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雙子侍孟昶

劉穆之看着眉頭輕輕一皺,顯然是有些意外的劉裕,繼續說道:“夫人和王謐他們一直在強調,以後世家子弟想要繼續保有富貴,只有從軍建功了,在風生找我之前,這個謝晦的遠房舅舅,琅玡王氏的王裕之,託人向我表達了希望在你軍府中任職的願望。噢,對了,謝晦的母親,就是王裕之的堂妹。他們的祖父,都是曾任平北將軍的名臣王胡之。”

劉裕訝道:“王胡之,是書聖王羲之的兄弟嗎?”

劉穆之搖了搖頭:“不是,是堂兄弟,王羲之的父親王曠是我大晉開國丞相王導的堂兄弟,而王胡之的父親王廙,也是王導的堂弟,雖然聲名不如王導和王羲之,但也是我東晉開國的一方刺史了,與那謝相公的父親,陳郡謝氏掌門謝鯤,當時是齊名的。王胡之這一脈跟謝家的關係,也是百年之交,就象王胡之的兒媳,王裕之的母親,就是謝家的女兒。”

劉裕長舒一口氣:“這大晉的上層世家,百年來盤根錯結,同氣連枝,還真不是吹的啊。可是這個王裕之,爲什麼不早早地來找我呢?”

劉穆之嘆了口氣:“因爲王裕之的夫人,是桓玄的姐姐。”

劉裕倒吸一口冷氣:“還有這層關係?那我就不是用不用他的問題了,是殺不殺他的問題了。”

劉穆之笑着擺了擺手:“別誤會,王裕之並非桓氏一黨,當年他跟桓家結親,也不過是大家族聯姻的結果,桓溫入主建康那幾年,跟他桓氏結親的大世家,可不在少數,就是謝家,也不能免俗,難不成你要把謝家也給拔了?”

劉裕勾了勾嘴角:“那這次桓玄入京,只怕是沒少提點他的這個姐夫吧。”

劉穆之搖了搖頭:“王裕之在荊州當年爲官的時候,就不想跟桓家扯太深的關係,還主動地讓老婆回了孃家,大概是爲了跟桓玄保持距離,桓玄得勢之時,幾次徵召在荊州當太守的他到自己手下做事,他也是辭官不就。這種情況在高門世家中並不少見,倒不是因爲他們多有骨氣,而是因爲他們覺得局勢不定,不能輕鬆地跟某個勢力綁在一起,以免受清算。所以百年下來,只有持這種處世之道的世家,才能長長久久,別的象刁家這樣的,就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劉裕點了點頭:“那這個時候王裕之主動來投,就是要向我表明忠心,也向全體世家表明立場了?”

劉穆之正色道:“是的,作爲桓玄姐夫的他,需要用這樣的方式向你效忠,現在連謝家也沒有公開地站在你這邊,而王裕之是第一個主動來你軍府求職的高等世家子,寄奴啊,你對他的安置,會影響很多世家的選擇,不可不慎重。”

劉裕笑道:“你現在是我府上的主薄,一切府中機要決斷,包括人事,都取決於你,你覺得,應該如何安排呢?對這個王裕之的底細和他的能力,你摸透了沒有?”

劉穆之說道:“王裕之算是個比較典型的世家子弟了,不從軍,不習武,對兵事一竅不通,但受過良好的教育,文才過人,要寫一些公文,詔令,那是手到擒來,他的手下也有些幹吏,讓他當個郡守之類的,也能勝任。但如果說要他上馬管軍,下馬治政,做個能開疆擴土的兵車刺史,那是肯定不行的。”

劉裕笑了起來:“這麼說,他連謝混也不如了?起碼謝混也能上陣殺人呢。”

劉穆之正色道:“寄奴啊,要求不要太高了,謝混是因爲其父謝琰是世家子弟中難得的能統兵之人,謝家起於將帥,對子侄的軍事才能訓練一向非常重視,但大晉所有的高門,謝家也是獨一無二的,象王裕之這種肯以名士身份來你的幕府中任職,已經是非常難得了。而且在我看來,他也不至於誤了你的大事。”

劉裕點了點頭:“我確實不指望高門世族中能一下子出象你,象羨之,象孟昶這樣中等士人出身的棟樑之才。但只要肯從軍報國,爲大業出力,就是好事。你幫我安排和王裕之的見面,必要的時候,我要備足聘禮,親自上門去請他,我知道,士人還是很吃這套的。”

劉穆之擺了擺手:“這個就不必了,這回王裕之來投靠你,本身就是要表明一個主從的態度,如果你去請他,就表明你起碼沒有在這些高門世家之上,這個態度很重要,所以,讓王裕之主動來你這裡,然後你表現得客氣一點,也就行了。”

劉裕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突然說道:“那孟昶手下的另一位世家子弟是誰,他又是怎麼讓謝晦和此人投入他的幕府的?”

劉穆之笑道:“是那楚軍大將傅弘之的族弟,大晉名臣傅鹹的孫子,傅亮。”

劉裕雙眼一亮:“就是那個曾經給郗超親口稱讚的神童傅亮?”

