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9章 詭異的人事安排

關於琉璃器皿的事情,郭業的確是有些不佔理。單單是琉璃器皿也就罷了,關鍵的是,此事竟然逼死了老侍中王圭。

朝堂之中,要評正人君子的話。第一個就得說是魏徵魏玄成。第二個,就得說是王圭王叔玠了。那是有名的清廉自守,剛直不阿。

這麼好一個清官,竟然被人逼死了。誰不憤恨

你郭業位高權重怎麼樣你郭業受寵有怎麼樣哪怕你真是陛下的私生子呢,也不能一手遮天吧

捅了這麼大的婁子,總得受點處罰吧

哪怕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只罷免了你的長安令一職呢,看在陛下的面子上,我們也能捏着鼻子忍了。

結果呢,沒有完全沒有你不僅毫髮無傷,還被賞了十萬貫錢。

這還有天理嗎這還有王法嗎

是可忍孰不可忍

衆朝臣心裡邊憤恨,不敢找李二陛下的麻煩,於是乎一股邪火全發到了郭業身上。

明面上找郭業的麻煩他們是不敢,但是表明不合作乃至看不起的態度,還是毫無問題的。一時之間,郭業彷彿成了一陀臭狗屎,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不僅如此,在他們的宣揚下,郭業在民間的名聲,也是臭了大街轉眼之間,郭業的名號已經能和商朝的費仲尤渾、秦朝的趙高以及漢朝的董卓相提並論。

秦國公府的家人出去之時,受了不少百姓的冷眼。買啥啥貴還不說,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做秦國公府的生意。

這股風潮起來之後,羣臣就開始等着看郭業的笑話了。大夥這麼一通排擠,你郭業只要有點羞恥之心,就該知道人心向背,主動辭官。

但是,事實證明,他們想錯了。郭業還沒有主動請辭呢,一場空前的官場風暴襲來,令他們完全顧不上再排擠郭業了。

李二陛下已經開始了朝堂的大清洗。

首先,魏徵上表,以年老體弱爲由,乞骸骨。李二陛下略微挽留,也就準了。

朝廷上下誰不知道,魏徵雖然快六十了,但是身體很好。這下子主動請辭,不用問,那是被逼的被誰逼得那還用問,李二陛下唄。

這還沒完,緊接着吏部尚書孔穎達,也在李二陛下的暗示下,上了乞骸骨的奏摺。

最後,李二陛下還下了一道聖旨,令吏部清理六十歲以上的四品以下官員。

空出來這麼多位置,誰來代替他們呢

郭業被從禮部尚書調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上,至於他的禮部尚書一職,則由中書侍郎岑文本接任。魏徵的中書令一職,則暫時空置。李行廉以中書侍郎之名,暫時負責中書省的日常事務。

王圭的門下侍中一職,則被李二陛下下旨取消了。從此以後,門下省由四個門下侍郎一同負責,

另外,空懸了幾年的兵部尚書一職,也有了主人,那就是大老黑尉遲恭。

至於被清退的年老官員,則由吏部選派能員代替。

文武百官,見到這幾份諭旨,又是一陣心寒。即便是作爲此事最大受益者的郭業,也感到大大的不妥。

他當然知道,李二陛下此舉的目的,是加強對朝堂的控制,然後,再推行他那個真正一統天下的計劃。

但是這番人事調動,也實在太離譜了。

先說尉遲恭,大老黑打仗是有兩下子,讓他當個領兵大將毫無問題。但是他不識字啊,兵部要負責兵員的調動,糧草的配送,尉遲恭這個大老粗如何能幹得了兵部尚書

再說自己,根本就不是當吏部尚書的材料。吏部尚書,有天官之稱。負責考覈任免四品以下官員。換算到後世來說,那就是廳級以及以下的官員,可以一言而決

這個官職太重要了,也太敏感了。不是德高望重之人,怎麼可能坐穩這個位置

這可不是不良人,派楊鳳怡去武力威逼一下,就差不多了。這個位置上,需要的不是武力,而是威望而自己呢,威望是沒有,臭名倒是聞名於世

自己當吏部尚書,怎麼可能讓下面的官員心服口服還有,原來的吏部尚書乃是孔穎達,自己和孔老頭的關係可不錯。這次相當於自己搶了他的吏部尚書,以後見了他,可怎麼交代

更嚴重的是,自己還要負責清退年老的官員,這個更是吃累不討好的差使。那些上了年紀的官員,給自己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自己可怎麼應付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郭業見了這幾份任命,看到的是李二陛下爲了推行自己的一統天下的大計,用力過猛,官職所授非人。

