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不奪百姓活命糧

崔逞的眼中兩行熱淚流下:“陛下對我崔逞一家,確實是存亡繼絕之恩,我崔逞無以爲報,只有肝腦塗地,用這一腔熱血,效忠於陛下了。”

拓跋珪嘆了口氣:“好吧,崔太守家裡困難,拿不出軍糧,朕可以理解,只是以崔先生之見,現在我軍糧草不濟,盧刺史的范陽糧草,只怕也要旬日之後纔到,那有何良策,可以解我大軍這半月的糧草問題呢?”

崔逞勾了勾嘴角,說道:“陛下這些時日裡除了河北的幾個大城無法攻克外,基本上整個後燕的州郡,都落在陛下的手中,可是陛下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爲何佔了整個河北,卻仍然會鬧糧荒呢?”

拓跋珪沒有作答,一邊站着的一員勇將,正是有黑槊將軍之稱的於部大人於粟單,沉聲道:“因爲慕容氏燕賊可惡,他們不敢與我軍正面交鋒,卻早早地退保各個大城,臨走之前,把府庫都搬了個底朝天,只扔下一堆沒吃沒喝的漢人百姓給我們。就象這信都城,慕容鳳跑了,他的軍隊也潰散一空,可是城中六萬百姓,卻扔給了我們,這廝逃跑前還放了把火,把四十萬石軍糧都燒了個乾淨,老天真應該降個雷劈死這沒天良的雜碎!”

於粟單說到恨處,狠狠地往地上吐了口痰,然後重重地一腳踩上去,彷彿是要去踩慕容鳳。

拓跋珪點了點頭:“崔太守,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我軍看似攻陷了大量的地盤,但是糧草卻是沒有獲得,非但如此,城中的百姓,還要我們發放軍糧安撫,本來我們這次出兵河北,準備了四十萬大軍半年之糧,可是現在打下來,非但沒有從敵軍手中得到糧草,還要再餵養兩百多萬漢人百姓,這就是我軍糧草急劇消耗的原因。崔先生,可有良策化解?”

崔逞平靜地說道:“這些情況,微臣來之前就有所瞭解,之所以問陛下,就是想讓陛下思考一下,河北之地,所有的糧草,難道都進了燕國的倉庫嗎?他們若是真有本事搜刮百姓的所有存糧,那爲何不徵丁暴兵,與大魏決一死戰呢?”

拓跋珪的雙眼一亮:“對啊,這個問題朕怎麼沒有想到?朕不相信河北的漢人百姓真的就家無餘糧的,對,他們一定是把糧食全給藏起來了,你是要朕下令,讓他們交出來嗎?”

崔逞嘆了口氣:“城中的百姓,只怕是真的沒有糧草了,因爲進了城之後,所有的糧食都要充軍,然後統一分配,這是基本的軍事紀律和守城組織,陛下應該瞭解,臣說的,是那些在山野之中的百姓,他們大多數人沒有進城逃避戰火,而是散居在各處,但他們的糧食,也不會有陛下想象的多,亂世之中,往往也只剩下一些救命的口糧而已,陛下名義上說要養河北的百萬生靈,可實際上,真正需要你發放軍糧的,也只是你攻克的州郡大城中的那幾十萬人罷了,真正的十倍以上的百姓,是散佈各地,自謀生路。”

拓跋珪咬了咬牙:“那就讓他們把存糧交出來,這次助我大魏渡過難關,朕可以對范陽百姓一樣,五年內不讓他們交稅。”

崔逞搖了搖頭:“范陽那裡,是有盧刺史這樣的帶頭人,組織百姓結塢而守,他們的存糧,是存了很多年的,所以有積累,而即使是盧刺史,也不可能說是奪了百姓的活命口糧,捐獻大軍,他最多隻是把盧氏一族倉庫中的存糧交出,獻給陛下和大魏。”

拓跋珪看向了盧溥:“是這樣的嗎?”

盧溥點了點頭:“正是如此,我盧氏一族對於族人和百姓,有不同的稅賦收取制度,一般來說,耕作我盧氏的土地,需要交出五到六成的土地產出,餘者可以自留,只是中原這些年來戰亂不斷,即使是不打仗時,也是經常有天災,普通百姓交完這些糧賦之後,存糧已然不多,現在家裡能剩下的,多半也就是一年左右的救命口糧,若是奪去,只恐他們自己都難以存活了,必然會強烈反抗。”

拓跋珪的眉頭緊鎖:“這麼說來,河北的漢人百姓,沒有糧食來供應大軍了?這可如何是好,難道,我真的要退回塞外嗎?”

一個虎背熊腰的大將,正是爾朱部落的酋長爾朱羽健,也是魏軍中著名的勇將,吼了起來:“不能退啊大汗,咱們好不容易來這裡,弟兄們都不想再回草原受風沙之苦啦。這次若退,下次恐怕再沒有人肯跟隨大汗伐燕啦。”

安同的眉頭一皺:“爾朱大人,慎言!”

拓跋珪擺了擺手:“好了,不要再說了,崔先生,你也看到了我兄弟們現在的想法,能不能再想想別的辦法,爲大軍提供一些軍糧呢?朕知道,這時候也需要河北人心,不能直接派兵去搶糧,那能不能請你們這些士人出面,說服漢人百姓,讓他們站在大魏一邊,共創基業呢?”

