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章 近鄉人更怯

咕轆轆~

端州城外的官道上,三輛大車正在迤邐前行。最前面那輛大車上,趕車的是一名身形高挑、相貌英俊的年輕男子。

前面是一個丁字路口,車速逐漸變緩,那年輕男子轉過頭來,道:“陶小娘子,要去你家,咱們是該往東,還是往西走啊?”

有一相貌清麗的少女探出車廂外,期期艾艾地道:“往東吧,不不,是往西……呃……往東……”

“到底是往東還是往西啊?”

“呃……奴……奴也記不清了……”

“誒,我說陶娘子,你莫難爲人行不行啊?”那年輕男子皺眉道;“這是去你家,你卻說自己記不清道路,這話你自己信嗎?”

“我……我……”

那少女低下頭去,最後一咬牙一狠心,道:“奴……奴要下車一下,有些話,奴只想對崔……崔大哥說說。”

“那行吧。”

不用問,這少女正是陶三妹,而那年輕男子則是李白。他們隨崔耕從長安出發,終於到了端州境內。

現在他們正準備去陶三妹的老家,端溪縣斧柯山下的小陶莊。

沒錯,朝廷是廢除括田令了,但是,端州會如何解決括田令的後遺症呢?崔耕拭目以待。

比如這陶三妹家吧,她們家乃是逃戶,土地被官方收走。現在,官府是把這田地還了,還是維持現狀只是准許陶三妹自行開荒,抑或是繼續推行括田令把她趕回去呢?

從官府的舉措,就大概可以看出林闖爲政如何了。

只是眼見着就到目的地了,陶三妹卻不肯繼續前行。

崔耕疑惑道:“三妹,你怎麼了?原來不是都答應的好好的嗎?”

陶三妹苦惱道:“王……崔大哥您之前只說是讓奴當個嚮導,可沒說要去奴的家裡啊。這個……這個……實在有些不大方便。”

崔耕越發奇怪了,道:“有什麼不方便的?莫非我們這些人見不得人不成?”

“那倒不是。”陶三妹咬了咬牙,直言道:“越王千歲請想,奴一個弱女子,長得還不賴……跟你們十幾個大男人一起回家,我……我成什麼人了?以後還如何在這個地方立足?”

“呃……說得也是,倒是本王思慮不周了。”崔耕撓了撓腦袋,發現人家陶三妹說得真有道理。

後世有一個典故,叫《趙匡胤千里送京娘》。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年輕時,流浪四方,行俠仗義。

某日,他路過清幽觀,救了被強盜囚禁於暗室的苦命女子趙京娘。爲免使京娘再次遇險,匡胤與京娘結爲兄妹,千里護送京娘回家。

到了目的地後,京娘提出,感其恩義,願意以身相許。結果趙匡胤卻道,兄妹就是兄妹,怎能結爲夫妻?我若娶了你,那這千里送人之舉,就不是行俠仗義,而是貪圖美色了,豈不是污了俺一世俠名?

趙京娘覺得趙匡胤說得很有道理,然後就……趁趙匡胤不注意的時候,投水自盡了。

廢話,人家能不自殺嗎?

孤男寡女,千里同行,說這倆人之間沒點事兒,誰信啊?嫁了你趙匡胤,那就是一段佳話。嫁不了你趙匡胤,就是水性楊花。趙京娘除了一死了之之外,還能怎麼辦呢?你趙匡胤的俠名要保,人家趙京娘女兒家的清白名聲,就不重要了嗎?

今日之事,也是如此。

陶三妹去京城刺王殺駕的事兒,已經人盡皆知。這次回小陶莊,又勢必不能暴露崔耕等人的身份。

那該如何對鄉鄰解釋崔耕他們的來歷呢?說是素昧平生,就千里護送陶三妹回家,誰信啊!

崔耕也只得道:“那咱們就暫且放棄原計劃,往端州內……”

“放棄?爲什麼要放棄?”李裹兒道:“你們不就是覺得,陶三妹的身份有些尷尬嗎?把這事兒解決了,不就成了嗎?”

“解決?怎麼解決?”崔耕疑惑道:“說是陶三妹的親戚,鄉民們也不會相信啊。要是真有這麼一門有錢的親戚,他們家能家破人亡?”

“不是親戚,是乾親。”李裹兒笑眯眯地道:“三妹啊,我看你聰明伶俐,乖巧可愛,想收你爲義女,不知你願意不願意啊?”

“那……怎麼好,那怎麼好……”陶三妹連連擺手。

“嗯?你不願意?莫非我當你的乾孃,還辱沒了你不成?”

“當……當然不是……”陶三妹道:“奴只是一個民女,和您身份天差地別,怎能……怎能……實在是高攀不起啊!”

“這有什麼?”李裹兒瞥了崔耕一眼,道:“某人連雜胡都收成乾兒子了,你好端端一個清白漢女,還不能當我的幹閨女?”

