身邊坐下,坦然道:“我先前實則有些怨怪二郎。”

“爲什麼?怨他什麼?”

平陽公主幽幽一嘆,道:“約莫是對大兄心有歉疚吧!”

居然是這個原因!

薛朗張開雙臂,把她抱入懷中,想了想,問道:“你的意思是,你在遷怒二郎?”

平陽公主點頭,自嘲的道:“我李建瓴自詡非尋常女子,非尋常人,想不到也有遷怒於人的一日。”

薛朗曾經思考過,對於一個自信的人,最痛苦的是什麼?大概莫過於自省。自信是從心底涌起,形於外的氣質,來源於對自身的肯定和對自己能力的信任。

平陽公主毫無疑問是個自信的人,心志堅定,若非如此,她也不可能扛住預知生死這樣的事情而不跨。

可是這樣的平陽公主,卻在自省,在拷問自己的心靈。薛朗心痛不已,卻又手足無措,有心無力:“建瓴……”

薛朗話還沒說完就被捂住嘴,平陽公主道:“讓我說完。這世間,唯有在你面前,我才能如現在這般坦然面對自己,因爲我知道唯有你是全心爲我,只因我是我,而非其他。”

她都這樣說了,薛朗也不好再說,只拉握緊她的手,靜靜地聽她訴說。其實在這個世間,能有一人聽你訴說心事,訴說痛苦,是很難得的事情。

現代的人,翻遍朋友圈,有時候連個說知心話的人也沒有,可以一起歡笑,卻無陪

伴悲傷、痛苦的人。人們習慣於把堅硬的一面示人,把軟弱的一面隱藏,怕說了,被人嘲笑軟弱,被人傷害。

薛朗懂這種孤獨寂寞,感動之餘,也不忍心再阻止打斷她。有時候傾聽者寶貴,但願意給予你傾聽的機會,對你傾訴的人,也同樣寶貴,那代表着全心的信任。

平陽公主道:“雖未曾明白說過,實則在我心裡已經預料到今日之局。皇權之爭,有進無退,成王敗寇,十死九生。大兄與二郎有今日,時也勢也命也。大兄爲人寬仁,卻無勇謀決斷,如無良佐,難成大事。即便來日繼承大統,定然也彈壓不住世家士望,更遑論關外尚有突厥虎視眈眈,若他爲帝,大唐定然度日艱難。”

薛朗點頭,建成不是沒有才幹,而是他的才幹,可做守成之君,做不了創業之君。平陽公主倒是看得透徹。

平陽公主目光灼灼的道:“與之相比,二郎有勇有謀,無論是識人、用人,或是爲人行事,不拘泥於出身,唯纔是舉,行軍打仗不拘一格,來日理政,定也能如此。突厥也好,世家士望也好,於二郎來說,只要予他時日,他定能從容應對。於國本初立的大唐來說,二郎實是繼任者之不二人選。然惜乎二郎爲次子,非嫡長子!”

平陽公主頓了頓,複道:“此是爲公一方,於私來說,我與二郎更爲親近。雖說大兄登基也不會薄待於我,但若是二郎登基,於我來說更爲有利!我雖表面兩不相幫,實則在我心裡,我更偏向於二郎。”

說到這裡,平陽公主痛苦的閉上雙眼。薛朗心口一痛:“建瓴!”

平陽公主嘆息道:“讓我說完罷!過了今日,我也不知是否還有勇氣再這般剖白自己。”

“嗯嗯!”

薛朗用力點頭,眼眶都紅了,爲平陽公主心疼。平陽公主額頭靠在他肩膀上,道:“大兄既嫡且長,繼承大統,於禮於法皆合,且父親也支持他,我既爲帝女,又是統兵之臣,若論忠孝,當附和父親支持大兄纔是,可是,我並未如此做。甚至,還主動向二郎引見你,任由你與二郎因志趣

相投,想法相近而交情愈深。”

薛朗回憶與二郎相交,葦澤關時初見乃是平陽公主引見,來至長安,與二郎相交日久,平陽公主確實從未置喙半句。薛朗道:“我跟二郎相交,除了受他人格魅力吸引,喜歡與他交往外,其實我也傾慕他的才幹,其實,我心裡也是支持二郎的。你看,我們不愧是兩口子,想法都差不多。”

這話逗得平陽公主不由輕輕一笑,笑容稍縱即逝,嘆道:“是啊,趨利避害本是人性。其實我心中也有些怪父親,若父親有魄力早作決斷,擇一專心扶持,今日之局,定不會有。可是,大兄與元吉的死,於父親來說,太過沉痛,面對這樣的父親,我實在無法說出責備之語。”

薛朗心有慼慼焉:“我也是,建成、元吉、二郎,都是岳父與岳母的孩子,兒子之間兄弟相殘,於任何父親來說,都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對聖人唯有哄他,責備的話是一個字都說不出口的!”

平陽公主感嘆道:“我當日在船上原想着,見面便把兵符上交,以示我清白無私之心。畢竟,我們未曾奉詔便擅離職守,手中又握有重兵,若是被誤會爲清君側或是勤王之師,於時局來說,恰如火上澆油。但是,見到二郎的那一刻,我不知怎的,突然想起大兄!我們大兄年紀相差很多,大兄在外行走,跟隨父親做事的時候,我們仍是稚子,每次大兄出外回來,都會帶些有趣的玩具回來予我們!”

所以,觸景傷情之下,出於愧疚之心,當日對二郎夫婦纔會那般冷淡!本來好好地一件事也因爲態度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效果。

“今日早晨我去長樂門看望阿嫂,原以爲阿嫂會悽風苦雨,怨憤滿懷,痛苦度日。不意阿嫂竟然滿目安詳,一派安貧樂道之態。細問之下我才知阿嫂竟懷有大兄的遺腹子……彼時我才驚覺,我這一切之……一言一行,不過是出於對大兄的愧疚之心!對着阿嫂的笑顏,我幾乎是落荒而逃!”

已經隔了一個多時辰,再說起時,平陽公主面上猶有狼狽之情,可想而知她當時的慌張與難堪。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七卷_請假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