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議

一陣子之後,畢自嚴開口道“皇上,臣認爲,對於官員的任命,考覈,對錢糧的預算,撥劃,對各部的事務、要害官員的任命,都應該由內閣來決定,權職統一才能通達上下,否則散亂不堪,即不能有效用事,還會增加內耗,不利於朝廷穩固,‘新政’推行……”

朱栩靜靜的聽着,畢自嚴沒有繞彎子,很是直接,意思也很明瞭,就是要從六部上搶權,並且任命六部要害官員,這是要徹底掌握六部,將六部變成內閣的從屬、執行機構。

對於內閣集權,朱栩倒是沒有什麼意見,一個強大,堅定的內閣是推動政務的必要,但是內閣與六部各有權職,不能一昧的剝奪,將六部變成空架子,這會適得其反。

這些朱栩沒有說出口,不動聲色的道:“嗯,繼續說。”

畢自嚴道:“臣與六部尚書都仔細的談過,他們也都各有想法,臣已經擬好條陳,先奏請皇上,過幾日再開內閣會議,仔細商討……”

朱栩沒有說話,傅昌宗,周應秋等人他都許諾會讓他們入閣,這個時候應該不會與畢自嚴爲難,戀棧權位不鬆手。

“……臣打算調遼東總理大臣孫傳庭入閣,還請皇上允准。孫大人在朝廷政務,地方政務都閱歷豐富,能力也很強,臣認爲他最合適入閣。”畢自嚴道。

這個朱栩早就知道了,也認可,點頭道:“準,命他年前進京入閣,加東閣大學士。”

“謝皇上。”畢自嚴看了眼朱栩,又道:“年關將近,諸事繁雜,臣擬了奏本,還請皇上過目。”

朱栩‘嗯’了聲,伸手接過,翻開看了起來。

看了第一眼他就皺眉,畢自嚴對內閣的構想超乎他的想象,不僅是收走了吏部的人事權,戶部的財政權,還包括了稅務總局的稅權,皇家錢莊的鑄幣、發行權,甚至於最後六部九寺的官員任命都要拿在手裡,近乎將除了內閣外的機構都變成了傀儡。對內閣政務的分配,決策,執行,監督,複覈等等,都有着頗爲詳細的預設,看上去頗爲複雜。

同時,畢自嚴認爲各省巡撫,總督以及各府的知府的任免權也該歸內閣,謀求強化朝廷對地方的控制。

接着,他還寫了對田畝制,農民的一系列規定,希望設立更爲嚴格的戶籍制度,控制人口流動,將百姓都牢牢的鎖在地上。

隨後他建議應該對商人有所限制,尤其是已經被內閣接管的惠通商行,謀求進行拆分,遏制商貿對農業的影響,甚至對於海關,海貿都做了‘穩妥的計劃’。

朱栩看着,神色不動。

這樣一道奏本,放在整個大明其實都是無可挑剔的,種種手段也全是爲了應付災情,確保國家穩定,手段,方式方法都沒錯。

唯一的缺點就是格局!

現在是整個世界發展的一個拐點,不能迎頭而上就要被遠遠的甩在身後,並且會停滯不前,甚至是倒退,而大明以外的世界會日新月異,跨越式的發展,。

畢自嚴見朱栩沉吟不語,心裡微跳,還是耐着心,微低着頭,沒有詢問。

朱栩反反覆覆的看着這道奏本,有很多可取之處,對他的政務也有不少拾遺補缺,只是這‘格局’二字就足以抹殺太多。

這個說起來也怪不得畢自嚴,哪怕歐洲人走上大航海時代也只能算是一個意外,奧斯曼堵住了路上的貿易通道,這才逼得他們進行危險的海上探險,要讓身爲世界中心,天朝上國的明人出海那太難,更不會料到往後世界的鉅變。

朱栩擡頭看了眼畢自嚴,心裡斟酌着話語。朝廷這些大人們被他連翻打擊,否定,現在他要小心的安撫,不能真的打擊到他們的信心。

一陣子之後,朱栩道“內閣與六部各有職權,從屬關係上,內閣統轄六部,但也不能一昧的攬權,將六部都掏空,內閣有內閣的職權,六部有六部的責權,不能所有的事情都由內閣事事親爲,要相信下面的部門,給予足夠的自主權力,這樣才能發揮所有人的積極性,充分的調配一切力量,而不是變成朝廷的內耗……所以,對於內閣應該擁有哪些權利,六部九寺應該擁有哪些,怎樣才能避免人浮於事,相互扯後腿,這些都要謹慎思考,審慎選擇……”

畢自嚴一怔,有些異色的擡頭看向朱栩。

倒不是因爲朱栩的話,而是他的語氣,並不是過往的直接否定,或者直接給出決定,而是一種‘商量’的語氣。

朱栩沒有注意到畢自嚴的神色,心裡還在斟酌,道“關於你提到的田畝,現在安南,遼東都在移民,相關政策要有所區分,不能一而蓋之,讓地方上爲難,不止要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也要對地方上的情況進行摸排,不能全都看着奏本決定國政要事,尤其是督政院,一定要重視起來,這是我們瞭解地方的一個重要渠道……”

畢自嚴微低頭,道:“是。”

朱栩看了他一眼,道:“關於商業部分,你做的還不夠細緻,太過籠統,我大明的商業環境,商業門類,南北差異,東西不同等等,我們都不清楚,沒有做過詳細的調查,沒有具體的數字,所以不能一棒子打死,要有一個具體的規劃,哪些要禁止,哪些要打擊,哪些是限制,哪些要扶持,這些都要分個明白……尤其是海貿,朕也是打算試試,內閣不要去阻止,朕先看看具體效果再說……”

畢自嚴聽着朱栩的話,見裡面沒有強逼的意思,心裡稍鬆,也覺得在理,道:“是。”

對於畢自嚴,朱栩已經覺得不太適合作爲次輔,不過新的次輔還要培養,需要時間,沉吟一陣,道“孫傳庭,儘快進京吧,內閣先完善起來。”

“是。”畢自嚴道。對於孫傳庭,他是比較滿意,這個人持身守正,軍政皆可,是個難得的人才。

“關於大議,你們安排的如何了?”朱栩端起茶杯,話題一轉的道。

畢自嚴坐直身體,道:“還在準備,不知皇上有何示下?”

