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百六十四章 十問黑袍多年疑(十)

劉裕緊緊地盯着黑袍,在這個距離之上,他仍然有絕對的把握,只要擡起弓,就可以一箭要了他的命,剛纔的問答的過程中,幾乎在每個距離上,他在發問前都會仔細地推演當時就動手時的各種可能,現在黑袍在百步之外,空空蕩蕩的馳道之上,只有他一人一馬。

在馳道南方一百五十步的一座箭樓上,胡藩也一直彎弓搭箭,早已經將之鎖定,劉裕想了無數次,也不覺得他有在自己和胡藩兩大箭神的聯手之下,從自己手下逃脫的可能,更何況,在他身後三百步遠的地方,諸葛長民跨馬橫刀,帶着幾百名精幹的部下,已經堵在了馳道的中央,就算黑袍僥倖殺回國,也絕無可能一已之力,突破諸葛長民的防守。

想到這裡,劉裕的心下大安,對着黑袍沉聲道:“這最後一個問題,陶淵明是不是你的手下?這麼多年來,他是不是一直爲你,或者你的天道盟效力?”

黑袍一動不動地看着劉裕,眼中光芒閃閃,但從他的眼神中,看不出半點慌亂或者是意外,似乎他早已經料到劉裕會這樣提問,他的白眉微挑:“我就算說他是,或者不是,你會信我嗎?”

劉裕淡然道:“那要看接下來的一系列提問了,你的話,我也不可能全盤相信,還是要經過檢驗和核實。不過,我有預感,陶淵明一定和你,還有你的天道盟,脫不了干係!”

黑袍微微一笑:“恐怕要讓你失望了,陶淵明是以前王珣的手下,後來轉投了桓玄,他是黑手黨的人,卻及時抽身離開了黑手黨,現在的他,並不是神盟中人。”

劉裕的眉頭一皺:“這是什麼意思?他最早是黑手黨中的白虎王珣的手下?”

黑袍點了點頭:“不錯,白虎在黑手黨四大鎮守中,一向實力最弱,因爲當年桓溫脫離黑手黨時,帶走了幾乎所有白虎一系的存糧和軍械,還有藏寶,這讓桓溫之後的歷代白虎都成了空架子,豫州刺史袁真,曾經短暫地接掌過白虎一職,但他在桓溫北伐時暗中破壞,故意不打通石門水道,致使前方的桓溫缺糧兵敗,一如謝玄北伐的那次。只是此事雖然是朱雀,玄武,白虎這三大鎮守共同主使,但具體操作是白虎袁真進行,而且他也有自己的盤算,打算黑了桓溫後,趁勢把荊州也取過來,恢復白虎的實力。”

劉裕沉聲道:“這就是桓溫後來一定要殺了袁真的原因嗎?”

黑袍笑道:“正是,桓溫是有仇必報之人,而且當時拉着青龍郗超一起北伐,本以爲黑手黨就算對他下手,也不至於害了郗超,但白虎的做法,還是讓他始料未及,所以桓溫一定要先滅袁真,再提兵進京,向其他兩大鎮守示威施壓,只是他滅袁真的過程中,也損耗不小,而朱雀和玄武並沒有阻止他報仇,最後經過多方妥協,桓溫還是放棄帝王之夢,退守荊州。而這白虎一職,也落到了王珣的手中。”

劉穆之勾了勾嘴角:“桓溫知道王珣就是白虎嗎?”

黑袍搖了搖頭:“他還真不知道,因爲他已經不再是黑手黨中人了,郗超後來也因爲被慕容垂俘虜,而心生叛離桓溫的想法,也沒告訴他白虎的繼任是誰,只含混地說白虎暫時空缺,桓溫死後,王珣沒有任何本錢再去爭奪豫州和荊州,他長期在京中任職,所以,得以聯絡各大世家高門,但玄武謝安有了獨大之心,趁機對王珣多加打壓,甚至逼王珣休了自己的兩個女兒,改嫁給王獻之的子侄。這就是玄武想要聯姻拉攏朱雀一系,在黑手黨內立於不敗之地。”

王妙音沉聲道:“你是不是想說,我娘嫁給我爹,也同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黑袍微微一笑:“是的,謝安老謀深算,幾十年前就如此佈置了,他就是認準了白虎實力不足,青龍特立獨行,自己只要拉攏朱雀,便可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黑手黨內一家獨大,當時他並不知道有我們的存在,但隱約感覺到還有其他厲害的勢力,只是他一直把眼睛放在了郗超和王珣的身上,對他們是多加打壓,嚴防死守,不讓他們掌握真正的權力,更不用說擁有軍隊。”

“在這種情況下,王珣是找不到合適的助力,京中的高門世家非常勢力,看他王家不行就投向更有前途的王凝之和謝安兩家,王珣給逼得只有自己去親自探尋人才,而陶淵明,就是他的意外發現。”

劉穆之冷冷地說道:“黑袍,你這是在編故事嗎?陶淵明的履歷我可是查了無數次了,哪有你說的這樣投入王珣的幕府中過?他只在荊州和江州當過一些祭酒,博士,教諭之類的職務,可沒入過王珣的幕府。”

黑袍笑着擺了擺手:“怎麼可能就這樣明着進王珣的幕府呢,那不是不打自招?王珣當年非常隱忍,找了幾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助力成爲幫手,一個是陶淵明,一個是殷仲堪,還有一個,是剛從雍州南下到荊州之地的楊佺期。陶和殷都是儒門學士,兩家都曾經有輝煌的祖輩,但這一代早就沒落,所以不會引起別人注意,而楊佺期則給視爲寒門武夫,和劉牢之差不多,也爲建康世家所輕視,但這三個人都很有能力和本事,有了王珣暗中的一些支持,就在十年後的荊州,掀起了風浪!”

