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

所謂的“國之教化”,簡略一下其實就是兩個字:國教!

當然了,這個“國教”指的是用何家學說治國,如什麼儒教、釋教和道教,可不說的什麼“國窖1573”。

而監國王一早在搞事者名單裡看到鄭善果這個名字之時,就已經大約是猜到了這傢伙之所以挑頭搞事的原因,想來無非就是想求官罷了。

說起來,雖然這鄭善果是首次出現,但實際上他跟天鳳軍是早就打過交道了,還記得當年清河城下五軍之戰時,他的兒子鄭度遠也即是當時的滎陽守備,左武衛虎賁郎將,領了三千騎兵千里迢迢趕來參戰。

但這個鄭度遠的下場卻不怎麼好了,當時在清河城下他率軍強襲天鳳軍的戰陣,結果是先吃了一記“神機箭之毀天滅地大殺陣”,跟着又是“神機炮之雷霆地獄大滅殺”,結果在神機箭和神機炮雙重打擊卻全身無傷的情況下,卻因爲馬失前蹄而跌落戰馬,然後被重達上千斤的馬屍壓斷雙腿後,被蠢貨一般的親隨硬從馬屍下扯出來,結果就把雙腿給活活扯斷了,因爲止不住血失血過多而死。

而順着鄭度遠這條線,天鳳軍這邊也自然關注到了他親爹鄭善果的情況:此人在楊廣朝中擔任的最後一個職務就是大理寺卿,而後楊廣被弒於江都後,他起先還是留任洛陽兼了個民部尚書,在楊桐手下混日子,後看王世充有不臣之心,便麻溜的跑回滎陽老家蹲着,可惜他沒等到李家父子拿下長安和洛陽,因此黃娜進駐洛陽的時候他沒敢冒頭。

話說回來,這鄭善果早不冒頭,這個時候才跳出來搞事,用意用心什麼的猜也猜道了,不過黃小剛卻不準備給他什麼好臉色,雖然這廝曾是楊隋的大理寺卿和民部尚書,可他兒子怎麼說也是死在天鳳軍手上,這可是赤裸裸的血仇。

當即黃小剛便也淡然道:“謂之國教,豈是當街而論之事?你二人若無話說,便先隨本王回府再說吧!”

說完也不給他們機會,直接下令走人,並把鄭善果和達摩西多,還有那大興善寺的僧人全都押上,轉身就往監國王府行去。

當然也沒忘記叫人跟着其他的僧人,尤其是那小玄奘,於是交代等他們把佛像處理好後也一併帶來監國王府。

入了府內,監國王命人直接在王府的花園之中擺上座椅,先是請袁守城等百餘京師宗教界人士落座,而後也才命人將鄭善果等人帶來,然後直接擺明車馬道:“本王聽聞,今次你等鬧事的幕後之人乃是大興善寺主持慧能,爲何不見其人吶?”

鄭善果和達摩西多兩人被問得都是一愣,但還是達摩西多之言道:“賢王或有誤會,慧能主持雖然的確與我等一道東來,但抵達京師之後偶感風寒,如今臥病在牀,不能起身。”

“哼!偶感風寒?”黃小剛聽的冷笑,當即問清慧能下榻的客棧命人直接去請,並且冷笑道:“此去最好找得到人,如果找不到你這個翻經院的首座便要再吃二十下藤條。”

達摩西多頓時愕然,忙也問道:“這是何故?”

倒是鄭善果比較醒事,忙也解釋道:“若當真尋不到,此乃欺君之罪,監國王許你二十下藤條,已經是重罪輕罰了。”

乘着去找人的功夫,黃小剛也不能閒着坐等,乾脆就把鄭善果和那達摩西多晾在一旁,反倒是對在坐的道教界人士打開了話匣子:“列位道長,方纔本王正好得空與袁師就‘一城一廟’的事情商量了一下,如今正好諸位都在,便也來聽聽諸位的意思。所謂‘一城一廟’,也即是指今後新朝的各地城池,將只在城中設廟宇一座,也就是城隍廟。此外,各地城池中原有的宗教性建築,除了有二百年以上歷史者,也就是說屬於當地名勝古蹟的予以保留之外,不再另設和新增什麼佛寺、道觀、蘭若和僧院之類的建築,畢竟前朝北魏武帝滅佛的前車之鑑還是殷鑑不遠……”

這話雖然是監國王對着一衆道教界人士在說,可鄭善果和達摩西多二人也是豎着耳朵在一旁聽着,待得聽聞監國王先說什麼不再另設和新增佛寺道觀,又提到北周武帝滅佛之事時,達摩西多首先就反應過來,驚愕道:“賢王且慢!賢王可是要滅佛嗎?”

