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幹活要給錢

何弈現在的官職是靈州都督,秩五品。這一萬朔方軍,正是他所統帶。

五品都督,按說很不小了,但那得分跟誰比。現在算戰時,崔耕就是當場命人斬了他,他都沒處說理去。

噗通!

何弈毫不猶豫地跪下了,道:“崔相饒命、崔相饒命啊!這事兒不是末將有意拖延,實在是管不了啊!”

崔耕微微一愣,道:“我大唐軍法森嚴,你怎麼會管不了部下?”

何弈苦着臉,道:“首先,這事兒咱們不佔理啊。本來說好的兩年一換的,現在到了日子不讓人家走了,士卒們的心裡能沒怨氣嗎?”

這倒是個問題。

大唐的普通府兵非但沒有軍餉,而且服、被、資、物、弓箭、鞍轡、器仗,全是自備。

當然了,也不算完全義務,基本邏輯是:國家分給他們土地,他們承擔兵役。

現在是朝廷這邊違背了契約,拿一份錢幹兩份活,人家當然不樂意。

而且,這事兒涉及的不僅僅是今年需要輪換的五萬人,還有另外不該輪換的五萬府兵呢。

誰知道到時候朝廷不會以此爲例,繼續值守?

現在朔方軍大部分軍心不穩,難怪何弈不敢彈壓。

崔耕稍稍緩和了一下語氣,道:“此事的確是朝廷有些理虧,還有嗎?”

“還有就是,這次很多府兵來自京畿地區,其父兄多有在朝廷任職的。這一聯合起來,下官實在是惹不起啊。”

“這也真是個問題了……”

崔耕回想歷史上的記載,似乎張仁願築受降城時,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最後他一連砍了兩百多咸陽士卒的腦袋,才把事情壓下去。

現在想來,事情沒那麼簡單。

首先,是說張仁願殺了兩百多人,不是說總共有兩百多人逃亡,這是張仁願在殺雞儆猴。

其次,特意點名“咸陽”戍卒,是說這些“雞”的身份不一般,用來“儆猴”的效果特別好。

現在問題來了,張仁願能幹的事兒,崔耕不能幹。

張仁願其人,可以用一個歇後語來形容: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當初他爲監軍,和大唐名將王孝傑一起抵禦吐蕃。張仁願抓着了王孝傑的一個錯處,上表彈劾。結果王孝傑被貶爲平民,張仁願卻升爲侍御史。

平心而論,王孝傑無論能力還是操守,都算相當不錯了。張仁願和他都搞不到一塊兒去,其性情可見一斑。

還有,張仁願爲洛州長史時,甚至將抓捕到的盜賊全部打死。如此殘暴,被人們稱爲“人面而禽心”。

不難看出,爲了達到目的,張仁願已經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名聲了。

但是崔耕不同,他人稱“崔青天”。強留戍卒的事兒,本來就是自己就不佔理,再下令斬殺二百多咸陽士卒,恐怕他的外號就得改稱“崔黑天”了。

崔耕沉吟半晌,道:“你先派人把這些人抓回來再說。到底如何處置,本官自有道理。”

“是。”

何弈答應得挺好,心中卻頗爲不以爲然。

道理很簡單,你崔耕再大的本事,朝廷自有制度在。沒有經費,你怎麼給這些府兵發錢?

拿自己的錢下發?呃,你是想造反嗎?

至於捉拿那些逃亡的府兵回來,倒是難度不大。

何弈將騎兵撒出去,沒過三天,就捉回來十之八九,就看崔耕如何處置了。

此時又有兩萬鎮兵趕到,拂雲堆上的大唐軍士,已經有了三萬人左右。

崔耕臨時搭起了一座高臺,命這三萬大軍在高臺下集結。

他穿戴整齊,邁步上了高臺,微微一躬身,道:“本官就是中書門下平章事,朔方軍大總管崔耕。今天,本官先向大夥兒陪個不是。爲什麼呢?因爲,爲了搶受降城的工期,耽誤了不少兄弟還鄉。比如這些兄弟,就非常生氣……”

說着話,他指向了那一千多逃兵。這些人此時都被五花大綁,捆在了一根根臨時豎起的柱子上。

“……”士卒們不知崔耕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一片鴉雀無聲。

崔耕繼續道:“現在,本官派人把他們請回來了。之所以這樣做,一是軍法無情,做了逃兵,即便回鄉,也難逃一死。”

其實也沒那麼嚴重,這年頭的基層組織也就那樣。這些人回鄉之後,躲上幾年。朝廷一大赦,他們就又是一條好漢了。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逃亡。所以,很多府兵臉上露出了不以爲然的神色。

略頓了頓,崔耕又道:“還有第二個原因,就是本官不想他們錯過一個發財的機會。大家還不知道吧?有一義商姓崔名行,不日即將來到拂雲堆。他想在突厥和我大唐之間做買賣,惜乎本錢不足。所以,想向大家籌措點本錢。總數一百萬貫,本官作保,月利三成!”

月利三成?一年豈不是翻了將近四倍?

衆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是,與此同時,所有人都聽得出來,所謂義商崔行雲雲,就是崔耕爲了規避朝廷規定的託詞。

換言之,這一百萬貫,一年將近四倍的利息,是崔耕出的。他富可敵國又是當朝宰相,總不會說話不算話吧?

