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

也就在黃小剛正摩拳擦掌,準備在新城工地上大幹一場的時候,卻是從嶗山上傳來了一個叫人咂舌的消息。

之前因爲怕麻煩,所以在帶回了蕭太后、楊浩和宇文化及人等之後,黃小剛並沒有把他們安置在高密或是天鳳軍營,而是在嶗山腳下徵用了一座胡姓地方士紳的莊園作爲安置。

而且,爲了防止沒必要的麻煩,當時黃小剛特地派了一個標營作爲守衛,並且強調了要斷絕內外信息的交通,以防止出現什麼不可控的情況。

而在這之後,雖然守衛的標營按照三個月一期做了幾次輪換,在信息控制方面倒也還做得不錯,可誰曾想前幾天剛剛做了輪換,蕭太后便玩了一出以死相逼,非要讓人送來了一封血書。

老太太讓人送來的血書乃寫在一匹白卷之上,洋洋灑灑也就二百多字的樣子,不過因爲用的小篆字體,饒是黃小剛穿越過來之後日累月積的不斷增加着自己的文化修養,也看了半天都沒看懂這血書裡面的意思,不得已只得命人喚來了房圭,結果房圭捧起來左看右看了好一會,也才突然身子一哆嗦,驚訝道:“監軍,這……這……這似乎是衣帶詔!”

“衣帶詔?”黃小剛聽着也是一愣,忙也問道:“什麼衣帶詔?誰的衣帶詔?”

“衣帶詔”這個東西乍一聽倒也未必有人明白什麼,不過黃小剛當然還是知道的,而他對這“衣帶詔”印象最深的認知倒也不是來自課堂,而是在他早年玩過的一款電腦遊戲裡面,似乎是《三國英傑傳》的開頭就說過漢獻帝寫了個什麼衣帶詔給劉備,讓他去弄死曹操。

當然,這裡黃小剛肯定是記錯了,實際的情況是漢獻帝時曹操迎奉天子遷都許縣,結果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於是漢獻帝就悄悄用鮮血寫出詔書縫在衣帶裡,秘密傳給董承。而董承這個人,是漢靈帝母親董太后侄子,漢獻帝嬪妃董貴人之父,也就是屬於外戚,你讓一個外戚動腦筋去殺正在風頭上的權臣,難度自然是太高了,於是董承就對外宣稱接受了漢獻帝衣帶中密詔,與種輯、吳碩、王子服、劉備、吳子蘭等人密謀誅殺曹操。

至於結果嘛!大家都知道了,除了劉備跑得快,其他人全被曹操給反殺了!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房圭又仔細看了幾眼,卻是滿臉疑惑的擡頭來看黃小剛道:“不過,此物有疑!大大有疑!”

黃小剛自然也是一臉懵逼,忙也問道:“疑在何處?你且細細道來!”

於是房圭便指着血書與黃小剛解說,稱這所謂的“衣帶詔”應該是分爲上下兩個部分,並且根據筆跡分析應該是兩個人分別寫就。上半部分約百餘字,字體筆畫蒼勁有力,應該是男子所寫,而後半部分的百餘字,則字體略顯陰柔,該是出自女子之手。

而內容方面,由於用詞遣句和引經據典的文化水平極高,便是房圭也是念不通順,不得找了工具書來查詢,好半天也才大致弄清楚了裡面的意思。

這裡面的前半部分應該是楊廣在江都的最後時刻寫下,開頭便是什麼“朕繼開皇之文治,始創大業之盛朝,武功北擊匈奴,文治三巡江南,旦夕兢業,不遑有暇……”

呃!因爲房圭的水平也是有限,所以這封“衣帶詔”應該就是楊廣寫在江都宮城被圍,宇文化及要叫人勒死他之前。

而內容方面,楊廣不知道用誰的血所寫下的一百零八字裡面,先用了五十六個字誇耀了一下自己,然後又用了後面的五十六字許諾,如果有人能夠平定叛亂,誅殺不臣,並且迎他回洛陽,他願意封出王爵並共天下。

至於第二部分,看字跡以及用詞遣句,房圭猜測應該是蕭太后加上去的,內容相對直白和直接,也即是隻要持詔書之人若能夠爲楊廣報仇,並且迎娶帝女爲妻,便可名正言順的繼承楊隋國祚,成爲天下之主。