朱栩喝了口茶,道:“朕打算改變一下形式,由左次輔向各省巡撫,總督傳達朝廷具體的,各方面的政務以及明年計劃,要詳細,包括各個方面,官員任免,錢糧支出都在內,各省巡撫,總督可以提問,質詢,然後商議出最好的辦法來,另外朕考慮要開放信任投票,就是他們對各個內閣,六部尚書進行投票,低於一定比例的,要罷免,調任……”

畢自嚴眉頭頓時一皺,這樣內閣豈不是要受地方轄制?

待朱栩說完,畢自嚴沉吟着道“皇上,此舉怕是會影響內閣威信……”

這一點朱栩早有考慮,但內閣肯定要受到制約才行,現在督政院還不成熟,地方的這樣一種‘反制’也有利於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不是事事依賴朝廷,人浮於事的被動。

朱栩道“具體的方式方法,內閣可以再商討,但對地方的意見一定給予充分表達的機會,完全依賴奏本是不可靠的……”

畢自嚴若有所悟,想了下便道:“是,臣回去之後會依照皇上之意,商討一個具體辦法,再奏呈皇上。”

朱栩微微頜首,接着就道“既然孫傳庭確定入京,其他的事情也不要拖了,周應秋,傅昌宗,六部尚書你們內閣要儘快拿出安排辦法,不用拖過年了,早定早安人心……”

對於這些人的安排,朱栩也都與畢自嚴商量過,聞言畢自嚴就道:“是,臣回去之後就召內閣,六部尚書商議,儘快定下來,關於降爵,皇家政院的事,臣也打算在年底之前頒佈詔書,以免影響大議。”

朱栩站起來,一擺手的點頭道“嗯,朕明天入閣,準備好,送過去朕蓋印。”

“遵旨。”畢自嚴起身,又悄悄看了朱栩一眼。

雖然沒能讓皇帝完全同意他的奏本,但他發現了一個意外,那就是皇帝的態度似乎有所改變,沒有繼續壓制內閣的意思。

朱栩看着畢自嚴的背影,捏着下巴想了想,俄爾就笑了起來,

畢自嚴雖然不是他想要的那種有能力,有魄力的開拓之臣,但能不屈不撓,任勞任怨的做事,也是難能可貴。

“壞人!”小丫頭埋頭寫字,小聲嘀咕了一句。

房間裡很安靜,朱栩立馬就聽到了,皺了皺眉,道:“再抄三遍,不然不準吃飯!”

小丫頭頓時瞪大眼,怒道“皇叔你欺負人!”

朱栩沒理會她,看向曹化淳道:“兵部那邊什麼情況?”

小丫頭見朱栩不理會他,氣道:“我要找母后評理!”

曹化淳已經習慣叔侄倆的鬥嘴,上前一步,道:“盧大人已經接管了巡防營,兵部那邊似乎有些聲音,不過被孫閣老壓下了,對於軍改,暫時還沒有完整的想法。”

朱栩‘唔’了聲,看着他笑道:“怕不是沒有完整想法,而是擔心朕再駁回去,正在想辦法怎麼力諫朕吧?”

曹化淳微微躬身,沒有說話。

孫承宗悄悄的與不少軍方之人溝通過,希望聯合起來說服皇帝,阻止兵權合一。這些自然瞞不過皇帝,一些奏本甚至已經入了司禮監。

朱栩對於孫承宗的想法其實很理解,不過軍權合一是歷史大勢,且現在大明的狀況也不適合繼續軍權分散,這件事,由不得他們反對,拖延。

_

獨斷大明羣:177745561。全訂鐵桿書友加入。

第1497章 貸款陷阱第一百零零章 漕運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番外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1177章第1242章 大生意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1184章 立太子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餘毒未清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1187章 破局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1380章 壓力如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1314章 以理服人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兩百五十九章 宮門開第四百七十六章 欲伐遼東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1422章 懷念朱栩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三百九十章 皇上準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1376章 試探第八百七十七章 召見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忠善(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五百四十七章 指責皇帝第1238章 闖關東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路向北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看穿朱栩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1215章 無聲無息的對峙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1285章 一場好戲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1524章 新問題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下有對策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1273章 政治道德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三百一十四章 圍而不攻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難處境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滅第1444章 冊封第1385章 外樣大名的背叛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王當政第1344章 大開殺戒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一千零九章 左良玉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路向北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七百八十三章 驚喜交加第1323章 殺氣縱橫第1388章 明正天皇的野望第1377章 血腥戰術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1302章 畢自嚴真病了第1220 彈劾溫體仁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難處境第九十九章 錢謙益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1131章 粉墨登場之前第五百二十八章 官身納稅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橋頭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九州第1346章 王牌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九州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