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陪練1

等到梵浩真的和專業運動員一起訓練的時候,才知道想得太簡單。

訓練從體能訓練開始的,李娜已經跑了十幾分鍾,現在梵浩跟在後面繼續跑圈。餘教練要梵浩跟上節奏,梵浩剛開始還不明白,一跑起來才知道。

首先勻速跑動,圍繞着半個網球場,實際可能只有三十米的距離,每當轉到底線的時候,餘教練喊加速,李娜瞬間衝出去,也就是四五步的距離衝到底線的另外一側,然後降速轉彎,放慢節奏,梵浩第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結果差了一大截,趕緊加快跑過去。

結果連續幾圈的熱身之後,餘教練喊,“這次加速一整圈,聽我口令。”兩個人頂清楚之後,突然喊到“加速”,倆人立即衝刺一整圈,“減速!”,李娜聽到口令慢慢降速,梵浩也跟着降低速度,結果一個邊線還沒跑完,餘教練的口令又響起,“加速!”,李娜在前面立即加速,梵浩又被拉開三四步,還好梵浩身高腿長,一圈之後有跟上。

梵浩第一次經歷這樣的體能練習,幾個衝刺之後就已經氣喘吁吁了,看李娜根本沒有吃力的樣子。又跑了幾次之後,梵浩開始出汗了,身體已經感到疲勞。餘教練雖然安排李娜的訓練,也看着梵浩的狀態,李娜的訓練量到了,就停下來進行下一項訓練。

“現在開始放鬆,慢走一圈。”餘教練說,“下一項折返跑,側身從底線跑到發球線,身體下蹲手摸到發球線後返回,在下蹲摸到底線後向球網方向,碰觸到球網後返回底線。”

“梵浩能跟上嗎?”餘教練特殊問了一句。“嗯“,梵浩答應一聲,點點頭,沒有再說話,因爲梵浩覺得呼吸節奏不是很理想,調整一下。

一圈走完,兩個人分別站到兩個區的底線,等待命令。“準備,調整呼吸十秒鐘。”餘教練說,幾秒鐘後,餘教練喊:“出發”。

梵浩這次反應還算迅速,第一組跟上節奏,兩人回到底線剛剛站好,餘教練又喊,“出發”,梵浩趕緊又動起來,結果忘記是到發球線,直接跑到了球網,才發現做錯了,沒辦法只好直接回到底線,等着下一組。

“注意力集中,十秒鐘準備,”餘教練說,

“三,二,一,出發!”

“十秒鐘準備,”“出發!”

“出發!”

“三十秒放鬆,再來五組。”

“出發!”

……

第二項訓練結束了,梵浩已經覺得喘氣費力了。怎麼可能這樣呢?平時和教練訓練兩個多小時也不會這樣啊?正在努力回覆呼吸穩定梵浩聽到教練說,“慢跑恢復,五圈。”然後返回看到李娜開始半場跑圈,梵浩咬咬牙也跟上去了。五圈下來,雖然呼吸還有點急促,但是身體感覺稍稍好了一些,不像剛纔那麼疲勞的感覺。

“下面第三項,腳步訓練。”餘教練說,然後拿出一個繩網鋪在地上,有點像小孩子玩的跳格子的遊戲,但是每個格子都不是很大,連續十幾個格子。“李娜你先開始,梵浩看好再跟着練習。”

李娜開始練習,三次之後餘教練才讓梵浩跟着練習,但是兩人離的較遠,差不多李娜跳到五六個格子之後才讓梵浩開始,怕梵浩剛練習出錯誤。梵浩第一遍沒有錯誤,但是速度就慢了很多,餘教練在邊上說,“腳步對了,但速度太慢,加快一點。”梵浩第二次加快一些,還算順利做下來,餘教練又說,“要用你最快的速度,然後保持正確,試一次。”

梵浩又來到繩網前,平靜一下之後開始,最快的速度,可是在七八個格子之後就絆蒜了,差點摔到。“還可以,速度不錯,之後不用這麼快的速度,保證完成的情況下逐漸加快腳步吧。”餘教練說。

這個練習比較之前的強度沒有那麼高,梵浩的身體慢慢恢復,感覺還好了。經過多項的體能及靈活性的練習,梵浩終於感覺疲勞了,可是李娜還在跟隨教練的指令進行訓練,動作完成的標準,節奏也沒有走行。可是梵浩自己卻跟不上節奏了,動作有些時候不到位。

一個小時過去,終於休息了。

“休息十分鐘,然後我們有球訓練,”餘教練說,“梵浩你不要坐下來休息,繼續慢走活動,喝水也小口小口的喝,間隔兩分鐘再喝,多喝幾次。”梵浩答應一聲,然後繼續慢走緩解身體疲勞。

梵德明和趙萍在球場外看得心疼,尤其趙萍看到兒子喘氣都費勁的時候更難受,但是兒子一直堅持下來,讓趙萍覺得兒子有點長大的感覺。梵德明倒是對兒子成長表示了讚揚,認爲兒子堅持下來,磨練了意志力和心性。