黃小剛頓時瞪眼,喝道:“放肆!本王說話,豈有你插嘴的份兒?本王說要滅佛了嘛?來人,拉下去掌嘴五下!”

當即就有親衛把這達摩西多拖到花園廊下,拿起刀鞘抽臉,啪啪幾下抽完後又才把他拖回來。

而達摩西多被拖回來的時候,又正好聽得監國王在與衆人道:“這個之前本王跟袁師商議過,這各地名山大川的道場之事,咱們也得有序有禮,一個是儘快成立一個全國性的道教協會,然後把人員召集起來好覺的梳理一下各家的典籍,把那座山是哪個神仙真人的道場給確定下來,不能學着這些外來的佛教徒一般,看見什麼地方風景好就敢編個故事硬說是某某菩薩的道場,然後就敢大張旗鼓的建寺設廟,也不想想這些天竺的菩薩都沒到過中土,就怎麼敢隨意的佔山爲王呢?把我們中土神仙臉面擺在什麼地方了?”

這一次黃小剛一邊說着,一邊悄悄的偷瞧了鄭善果和達摩西多兩眼,就見得鄭善果眼珠兒雖然亂轉,但卻老實的閉着嘴,至於達摩西多倒是聽得鬚髮具張,可剛剛吃過的五下刀鞘還很火辣,所以沒敢掌嘴。

黃小剛暗自冷笑,口中卻也不停道:“所以,本王與袁師商量,這城內的建築,以二百年爲基準,有超過二百年曆史的就保留,不足的就拆掉,而城外山野的寺院、佛廟還有道觀、菴舍等建築,就以三百年爲基準,有超過三百年曆史的就保留下來作爲歷史古建築和景區,低於這個年限的就全部拆毀。”

聽到這裡,達摩西多又是忍耐不住,開口道:“我佛慈悲!賢王如此作爲,與北魏武帝滅佛何異有之?”

“本王諒你是個天竺僧,這次就不罰你了!”黃小剛頓時冷笑一聲,指着鄭善果道:“哼!北魏武帝爲何要滅佛,來!你這個楊隋大理寺卿不妨說與他聽!”

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園第二百七八章 建省第七百十一章 軍改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二百三四章 邏輯第一百八五章 坐商第三百八二章 田單故計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四百九九章 解決辦法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一百零十九章 孫武兵法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四百六九章 狼狽爲奸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卷一 稚鳳初鳴 第一章 雙魚玉佩第二百九五章 劉霸道南下第一百六一章 賺城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六百二十章 向來如此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二百五十章 回暖第一百三十章 不仁不義第三百八四章 戰爭之王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六百二八章 禍福難測第一百五三章 備戰第七百零五章 南征第四百零六章 援軍才至第二百零二章 反擊第五百三一章 刊印天下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五百六五章 準備入城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二十三章 吉人天相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二百零六章 激將第五百零六章 位面之子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二百十九章 放還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三百三二章 蹬鼻上臉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六百六三章 所圖第二百六一章 表弟第六百九二章 過年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七百五六章 長孫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一百八十章 備戰第七百四三章 督學第二百五九章 諸城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六百八三章 窮鬼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三百七二章 虛與委蛇第三百三七章 守城妙物第二百七七章 船廠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二百五九章 諸城第五百九十章 傲客虯髯第二百八一章 圖讖第四百六四章 衆矢之的第五百七八章 道州矮民第五百零四章 兩種可能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二百六五章 收官第六百九七章 換質第五百五五章 國之誥憲第四百九九章 解決辦法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二百七十章 助人第九十七章 事預則立第一百零十六章 寶庫第二百四九章 謀士第八十五章 善後第四百九八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一百八九章 綢布第四百三十章 千里追擊第一百九五章 破陣第三百二九章 開胃小菜第四百八九章 意欲何爲第三百三七章 守城妙物第三百八五章 大魚入網第六章 搏命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四百十三章 硝煙未盡第二百十九章 放還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