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挖坑待隆基

崔耕道:“條件當然是有的。本官想問的是,萬一寶嚴的祈晴法會不奏效怎麼辦?”

“取悅佛祖需要時間,一兩日不奏效也是難免的。”

“三四日呢?”

“呃……那也有可能。”

“一個月?”

李隆基面色有些尷尬道:“崔相說笑了,即便沒人祈晴,再過一個月,也該晴天了吧?”

“那可不一定哦!”崔耕伸手兩根手指,道:“本官再給他兩個月的時間!”

忽然,他一指寶嚴,厲聲道:“但若是再過兩個月還不停雨,那你寶嚴和尚就是妖言惑衆,本官就要你的命!”

寶嚴雖然有些犯嘀咕,但轉念又一想,一場雨能連下三個月?那怎麼可能?遂點頭道:“好,就依崔尚書所言。呃,這五十萬貫錢……”

“自然是本官出了。稍後,本官就會派人將五十萬貫的錢票,交到大和尚你的手中。”

寶嚴和尚道:“多謝崔尚書。”

李隆基道:“崔尚書爲了百姓仗義疏財,小王……”

“誒,臨淄王莫着急啊,本官還沒說呢。兩個月後,雨仍然不停,咱們該怎麼辦?”

“那時候定然大水成災,當然是救災啊。”

“救災?說得輕巧,請問臨淄王,不管國庫還是內庫,現在有錢嗎?”

當然是沒錢了。

李顯花錢沒節制,光給李裹兒的嫁妝就是一千多萬貫,莫忘了,他有七個女兒還有一個韋后呢。現在內庫早就窮得跑耗子了,李顯之所以還能維持皇帝的體面,還是多靠武三思的供奉。

至於國庫麼……現在突然多了近萬名斜封官,不得給俸祿啊?國庫現在也是捉襟見肘。

李隆基道:“莫非崔尚書的意思是,咱們一起出錢救災?可這擅賑之名……”

在封建社會,賑災不是誰都能做的。大災之年,你聚攏數十萬百姓,邀買人心,難不成是想造反嗎?

崔耕胸有成竹地道:“本官當然不會讓大家擅賑,這次的賑濟活動,只是要大家出錢而已,具體賑濟活動,還是要官府去做。”

李隆基道:“但不知崔相準備籌多少錢賑災呢?“

“那就要看大家的誠意了。”

“什麼意思?”

“現在就請大家認捐,不管大家說多少,除了臨淄王外,本官願意與其餘人等所出錢財的總數相等。”

敢情在這等着我呢!

李隆基瞬間就秒懂了,剛纔說建造佛寺要五十萬貫錢,自己出十萬貫,崔耕出二十萬貫,其餘人等出二十萬貫。

這次賑災,人家崔耕要繼續按照這個比例來出錢。自己若是不肯接招,這次的“祈福法會”就完全達不到目的了。

他一咬牙一狠心道:“在錢財上,小王當然不能和崔尚書相提並論。這樣吧,崔尚書出多少,我就出您的一半。”

“好,臨淄王夠慷慨。”崔耕右手一展,道:“接下來,就請大家出價吧。”

太平公主輕啓朱脣,道:“本公主給臨淄王和崔尚書面子,就馬馬虎虎出個十萬貫吧。”

上官婉兒道:“我是出家之人,在錢財上自然不能與各位比肩。不過賑濟百姓,乃是大大的善舉,就勉力出上個一萬貫錢,聊表存心吧。”

這兩位一唱一和,就把今天的行情定下來了最高不超過十萬貫,最低不能低於一萬貫。你再大,能有鎮國太平公主大?再窮,能比出家爲道的上官婉兒窮?拿錢吧!

當然了,儘管這個數目,比之前李隆基要求的數目,多了十倍還不止,但大家也沒多少反感。

道理很簡單,三個月大雨不停,那怎麼可能?又不用真出錢,反正是吹牛逼唄。

耿國公武懿宗道:“我出八萬貫!”

宋面帶苦笑道“宋某人家資不厚,又兩袖清風,只好勉力出上一萬貫了,衆位莫笑。”

宗楚客道:“本相信奉中庸之道,也出五萬貫吧。”

……

人們紛紛發言,粗略算起來,已經達到了一千多萬貫!

崔耕道:“空口無憑,還請大家立字爲證。到時候,若是有人說了不算……那面上可就不大好看了。”

人們齊聲道:“理應如此。”

大家也樂得寫下來,表現自己的大方,非常配合。至於那萬一的可能性……天塌了,這不是還有李隆基在頂着嗎?按照之前的承諾,他最少也得出五百萬貫啊!

李隆基則暗暗叫了一聲“苦也”,十萬貫錢,自己拿出來,已經算是自己勉力爲之了,至於五十萬貫錢,那絕對得傷筋動骨、砸鍋賣鐵。五百萬貫?把自己賣了,也絕對拿不出來啊。但事已至此,還能怎麼辦?也只能寄希望於兩個月內大雨停止了。

“五百六十三萬貫。”李隆基拿起狼毫筆,寫下了這串數字。

……

……

第二日,崔耕派人拿了五十萬貫錢的錢票,交給了寶嚴和尚。李隆基親自上表,請求全城禁屠,取悅佛祖,李顯詔準,

寶嚴和尚正式登臺,祈晴法會正式開始。

然而,一個月過去了,這雨還是淅淅瀝瀝地慢慢下,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

與此同時,有十七州上表,境內河流猛漲,一場大面積的水災馬上就要爆發。

對於這種天災,李顯也沒辦法啊。在請教了國子監祭酒,也就是那個據說有大~法力的道士葉靜能之後,他下了一道旨意,命長安各坊將北門關閉。

這當然是有道理的,北方是癸水之位,把北門關了,這水不就進不來了嗎?