休息過後,開始了有球訓練。餘教練先讓梵浩在邊上看一看,學習一下如何有球訓練,以後好做陪練。餘教練站在網前,身邊是一車網球,準備拋球,李娜站在底線,準備擊球。餘教練向着李娜的正手方向拋球,李娜跑向正手位,擊球之後還沒等球落地,餘教練已經把第二顆球拋向了相反的方向,李娜立即跑向反手位,擊球,下一顆球又從教練手裡飛出去了。

這個有球訓練的強度遠高於之前梵浩練習的強度,根本沒有休息和反應的時間,之前梵浩只是一顆球一顆球的擊打,至少可以先回位後教練才發下一顆球,這個訓練是第一顆球剛剛擊打完畢,下一顆球就發出去了,對體力和反應速度的要求確實很高。

梵浩認真觀察着訓練情況,發現李娜在每次擊打球的時候都力求擊球效果最佳,而且或者直線或者斜線,並不一定,但都會越過球網落在界內,說明每一球都有能力控制好。而且腳下的變向,移動和調整基本沒有多餘的動作,非常流暢的感覺。

很快,一組訓練結束,大概超過一百顆球的連續擊打,讓李娜見了汗水,呼吸也加快了,梵浩在邊上也看的清楚。餘教練讓梵浩幫着撿球,裝到球車裡,問梵浩,“你想試一下嗎?”

“我想試一試,餘教練,”梵浩回答,他確實想試一下,之前從來沒有過這個節奏的擊球,業餘的娛樂比賽節奏也沒有這麼快的。梵浩把球車準備好,也站在底線,準備擊球。

“開始了,”餘教練說,第一球正手,梵浩打個直線,界內,梵浩正在看這顆球的落點,那邊教練已經喊到,“看下一個球”,梵浩趕緊看教練的方向,球向着中路過來,還好不用跑很遠,調整一步,梵浩反手把球打過去。擡頭的時候就看到向着反手更遠的方向一顆球已經飛出來,趕緊在跑過去,擊球,根本沒來得及看球飛到哪裡,教練手裡的球已經向着正手方向發出了,跑吧。

球打到了,可惜下網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五盤大戰第一百零八章 新想法第一百八十七章 半決賽無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粉絲第八十三章 晉級第四百四十八章 挑戰者第一百二十四章 溫布爾頓的比賽第三百零一章 繼續前進第四百三十三章 改變的效果(五千字大章恭喜“踏蓮清歌”成爲舵主)第一百五十三章 決勝3第五十九章 出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收穫與失落第二百七十一章 衛冕之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卡費爾尼科夫第四百四十二章 記錄第四百四十五章 二十二次擊球第三百八十四章 試驗不成功?第二百八十七章 拍廣告第五十八章 前進2第一百七十章 Tokyo第四百零二章 錯過的紅土賽場第七章 教學1第九十六章 泡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七1第一百三十四章 積分向前衝第一百一十七章 比賽和訓練2第六章 學球第三百三十五章 上海和東京(三更求推薦票)第三百七十八章 強勢的梵浩第二百零一章 現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拉鋸第三百五十三章 費德勒的無奈(二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正賽開始第二百一十五章 溫網賽前第四百四十一章 勇往前行第三百四十一章 二零零五年的第一次交手(三更求推薦票)第二百八十一章 衛冕第三百七十七章 決賽納達爾第三百八十七章 托米·哈斯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黎巴黎(二更求推薦票)第二百二十三章 小插曲2第二百七十四章 反思和晉級第二百三十二章 決賽六(保底一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戰傳奇第四十八章 訓練第二百七十七章 無所畏懼第四百零九章 面試第三百三十章 費德勒的第二次相遇第四百二十一章 二零零七開始(恭喜銀河新軍成爲舵主)第三百三十二章 回亞洲(三更求推薦票)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勝第四百一十二章 北美硬地賽季無題第十九章 新朋友2第三百三十五章 上海和東京(三更求推薦票)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見第二百九十二章 悉尼和墨爾本第四百三十三章 改變的效果(五千字大章恭喜“踏蓮清歌”成爲舵主)第四百零三章 紅土賽場的真正BOSS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二十四章 溫布爾頓的比賽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勝2第四十八章 訓練第四百四十三章 拉鋸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爲傳奇的開始第三章 選定目標第一百六十一章 感覺不爽第三百一十五章 超長搶七第六章 學球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賽老面孔第一百二十七章 比賽還要繼續第二百三十章 決賽四(二更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六章 真正的命運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進攻進攻第一百四十三章 籤位表第三百三十五章 上海和東京(三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二章 莽一點1第四百三十六章 連勝連勝第一百零三章 第一次的ITF男子巡迴賽(加油,王薔)第二百零八章 奔波第二百七十章 準備溫布爾頓第三百四十四章 八進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迷失第二百八十二章 八卦·假期·訓練第七十八章 國內2第四百四十四章 充滿希望第二百一十章 Come on第三百五十五章 你想啥第一百八十二章 卡費爾尼科夫第一百零六章 變化第二百九十章 二零零四啓程第三百四十一章 二零零五年的第一次交手(三更求推薦票)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路堅持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教練第八十九章 橘子碗2第二百三十章 決賽四(二更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四章 美網開始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路堅持第八十四章 莽一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