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監鑄方丈鏡

此時天色已然大亮,官船起行離開江南花魁大會所在的江心島,不到半個時辰,便抵達揚州城外。

崔耕下船,回到江都縣衙,趕緊派雍光打探消息。

雍光回報說,如意樓被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之後,才漸漸放下心來。

但自始至終都沒有探來孟神爽死亡的消息。

孟神爽不死,他始終放不下心來。

當天下午,韋湊親自到訪,不待崔耕開口詢問,就拿出了一幅頗爲精緻的畫像。

畫上,一名年輕人站在一條小船上,相貌英挺面帶微笑,一襲青衫在江風吹拂下微微翻卷,更顯風度翩翩卓卓不羣。

小夥挺帥!

崔耕越看越看越是迷糊,這畫像上的人怎麼跟自己如此相像?

韋湊看出他的疑慮,點點頭,道:“畫上之人,正是崔縣令你!”

崔耕駭道:“這畫像是從如意樓中搜出來的?”

“正是。”韋湊又點點頭,道:“孟神爽失蹤,如意樓三樓中,只餘此像。”

擦,這丫的竟然畏罪潛逃了!

崔耕不由得一陣失望,道:“這狗日的三樓掛我的畫像幹什麼?咦,小船…青衫…江風吹拂…這畫的是莫不是昨日我在遠觀花魁大會的我嗎?惟妙惟肖,這誰畫的?”

韋湊道:“孟神爽,擅丹青。”

“媽的,他沒事兒偷摸畫我幹甚?還掛在他的老巢如意樓中?”

韋湊搖搖頭,很乾脆地說道:“不知。”

……

……

大都督府的兵馬將如意樓圍了三天之後,最終沒有捉拿到孟神爽,後張潛下令撤去了大軍。

畢竟麗競門是來俊臣在武則天的暗授下,組織拉建起來的。所以嚴格意義來說,孟神爽是孟神爽,麗競門是麗競門,孟神爽不過麗競門在江南道的總管。儘管麗競門沒有朝廷的正式編制,但總不能因爲捉不到孟神爽就將麗競門連根拔起?那最終打得可是武則天的臉面。

張潛這種老狐狸自然不能幹這種吃力不討好之事。

接下來的幾天,甭管張潛還是崔耕,明查暗訪數日下,仍舊孟神爽的行蹤和下落。

又過了幾日,麗競門總部對外正式宣佈,由江南副總管呂豔飛暫代孟神爽行總管事。

崔耕遇刺一案,就算不了了之了。

沒辦法,又沒什麼確切的證據,張潛總不能發海捕公文抓孟神爽吧?

崔耕這邊,也只能一方面把衙役們都撒出去,另一方面拜託李善,發動李善在揚州黑老大的力量,尋找崔秀芳和孟神爽的下落。

李善勸崔耕也不要太過擔心,崔秀芳吉人自有天相,應該不會遇到橫事。

……

時光似箭,一個多月過去,這倆人都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毫無線索。

花魁大會後,崔和鄭雖然沒有離開揚州,但多少有所收斂,沒繼續在外面胡天胡地了。

白天,他們在李涯這個地頭蛇的帶領下,滿城閒逛。

晚上就住在江都縣衙。

有時候他們還帶些小禮物回來,讓崔耕驟然覺得,這倆貨可比崔泌可強多了。

……

……

這一日,崔耕接到了淮南道安撫使衙門的一份公文,要他在端午節那天,監督方丈鏡的鑄造。

方丈鏡是揚子江心境的一種。

這種鏡子非常大,有一丈方圓,才命名爲方丈鏡。

崔耕見了這道公文暗暗納悶,不對吧?揚子江心境官坊是屬張潛的揚州刺史衙門管的,不僅沒我一個小小江都縣令的事兒,更是輪不到淮南道安撫使衙門發這道公文啊啊。

他大感費解,親自登門向武攸緒詢問。

聽這位修道王爺解釋清楚了來龍去脈,崔耕瞬間哭笑不得。

歷來揚子江心境便是供不應求,除了“求”的太多之外,“供”的太少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每面鏡子都要反覆鍛打,號稱“百鍊”。

到了最後,揚子江心境又薄又脆,很可能一次不小心的鍛打,整個鏡子就全部報廢。

尤其是這方丈鏡,由於面積太大,成品率太低,往往一年才能出一塊良品。

方丈鏡的官坊售價是五千貫,比等重的黃金都貴,就這還得有關係有路子才能買得到。當初張元昌和林知祥對這種鏡子更是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垂涎欲滴。

今年武則天要求揚州進獻方丈鏡一面。

武攸緒雖然對富貴沒什麼興趣,但對這位姑母還是很孝順的,就想把這事兒辦圓滿了。

然而,給皇帝進貢總不能從哪淘換點舊貨來吧,只能是官坊新鑄。

好死不死的是,據傳聞,揚子江心鏡五月初五所鑄才最爲正宗。

因爲五月是火月,五日爲火日,午時又被稱爲火時,五月五日午時具三重之火,是陰陽八卦的陽盛之時。以火克金,此時正是熔金鑄鏡的最佳時刻。

給武則天進獻的方丈鏡,不用問,必須是端午節這天鑄的。

仔細一盤算這概率,方丈鏡每天都鑄,平均一年纔有一個良品。端午節能鑄成方丈鏡的可能性不到千分之三,這概率也太低了。

武攸緒心中一急,就想到崔耕了。經過蒸骨驗屍天降甘霖一幕,他總覺得崔耕挺神秘挺牛掰的。有崔耕監督鑄鏡,成功的機率肯定比普通官員督造更大些!

