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讓

李順拿着李麟閣的名帖去了守備團的軍營,可惜他又撲了個空,在他到達軍營之前的半個小時,剛剛從城外練兵回來的劉山羊就被葛崑山叫去縣府了.“173師的人後天就到,需要我們騰出軍營給他們用?那我那些人怎麼辦?睡在野地裡?”心情還算不錯的劉山羊並沒有和葛崑山當即翻臉,只是一連串問了好幾個問題。

劉山羊的好脾氣讓葛崑山很有面子,和劉山羊說話的時候也自然顯得親密的多,“縣城裡不是有個警察所嘛,我把那個警察所給你當指揮部。縣裡的學校已經不開了,那學校給你當營房怎麼樣?反正你還要每天安排一個連去守那兩個關卡,我再叫民夫給你們在學校裡多蓋些房子,住個幾百人完全沒有問題。”

“可房子蓋好的這段時間,我那些人怎麼辦?”葛崑山所說的那個學校地方蠻大,劉山羊也屬意那個地方,不過學校現在的那些房子想要住下守備團所有800人顯然是不大可能。守備團現在有5個連共計800人,每天都要抽調一個連去把守蒙城外圍的兩個關卡,而且劉山羊還可以沒有再抽調一個連擔任24小時縣城的防務和巡邏,可剩下的三個連至少也有超過500人,現在的學校根本住不下500人。

“你放心,後天來的173師並不是全部,他們只是先來一個連的前頭部隊,大部隊可能還要半個月之後才能過來,這半個月足夠給你們蓋房子的。”葛崑山的解釋讓劉山羊終於放心下來,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東西,守備團那些人自己都能蓋出房子來。“不過到時候,你可別和713師的起起衝突啊,咱們蒙城可還指着你的守備團呢。”葛崑山話裡話外的已經把劉山羊歸到了蒙城本地人之中,聽的劉山羊不住的在心裡冷笑。

“要我們換地方?還要把這裡讓出來給173師的人?”和劉山羊一樣,聽到這個消息的老許和九斤很是驚奇。當初進來這個軍營的時候,這裡還只是被民團弄的烏煙瘴氣的連狗都嫌的地方,如果沒有他們的修繕和維持,這裡恐怕早就爛的住不成人了吧。和劉山羊的無所謂相比,沒見過多大世面的九斤反應更加的激烈,這個憨厚的農家子弟早已經把這個軍營當成是自己家一樣的所在,讓給別人住在這裡,九斤還真是不願意。

“你倒是也跟着說說啊”老許用腳悄悄的踢着一言不發的唐城,在他看來,現在好像只有唐城的話能令劉山羊改變主意。和劉山羊他們相處的時間長了,老許對劉山羊和唐城也就沒有了當初被綁來時的那種緊張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熟絡和信任。比唐城大了差不多十歲的他知道這個看着年少的傢伙是個內有乾坤的小子,也許在這種時候,也只有唐城的話管用。

老許自以爲隱秘的動作被劉山羊看了個正着,忍着笑意的劉山羊把目光轉向一直沒有說話的唐城,等着唐城做出反應。四個人中有兩個都把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這多少讓唐城有些得意,不過在讓出軍營的事情上,唐城卻難得的和劉山羊意見一致。

“我的意見也是答應縣府的要求,把這裡讓給173師的人。”甚至都沒有等唐城把話說完,老許和九斤兩個就跳了起來,尤其九斤看過來的目光更是令的唐城有種坐在火上烤的感覺。划着火柴把叼了一會的菸捲點着,慢慢抽着煙的唐城等着老許和九斤不再怒視自己了,這才緩緩說道,“咱們只是個守備團,173師是**正規部隊,再說他們是接到第五戰區命令過來進駐蒙城的,和他們對着幹有這個必要嗎?”