從字裡行間來看,蕭太后加上去的這一段,指向性自然非常的明確,就是照着黃小剛樣子來安排的。

本來想着將蕭太后一家子安排去嶗山休養,只要斷絕了外部消息,等需要的時候不管是捏圓捏扁還是將她豎做泥胎木偶,應該是予取予求。

可如今是真沒想到,老太太居然連“衣帶詔”都弄出來,想來再不搭理是不成了,你看今天她能給黃小剛送出“衣帶詔”,要是不迴應的話,指不定明天誰誰誰手裡也會有上一份兩份的。

不得已,黃小剛只能抽了個空,在八月十二這日去了嶗山。

因所議之事屬於機密,因此黃小剛自然只能單獨與蕭太后相見,待得二人寒暄坐定之後,黃小剛便也開門見山的直言道:“太后急召,可是因爲聽聞我家元帥引軍東歸,即將開國之事?”

黃小剛來了嶗山之後,自然是第一時間把守衛的標營軍官喊來詢問,在得知這個標營屬於高密五期新軍,且全軍上下都是民夫農婦,絕對不可能有人能認出篆書,而標營的營長和營副雖然是黃縣二期出身,但其原本也是農家子弟,也是入天鳳軍後纔讀書習字,也肯定不認識小篆。

這也才稍稍放心,後經過詳細的詢問,也才猜測可能是叫蕭太后無意中知道了黃娜領導的西征大軍近日東歸,天鳳軍即將正式開國的消息,這也才搞出了此次的“衣帶詔”事件。

衣帶詔這個玩意,就此時此地而言,對黃小剛而言是沒什麼用的。

最多隻能是當成一個由頭,讓一直避而不見的黃小剛不得不冒出來一見,可實際上黃小剛又不是真的避而不見,他一天到晚是真的忙,哪有時間來跟蕭太后磨什麼嘴皮,畢竟就眼下來看根本就用不上她們裝什麼樣子。

便說這時,也就聽蕭太后頷首道:“還請監軍恕罪,哀家若非事不得已,本不至出此下策。”

黃小剛聽了這話,心說你個老太太也知道是下策,你讓我還能說什麼?

而告罪之後的蕭太后見黃小剛沉吟不語,忙也道:“哀家獻與監軍之物,確爲先帝之遺物,哀家……”

黃小剛忙也舉手攔住蕭太后,一臉嚴肅道:“太后,有些話本不該某來與太后講,如今卻不得不由某來講了!”

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七百四二章 安置第九十九章 冒充紅娘子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三百零二章 一合之將第一百五六章 意外第五百六七章 一波三折第七百七四章 無趣第二百六九章 贊助第四百七六章 禍水西引第一百零十六章 寶庫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七百四七章 水晶第四百十三章 硝煙未盡第四百八十章 水軍臨邳第四百三十章 千里追擊第四百五二章 水師出擊第九十三章 聯姻第五百四八章 人外有人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三百八九章 武力展示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一百七四章 大勝第四百五二章 水師出擊第一百三二章 步步爲營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三百六八章 妄拒天軍第七百三九章 公案第二百五五章 開打第四百九九章 解決辦法第三百四五章 碰碰石頭第二十章 混亂第六百九七章 換質第二百六四章 破功第五百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二六章 兩軍對峙第三十章 腳踏實地第二十章 混亂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三百四十章 心懷鬼胎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一百七七章 廢奴第七百二十章 齊至第二百九八章 夜半歌聲第四百九十章 美中不足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六百四九章 一計不成第一百四四章 器成第三百二九章 開胃小菜第九十八章 時不我待第七百一十章 奇攻第四百三四章 挖角背叛第五百七七章 國家紅利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六百十二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三百五一章 金牌配角第七百一十章 奇攻第六百四五章 淑女好逑第五百七九章 倭軍演陣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五百八九章 尚義任俠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六百十一章 防守反擊第二百二三章 放行第五百零四章 兩種可能第二百六一章 表弟第四百五一章 無師自通第七十二章 開打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三百九四章 與國無疆第五百零四章 兩種可能第三百九六章 傳統戰法第四十一章 官升一級第三百十三章 臣妾做不到第七百四三章 督學第一百六十章 民變第六百十八章 置之死地第八十二章 五禽戲第七百三二章 普天第四百二一章 楊廣被弒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七百六一章 警訊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四百八六章 弄拙成巧第五百二七章 老牛嫩草第一百七六章 功民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一百五五章 官威第四百六一章 合情合理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