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卿之想法與朕同

王恭和殷仲堪同時臉色大變,他們還不知道此事,同時看向了司馬曜,司馬曜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滿之色,勾了勾嘴角:“確實是朕一時欠考慮,你們也不早點跟朕說這些事情。今天皇太妃把朕和會稽王叫過去,就是要我們顧念手足之情,太妃這樣說了,朕也不可能不有所表示啊。”

王恭咬了咬牙:“就算有所表示,陛下也不應該把這麼重要的大權就給會稽王啊,給他就是給了王國寶,那真的就是國將不國了。”

司馬曜的眉頭一皺:“朕確實是有點草率了,所以剛纔朕有意把這些權力拿回來,給你們和你們的朋友,可是範中書不同意啊。”

範寧點了點頭:“這個權力,當然要拿在自己的手裡,但不是現在。現在這些不是權力,而是燙手的火球,只會傷了自己。”

王恭不滿地說道:“範中書,你說的也有點過了吧,權力就是權力,從來不會成爲火球,只要我們能好好地利用,換上我們的人,就算那些黑暗的勢力,又能耐我們何?”

範寧冷笑道:“如果這些黑暗的勢力這麼好鬥,謝安還會放棄權力嗎?連他都做不到的事情,請問二位有多少自信能做到?”

王恭和殷仲堪本來一臉的激動,但聽到這話,如同給澆了一盆冷水,頓時就沉默不語了。

範寧嘆了口氣:“我比誰都更希望我們經學之士能更早,更快地掌握朝政大權,能更早更快地匡正天下的風氣,但是急不來啊,謝安就是操之過急,纔有今天的下場,當時他的權勢蓋天下,對內獨掌朝政,對外手握強兵,看起來沒有任何失敗的理由,但爲什麼就是這樣輸了呢?就是因爲他想獨大,想要凌駕於別的世家之上,所以給人使陰謀暗中反擊,甚至可以找到敵國胡人的幫助。這是血淋淋的教訓,我們切不可犯!”

王恭咬了咬牙:“那就看着讓王國寶他們亂國嗎?我們這些年來的苦心經營,我去結好謝家,而殷兄假裝與桓玄爲友,這都白廢了嗎?”

範寧冷笑道:“自然不會,謝家以退爲進,我們就順水推舟,讓謝石掌朝政,謝玄控北府,而謝琰負責京城宿衛。謝玄和謝琰的關係非常微妙,他們自己都會鬥起來,而那些隱藏在陰影中的世家,也會爲了奪權而跳出來,王國寶和桓玄是他們現在的門面,但他們是爭不過謝家的,到最後,還是得自己出頭,到了那個時候,纔是陛下真正出手的時候。”

司馬曜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你是說,謝家會自己鬥起來?”

範寧笑道:“這是必然的,謝琰和謝玄的矛盾由來已久,以前是有謝安壓着纔不至於爆發,但現在謝安自己已經退隱,就再也壓制不住。謝玄是北伐的主帥,按說也應該奪官罷職,但我們反其道而行之,繼續讓他留任北府軍,謝琰必然不服,如此一來,謝家內鬥,形不成合力,外人必然有機可乘。我們聯姻不成,卻給足了謝家面子,這樣王謝兩家定會感激而真心輔佐。”

“會稽王所用的王國寶,不過是奸邪小人,不足爲慮,他若出面與謝家鬥,定會網羅黨羽,引發世家間的分裂,到時候陛下只需要以仲裁者的身份,對兩家平衡,牽制,藉着他們的黨爭和內鬥,處理和罷免兩邊的官員,慢慢地換上我們自己人上去,不用幾年,原本爲那些高門世家子弟,玄學人士所把持的天下權力,就會慢慢轉到經學人士手中了。”

“而臣等不必出頭直接擔任要職,通過一些文職進行宣傳,在天下士人間豎立起忠孝仁義的這些理念,這是玄學家們無法直接否定的,等到時機成熟時,陛下再把揚州刺史,荊州刺史之類的要職從謝家,從會稽王手中拿回。”

殷仲堪聽得連連點頭,突然說道:“不是說揚州刺史和北府軍是給會稽王的嗎,怎麼又給謝家?”

範寧微微一笑:“荊州給會稽王,現在桓石虔和桓石民兄弟,都已經病重,無法理事,也上書請辭,陛下可以應允,然後派王國寶出鎮荊州,派王凝之去江州,讓朱序領豫州刺史。揚州刺史可以給會稽王,但北府軍仍然留給謝玄。如此一來,會稽王空有一個揚州刺史的頭銜,卻失了最重要的北府軍,也成不了事。上游的荊州,給王國寶,但是用桓家舊將朱序和謝家的盟友王凝之分掌豫州與江州,隔絕王國寶和會稽王的聯繫,如此一來,既沒有違諾,也沒讓會稽王真正掌權,而是讓他們和王謝勢力正面對抗,陛下就可以收漁人之利啦。”

司馬曜哈哈一笑,拍起手來:“高,實在是高,範老師,你的想法和朕完全一樣,就按你說的辦。”

範寧滿意地點了點頭,回頭看着王恭和殷仲堪:“二位不用太心急,不出三年,你們必然可以得到你們想要的東西,只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再忍忍吧。”

王恭勾了勾嘴角:“如果北府軍仍然是謝玄掌握,我沒意見,不過王妙音剃度出家,這是對陛下的不敬,此事應該如何處理?”

