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四章 招募

由於手上可用的人實在太少,在把房玄齡安排給黃娜之後,黃小剛能帶走的也即只有範炯了。

不過,經略遼東用範炯倒是剛剛好,畢竟原來人家範大將軍便是強在軍事,奢卑城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只有武力鎮守纔可保證長治久安。

不過,除了範炯之外,黃小剛還準備帶一個人過去。

隔天,黃小剛叫上羅士信來到高密城外的俘虜營,讓人把已經在這混了大半年的秦瓊叫了過來。

等人到了叫黃小剛一瞧,和之前的形象比起來眼前的秦瓊幾乎變了一個模樣,不但黑而且瘦,一雙大手上全是厚厚的老繭和層層疊疊的傷疤,顯然在俘虜營的日子不太好過。

“這是一枚個人二等軍功章!”

黃小剛當着二人的面打開了一個小兒巴掌大小的錦盒,裡面有一枚銀質飛鳳造型的軍功章,配以紅藍白三色彩帶製成的綬帶,看起來非常高端大氣上檔次。

然後黃小剛看着秦瓊的眼睛道:“這是獎勵羅士信帶領先鋒營一鼓作氣攻入臨淄城,在未有損傷一兵一卒的情況下攻破臨淄府衙、府庫,並俘虜臨淄縣丞以及守城衛隊的戰功。現在他願意用這枚軍功章給你換一個選擇的機會,眼下你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以僕從軍的身份隨我去遼東,另外一個選擇是還你自由之身,放你離開高密。”

秦瓊聽了面色一怔,便來看羅士信,結果羅士信在一旁吶吶不言,只敢扭動眉頭與秦瓊暗暗溝通。只是兩人似乎分別日久,暗號並未照舊,也就見羅士信擠眉弄眼好一會後,秦瓊卻是滿臉羞愧的答道:“我……我願離開高密!”

“叔寶哥哥!”羅士信一聽便急了眼,忙也低喝了一聲,待他還想說話的時候,黃小剛卻是伸手打了個響指將他攔住,然後慢條斯理的把軍功章收了起來,起身與羅士信道:“你且帶他下去,明日選拔之後便放他走!”

說完黃小剛便自離開,他當然知道羅士信肯定要勸,但他當然不能讓羅士信當着自己的面來勸,這樣會搞得自己好像很重視秦叔寶一樣。

說實話,在一開始對秦叔寶和羅士信這兩兄弟,黃小剛和黃娜的期望都是很高,但最後卻不得不承認真實歷史並沒騙人,對二人的人品描述也無半點不實之處。

就黃小剛所知的歷史而言,秦瓊一生轉戰多地,最早是官軍,後來投過瓦崗、從過王世充、又投奔李唐,這秦叔寶本身就不是一個忠義之人。

可是不知道爲什麼,後世拍有關隋唐的電視劇,卻總是喜歡用帥哥來演繹秦瓊,並且一版比一版帥,引得世人光記得秦瓊是帥哥了,卻忘了這人極善於“良禽擇木而棲”,是個非常“識時務”的大英雄。

也不說最終羅士信能不能勸得秦瓊回心轉意,反正就眼下來看,多他一個秦瓊不多,少他一個秦叔寶也不少,對這種無信不義之人,本也不能抱太大期望,所以黃小剛出了營門便把此時拋逐腦後,轉身去了後營尋了範炯說話。

對於黃小剛的安排,範炯倒是沒有什麼意見,自打被俘入了天鳳軍後,這一年多來他雖然名爲參軍,但真正參與的事情確是不多,不過卻把舅侄倆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也就發現這二人的一舉一動果然都很不簡單。

名義上說是需要他這個參軍參謀軍務,但事實上兩人的各項安排卻都幾乎完美得天衣無縫,原本就用不上他在旁指手畫腳。

所以,當黃小剛提到這次經略遼東,希望他能去奢卑城做鎮守的想法後,範炯幾乎都沒怎麼考慮就一口答應下來。他毫不懷疑以天鳳軍的戰力,打下奢卑城會是個問題,至於讓他率領近兩千的僕從軍鎮守奢卑城,在他看來那就更不是問題了。