朝堂之中的其他官員,卻是從另一種角度理解這些調動。

死了的王圭,被罷斥了的魏徵和孔穎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喜歡給李二陛下提意見。

李二陛下不管王圭的死活,勒令魏徵和孔穎達退休,這說明什麼說明他不想在朝堂之上再聽到反對他的聲音。換言之,李二陛下在一代昏君的道路上,開始漸行漸遠

尉遲恭當上兵部尚書,人們並不怎麼反對。大老黑人緣不錯,大家都知道他雖然雖然口無遮攔,但是沒啥壞心眼。對於他的升官,人們都是樂見其成。

至於尉遲恭對兵部的影響這個官職空懸幾年,兵部都能正常運轉。即便尉遲恭不識字,只要不管事,就不會對兵部有什麼危害。

對於郭業當上吏部尚書,人們的心情就十分複雜了。

他們一方面是憤恨奸賊得勢。另一反面,卻是更加確認郭業就是李二陛下的私生子。李二陛下把他從禮部尚書調到吏部尚書的位置上,這是準備傳位了

本來,郭業已經掌握了長安城的兵權,現在又掌握了全國地方官的人事權稍微經營幾年,那就是個小皇上。李二陛下再想傳位,就更加順理成章了。

眼睜睜地看着郭業前途無量,官員們開始兩極分化了。一部分的官員再也不敢疏遠郭業,秦國公府門前每日裡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但是還有一部分官員開始心灰意冷。當今天子,越來越昏庸無道。至於他的繼任者,更是害死一代清官的罪魁禍首。可以預見,不久的朝堂之上,定然是奸佞當道,好人遭殃。

聖人云,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如今朝堂昏暗,自己這個官當得還有什麼勁不入歸去不入歸去

說起來,也是貞觀年間政治清明,朝堂上充滿理想色彩的官員還是很有一些。竟然真的有不少官員,主動上書請辭

吏部尚書郭業哪敢批准這麼多人辭官急忙報給了李二陛下。最後李二陛下下了一道聖旨,從今往後,年六十以下着,嚴禁主動辭官

李二陛下不準辭官,這幫人也不敢掛印還鄉。於是乎,就紛紛稱病不起,給李二陛下玩起了非暴力不合作。李二陛下所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其實,無論是請辭的官員,還是投奔郭業的郭業,都只是朝廷官員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官員,則是沉默着,醞釀着

現在,明眼都知道,目前大唐朝廷的氣氛很不正常。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再迎來一場大的變故,甚至有可能是政變。

發評論,贏獎品!

第1752章 子儀不出,奈蒼生何(3)第1251章 賭神郭子儀(下)第139章 到底在幹嘛?第365章 山水終有相逢時第1329章 善花歸心(中)第841章 風塵三俠的愛恨糾葛第1820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61章 再見桑巴第297章 小僧法號玄奘第791章 焦頭爛額第207章 馬周其人第930章 吐蕃大相跪下來第104章 並非戰敗那麼簡單第597章 情勢堪憂第715章 滿口咧咧瞎忽悠第226章 強攻阿里土城第2105章 先嚇後蒙第108章 便宜岳父新鄰居第1295章 再見鄭菲菲第2043章 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第1916章 地上佛國第452章 荒唐的比賽第1765章 以德服人第1216章 巧遇,離去第113章 三百潑皮聚山廟第454章 城外有座蟠龍觀第557章 三個要求第413章 平康坊, 風滿樓第875章 無利不起早第1451章 三份聖旨(下)第1365章 想歪了第1843章 鳳怡來也第2022章 誤會(下)第1586章 讓歷史迴歸正軌第192章 英雄大會之最後一戰第33章 大唐第一個字花館的誕生第1992章 逼婚第134章 醜陋勾當第847章 真正的目的:退而求其次第1695章 最後的贏家第291章 來首詩,應應景兒第206章 馬元舉即將離去第437章 合作無間第931章 《格爾木條約》第1364章 春意樓第1807章 李泉中計第2251章 壽比南山不老鬆第1751章 子儀不出,奈蒼生何(2)第697章 癡情的皇帝,執拗的皇后第1032章 南方,南方第349章 三年變遷第500章 旁敲側擊第1235章 天竺女王見天可汗第1610章 打了折扣的承諾第2008章 十堂會審第703章 震怒,威脅第133章 難以抉擇第1347章 郭小哥求婚記(6)第499章 童言巨乳第1582章 終於要幹本職工作了第1292章 天生帶路黨第119章 戰前定策第240章 前隋遺寶第2064章 客棧巧遇第1597章 楊鳳怡刷臉記(下)第497章 陣容龐大的回訪團第1513章 線索有了!第2083章 楊青青第1574章 鼻荊的暗子第441章 救兵到了第1568章 貴在深山有遠親第630章 鬥詩第1275章 心有不甘第911章 庶出的王爺們第1725章 攬活上身第1971章 玩脫了?第1329章 善花歸心(中)第1862章 先鋒第1176章 驟變第2002章 原來是你第1545章 李靖的小心思第1276章 報仇!第2100章 楊盛的條件第726章 七巧玲瓏心第1791章 反敗爲勝?第477章 輸贏已定,高下立判第248章 蘇定方,神一樣的男子第286章 破解舊信,找尋方法第2015章 紛至沓來(中)第2093章 制定消滅計劃(上)第1485章 絕對忠誠第988章 威脅第1403章 迴轉大唐(上)第1592章 萬金博一笑第1195章 西廠竟然藏在那兒……第697章 癡情的皇帝,執拗的皇后第1802章 鄧啓斌的下場第589章 格爾木城保衛戰(五)第1072章 初戰失利的於家兄弟第931章 《格爾木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