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一章 化工之母

對於呂漢和他領走的一幫人,舅侄倆自然早就做好了心裡準備,最好的可能也就是他們當真是走散了,然後求生不易被賊兵抓了壯丁。

當然,對於最壞的可能,二人自然也是想過,也就至多是等着一切都弄好了首尾之後,這呂漢不知從什麼犄角旮旯裡冒出來奪權。

所以如今情況對於舅侄倆而言,既不算最好,也不算最壞,最多可以算是一箇中等偏好的結果,反正黃小剛給他列的不忠不義、不仁不孝這四條裡不論有幾條能論實了,這呂漢也都涼透了,奪權什麼的可就別想了。

話說回來,呂友這次本是外出辦事,恰好趕着趟兒回來,聽說居然把呂漢逮回了蘆山公審便也急匆匆趕了回來,可等他聽了之前公審情況後,卻是瞪着一雙充滿血絲的大眼喝問道:“當真……那狗賊當真是把我等老弱故意甩在後面,好用來阻攔追兵?老子今日要活撕了他!”

呂友滿臉的怒不可遏,他早前因爲在城寨上拒敵,所以受傷被分在老弱的隊列,卻不想自己爲宗族流過血流過汗,最終竟成爲了壁虎斷尾的那條尾巴。

“九叔稍安勿躁,如今尚在商議正事!”黃小剛算起來雖是他的侄女婿,但也不會慣着他,一聲低喝把呂九拿住以後,便也沉聲道:“如今消息,便是村人尚有一百六十餘人在即墨山中落草,而那山寨之中除了村人還有近千的賊兵,我思來想去,想要營救他們,怕是要做好智取和強取兩手準備!”

衆人聽來,明白話中意思的人卻不多,還是呂七公撓着腦門道:“賢孫婿可講得明白些?”

這時黃小剛聽得一聲響動,扭頭一看,便見一直掩身在廳後的黃娜在點頭示意,想了想道:“智取,便是設法讓人去賺(騙)了,而強取麼……就得問二孃有何高見了!”

有了這句話做引子,黃娜也好出面列席,便也道:“七公,方纔予在後面聽得明白,那呂漢領着村中族人落草之地,乃是在即墨靈山墨水寨,當務之急,便是儘快派人前去探查,此地的地形如何,寨中人手多少,武備如何,戰力幾多……如今我幽幽谷女兵二期的新兵集訓尚未完成,一切還需從長計議。”

呂七公聽了,倒也覺得有理,不過呂友卻是按耐不住道:“什麼強取智取俺看用不着,只管叫二孃領上曹豹他們,用神機箭、用梨花槍打殺他孃的便是了!”

黃小剛將眼一瞪,便也笑道:“神機箭、梨花槍,用上多少我都捨得,二孃他們也是可以憑百敵千,倒是萬一賊人押着你娘子還有呂氏的族人衝在前面來陷陣,你可下得去手,我讓你親自用神機箭打殺了他們可好?”

“嘶!”一想到真有這種可能,呂友頓時臉就黑了,想想便起身道:“探查之事便交給俺好了!”

說完正要邁步出門,黃小剛卻是急忙把他叫住,喝問道:“今次你出去辦的事情都沒交割,還有好多事情都沒商議清楚,你卻急個什麼勁兒!”

攔下呂友後,黃小剛又牽頭就呂漢的處置商議了半天,倒也決定暫時把對他的處置給攔了下來,等日後設法救出了失陷的族人,再來論他罪過。

等開完了大會,把族中的小子們個外姓都斥退後,黃小剛也將呂七公、何春、呂友、呂德、呂宗還有黃娜留下單獨開起了小會。

首先便也聽黃小剛問道:“九叔,今次出去招回了多少流民,讓你去文登聯繫海商之事,可有眉目了?”