範寧微微一笑:“王妙音是個人行爲,與謝家無關,她這樣做反而會讓謝家爲了彌補而真心效忠一段時間。所以臣以爲,此事不可處罰,反而應該安撫纔是。”

司馬曜的臉色一變:“安撫?如此蔑視皇家,如何安撫?”

範寧點了點頭:“王妙音是爲了戰死河北的劉裕而出家的,也算是有情有義,陛下可以賜她在簡靜寺出家,許以比丘尼的待遇,甚至可以經常過去與之談禪論道,以示恩寵,這樣一來顯示了陛下的寬大與胸懷,更是拉近了跟王謝兩家的關係。比起您前幾年在王法慧那裡受到的委屈,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司馬曜的臉上綻放起了笑容:“範老師,你的想法和朕完全一樣!”

第二千五百四十二章 勿謂餘言之不預第三千四百二十八章 二將亦存奪寶心第二千一百章 十里追殺屍枕籍第二千五百六十一章 馳車殺戮無可擋第三千三百九十九章 以身作則將旗立第八百三十七章 孤膽寄奴入燕營第三千八百三十五章 無情最是帝王業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夜會佳人慾掌兵第三千八百二十六章 亡國君主欲繳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虎狼叢中不卑亢第二千八百零四章 黑袍現身三人行第二千六百四十章 堅壁清野不可取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夜會佳人慾掌兵第四百零九章 生生世世在一起第四十六章 京口百姓總動員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掌打醒夢中人第三千二百二十四章 盜墓勇士爲先登第二千八百七十八章 兵爲將有何可解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百戰狼王欲反殺第三千三百零四章 長生怪物現城前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遠射近突破箭陣第二千六百二十七章 騎兵先行搶水源第二千九百九十七章 奪路而逃三缺一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分藥易容扮民夫第二千五百八十四章 密室暗會拓跋嗣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 主動合作求江北第三千三百四十三章 爲兄分憂好鐵牛第三千四百二十三章 五樓陣前宣軍略第二千六百六十八章 全殲前敵唱大風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城頭灑尿夫人羞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城頭議兵敵戰法第七百四十四章 倖存父老求復仇第九百八十七章 陰陽合體靈肉融第四千零一十一章 忠誠試探終得過第二千五百一十六章 兵進黃虎不得行第三千一百八十六章 王朝興替非血緣第二千二百九十五章 兩強對壘青坪原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馮跋勸主棄父皇第三千三百零六章 妙音巧思傷天理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旱地拔蔥入盾陣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似曾相識故人來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百戰陣上亡第二千五百一十六章 兵進黃虎不得行第七百二十章 太原王氏二少年第三千三百七十六章 大石違令調兵前第六百九十七章 楊家將與全毛班第三千八百一十九章 婦孺列隊囚衣出第三千二百六十四章 我以我血換賊命第二百三十七章 偷渡不成蝕把命第三千八百九十九章 改朝換代有玄機第三千九百六十八章 希樂出兵賭國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寄奴守誓不欺天第二千五百八十七章 雙管齊下算計全第五百五十九章 野性殺戮驚鬼神第三千八百六十八章 拋棄舊情論家國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舉滅第三千九百四十九章 最後仙草活鐵牛第三千七百九十六章 國法不上士大夫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冤魂索命老邪殤第六百六十九章 寄奴挺身不得退第二千八百三十七章 十倍軍餉酬將士第四千零五十六章 網開一面放生途第九百一十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三百九十七章 鐵甲重步如山迫第二千六百七十章 黑袍訓徒懾人心第二千八百六十九章 降爵爲民不可移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定罪判死由天決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夫妻相對心卻遠第九百九十八章 小人得志霸京口第三千九百七十九章 撕信出兵沖天怒第三千零五十一章 生離死別蘇武節第五百五十四章 猛虎殺陣如卷席第二千四百零九章 佛祖上身論因果第四千零三十八章 羣賊圍攻烏林號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妙音箭射桓靈寶第二千三百七十三章 黑手換地再相聚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世子之位公平逐第一百零六章 刑訊殺人入糞坑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冠軍司馬劉寄奴第二千七百九十九章 胡民入城漢民出第一百五十二章 絕色佳人常相伴第二千八百三十一章 化胡爲漢消怨仇第三千一百七十三章 生死救援唬敵退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桓玄草原一年留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勇武手足終成軍第八百三十五章 李辯洞悉燕軍詐第三千六百一十九章 母以子貴多年恨第二千六百三十九章 黑袍毒眼識軍機第二千八百三十九章 士爵代降留子孫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天師羣兇意張揚第二千五百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二千二百二十九章 寬恕叛軍安人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獨駕長車破敵膽第三千七百零四章 持戟上車必死心第三千五百六十九章 木甲重起防線結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西燕攻城飛石轟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步步算計希樂黑第三千二百九十七章 黑火焚燒覆土滅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天王面前析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