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亂世仁君終有報

苻堅沉聲道:“劉裕,你如果明知我根本不想給你玉璽,爲何不殺了我?我苻堅可是你們晉國人的死敵,有這麼個機會取我性命,想必你就可以名垂青史了,既然取不到玉璽,換了我是你,不如留個英雄之名於史冊。所以我很不理解你爲什麼不下手。”

劉裕微微一笑:“那麼苻天王,你能說說你爲何不肯交出這玉璽呢?”

苻堅哈哈一笑:“劉裕,你知道王者的責任嗎?作爲王者,掌天下之權,同時也要對天下萬民的生死存亡負責,這玉璽象徵着王權,北方之人,無論漢胡,都相信這個玉璽就是自贏秦以來的傳國玉璽,得之者方爲天子。若是這玉璽落入他人之手,那北方好不容易纔和平十幾年的環境,又將會打破,到時候羣雄四起,攻伐不斷,受苦的,只會是萬民。我苻堅連自己的性命也不怕失去,就是不想讓野心家得了這個玉璽,號令天下!”

劉裕點了點頭:“苻堅,老實說,淝水之戰前,我恨你入骨,因爲在我的眼裡,你爲了你自己的野心,功業,不惜發動戰爭,想要一統天下,然後和那些胡人君王一樣,只想着自己享受,去奴役和虐待天下百姓,尤其是我們漢人。我見過了太多因爲戰亂而南下逃難的百姓,更加深了這個印象。”

苻堅長嘆一聲:“那隻怕是你劉裕對我的誤解了。我想一統天下,非是爲了自己的帝王野心,而是想要天下一統,從此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我們氐人建國,之所以取國號爲秦,就是想象當年秦王掃六國,平天下一樣,結束這近三百年的亂世啊。無論是漢人還是胡人,都是我的子民,我苻堅治國這十幾年來,別的不敢說,但可以拍着胸脯,摸着良心說一句,我對得起天下的子民!”

劉裕冷笑道:“當年的秦朝可以掃平天下,是因爲有了絕對的實力,而且秦朝本身是周天子冊封的諸候之一,同屬華夏,自然有資格平定天下,建立新的朝代。可是你們秦國,不過是異族蠻夷,當年晉國對你們有恩惠,遷你們入中原居住,國難當頭,你們不思報國,卻是在亂世之中趁機自立,還好意思說是爲了天下百姓嗎?”

苻堅搖了搖頭,神色堅毅:“劉裕,你怕是對我們有誤會,當年晉國宗室內戰,各級州郡機構早就蕩然無存,晉國的封疆大吏不是想着在亂世中給我們一條活路,反而是在我們的部落裡徵兵徵糧,甚至要讓我們舉族成爲奴隸,如此,我們纔不得已離開自己的故鄉,到處流浪,只爲了活下來。後來晉國在北方被匈奴劉淵所滅,兩任晉帝先後被胡人皇帝所殺,而你們的東晉卻是遠逃江南,自顧不暇,我們除了自立,還能如何?劉裕,若是有一天,你的大晉朝廷突然消失了,你當如何自處?”

劉裕嘆了口氣:“那些都是過去的往事了,說你們不忠是有點過分,到目前爲止,你一直只稱王不稱帝,還算是對大晉有了最後一點忠誠,跟匈奴漢趙,氐人羯趙這些虎狼之國相比,你們秦國對百姓還算寬仁,這一路上,我看到很多百姓,大部分是漢人,即使背井離鄉,拖家帶口,仍然想要來投奔你,看起來,你苻堅平時對他們是還可以,換了我們大晉,各地的百姓未必會如此。”

苻堅的臉上閃過一絲得意之色:“這就叫患難見人心,孤平時以仁待天下萬民,這時候自然會有所回報。只可惜…………”說到這裡,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恨意,“只可惜孤以心對人,有些人他根本就不是人,比如慕容垂和姚萇,他們爲了自己復國自立,欺騙我,把全天下的百姓陷入了水火之中,若是上天有靈,就應該打雷劈了這兩個奸賊,爲天下人除害!”

苻堅想到這裡,心中的怒火無法遏制,臉色通紅,鼻孔都噴着火氣了。

劉裕淡然一笑:“苻天王,別激動,氣壞了身體可不好。現在事已至此,你就是作法詛咒他們也沒用了。我之所以會改變對你的看法,民衆對你的支持是一回事,但是更讓我相信你是個明君的,而是另一件事。”

苻堅的心中一動,看着劉裕:“何事?”

劉裕肅然道:“自慕容泓,姚萇起兵作亂以來,中原和關中已經是戰火紛飛,百姓不是聚衆自保,就是向着洛陽,長安這些核心大城市逃難,這回我和慕容蘭能混進來,就是跟在從洛陽逃往長安的難民之中。長安城一下子多了這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張嘴,原本就不算寬裕的糧食儲備,一下子就非常緊張了,一般稍有理智的主君,碰到這種情況,也肯定是拒絕各地流民的涌入,以保證自己軍隊的糧草,可是你苻堅,卻是收下了這些難民,甚至爲了給這些難民爭取糧食,置長安於慕容鮮卑的直接攻擊危險之中,主動帶兵去三原一帶的關中糧倉去與姚萇作戰,以保今年的秋糧,只這一點,就算得上是一個心存百姓的君王,衝着這一條,苻堅,我代萬民向你說聲謝謝。”

苻堅的眼中淚光閃閃,聲音也有些因爲激動而發抖:“你,你當真這樣看我的嗎?”