劉穆之點了點頭:“正是此人,北地泥陽傅氏,乃是西漢名臣傅介子的後代,在後漢黃巾之亂時曾有名士傅燮,忠義無雙,贏得千秋美名,其後人傅玄,傅鹹等,也是累仕兩晉,是著名的官員。傅弘之那一支原來一直留在泥陽老家,後來遷居荊州,雖然同姓傅,但已經沒了太大的關係,就象你我五百年前的祖先都是一家人,但現在不算同族。”

劉裕點了點頭:“是的,這個傅亮的名聲,連我都聽過,傳說當年郗超與其父親傅瑗交好,去他家時,他和哥哥都不過五六歲的小孩,郗超派左右突然上前脫掉了他華麗的外衣,而傅亮卻毫無可惜之色,仍然不卑不亢地站立,與其號啕大哭的兄長形成鮮明對比,當時郗超就對其父說,你這小兒子將來必成大器。此事在你我初投北府時很有名,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當年的小神童,也長大成人,出來做官繼承家業了,只是他原來好像是在桓謙的手下做事吧,我以前還在桓謙軍中見過他呢。”

第二千六百四十六章 黑袍爲將鐵騎出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沈家五子手足情第九百六十三章 燕主寄奴一路人第三千九百五十七章 義無反顧大軍歸第四千零四十章 潛龍戰船緊相隨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江山美女皆不棄第二千五百零九章 兄弟交心力斷金第三千二百一十八章 各取所需交易成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窮追不捨返身戰第二千八百三十六章 分離諸胡入漢家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議各人論首敵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當局者迷旁觀清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黑手鎮守欲相讓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猛設宴結金蘭第三千一百六十八章 陣前敘舊求助力第三千八百五十七章 國家存在爲人民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妖賊登岸官長逃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忠良受嫉不自安第三千七百九十一章 世間安得多全法第二千九百二十三章 五石神散乃毒藥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妙音建言寄奴衛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寬恕賀蘭賺慕容第二千八百五十一章 越權執法人不服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請鎮幷州欲自立第三千零二十章 持節蘇武大反攻第二千九百二十一章 殊途同歸奪草原第二千五百九十三章 敵爲我用形勢逆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穆之亦勸與狼舞第五百六十一章 寄奴一箭斃苻融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鎮滬瀆第二千四百零一章 留下佛種去草原第二千四百四十章 挑明目標爭高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借刀殺人除寄奴第三千三百七十章 逃出圍城天地寬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委屈求全顧大局第三千一百四十三章 仇人相見眼血紅第七百四十七章 天王快婿號龍驤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力突擊浪擊石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嚴刑峻法震人心第二千六百七十二章 沈氏諸虎意相左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黑手鎮守欲相讓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欲引寄奴入黑手第二千九百零六章 家國兩難斷情別第二千六百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守陣線第四百七十二章 天王中意慕容蘭第二千五百二十五章 亂世鴛鴦再相逢第三千九百一十七章 義正辭嚴對兵匪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詠絮夫人因風起第二百零六章 百鍊鋼與繞指柔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忠義爲皮欺天下第二千八百四十章 輕敵之中釀危機第二千六百六十八章 全殲前敵唱大風第三千二百九十四章 公孫五樓欲求生第二千九百四十三章 淵明小林會國璠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力士頂盾刺擊前第二千零五十三章 劉毅陰險激謝混第一百零四章 好漢集結誅兇頑第三千九百五十五章 穩守待援江山固第三千七百九十八章 世家天下終極態第三千零九十四章 大開城門任去留第一百六十八章 異族姐妹微妙情第二千六百三十五章 飛奪穆陵鎮惡憂第二千四百一十九章 利益捆綁難回頭第三千八百二十三章 妖風相擁吐心聲第三千零四十一章 撞角衝船劍刺腹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縱兵追殺有隱憂第二千零六十三章 英雄老母不妨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上下其手奪人功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玄武已有通盤策第三千七百零八章 慕容鐵男破陣突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讀軍令議兵機第二千二百九十五章 兩強對壘青坪原第三千三百六十章 一眼看穿黑袍計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委屈求全顧大局第三千八百四十四章 芳魂將逝天地崩第九十七章 託以家室入淮揚第二千零三章 殺機四伏前路茫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助君逃命報舊恩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君臨盛樂意氣揚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龍城將士思故鄉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驛站終結刁刺史第二千二百五十一章 胡家父子上主船第七百四十三章 陰雄訓子絕仁義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朋友敵人無永恆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舉賢避親爲天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馬牛旗下羣雄集第六百七十四章 母女相對論大義第三千二百六十六章 段氏深知廣固秘第四千零四十二章 欲控棄船立新功第二千八百六十五章 殷週五爵變二十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上下其手奪人功第二千二百八十章 世事如棋人爲子第一千五百章 開國皇帝亦傀儡第二千七百零一章 騎兵突陣輕兵繼第二百五十四章 謝相一出震全場第七百二十六章 桓衝榻前身後事(二)第三千零九十二章 萬衆一心衆志城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王恭笑對末日劫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直面巨酋拒引誘第三千一百四十八章 裂甲碎鋼水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