便也說二人商量了半日,便也大致把相關的事情定下,翌日一早二人便也一齊來到俘虜營中,將整營的俘虜召集起來宣佈大事。

俘虜營中此時存留的隋軍俘虜差不多兩千六百來人,主要是之前範炯率領前往即墨剿匪的部分隋軍、還有一部分是鄭熊從任城帶來偷襲的府兵精銳,和這次“涅槃行動”實施過程中俘虜各地守卒。

黃小剛也不廢話,把人都召集到位以後,便讓範炯出面宣佈天鳳軍因爲剛剛達成了一項重大勝利,一舉拿下了北海、琅琊、高密、東萊四郡全境,因此要對他們這些俘虜進行特赦。

然後得到特赦的全體俘虜,將會每人得到二十文錢和五斗糧食作爲路費發還回鄉,從此得獲自由之身。

衆俘虜聽得如此消息,一個個當即便傻了眼,因爲就他們的認知而言,還真沒聽說過有給俘虜進行特赦的,而且還特麼發給糧食錢財作爲路費。

當即一個個都是愣了好半天回不過神來,這個時候範炯便又繼續宣佈第二個消息,也即是天鳳軍即將組建一支征討遼東的遠征僕從軍,鑑於遼東苦寒,還要遠渡渤海,所以給得基本待遇是每人每月糧食兩斛和與兩斛糧食等價的銅錢。

首批僕從軍的執役期爲三年,三年期滿後如無違規違禁,還會另外發給相當於五十斛糧食的遣散費。如果不幸在遼東負傷或戰死,則會按照天鳳軍的標準發給傷殘補助和陣亡撫須,若立下戰功也會以天鳳軍的戰功標準進行犒賞。

這個消息一經宣佈,更是將本已經被特赦給驚得呆滯的俘虜們又給喜得活轉過來,要知道隋軍的軍法嚴苛,被俘與臨陣脫逃同罪,嚴論起來是要連坐和斬首的,所以俘虜們剛剛聽得大赦消息後,便自擔心起如果受了遣散轉回老家,會不會有可能被當做逃兵而受了大隋的軍法之時,然後猛然聽到這天鳳軍居然還招募僕從軍的消息,頓時也就豁然開朗起來。

範炯雖然改了名字,但俘虜當中不少人原是他的親隨,自然認得自家範大將軍,如今聽得自家大將軍爲大夥謀了出路,豈有不從之理,當即便也紛紛表示願意應募爲僕從軍,隨範炯征戰遼東。

最終,都不用怎麼費事,便招募了兩千三百餘人,僅有不足三百來人決定拿了路費遣散回家,但其中並沒有秦瓊秦叔寶。

第六百六六章 鉅子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第二百十二章 軍議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三百四四章 交叉戰術第五百零八章 李二南下第五百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九四章 官制第一百四八章 改選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四百二三章 三期規劃第五百零二章 無跡可尋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四百四一章 新朝政體第七百六一章 警訊第八十二章 五禽戲第七百二三章 鬧事第一百零一章 神機箭第五百九八章 古人智慧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六百二十章 向來如此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九章 真尼瑪好第六十四章 掘洞爲牢第一百五六章 意外第三百四五章 碰碰石頭第三百三一章 清河崔氏第二百九十章 摧城第五百九一章 茅塞頓開第六百九三章 朝賀第五百二六章 齊頭並進第六百九三章 朝賀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六百二四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零三章 狂勝第二十章 混亂第二百四九章 謀士第五十八章 訓練進階第五十九章 致命巧合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三百三一章 清河崔氏第二百二五章 民意第六百九四章 官制第五百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八六章 尉遲敬德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一百六四章 免稅第三百三二章 蹬鼻上臉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一百七三章 巧了第三百十三章 臣妾做不到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六百八九章 新幣第一百六四章 免稅第六百一十章 吃麪翻碗第四百八十章 水軍臨邳第三十三章 主角第一百八九章 綢布第二百二八章 說項第三百四十章 心懷鬼胎第四十一章 官升一級第二百二一章 商榷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七百三七章 家宴第一百六七章 規劃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四百零二章 敗如沙潰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三百三十章 高歌猛進第四百七六章 禍水西引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第一百五九章 夢想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三百九六章 傳統戰法第三百四十章 心懷鬼胎第五百四六章 檢校空軍第四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七十二章 開打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二百二六章 時運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三百六八章 妄拒天軍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六百三九章 反心已顯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四百三三章 三娘秀寧第三百三八章 客自東萊第九十三章 聯姻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第七百五三章 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