劉裕點了點頭:“我跟着流民一路前來,又在這長安城裡呆了近一個月,所見所聞,無論是民衆還是軍士對你無不稱頌,我想,這不是可以收買的,民心確實向着你。儘管羌人和鮮卑人因爲野心家的挑撥而作亂,但是其他民衆,尤其是漢人民衆都在這個時候擁戴你,苻堅,我想你這幾十年來治國時對民衆的恩情,現在終於有了好處了。”

苻堅長嘆一聲,說道:“你們漢人畢竟是禮儀之邦啊,即使是普通百姓,也知道知恩圖報,比起那些恩將仇報的鮮卑人,羌人,真是天壤之別。”

第三千四百九十八章 拋車飛囊破突騎第三千二百二十五章 宰輔之位誘希樂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孤身留下釋妙音第二千八百八十一章 五子良將爭上位第四千零三十四章 弘之奔赴第二陣第三千五百零三章 梟首軍前震敵膽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桓玄問計新智囊第二百七十九章 匈奴遁逃寄奴追第二千九百五十七章 國師竟有軍國才第二千五百零九章 兄弟交心力斷金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求援雍州救江陵第三千五百零四章 側翼突襲新戰法第三千一百三十九章 陣形切換戰屍鬼第三千章 深淵巨魔諷希樂第三千九百六十一章 朱雀寄奴不兩立第八百八十七章 陰影重重黑手謀第四百五十七章 主動在我不在敵第二千四百一十章 神佛不佑沙場事第三千二百三十七章 移魂借體回光術第四百四十三章 羣狼奪嫡套路深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賜良機在眼前第二千二百二十六章 箭矢風暴刺客襲第十七章 賣草鞋喊破了嘴第七百零六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三千一百一十二章 爭功推過有原因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穆之羨之有密謀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牢之慾行晉陽甲第三十一章 荒野草地遇巨蛇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寄奴登城如天神第三千二百一十二章 率領鐵騎出城擊第三千二百二十章 仁義滅國引流民第三千一百八十二章 實現初心成神聖第三千三百零八章 鐵騎出陣阿壽衝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百戰狼王欲反殺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希樂選邊站世家第三百五十九章 寄奴亦有動搖時第十五章 慈母婆心解心結第二千九百八十九章 包廂私交假黑疑第三千二百二十二章 編造理由欺忠良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戰神降臨酒館驚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多年暗間終激活第八百四十章 是敵是友任君擇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飛刀斃敵手摺槊第九百三十七章 步騎合圍欲夾擊第二千四百八十七章 降軍回荊方解散第一千二百章 英雄叛徒何所定第三千九百二十四章 天下熙攘利來往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柴壁大戰可覆盤第三千一百七十五章 暗治殺器五龍口第二千三百八十六章 後秦朝堂辭色常第二千六百八十八章 跨超血坑反衝擊第二千六百七十九章 吳兵大戰殺手團第三千三百九十章 遇騎不退以命搏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狼狽爲謀各算計第三千四百一十二章 敏敏罵醒夢中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手探胸慕容怒第三千六百一十二章 腹黑來客竟是他第三千八百四十一章 漢匈故禮迎新婦第二千七百五十二章 神箭對飈奔雷折第二千六百七十章 悍不畏死後續突第三百五十五章 婷雲喜從天而降第七百八十二章 苻丕身邊有智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朱雀暗影現二姝第八百零七章 富貴人心何可取第四千零四十五章 後手盡出大反攻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舉賢避親爲天下第二千五百六十二章 黑槊將軍問誓言第六百五十七章 庾楷出手助刁逵第二千九百九十章 亦曾與賊是同袍第二千九百七十七章 普渡衆生無家國第二千六百零九章 世家大族無餘糧第四千零三十章 天下水師誰最強第二千零九十二章 步騎相繼摧敵鋒第二千八百四十七章 穆之敞懷吐心聲(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天王出征賊子伏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無神論者拓跋硅第二百零一章 鐵匠幢主大錘兇第三千一百五十五章 提議開城釋婦孺第九百六十九章 暗影黑手欲扶桓第三千六百二十四章 欲授雍州與道濟第三千二百四十六章 損兵折將亦無功第二千六百七十三章 火攻車陣狂騎突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牛川大會各部集第七百六十八章 君子協定各相安第二千七百五十章 神兵天降奪臨朐第二千七百五十二章 神箭對飈奔雷折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智激大帥任選兵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白虎亦通兵法謀第三千四百一十九章 城中大亂自相殘繼續聊聊第七百一十三章 帶民逃難何可往第二千三百零六章 毛氏欲得荊州地第二千七百三十六章 垣家兄弟留後路第三千五百三十章 落馬反殺終報仇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天意如此人徒嘆第二百七十六章 匈奴亦有小九九第四百二十六章 烈火焚城終不守第四千零三十三章 飽和攻擊浪峰起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拓跋狼王不退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偷渡不成蝕把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