其實唐城擔心的是守備團會被173師當成炮灰擋在前面,在南京的時候,唐城就已經領教過這樣的事情,這一次,他不想再去當什麼炮灰。“現在是縣長親自提出的這個要求,如果我們不答應,就同時得罪了縣長和173師兩邊,就咱們這個只有800人的守備團好像還沒有什麼能跟人家對等的地方,你們難道看不出來嗎?”

“不就是個軍營嘛,那學校我也去過,那地方和這裡差不多大,何況縣裡還會給我們蓋新房子。和縣長交好對咱們待在蒙城這裡也是個好事,至少我們和173師的人之間發現衝突的時候,縣長不會偏聽偏信173師那邊。”劉山羊笑嘻嘻的看着侃侃而談的唐城,這小子這是在學着謝波啊,典型的打一巴掌喂個棗吃的手段,對這樣的套路,和謝波相處超過4年的劉山羊實在是太過熟悉了。

劉山羊猜的沒錯,說出這些話的唐城的確是學的謝波的套路,唐城這些天又在翻看謝波留下的那本筆記,那筆記裡記錄的可不淡淡只是行軍打仗的事情,還有謝波從黃埔軍校畢業這些年進入88師之後待人處事的一些心得。揣摩一個人的心理和性格,對以後的相處能起到幫助性的作用,這是謝波筆記裡的一句話,也正是因爲知道老許和九斤的性格,唐城纔會說出剛纔的那些話。

老許沒認識劉山羊他們之前,就是個走街串巷的遊醫,經常是走到哪裡,哪裡就是他落腳的地方,被唐城從小村子裡拐帶出來的九斤也是個沒有家的。在蒙城待了好幾個月,這兩個傢伙已經隱隱把這個軍營當成是了自己的家,聽劉山羊說要把這裡讓給別人,他們的心裡自然會不舒服,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是不通事理的人,只要能順了堵在他們心裡的那口氣,老許和九斤絕對不會在這件事上一直賭氣下去。

葛崑山說的那個學校,其實唐城根本沒有去過,他甚至連聽都沒有聽說過縣城裡還有所學校的存在,之所以會那麼說只是爲了讓老許和九斤安心。果然,聽唐城說縣府會給他們一所學校充當軍營,而且那學校的大小和這裡差不多,老許第一個不再糾結此事。“你說真的?那學校真的和咱們這邊大小一樣?那咱們那些物資和馬匹有地方放嗎?”住人和堆放物資兩者相比,掌管守備團後勤補給的老許永遠都只會先想到那些物資。

“葛崑山個縣裡的警察所也給我當指揮所,我想着你那些東西沒地方堆,就順帶着把縣裡的監獄也要了來,正好給你拿去當庫房。”暗地裡憋着笑的劉山羊適時插嘴,把老許需要的庫房直接給解決了。“縣裡那監獄牆高門厚的,拿來當庫房再合適不過,我在把石頭的連調去監獄駐防,你連看大門的人都省了。”

“哎呀,這好,這好。”得了個大好處的老許高興的不停搓着手,看的唐城一個勁的鄙視着這個沒有準主意的傢伙。剛纔不是還咋呼的挺響亮嘛,一個就快要荒廢的監獄就把他高興成了這個樣子,要是給他一個真正的軍隊庫房,還不知道這人能高興成什麼樣。

“真能給咱們新蓋房子?蓋出的房子能有這邊還好?”和老許相比,九斤就顯得悶楞的多,他的全部思維全都集中在了房子身上。和中國所有的普通百姓一樣,農家出身的九斤最是看重房子和田地,在他的世界裡,田地是生活的保證,能住人的房子才能讓他有家的感覺。

“現在知道了吧,讓出軍營並不是什麼壞事,咱們現在每天都要出城訓練,軍營就只是個吃飯和睡覺的地方,只要學校那邊的房子蓋起來了,到那邊睡覺吃飯跟在這邊沒什麼兩樣。”在獲得劉山羊的保證之後,唐城結束了他的誘哄,而老許和九斤兩人早已經喜笑顏開不再怒視劉山羊和唐城。

