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逐郗聯楊取雍州

魏詠之點了點頭,寫道:“先帝在時,郗超舉薦郗恢出任雍州刺史,當時郗超反行未露,所以朝中上下沒有異議,但是在戲馬臺上,郗超勾結慕容垂叛國之事已經暴露,按理說,郗恢作爲其家族成員,沒有資格再當這雍州刺史,只是當時先帝與各大世家公然對立,不想在這個時候逼反了郗恢,所以一直沒有動他。”

“可是先帝后面意外駕崩,死因到現在也沒有查明,現在新皇已經登基,還迎娶了王獻之之女爲皇后,局勢已經平復,想必江東的大世家也不希望通敵叛國的郗家,再次執掌一個大州了,在這個時候若是殷公上書朝廷,調回郗恢,想必一定會得到支持的。”

殷仲堪還是有點疑惑:“那郗恢肯嗎,他現在擁兵自重,獨掌一州,又因爲郗超的事情,難以保全自己,這時候要他放棄手中的兵馬,地盤,錢糧,只怕他不會同意吧,要是舉兵叛國,如何是好?”

魏詠之微微一笑:“郗恢不是桓玄,雍州不是荊州,他沒有在這裡經營多年的基礎,也就是前兩年剛剛上任,接手了朱序的地盤而已,即使是朱序,也只是縮在洛陽城中,無法控制城外,更別說郗恢了,要說叛國,必須要跟後秦或者是後燕相串通,現在後燕參合陂新敗,慕容垂病亡,面臨了北魏巨大的壓力,根本是自顧不暇,而後秦一是實力不足,二是以前曾經派兵攻打洛陽,被郗恢派辛恭靖領兵擊退,兩邊仇恨很深,不可能在這時候接納郗恢,沒有外援的郗恢,真要是叛國,只有象當年張願一樣自立一途。”

“但是自立需要手下的全力支持,內部得一條心,郗恢沒有這個條件。楊全期本是弘農楊氏大姓,在當地也算得上地頭蛇,朱序都無法壓服他,更別說郗恢,至於其他的將佐如夏候宗之等,前一陣我等舉兵誅殺王國寶,起兵準備進軍建康,郗恢卻是按兵不動,還殺了勸諫他爲國討逆的夏候宗之等,於是人心離散,更是無人支持,若是這時候有朝廷的詔令前來,明確要調他回京,只怕他就是想要自立,也是沒人跟隨的,必敗無疑。”

魏詠之寫到這裡,看着殷仲堪,繼續在地上如走龍蛇:“何況,郗家的根基還是在江東,以前郗超在,想要奪取荊州,纔會讓郗恢出鎮雍州,以便將來作爲助力,現在郗超死了,郗恢給一個人頂在前方面對強胡,後面又有恨之入骨的桓玄,已陷絕地,更是看不到希望,而郗家的莊園,產業都在吳地,既然不可能據荊州自立,那回到家鄉繼續當一個大世家,是最好的選擇,去年郗恢擊退後秦,朝廷因爲先帝駕崩之事沒來得及嘉獎,這回殷公可以上書朝廷,保奏他回京擔任尚書左僕射,正好王國寶死後,中央的高官也有些名額空缺,讓郗恢這樣的功臣擔任,正在情理之中!”

殷仲堪哈哈一笑,拍了拍魏詠之的肩膀:“魏軍主,你果然沒有讓本官失望,很好,事成之後,本官一定…………”

魏詠之搖了搖頭,指了指自己嘴上的紗布:“殷公,魏某之所以爲您獻策,不是因爲要圖回報,而是報您治我之恩,事不宜遲,我現在就動身去找楊全期,跟此人,我還是有點交情的,只要楊全期不幫着郗恢,那郗恢只能回京了,到時候讓楊全期控制住南陽一帶,避免桓玄主動派兵搶佔雍州,您可以暗中保奏楊全期爲雍州刺史,並曉以利害,雍州絕不可落入桓玄之手,想必朝中諸公會明白您的深意,同意這個請求的。”

殷仲堪的眼中冷芒一閃,點頭道:“那就辛苦魏軍主,再跑一趟襄陽啦。”

江陵城,南郡相府,議事堂。

桓玄坐在大堂的上首主位,而兩側則坐着十餘名文武僚佐,一如朝廷上的文武兩班,殷仲文與卞範之領銜文士,而皇甫敷和吳甫之則坐在武將之首,這個江陵小朝廷,看起來人才濟濟,遠比刺史府的陣仗要大。

殷仲文的臉上掛着諂媚的笑容,對着桓玄一拱手:“主公,今天您在刺史府耀武揚威,揮槊策馬於殷仲堪之前,嚇得他幾乎要尿褲子,可是大大地長了志氣啊,屬下見您如此神武,喜不自禁,只有在這裡向您道賀了。”

而隨着他的話,不少文武齊齊地向桓玄行禮:“向主公道賀!”

在一片馬屁聲中,桓玄面露笑容,擺了擺手:“都有賴諸位的支持,若不是你們,我也沒這個底氣向殷仲堪示威啊。”

只有卞範之一直眉頭緊鎖,坐在原位之上,一言不發。

桓玄也注意到了卞範之的反常,看着他,說道:“範之,你有什麼看法,是不是你不同意我今天的所做所爲?”