崔耕聽完之後,頓時不迭苦笑,道:“王爺,您這是有病亂投醫啊!咱醜話先說到頭裡,真鑄不好方丈鏡,您可不能賴我。”

“當然不會,本王又沒老糊塗了。”武攸緒輕拍了崔耕兩下肩膀,安慰道:“崔縣令儘管去,鑄成方丈鏡你就是大功一件,鑄不成那是本王運氣不好,與你完全無關。不過甭管成與不成,本王都算欠你一個人情。”

“嗨,王爺言重了!”

崔耕拱拱手,說道:“當初您幫下官澄清麗競門造謠的事兒,下官就欠了您一個人情。後來您又幫我鎮場子,讓武壯秉公斷案,下官又欠了您一個人情。說起來,還是下官欠您多一些呢。爲王爺分憂效力,本是下官應當應分之事!”

這話說的漂亮,聽得武攸緒眉宇舒展,嘴角都情不自禁浮起一抹笑意。

他大手一揮,道:“別人欠本王的,本王記不住!本王欠別人的,本王自己個兒忘不了!崔縣令儘管用心辦事,這個人情本王記得!”

“下官一定盡心竭力。”

話雖這樣說,但對於督造方丈鏡這種純粹拼人品的事,崔耕也是有勁沒處使啊。

五月初四夜裡,崔耕住到了揚子江心鏡的工坊裡。

五更天剛過,崔耕就被人叫了起來。

洗臉漱口略略吃了幾口早飯之後,一行人出了揚州城,直奔江邊而來。

揚子江心境,顧名思義,就是在揚子江心鑄的鏡子。

鑄鏡爐被安放在長江上的一條大船上,城裡的工坊主要是給工匠提供住宿。崔耕在一名淺青袍小官的引領下上了船。

這位就是管理揚子江心境作坊的官員,姓石名景寬,別看只管着一個工坊,也是正而八經的九品官。

二人到了一個非常雅緻的船艙裡,分賓主落座。

略微寒暄了幾句之後,石景寬忽然神秘地一笑,道:“咱們這工坊出產方丈鏡可是有年頭了,爲何單單今年陛下要求獻鏡呢?崔縣令可知其中的原委?”

崔耕微微一愣道:“不知。莫不是陛下突然心血來潮?”

“當然不是。”石景寬微微一笑,呷了口茶湯,悠悠說道:“崔縣令有所不知,這其中可是大有隱情哩。”

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1504章 勃律朝堂變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1634章 小店遇名將第1596章 論氏歸本國第306章 吉頊逸事多第1136章 問鼎蠻王意第632章 真相漸漸明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第241章 福兮禍所倚第236章 多了兩兄弟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950章 陰風起長安第1697章 雙方終聯合第1535章 七國鬥地主第1842章 方寸已然亂第1537章 內宅難擺平第1321章 齊頌歐陽倩第986章 原涉三國爭第047章 話說縣學難第1137章 背後皆有人第1729章 須臾百年毒第976章 上元要拔河第1846章 得志便猖狂第1567章 富貴傳千年第1778章 謠言何處來第386章 答案終揭曉第416章 默咄耍心機第1149章 盛世大唐香第532章 女皇也無奈第553章 生變璇璣樓第267章 紛紛來投降第843章 充當和事佬第182章 陳三和獻計第696章 胡商有後臺第260章 二郎好貼心第102章 怒砸巡檢司第962章 輕鬆來翻盤第1499章 龍遊雲海去第1158章 倒崔新思路第1094章 和平靠太平第806章 登基之餘波第1371章 當晚立新王第1105章 中秋奪美日第1002章 定下諫相會第086章 除賊我有功第171章 便宜岳父書第227章 糖戰已打響第1714章 扶桑宋之問第1140章 塵埃將落定第314章 馬尿大英雄第806章 登基之餘波第352章 潛伏人馬現第1012章 四爺最信佛第740章 佛陀能斷案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955章 可要動私刑第745章 形勢更惡化第310章 煙鎖池塘柳第873章 傲晴改立場第990章 兌子誰吃虧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096章 月嬋了不起第1825章 再會李氏女第1325章 南詔有內爭第232章 不戰屈人兵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1445章 誤打與誤撞第1185章 敗績誰負責第1322章 四國攻嶺南第1506章 名將豬隊友第029章 緝賊仙潭村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第501章 藏用有冤屈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第590章 張莊故地遊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762章 此女非良配第411章 全部是崔諜第1208章 終除鱷魚患第987章 逼反新羅王第1414章 新羅與扶桑第030章 好戲連番演第716章 楊賊不認罪第755章 拼湊的真相第1189章 二郎有妙術第1323章 遞上投名狀第872章 子系白眼狼第1465章 括田有餘波第1417章 殺死吳令光第388章 歷史突生變第1158章 倒崔新思路第837章 往事打補丁第1363章 尋妻各有方第804章 女皇有重託第345章 傲嬌二主婢第1474章 夢幻初顯威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1634章 小店遇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