“還有個事要先和你們說”等老許和九斤不再興奮了,劉山羊這才繼續開口說話,“173師的人會在後天趕到蒙城,不過他們來的不是一個整團,而是提前出發的一個先頭連。按照**的正規編制,他們過來的這個連人數大概在140左右,我要你們記住,在咱們搬去學校之前,最好不要和他們起衝突,有什麼事就先忍着。”

“幹嘛要我們忍着他們,這裡是蒙城,咱們是蒙城守備團,他們纔是外面來的,應該是他們老是一點纔對。”軍隊就是一個大染缸,裡面充滿了形形色色的人,經歷過陣仗又獨自迎戰過日本兵的唐城又是個眼裡揉不得沙子的傢伙,面對不知底細的173師,劉山羊最擔心的就是唐城會突然發作出來。召集老許和九斤一起過來,劉山羊就是想當着他們的面給唐城打一劑預防針,省的到時候會因爲唐城交惡了173師的人。

讓劉山羊意想不到的是最先表示出不屑的還不是唐城這個小子,反而是一向老實的九斤,這讓他多少有些驚訝和無法相信。劉山羊一直擔心着的只是唐城這個腦子轉的飛快的傢伙,這小子敢當着李麟閣的面開槍傷人,劉山羊擔心這一幕會上演到173師那些人的身上,他卻沒有想到最先對173師有敵意的人卻是九斤。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臨新平洋(2)第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五十二章 衝鋒第二十七章 恍惚第五十四章 枯草溝(1)第七十一章 又見俘虜第二十六章 對戰第九章 詭戰(1)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狽第九十五章 把事鬧大第六十八章 路遇第三十一章 孤獨的小兵第六十一章 說客第九十三章 中伏第二十一章 代理營長第五十九章 潰兵 又見潰兵(1)第二十七章 夜探第四十七章 諸事不順第九十九章 過江第一百一十一章 應對第五十八章 無措第六章 招攬第三十四章 拉攏第五十四章 援手(2)第七十二章 脫離戰鬥第一百三十四章 逃脫第七十章 歡悅第六十四章 失望的戰鬥第五十章 懊悔第四十六章 再遇攔截第一百一十六章 撞大運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人山(2)第五章 重操舊業第三十四章 雨夜混戰(2)第十六章 下馬威(2)第九十七章 無路可走第九十七章 混亂的江岸第五十九章 又見剿匪第六十六章 回城第五十九章 兩天一夜(7)第八十一章 小村激戰(3)第一百章 猜疑第四章 折騰第八十八章 宿敵(2)第四十八章 追擊第八十八章 激戰靈鄉(9)第三十八章 預感識敵第四十一章 危機來臨第三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二章 蟄伏第十九章 麻煩上門第十三章 逆襲第六十五章 兩天一夜(13)第七章 求助第一百零二章 夜戰(5)第五十章 孤身作戰(2)第八十一章 撈浮財第八十一章 迎戰第七十五章 生與死第二十章 衝突 3第一百二十五章實施夜襲(1)第五十一章 瘋狂第一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九章 綁票第九章 傷逝第十三章 酒樓衝突(2)第七十六章 伏擊的震撼第五章 我家要跑反第四十四章 狂喜第九十七章 戰事不妙第六十一章 連續伏擊(2)第九十六章 晴空霹靂第六十六章 史迪威瘋了第四章 識破第十四章 曙光第六十六章 讓第六十五章 休整第二十八章 進賭場第四十三章 遭遇第八十三章 無題第三十六章 遇敵(2)第十一章 應對第四章 折騰第十九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買賣(1)第九十八章 交火第一百六十四章 智取軍火第八十四章 電臺第四十二章 轉變第三十四章 何去何從(續)第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二章 對決第七章 求助第七十章 幸運的三口之家第七十四章 示好第六十一章 兩天一夜(9)第五十八章 我們是國軍第八十六章 英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