卞範之嘆了口氣:“殷仲堪文弱,本不足以成爲主公的對手,他掛着個荊州刺史的虛銜,本就是爲主公執掌荊州的掩護,今天主公如此當面折辱他,無異於向他宣戰,以殷仲堪的個性,只怕不會屈服,而是會暗中增加自己的勢力,與主公抗衡了。”

殷仲文冷笑道:“我這個堂兄可不老實啊,主公以心待他,他卻暗中勾結外部勢力,想要自立,那劉邁和魏詠之,都是北府軍的人,本來主公招劉邁過來,是要到自己的府上爲參軍,以爲人質,可是他卻自己截留了人,而那個魏詠之,更是以什麼治病爲藉口,不聲不響地就進了他的刺史府,他想幹什麼?不就是想外聯北府軍的那些丘八,以圖真正地控制荊州嗎?他既不仁,主公又何必再對他客氣?今天的事情,是給他一個警告,告訴他誰纔是荊州之主,有何不可?!”

卞範之咬了咬牙:“一兩個北府軍軍官怎麼可能讓殷仲堪真正成了氣候?他手下無兵無糧,一切都掌握在主公手中,如此相逼,非但會壞了兩家的關係,更會讓他下決心真正地去掌握自己的力量,如果他跟雍州的楊全期勾結,以牽制主公,殷參軍有什麼辦法應對?”

第二千零七十九章 希樂斬首奪廣陵第七十八章 色子如石落盤穩第三千一百七十二章 凌空飛擊海東青第五十一章 世家連橫扶大晉(二)第三千七百零五章 撤盾殺賊車輪碾第三百一十一章 慕容翻臉絕塵去第三千六百零一章 木甲留守大軍出第九百四十五章 阿壽斃敵如霸王第三千八百零八章 劉毅同袍命中定第二千二百九十八章 黑手同伴再相聚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慕容心碎絕情去第十六章 兄弟齊心孝母親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慕容欲試晉軍防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助力寄奴奪北府第二千五百四十章 自古和親皆深意第二千五百八十六章 賀蘭起兵召舊族第二千六百二十五章 移鎮廣陵議北征第二千九百九十二章 希樂談笑取中原第二千六百七十章 臨陣斬將法無情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開價刺史誘牢之第二千二百九十章 桓氏餘黨欲反攻第三千一百八十章 直面寄奴現真身第三千六百零三章 違令入城敵騎至第九百二十六章 兄弟亦有反目時第三千四百八十四章 內鬼測試是五樓第三千二百三十五章 老弱婦孺生死籤第三千五百九十七章 開口出陣側轉防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碗粥水二人嘗第五百七十六章 北府戰士何所賞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道爭鋒各憑功第三千一百四十九章 恩將仇報無恥徒第十六章 兄弟齊心孝母親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拋妻棄母慕容怨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謝郗聯盟圖雍州第四百六十二章 從軍理當爭將軍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猛火陷阱吞匈奴第三千一百六十八章 生離死別意難平第三千九百二十一章 君無戲言令如山第七百一十五章 荊州虎父無犬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二女戰地論國殤第五百六十七章 笑論天下狼煙起第六百三十五章 寄奴得功牢之妒第七百八十一章 封衡毒計水攻鄴第八百三十六章 詐敗亦有逃生謀第三千四百九十七章 拔矢嚼鐵真猛男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天下第一負心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間結伴蹲茅坑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寄奴月下追慕容第三千一百七十五章 明燈墜落厲鬼出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兩代軍人城頭對第七百一十一章 蘭心蕙質終柔腸第二千七百七十四章 仁義宣傳棄追殺第三千六百一十一章 兩面夾攻近帥旗第三千零九十八章 敵營燒信結人心第二千六百四十一章 下毒行疫無人性第二千四百六十章 銷金窟內五石散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助君逃命報舊恩第三千五百七十五章 鐵騎突刺勁弩擊第三千八百四十七章 獨立軍前悍刀行第五百五十二章 苻融上陣決死戰第三千四百二十八章 二將亦存奪寶心第三千三百三十九章 禁藥竟是不死草第二千九百八十八章 假黑再聚議天下第三千九百九十三章 兵以詐力自相欺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頂牛灌酒好漢惜第二千六百二十章 多年宿敵現人間第一百八十六章 小崗秋風論短長第三千七百八十三章 野心不死欲擁兵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高傲王恭拒逃亡第二千四百三十四章 看破陶公名士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刁氏兄弟無地容第三千四百一十七章 跑馬繞圈測敵蹤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浴血搏殺搶時間第四十四章 擂臺之上龍虎鬥(一)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黑手三巨破廟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多年遊子終歸家第四十三章 黃鬚鮮卑上擂臺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壯士中年功業急第二千六百九十四章 鐵騎逆襲救兄弟第二千三百二十章 寄奴疑心陶淵明第五百九十一章 增設吏員裁北府第七百二十九章 花言巧語緩兵計第三千一百八十八章 打死我軍平內亂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燕軍鐵騎臨牛川第二千四百二十四章 世家公子混混兒第二百八十四章 處變不驚大將風第二千三百八十一章 黑手分析陶公謀(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苻天王的逆反心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元顯力爭太子位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屈辱跪伏殺父仇第四千零二十九章 棄船不顧全速衝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鎮滬瀆第二百零一章 鐵匠幢主大錘兇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血腥沙場風雲變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二千九百五十六章 盡撤嶺表諸城民第三千五百七十四章 土坑之中議軍機第三百二十五章 山中宰相氣悠揚第二千五百六十八章 江山霸業何人繼第七百五十四章 兵荒馬亂論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