然而,大家照做之後,小雨依舊不停。百姓們心中憤懣,就有一個非常陰損的政治笑話開始流傳。

“王大郎,知道這北坊門還有個別名嗎?”

“不知道啊,叫什麼?”

“當朝宰相。”

“誒,奇怪了,怎麼這北坊門就叫當朝宰相呢?”

“你想啊,宰相是幹什麼的?調理陰陽啊。現在陛下不用宰相調理陰陽,而用北坊門調理陰陽,不稱“北坊門”爲宰相,合適嗎?”

“哈哈,有意思,李兄真有你的。”

其實這個政治笑話還算好聽的呢,還有些人認爲,之所以發生這場大水災,是武則天的在天之靈在報復。

這也是非常有理論依據的,武則天姓武,大周朝尊崇的是玄武,以至於大周官員都用龜符做憑證。玄武代表的就是水,這場大水災自然也就和女皇陛下有關。

如果這兩個說法還只是讓李顯感到難堪的話,第三個說法,就足以讓他如坐鍼氈了

右衛騎曹參軍宋務光直接上疏,他認爲:“水屬陰類,是臣下、女人之象,這是上蒼給陛下的警告,不要讓後宮有干預外朝政事,否則必定降下災禍。趁着現在水災還沒有到來,陛下趕緊做四件事,求得上蒼的原諒。其一,皇后不再聽政,以順天意。其二,早立太子,以安人心。其三,解除諸武的職務,防患於未然。其四,雨水不止,足證葉靜能、鄭普思等人無能,還請陛下驅逐他們!”

涉及倒了韋后,李顯的反應就不能用常理度之了。

他馬上下旨,以“妄議朝政、圖謀不軌”之罪名,將宋務光押入刑部大牢,嚴加審訊。

刑部尚書崔談倒是想照辦,但是魏元忠、唐休、豆盧欽望不幹了,要求李顯不以言罪人,收回成命。

楊再思、韋巨源以及宗楚客、武三思,則要求把宋務光斬立決,以儆效尤。

羣臣分成兩派,爲此爭論不休,作爲禮部尚書的崔耕卻沒有發表任何意見,穩坐釣魚臺。

這一日,早朝。

羣臣再次爲了宋務光的案子爭論起來,韋后忽然看向李重福道:“譙王,你覺得這宋務光所言是否有理?連日不晴,果然與本宮有關麼?”

“這個……”李重福斜眼看向崔耕道:“對於這等鬼神之事,兒臣見識淺薄,不敢妄言。不如……不如就由崔尚書來說說吧。”

第560章 眉州肖五娘第1153章 二郎奪龍涎第678章 捱打要立正第424章 山窮似無路第121章 水密隔艙術第014章 御用貢酒商第1384章 封禪百萬軍第140章 沈拓很牛逼第1027章 點化大菩薩第1116章 記載與真相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381章 夜宴有文章第1462章 四國有暗戰第144章 樑波來拿人第1057章 先下手爲強第504章 賀禮多玄奇第1041章 佛寶不起眼第1857章 百萬大會戰第292章 無心插柳事第922章 二郎擔虛名第654章 酒樓遇故人第748章 仲巴好無禮第742章 終往吐蕃行第1200章 此會有隱情第1014章 黃瓤多黑子第1403章 廟堂風雲起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第333章 文明來執法第1773章 藤鞭罰百酋第192章 盧雄有預言第1262章 病急亂投醫第767章 親臨正錢會第347章 紅花與綠葉第1849章 扶桑大軍來第894章 揪出幕後者第963章 恭請立太子第1057章 先下手爲強第1291章 參加萬寶會第114章 進駐泉州港第1553章 錯着驗野心第408章 密室救壁龍第226章 秀芳好神秘第1236章 今朝爲虎父第1769章 鬱崇早有謀第653章 李顯有交代第1220章 偏向虎山行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1234章 溪州白虎現第288章 小舅子駕到第1193章 二女來倒貼第367章 形勢忽然轉第1071章 李顯的囑託第633章 鴻泰來歷深第260章 二郎好貼心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106章 登門來請罪第059章 銀號開門紅第407章 衝動是魔鬼第1699章 狗急莫跳牆第443章 欲窮千里目第417章 舌戰羣雄時第696章 胡商有後臺第203章 美女救英雄第876章 困獸猶反擊第077章 倒黴的縣令第1559章 強逼定鴛盟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698章 神藥的秘密第1399章 林甫要上位第1452章 媒人忽上門第493章 終得見真龍第1694章 危機忽然至第1545章 敵人真面目第1498章 惡魔終現蹤第496章 板蕩顯忠良第057章 聚豐隆銀號第1621章 戶部三親戚第945章 昭武胡旋舞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868章 比拼家長中第1629章 王家消夏宴第1351章 人虎得重逢第796章 校場馬球賽第801章 報仇不隔夜第114章 進駐泉州港第696章 胡商有後臺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013章 猛將第一名第890章 仁軌燒尾宴第1555章 比試金創藥第549章 真假腦殘粉第737章 吐蕃的內情第1672章 借花獻佛計第1561章 崔耕神來筆第1329章 風雨安戎城第379章 官報滿京畿第1755章 終於到欽州第1119章 雟州有冤案第1394章 大唐奇公主第1795章 被迫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