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秦國宗室主動降

謝安的眉頭一皺,沉聲道:“陛下,萬萬不可!”

司馬曜的黑臉之上,怒容滿面:“謝侍中,你這是什麼意思?你也說了那慕容垂狼子野心,絕不可能投向我大晉,而是想要趁機自立,既然不能爲我們所用,爲何還要留他?讓苻堅殺了他,免除後患不是最好嗎?難道要讓慕容氏叛晉自立,建立僞燕的事情再一次重演嗎?”

謝安一撩朝服,跪了下來,雙手行禮,正色道:“陛下,請息怒,微臣以爲,這時候留着慕容垂,比讓苻堅殺了他好。兩虎相爭,則有一傷,若無慕容垂起兵,只恐苻堅會迅速平定各路逆胡,穩定秦國天下。到時候,沒了內憂的秦國再次南征,我們想要再現淝水大捷,可就沒這麼容易了。”

司馬曜的神色稍緩,但語氣仍然有些冷厲,一擡手:“謝侍中,你先起來吧,有話慢慢說。”

謝安站起了身,仍然是雙手合在一起,如果此時有笏板在手,那就與在朝堂之上一般無二了,他看着司馬曜,平靜而嚴肅地說道:“陛下,跟慕容垂一向以來,只不過是互相利用和合作罷了,他需要把秦軍引向我大晉,由我們擊敗和消滅秦軍主力,然後他纔有機可乘,而我們也需要他的通風報信和暗中添亂。北方中原的人口,數倍於我大晉,如果是個統一,強大的國家,傾國之力南征,我軍很難阻擋,即使取勝,也會大傷元氣,損失慘重。”

司馬曜勾了勾嘴角,說道:“有謝侍中爲朕分憂,有這樣威武雄壯的北府軍,還有荊州的桓氏,也是忠心爲國,現在還在追擊胡虜,就算北方有個逆胡統一,難道我們就贏不了嗎?”

謝安微微一笑,看向了一邊的王國寶:“陛下所言極是,趁這個時候,我們應該一鼓作氣,北伐建功,只是,這點光有北府軍還不夠,還需要朝中的各位高官顯貴們,能拿出爲國分憂,爲君分憂的實際行動啊。”

王國寶的臉微微一紅,不敢接話,司馬曜輕輕地“哦”了一聲:“謝侍中這意思,好像是有人在阻止北伐嗎?究竟是什麼人,如此大膽,敢阻止我大晉收復北方的偉業?”

謝安笑着搖了搖頭:“微臣並不是這個意思,微臣的意思是,淝水一戰,秦軍慘敗,而我軍雖勝,也消耗了數年的存糧,而且接下來,要賞賜有功將士,又是一大筆開支,國庫空虛,想要再進取中原,還需要三吳地區的世家門閥們,多多爲國盡力了。”

司馬曜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朕明白這意思了,哎呀,這一陣大戰之時,可是吳地的世家門閥們,捐了很大一筆軍糧啊,又發僮僕子弟從軍,現在仗打勝了,不僅不能封賞,還要再讓人家出一大筆錢,恐怕不太合適吧。”

謝安點了點頭:“是啊,但北伐是我大晉的國本之事,現在秦國北方亂象初現,但還沒到不可收拾的時候,所以,我們還需要慕容垂這樣的人起兵,徹底搞亂秦國天下,如此一來,我們出師,纔有成功的機會。”

司馬曜的眉頭終於舒展了開來,滿意地點了點頭:“原來如此,剛纔是朕誤會謝侍中了,你畢竟老成謀國,思慮深遠。那此事就全權交由你負責了。如果慕容垂肯率軍來降,那朕必將赦免他以前的罪過,紀錄他以前的功勳,給其富貴,若他不肯來歸順我大晉,只要能在北方起兵生事,讓我大晉有可趁之機,謝侍中需要給他什麼條件,什麼暗中相助,可酌情自理,不必一一向朕啓奏。”

一邊的司馬道子臉色一變,說道:“皇兄,這,這似有不妥,這事關議和之事,只怕還需要朝中重臣廷議方可。”

司馬曜擺了擺手:“朕覺得不必了,剛纔謝侍中不是說了麼,人多嘴雜,萬一消息泄露,慕容垂一死不足惜,壞了我大晉的北伐大業,可就是千古遺憾了,這一陣也就先做好淝水之戰善後之事,一方面休整軍隊,賞賜有功將士,另一方面嘛,也可以積蓄糧草,休養生息,靜觀北方的變化,一旦機會來臨,則起大兵北伐,復我河山。”

謝安直接一揖及腰,高聲道:“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邊的司馬道子和王國寶等人雖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跟着謝安一起山呼萬歲了。

司馬曜的臉上掛滿了笑容,意氣風發,這會兒,劉裕等人已經進入了廣場,列起了隊伍,而大批的秦軍俘虜,也在步騎的押解之下,開始進入廣場之中。

司馬曜勾了勾嘴角,看着那些蓬頭垢面,赤着上身的秦國俘虜們,笑道:“這些,就是秦軍的精銳嗎?都說秦軍所向無敵,幾十年來滅國無數,朕看,也不過如此嘛,遠沒有我北府壯士威武雄壯。”

謝安微微一笑,說道:“陛下,這些不僅僅是戰場上的俘虜,也有趁機歸降我東晉的苻秦宗室,微臣以爲,對於這些俘虜,宜加安撫,以示我大晉的仁德。”

司馬曜奇道:“還有人主動歸降?”