崔逞嘆了口氣:“陛下,臣剛纔說了,那些口糧,是漢人百姓最後一點活命糧,是不能交出來的,面對生死,講再多道理也沒用,臣也是家無餘糧,到您這裡投奔您,一是因爲看清大勢,二是也要找口飯吃,連臣這樣的士人都落到這般光景了,何況普通的漢人農民呢?”

拓跋珪長嘆一聲:“想不到河北竟然殘破如此,這麼說來,除非我攻克鄴城或者是中山,取得燕國的百萬石存糧,不然就解決不了這生計問題了?”

安同搖了搖頭:“以慕容氏在信都的做法,只怕即使攻克這些城池,也無法取得糧草,他們會在破城之前一把火燒了,反正如果慕容氏的國家滅亡,他們是願意拖上整個世界陪葬的。”

拓跋珪咬了咬牙:“那現在怎麼辦,難道真的只有逼我分兵到各處徵糧嗎?可這樣一來,失了河北人心,有違朕弔民伐罪,誅兇除暴的本意啊。”

崔逞微微一笑:“陛下勿慮,微臣敢身無一物,兩袖空空地來投軍,就是因爲想好了如何解決陛下這燃眉之急,想當年慕容垂起兵之時,也曾經面臨和陛下今天同樣的境地,您可知道,他是如何解決的呢?”

第三千八百四十二章 樂極生悲淚滿襟第三千八百五十四章 王者之師行仁義第三千三百七十一章 北魏不留帶兵權第八百二十三章 神秘怪聲再浮現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大壯亦在輜重營第九百八十七章 陰陽合體靈肉融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天師妖道惑人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慕容世子後路存第一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引伏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一代梟雄辭世語第六百九十二章 華夷之辯何可分第三千八百四十七章 獨立軍前悍刀行第三千零三十九章 伏兵盡出火焰殺第三千六百零五章 變生肘腋急應對第一百七十八章 升任幢主參軍議第二千六百二十八章 謝家小院暗中謀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左營柵破軍逆襲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長生惡鬼力竭亡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誘人提議分天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衝冠一怒懟慕容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土地人口歸國有第二千七百八十六章 驅人搶物如虎狼第九百五十五章 孤膽留身敵陣中第二千九百九十八章 當斷不斷必自亂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步步算計希樂黑第二千二百七十三章 兄妹交心別院前第二千七百七十七章 多方出兵亂天下第五百七十章 家國丈夫抉擇難第三千八百六十章 公孫太后亦諜王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手刃強敵報父仇第三千零一十一章 主將帶頭喝藥湯第三千四百八十七章 五樓命懸一線間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諸將皆違桓玄意第二千二百三十八章 三掌爲誓不相攻第九百五十六章 北府忠魂永不降第二千六百七十八章 繞道陣後甲騎突第二千七百八十章 敗報傳來敏敏憂第九百零二章 慕容軍議戰守策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北伐戰果一朝空第二千九百八十章 希樂欲取中原地第三千一百九十一章 風雷變色莫邪斬第六章 古道熱腸劉寄奴第一千七百章 訓兒忠貞義凜然第一百四十三章 奔襲訓練話短長第八百二十五章 陰帝慕容放手搏第二百二十九章 桓玄開口求救兵第二千三百九十三章 譯經禮佛還業報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朱雀真身白天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橫眉冷對世家指第二千四百三十八章 雙雄再聚蒜山巔第二千六百一十四章 假黑再聚針鋒對第二百五十六章 未若柳絮因風起第三千二百二十四章 盜墓勇士爲先登第六百八十二章 鮮卑慕容揚旗反第二千二百二十二章 真正內鬼現後臺第六百二十二章 豪門盛會將開場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王子復仇興家國第三千五百四十七章 斗酒牛飲三人組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拯救大兵劉寄奴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吳地百姓不回家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忠義立身得人心第三千一百七十四章 隨機應變主帥謀第二千六百二十九章 南燕朝堂議戰守第四百八十五章 春宵苦短金鼓急第三千零三十八章 全線追殺無可逃第三千四百九十八章 拋車飛囊破突騎第四千章 雉尾火炬乃神器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火坑地獄退強敵第三千一百八十九章 塔樓攻城浴血搏第二千五百七十八章 生死時速定江山第二千六百七十七章 以命試陣黑袍狠第三千一百六十九章 飛蠱經天天鬼出第二百六十八章 劉毅神射顯功夫第二千六百四十一章 下毒行疫無人性第二千七百三十七章 賀蘭亦有退兵意第三千三百八十七章 輪番突擊以命拖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青龍之子口舌利第二百八十九章 長刀破敵割麥師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魏主不願喜當爹第二千五百三十七章 留候之後吳郡張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富貴功名非我求第三千一百二十四章 爲情所困去復回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遺命諸子分江山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少狼亦是梟雄徒第七百八十二章 苻丕身邊有智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空帳夜候殺手至第六百五十五章 高低貴賤非天定第二千八百零九章 宿命輪迴何可破第七百四十四章 倖存父老求復仇第二千九百二十七章 明月身份終曝光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樹猶如此人何堪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大義凜然斷然拒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魏主終亮血狼牙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五石控人天良喪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狐假虎威迫出兵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皇叔訓侄匈奴滅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掌打醒夢中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苻天王的逆反心第三千一百三十九章 陣形切換戰屍鬼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五千甲騎拱手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