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終於得自由

崔秀芳道:“你還記得當初咱們抓捕李鴻泰時,他教我的假死之術嗎?”

崔耕道:“怎麼會不記得?當初咱們爲了找張昌宗謀反的證據,好不容易纔在老騙子韋什邡的幫助下,你和壁龍柴雲瑞聯手,抓了李鴻泰。後來,你承諾幫他找到李鼠並殺了,他就教了你假死之術。這種假死之術還真好用,想當初韋什邡就是靠這個逃脫了麗競門的追殺。好像……好像這假死之術是靠某種丹藥……”

“就是這個了。”

崔秀芳從袖兜中掏出來一個小瓶,將那小瓶打開,倒出一顆碧青的藥丸,散發着陣陣清香。

崔耕道:“你是讓我吃這個,然後假死脫逃?”

“對。明日就太平公主對鄭說,你已經懸樑自盡了。咱們只要把你的棺木運走,不就能逃出生天了麼?”

“不妥!”

上官婉兒反對道:“是不是上吊死的,仵作隨便一驗便知,這絕對騙不了人。”

“那就說是二郎喝了毒酒,被毒死的?”

“同樣可以驗出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可怎麼辦?”事到如今,崔秀芳也慌神兒了。

崔耕卻是靈機一動,道:“如果硬要編一個死的原因麼,我這倒是有個現成的,保管李隆基聽了深信不疑。”

“什麼理由?”

“就說我突然肚子疼,哀號了半個時辰,死了。”

“這……這麼荒謬的理由,人家李隆基怎麼可能相信?”

崔耕微微一笑,道:“怎麼會不信?因爲……這毒本來就是他下的。”

想當初,李隆基被高力士逼急了,決定鋌而走險,讓國師釋光明給李顯下毒,待李顯死後馬上發動政變。

釋光明怕死,暗中透過神犬諦聽,聯繫上了金喬覺,進而投靠了崔耕。

崔耕決定將計就計,換下了毒丸,待李隆基發動政變的時候,抓他個現形。

結果,人算不如天算,李顯臨吃毒丸前中風了,韋后囚禁了崔耕,崔耕之前的謀劃看起來完全無用。

但是現在,這條廢棄的計策,又有了可資利用之處。

李隆基眼睜睜地看見崔耕吃了毒丸,但卻不知道,那毒丸早就被釋光明掉包了。

所以,在他的想法裡,崔耕七日內應該必死無疑。

而今晚,整好就是第七日。

要拿上官婉兒換崔耕的,並非李隆基而是李旦。李隆基自己,總不能上趕着去找李旦說,自己之前準備毒死先帝和崔耕,已經給崔耕下毒了吧?

當然了,崔耕的威脅性太大,不親眼看到崔耕的死屍,李隆基總有點不放心。

所以,也並未阻止此事。

這就給了崔耕可乘之機。

……

……

轟隆隆~~

第二日,太平公主府中門大開。

太平公主帶着這上官婉兒,以及幾十名衛士,來到圍困府邸的大軍之前。

略微交涉幾句後,有軍兵飛報這裡的主事之人。

功夫不大,鄭和李隆基,在一隊甲士的簇擁下,來到太平公主的面前。

李隆基微微一躬身,道:“姑母一向可好,小侄隆基這廂有禮了呢。”

太平公主冷哼一聲,道:“你都要殺本宮的情郎,我能好的了嗎?”

“姑姑您可冤枉我啦。這事兒既不是我的主意。也不是父王的主意,都是……對,是宰相鄭極力堅持。他說崔耕娶了安樂公主,就是韋后餘黨,可殺不可留。言之鑿鑿,就是父王都不好法外開恩啊。”

鄭心說哪啊,的確,我是想殺崔耕。但是,我什麼時候極力堅持來着?殺崔耕不都是你爹的主意嗎?好麼,你們父子不願意幹這髒活兒,就讓我來背黑鍋,可真夠陰的啊!

但是,儘管確實是這麼想的,他還得硬着頭皮道:“不錯,確實如此本官的主意,公主要怪就怪本官吧。”

太平公主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道:“行了!莫花言巧語矇騙本宮了,到底是誰的主意,你們自己心裡清楚。廢話少說,告訴你,要讓本宮交出崔耕不難,你得答應我幾個條件。”

“姑母您說,只要小侄兒乃至父皇能答應的,萬無反對之理!”

“其一,崔耕於國非但無罪反而有功,只是受韋后的牽連,才落得如此下場。所以,必須按楚國公之禮,風光大葬。”

“此事理所應當。”

“其二,楚國公的尊嚴還是要的,你們可以檢查他的屍身,卻不可損傷。”

“呃……關於這條,小侄兒也可以答應。”

“其三,確認崔耕已死之後,你必須馬上撤去圍困本府的兵馬。”

“那當然是題中應有之義。”李隆基問道:“三個條件小王已經答應,不知公主是將他交給小侄兒呢,還是您親自動手?”

太平公主眼角含淚,道:“不必了,就在昨夜,楚國公已經……暴病而亡。”

“啊?死了?可是腹痛而死?”

“你怎麼知道的?”太平公主語氣一厲,道:“難道,二郎不是暴病而亡,而是被你害死的?”

李隆基趕緊賠笑道:“那哪能呢?我就是隨便猜猜……隨便猜猜。對了……現在可以讓小侄的人驗屍了吧?”

“去吧!去吧!”