謝安點了點頭,指着隊伍的前方,一個身穿布衣,不象一般的俘虜那樣肉袒,戴着高冠,頗有幾分文士氣質,卻是高鼻深目,一看就是異族胡種的人說道:“此人乃是秦國的青州刺史,樂安男爵,苻朗是也。秦國淝水戰敗之後,我軍趁勢追擊,攻略淮北彭城,而身爲青州刺史的苻朗,則主動向我軍北府軍將領高素投降,所以,今天他也出現在了這場獻俘大會之上。因爲事發突然,這苻朗昨天才到彭城,微臣來不及向陛下稟明,只好讓他在這獻俘大會上出現,他的生死,交由陛下所決定。”

司馬曜笑道:“堂堂一州刺史,直接請降了,這樣的大事,謝侍中也不上報嗎?罷了,軍機大事,由你一併處置,就按大晉的法度,對於苻朗,特加赦免,加官晉爵吧。”

王國寶突然開口道:“且慢,敢問謝侍中,苻朗身爲秦國宗室,爲何會主動投降?難道,就不怕有詐降之嫌嗎?”

第二千五百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九百六十四章 坐擁天下愛亦空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生死鬥前佳人至第二千五百零一章 稱病爽約去他處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青龍之子口舌利第三千三百三十七章 長生魔物亦往生第三千二百一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受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多年忠僕終報主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公說可以就可以第二千三百八十章 子侄從軍苦難忍第二千六百七十一章 臨陣料敵佔先機第七百五十三章 刀光劍影秦宮亂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猛士離世天亦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激情煽動骨肉離第九百五十六章 北府忠魂永不降第五百九十一章 增設吏員裁北府第三千五百八十五章 前兵夾攻竟全功第一百八十五章 死生搏命沙場求第八百七十五章 君臣宴上終相疑第一百九十章 金戈鐵馬煙塵起第三十章 助賭興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膏樑子弟亦謀軍第三千一百五十五章 鐵牛爲質送過陣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夜襲西燕滅前營第三千一百四十五章 守住廣固平四方第三千九百三十六章第三千一百四十三章 仇人相見眼血紅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控制人心終叛離第二千五百七十五章 算無遺策三步後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是非功名塵與土第九章 佔地圈人大蠹蟲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裡丘八知前路第二千四百八十一章 陶公再赴後秦路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桓玄多了二狗頭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刑堂之上黑老大第五百九十八章 人海之中遇見你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前秦大軍欲回鄉第二千七百五十一章 榮祖亦曾爲寄奴第二千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雙子侍孟昶第二千六百六十五章 突騎馳射箭如雨第二千八百九十二章 堅持理想必孤單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私語話未來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人性賭局生死約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聖樹之下成俘囚第三千六百九十六章 鐵騎列陣衝戰車第九百六十九章 暗影黑手欲扶桓第二千四百六十七章 毒婦自有惡漢磨第三百七十三章 寄奴清晨入牢獄第三千一百七十三章 生死救援唬敵退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鐵牛出擊瓶子留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兩記耳光恩怨清第三千一百八十九章 後世科技較秘術第三百零一章 寄奴神槊斃強敵第七百七十九章 後燕形勢急轉危第六百四十二章 苻秦中原如雪崩第二千五百五十二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二千三百四十五章 揚眉吐氣意終平第二千三百五十七章 平定天下爲蒼生第二千四百九十八章 鏡中之人喻禍福第二千九百六十九章 豫北淮河山賊窩第三千九百三十二章 入粟拜爵組民團第二千三百五十一章 免奴爲客建江北第二千零一十九章 桓玄色膽睡龍牀第三千一百八十三章 天下爲公心地寬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安息王子草原商第三千八百九十六章 史書不記陰暗面第五百六十章 勇士陷陣生死劫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助力寄奴奪北府第四百六十三章 北方世家上位史第三千五百三十六章 殘兵撤退保骨血第二百零六章 百鍊鋼與繞指柔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天明列陣欲攻城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膏樑子弟亦謀軍第二千四百三十三章 寄奴現身面淵明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宮穹頂夜風涼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陰山汗帳拱手讓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強弓對射擬實戰第一千一百章 妻兒老母皆可棄第三十五章 穆之曬腹秀才高第五百零六章 勾心鬥角謀天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強弓推進箭遮天第四千章 雉尾火炬乃神器第三千二百零一章 圈地佔奴收投資第七百八十三章 八旬老賊終末路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青龍現身欲下場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青龍之外有他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塵緣已了情難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私語話未來第三千一百一十八章 北海大王欲奪宮第二千四百一十四章 敵前撤軍爲誘敵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穆之亦有多年惑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諸將皆違桓玄意第五百零八章 丁零決死突陣衝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天師三傑起海島第二千六百零六章 淮北防線不可守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神箭憑之欣然至第二千七百二十七章 鬼兵突擊王妙音第二千六百二十四章 升官晉職爲平衡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飛石襲城全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