呂友忙也答道:“事情是成是成了,流民招了小二百人,俺已經讓小四領去了蘆山選用,其中青壯還有百人,老弱婦孺捎帶着也領回了一些……此外用了二孃給的宇文家名刺,倒也憑着文登縣令的面兒,見着了三家海商,只是……只是……”

“可是出了什麼變故?”黃小剛見呂友前面說招流民的事情還順溜,後面說到海商就卡殼了,說話有些吞吐,忙也來問。

話說這次呂友出去,除了招收流民之外,還讓他設法在文登聯繫一下當地的海商,準備拓展一條呂瓷外銷的商路。也就瞧見呂友面色有些爲難答道:“只是,一個是海商倒也願意承銷咱們的呂瓷,但卻不容俺提議的競價之事,只願估價購銷。再一個他們倒也願意兌銷食鹽,卻不願承擔運送,要麼是咱們去文登自取,要麼他等送至東萊沿海各地咱們自運,死活不願送來蘆山。”

黃小剛皺眉一想,倒也笑道:“你這看似兩個問題,其實還是一個。海商握有瓷器的銷售渠道,估價購銷自然與他有利。至於兌銷食鹽,這食鹽的買賣本就是本大利薄,又怕惹了官府,所以不願送貨,我們完全可以就拿呂瓷做了魚餌,三家誰人能把鹽送來蘆山,呂瓷就換給誰好了。”

對了,這裡要說一句,隋朝並不搞鹽鐵專賣,隋文帝即位不久結束南北朝亂局之後,爲安定黎民,躬行節儉,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於開皇三年(583年)除禁榷,通鹽池、鹽井之利與百姓共之,既不行官賣,又免徵鹽稅,實行無稅制。

大業元年(605年)楊廣即位,漸趨奢華,內興工役,外事征伐,用度大增,遂乃橫賦暴斂,然尚未及於鹽利,所以自隋開皇三年起直至唐開元初年止,前後一百三十餘年間相沿未改,是爲中國鹽業無專稅時期。

不過,雖然隋朝通了鹽池、鹽井之利與百姓共之,不行官賣,但市面上還是有官鹽、私鹽之分,其中的官鹽爲“官買官賣”的意思,藉助朝廷的漕運便利,在各地搞統購統銷,優點是官鹽的價格相對便宜並且價格波動穩定,缺點是品相、口感比私鹽要差一些。

而私鹽由商人自行販賣,爲了獲得更好的價錢,在包裝、口感、品相等方面肯定要比官鹽更用心,所以價格反倒要稍高一些,跟宋朝以後民間官鹽貴,私鹽便宜的情況正好相反。

當初黃娜在文登搞採購的時候,官鹽也不過八十文一石(一石鹽有一百二十多斤重),品相稍好一些的私鹽要價差不多百文,二者間價格差異是十分的明顯。

而黃小剛之所以研究什麼呂瓷換鹽,當然不是腦筋不正常了,而是比起拿呂瓷賣錢,再用錢買東西而言,換鹽的獲利更大,因爲鹽可是化工之母啊!

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第六百十五章 箭定勝局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二百四二章 蟄伏第七百十五章 問對第二百十五章 彎路第三百四九章 翌日再戰第二百六一章 表弟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四百三七章 唯向東行第三百四九章 翌日再戰第七百六一章 警訊第三百二六章 巧舌如簧第五百九一章 茅塞頓開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五百二二章 勁歌熱舞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十二章 不情之請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二百四九章 謀士第三章 荒野求生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二百零八章 參軍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七百章 算賬第五百八十章 初步掌控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六百五八章 新法試行第三百五一章 金牌配角第四百八一章 水鬼出擊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四百三四章 挖角背叛第五百零三章 壽春太守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六百三五章 整合規劃第二百五四章 急戰第三百四四章 交叉戰術第七百零六章 質詢第二百零四章 收穫第一百零十四章 孫思邈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二百九八章 夜半歌聲第四百四十章 駐兵整訓第八十二章 五禽戲第一百三十章 不仁不義第三百零八章 破陣第二百三十章 落雪第四百五四章 驍果借道第七百三七章 家宴第二百三一章 茶敘第六百三八章 大勢已成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五十九章 致命巧合第二百九九章 出陣第二百二一章 商榷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八十一章 神醫第一百零八章 軍議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三百零六章 再戰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二百十一章 祭祀第八章 蘆山第三百三二章 蹬鼻上臉第四十一章 官升一級第五十三章 搞後勤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第一百五八章 待發第五百九八章 古人智慧第一百四四章 器成第五十六章 糧票第六百五二章 敢不從命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四百五七章 援軍已至第五百十五章 真特麼貴第四百七九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十八章 配額第五百三九章 賤人咬金第一百九十章 房傘第五百二八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五六章 點石成金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三百三二章 蹬鼻上臉第四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一百零十六章 寶庫第一百八十章 備戰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二百六九章 贊助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