李隆基用來害李顯的毒丸,當然是高級貨,看起來跟暴病而亡的差不多,崔耕只要假死就行了。

在先入爲主的心理下,李隆基命人草草檢查了一番,就確認了崔耕已死。

他當即信守諾言,撤去了圍困太平公主府的兵馬。

打一個巴掌,給個甜棗。

稍後,李旦又有旨意下,太平公主的實封加至萬戶,其子薛崇敏、薛崇簡、乃至薛崇行俱封爲王。

全國才八百多萬戶。太平公主私人所得的稅收,就相當於國庫的八百分之一。要知道,當初武則天害死了薛紹,爲了補償太平公主,才把她的食實邑從三百五十戶,提升到一千二百戶。

李旦此舉,對太平公主可謂極盡榮寵了。

……

……

當夜晚間,長安大德寺內。

雖然此寺名爲大德,廟卻不大,在長安數百座大小廟宇內,非常不起眼兒。

崔耕的家眷,以及數名心腹,就是藏身於此。

原來崔耕爲了對付國師釋光明,將鑑真和尚請來了長安。但是,釋光明主動投降,虛驚一場,鑑真和尚自然也就沒用武之地了。

然而,就在鑑真返回揚州之前,發生了這場政變。

雖然共濟會、北門會和秘堂在長安有不少秘密巢穴,但爲了絕對安全,還是請鑑真把崔耕的家眷和心腹,帶來了此地安頓。

這裡乃是幾個扶桑僧人開的寺廟,他們都是純粹的僧人,以弘揚佛法爲己任,一直邀請鑑真東渡扶桑傳法。

誰能想到,崔耕一直與扶桑人勢同水火,他的家眷和親信,卻是安置在此地呢?

所以,儘管李隆基外鬆內緊,全城大索崔耕的家眷,還是毫無所獲。

當然了,封常清、宋根海等人,現在還在魏州,幫着崔耕掌控大軍呢。現在崔耕的身邊,僅有謀士吳知,猛將臧希烈,北門會副會長錢順來,秘堂副堂主宋雪兒,以及共濟會副會長孟小福。

崔耕往四下裡看了一圈兒,道:“關於現在的形勢,本官不說,大家也知道。咱們到底該何去何從,大家議一議吧。”

當初在劍南道皇澤寺內,爲崔耕解圍,坑了姚壽一把的,正是現在的北門會副會長,當初化名本因和尚的錢順來。

他摸了摸自己的光頭,混不吝地道:“屬下代北門會的兄弟們表個態,我們自從入會以來,乾的就是造反的營生。什麼皇帝老兒,跟本就沒放在大家的眼裡,會長您怎麼說,大家就怎麼幹!”

孟小福道:“咱們共濟會的人,先是跟着徐公爺造武則天的反,又受了會長和大行皇帝的大恩。總而言之,您一句話下去,共濟會這幾千口子的性命,就交給您了!”

宋雪兒微微一躬身,道:“妾身雖還不能完全控制秘堂。但短時間內,抽調五百好手待命,一千萬貫錢,當無問題。”

“好!”

崔耕猛地同一拍几案,道:“看來大家都下定決心,跟本官幹這一場了。沒錯,李但父子要殺我,吾豈有坐而待斃之理?”

吳知道:“現在就剩下一個問題了:咱們是在長安城內發動?還是待風聲小了,偷偷潛出魏州,找太子李重福?”

第033章 在下陳子昂第057章 聚豐隆銀號第1456章 絕殺二郎計第1157章 奇香點真兇第1327章 安撫神仙相第1655章 三場皆得勝第851章 重耳在外安第1695章 賢璟來夜訪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第919章 料斗鳧翁雞第375章 二詞震子昂第328章 起行謁壁龍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1396章 兵發翁明城第070章 小荷露尖尖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654章 酒樓遇故人第1605章 唐朝第一貪第900章 王琚再失算第1022章 一貨賣兩家第731章 強詞難奪理第1831章 旁若無人時第1505章 竭師氣焰高第116章 武家有良駒第1696章 玄昉能力強第1171章 無敵臧將軍第1851章 鑄成驚天錯第1498章 惡魔終現蹤第449章 狄相套路深第189章 壽宴冷清清第1120章 心生平蠻策第313章 博陵第四房第1226章 吐蕃大潰敗第802章 親手刃二張第1183章 日用有預言第1213章 猛將能託閘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450章 光烈有陰謀第1513章 雛鳳發清聲第1507章 藤橋有秘密第1433章 兵發黑水國第1561章 崔耕神來筆第752章 四十七罪狀第1069章 龍氣在何處第635章 圖窮匕已見第1129章 母雞分黑白第1246章 孰人有天命第355章 郭恪有消息第119章 林家有遠見第1357章 父女心不同第1120章 心生平蠻策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1466章 奇將王思禮第121章 畫蛇莫添足第1211章 華州忠義社第967章 扶乩紫姑神第1010章 長安有變故第1159章 父子初聯手第600章 衰人真矯情第480章 君子袒蛋蛋第975章 絕美金小姬第143章 崔耕如何賞第1027章 點化大菩薩第876章 困獸猶反擊第1242章 陳響爭向王第096章 月嬋了不起第1012章 四爺最信佛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第1553章 錯着驗野心第120章 林邑有至寶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1657章 女大不中留第1445章 誤打與誤撞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867章 三方齊求親第920章 朝堂突驚變第351章 突厥有故人第325章 突厥有神犬第130章 慢慢來收網第412章 收下衛遂忠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667章 齊等崔二郎第1580章 分井安寧城第1015章 二詩讚美人第499章 揚州飛龍宴第897章 造起勢頭來第256章 殺雞來儆猴第956章 無敵逼供術第1808章 元振不痛快第641章 三計待二郎第163章 僚漢本一家第522章 螳螂與黃雀第1811章 證人安波注第1581章 施恩於爨部第1022章 一貨賣兩家第1813章 錢財做文采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647章 終於返洛陽第349章 土古城風雲第1056章 強闖法流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