“呃……”

崔耕明白,李裹兒所謂的雜胡,是指安祿山。他更明白,李裹兒此舉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收陶三妹爲義女,自己於情於理,都不可能和陶三妹發生點什麼了,這叫未雨綢繆。

當然了,崔耕對陶三妹也真沒啥想法。

崔耕勸道:“嗯,夫人所言有理。這認親麼,就是講個緣分,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就答應了吧?”

“既如此,那……那……奴拜見乾孃,拜見乾爹。”陶三妹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給崔耕和李裹兒磕了三個響頭。

“乖女兒快快起來。”

李裹兒收陶三妹做幹閨女也不完全是出於功利心,她確實覺得這陶三妹不錯。

稍後,她把自己的首飾盒拿了出來,要送給陶三妹認親禮。安樂公主的首飾盒,那能簡單得了嗎?裡面的首飾個頂個的富麗堂皇,珍貴異常。

陶三妹連連擺手,推說不要,李裹兒還是強塞了幾件素雅的給她。

又拿出自己的衣衫給陶三妹穿,雖是便裝,但也做工精細、用料講究之極。

人靠衣服馬靠鞍,陶三妹本就長得漂亮,換上之後真是人比花嬌,麗色逼人。

不過,崔耕暗暗有些奇怪。按說陶三妹做了李裹兒的義女,就成了嶺南道的公主,說是一步登天毫不爲過。

但是,陶三妹的臉上,卻並無多少驚喜之色。

是她被天上掉的餡餅砸暈了頭腦?還是本來就不慕富貴?還是……別有隱情呢?

但不管怎麼說吧,這場乾親定下,去小陶莊的阻礙已不存在,三輛大車繼續起行。

中午時分,已經到了陶三妹的宅子前。

“三妹回來了!”

“快看三妹啊,出去了一趟,竟然像是換了個人一樣!”

“那是,人家可是越王千歲親自召見過的人,有福的很呢!”

……

鄉民們非常熱情得聚攏到陶三妹的小院裡,不斷得噓寒問暖,自然也問了崔耕等人的來歷。

陶三妹只是說,自己回來的路上,偶然間遇到了一對商人夫婦,崔端和李樂。李樂和自己一見如故,認自己做了義女。如今自己準備把家裡的事情處理一下,就隨着二老離去。

“這樣啊……”

有一中年婦人聽完了,問道:“三妹你攀上高枝了,嫂子真替你高興。呃……但不知,你的那些地,準備怎麼處置呢?”

第1171章 無敵臧將軍第1061章 和尚打秋風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第556章 點金再顯威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547章 狄家有孽子第955章 可要動私刑第120章 齊誇崔二郎第300章 妾心早屬君第827章 勇將辛承嗣第1081章 此路已不通第074章 徒勞忙一宿第1759章 十萬猶不足第746章 無敵幸運星第402章 誰在算計誰第277章 成立新商號(二)第1117章 冀王請籌款第190章 賓客紛紛至第980章 二郎再下獄第489章 不速之客來第1165章 元振少年時第1721章 天皇雙旨意第1277章 過猶成不及第468章 吐蕃倒黴蛋第137章 瑞獸麒麟威第046章 崔府門前鬧第395章 又有新官做第1640章 劫後之餘波第1139章 陳篡仁招供第344章 定州褚雲娘第004章 城中人心動第456章 二郎獻三計第025章 蘇府有貴客第442章 暗坑大祚榮第824章 公主鬥氣中第663章 二郎有定計第212章 造福淮南道第061章 宋溫心裡苦第022章 山寨酒再現第1424章 令光難瞑目第1191章 初入典衝城第448章 兩何殺人多第1686章 真假各就位第318章 吉頊再求援第114章 進駐泉州港第1128章 雞腦有乾坤第110章 接嫂嫂回家第591章 狂人杜審言第1254章 腐鼠成滋味第119章 林家有遠見第1569章 老虎不在家第1845章 再見柳蘊紫第1449章 臨別得雙訊第487章 道家導引術第316章 將星人人敬(兩合併)第766章 大勢在手中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559章 四面皆是敵第357章 最美甜藤酒(兩章合一)第722章 將功贖罪行第863章 啓程向淄州第699章 二賊相勾結第470章 忠義封常清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第1820章 前事有手尾第545章 影響甚深遠第847章 王府祈晴會第1511章 虎病雄威在第167章 又有天使來第608章 崔耕又升官第1722章 科舉監察官第602章 大公能無私第665章 局勢新動向第1806章 林甫有緋聞第1602章 元振要行刺第640章 重開牡丹園第999章 有幸見高僧第1167章 故人北方來第1625章 徹底誤會了第352章 潛伏人馬現第677章 女皇出三題第541章 夜宿張莊驛第1322章 四國攻嶺南第1129章 母雞分黑白第1246章 孰人有天命第973章 新羅倒黴王第1401章 孰執牛耳者第924章 驚變突騎施第146章 千鈞懸一發第952章 變生明德門第807章 賜婚包禍心第1317章 歐陽七十壽第396章 隨手幫賢宦第843章 充當和事佬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524章 女皇萬萬歲第1546章 崔琪來救父第373章 新官初上任第803章 舌戰長生殿第1307章 貴人李子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