劉裕咬了咬牙:“這麼說來,陶淵明一直是王珣的手下?但他爲什麼在殷仲堪當了刺史之後,還名聲不顯呢?”

黑袍冷笑道:“因爲殷仲堪喜歡爭名奪利,追求現實的權勢,沉不住氣,他殷家雖然沒落,但也不至於讓殷仲堪過苦日子,可陶淵明不一樣,他是真正的鄉野出身,嚐盡人間疾苦,所以特別能隱忍,也知道禍福相倚的道理。凡事退居幕後,而且,他也一直在觀察着,時刻準備選對自己最有利的一條路。”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後生可畏羣英匯第二千四百二十九章 諸事皆定方回軍第二千五百零九章 兄弟交心力斷金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北府雙雄針鋒對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得意覆盤荊州殺第二千零四十二章 黑手再議時下局第三千四百八十二章 軍法無情殺戮場第二千九百四十二章 劉藩戰功希樂贊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希樂夜行枯井謀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檄文軍服有所任第三千二百一十三章 公權不可私相授第二千八百三十五章 五胡起事何所恃第四百四十六章 仇人相見眼分紅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邪惡妖賊食人魔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心狠手辣是希樂第九章 佔地圈人大蠹蟲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毅阿壽賭性命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窮追不捨返身戰第二千三百八十九章 軍糧爲謝贖南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神箭盡斃西燕騎第三千三百四十一章 鐵血入城防偷襲第四千零二十五章 利弊得失忠言辯第二千九百三十九章 力丸原是怪物藥第三千三百一十三章 精鋼皮盾斷魔爪第三千四百九十二章 留命方有青山在第二千六百三十六章 馬不停蹄過大峴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得意覆盤荊州殺第三千一百七十六章 水深火熱裂鐵甲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匈奴鮮卑終聯手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無腦公子逢林入第四百一十六章 城頭夜話論軍機第八百三十六章 詐敗亦有逃生謀第三千三百一十一章 野蠻人殉爲立威第二千五百六十四章 情義兩難無情帝第一百六十八章 異族姐妹微妙情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巡視各處定軍心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前秦仇池同日亡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聲東擊西踏河北第二千四百零九章 佛祖上身論因果第二千五百九十六章 黑袍魔影終浮現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久別重逢野戰場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北府終免手足殘第三百二十一章 道安大師諫苻堅第二千二百四十一章 慕容竟爲黑袍控第三千六百九十章 王猛之孫非等閒第二千九百五十五章 善惡有報因果業第三千一百二十三章 增兵鬼牆破南城第三千八百四十八章 喪子失妻血海仇第三千九百五十八章 黑手乾坤再相聚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丘八的自我修養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手探胸慕容怒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青龍之位轉寄奴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盧循心急搶入城第二千二百八十三章 斬草除根絕人情第二千二百三十二章 燕帝親臨大峴口第三百二十三章 苻天王的逆反心第二千四百九十三章 無忌回京欲和事第八百零一章 地道伏擊死中生第一百二十二章 獻妻求榮是慕容第七百一十四章 敵友莫辨騎迫城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臨終訓誡諸子和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道爭鋒各憑功第二千二百四十一章 慕容竟爲黑袍控第三千九百一十六章 牢記屬下功過業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一燕雙帝南北分第二千三百七十三章 黑手換地再相聚第三千五百三十二章 戰局逆轉一瞬間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挑明利害任君擇第九百五十章 火馬磕藥反衝擊第三千五百二十五章 甲騎得勝順勢突第九百七十八章 兄妹相對論短長第五百章 翟氏丁零戰守疑第二千七百八十五章 將軍跋扈滿城捕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安石辭世玄武繼第二千九百七十八章 佛家理論懟寄奴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悍將難免刀下亡第六十九章 檳榔之辱無地容第三千一百六十二章 號令天下何所恃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師徒相會索猛士第三千三百八十七章 輪番突擊以命拖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鐵骨錚錚懟世家第六百四十二章 苻秦中原如雪崩第三千九百二十五章 退伍兄弟謀出路第四千零一十九章 消滅船隊爲首任第三千一百六十五章 黑火焚燒衝車燃第三千六百二十二章 寄奴之弟亦悲情第三千八百二十六章 亡國君主欲繳械第三千七百零二章 一字車陣迎甲騎第七百零九章 鄴城洛陽何所別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橋頭遇敵騎兵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草原兄弟萬里隨第三千五百六十六章 地動山搖天崩裂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邀約穆之入黑手第三百三十章 八大猛男較力量第三千二百一十八章 各取所需交易成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捨身出盾背樹立第三千一百六十九章 蘭姐提議歸故鄉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參合陂前燕軍慟第三千五百五十六章 木甲出陣攻城器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討價還價賣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