有人遲疑道:“突厥蠻子總共才一百多萬人口,他們能不能每人每年賺到三貫錢都得兩說。再說了,突厥的寶馬良駒,也不肯賣給咱們大唐啊。那義商憑什麼指望能從突厥人身上賺到三貫錢?若是他用自己的錢補貼我等,恐怕難逃居心叵測之嫌!”

崔耕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這位兄弟但請放心,那義商絕對有把握,從每個突厥人身上賺到三貫錢還有富裕。本官已經詳細詢問了他的計劃,我以“點金聖手”的名譽爲他作保!”

宋根海在人羣中幫腔道:“崔相說的話還能有假?聚豐隆銀號聽說過沒?揚州冰糖聽說過沒?揚州氈帽聽說過沒?淄州玻璃聽說過沒?哪樣買賣,沒經過崔相的指點?一年賺四百萬貫,那叫事兒嗎?”

“對啊!”

有人見機得快,馬上就高聲道:“小人相信崔相,願意借給那義商三十貫!”

“我借五十貫!”馬上有人跟風。

“末將大小也是個陪戎校尉,總不能讓旁人比下去,這就借一百貫吧!”

……

借一還四,多麼划算的買賣啊,臺下頓時吵嚷成一團。

說到底,此時均田制還沒被破壞,府兵們多是身家豐厚的“良家子”,絕大部分人都有“借錢”的本錢。

待人們的聲音漸低,崔耕才雙手下壓,道:“諸位,人家那位義商總共只借一百萬貫,多了可不借。這樣吧,爲了免得傷了大家的同袍情誼,本官立個規矩。普通士卒,可以借五貫錢,夥長可以借五貫錢零五百錢……”

總地來說,崔耕的提議就是按照官階的大小,排排坐吃果果。

這是題中應有之義,人們都沒什麼意見。

一個普通士卒出五貫錢,能還回來將近二十貫的利息,這已經相當不少了,充當他們一年的軍餉富富有餘。要知道,這年頭一頭健牛也才四貫錢。

而且,那“義商”的產業就在受降城中,這要是不修好受降城,自己借的錢不就打了水漂嗎?

所以,朔方軍士卒的建城熱情特別高,工程進行得非常順利。

崔耕自己則徵集了附近幾個州府的能工巧匠,在拂雲祠內,對一樣新物事進行了試製。

也只有靠此物,崔耕才能實現,與突厥貿易,賺四百萬貫錢以上的目標。

這一日,宋根海關切地問道:“大人,卑職看你終日裡愁眉不展,是不是……進行得不大順利啊?”

第1034章 瘋女大謗佛第1045章 得道真多助第1458章 胡商與貪官第291章 此乃沈御醫第277章 成立新商號(二)第1047章 王室有秘辛第1556章 秘方真誘人第1714章 扶桑宋之問第1513章 雛鳳發清聲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1613章 昨夜無頭案第1343章 瓜州有別名第948章 王晙有委屈第1396章 兵發翁明城第379章 官報滿京畿第957章 水落石難出第658章 月嬋想出氣第501章 藏用有冤屈第1828章 一死就發動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第1042章 囡囡終顯靈第337章 驚天大生意第1620章 銀號出碩鼠第1479章 嗣業惹大禍第029章 緝賊仙潭村第1197章 二郎度夜錢第1450章 名硯可驚天第450章 光烈有陰謀第1525章 看我地獄火第437章 一語破迷津第959章 開導薛崇簡第1146章 風火入長安第1602章 元振要行刺第1627章 雙方都借刀第415章 同是有情人第957章 水落石難出第184章 悔親又破財第1146章 風火入長安第634章 活捉李鴻泰第550章 光昭難伺候第1647章 誤看獅子舞第1652章 附加之條件第1586章 越王四條件第990章 兌子誰吃虧第800章 老爺子歸天第1818章 賊子露馬腳第170章 周興來獻計第1479章 嗣業惹大禍第1507章 藤橋有秘密第342章 禍從天上來(兩張合一章)第1643章 禍國程元振第938章 猛獸已出籠第1655章 三場皆得勝第337章 驚天大生意第242章 禍兮福所伏第1291章 參加萬寶會第1825章 再會李氏女第1638章 歷史的謎團第1860章 都付笑談中(小番外)第1651章 崔耕有疏漏第1229章 雙耀終歸心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第1829章 公主有遺珠第1640章 劫後之餘波第1785章 萬事有關聯第521章 成均起波瀾第1106章 太子何其尊第1174章 還是得談判第390章 最毒萬國俊第1436章 九州齊震動第1594章 嶺西出奇兵第904章 宴請劉幽求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765章 混沌難破局第1278章 二郎陷絕地第7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372章 搞笑離間計第616章 平生只靠臉第952章 變生明德門第1242章 陳響爭向王第1133章 弘農楊氏女第1330章 狹路勇相逢第911章 再見玉玲瓏第600章 衰人真矯情第1475章 原是神通將第1486章 麴氏的底牌第1690章 便宜大外甥第508章 苦命太子爺第1722章 科舉監察官第884章 小白再立功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989章 鄭愔終倒臺第1347章 三方白馬盟第735章 臨別雙姝情第572章 皇澤寺奇案第493章 終得見真龍第1362章 結果出預料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410章 底牌盡出時第1278章 二郎陷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