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引頸就戮

京都的消息也很快。

尤其在這樣的時期,各世家名門、權貴重臣們個個都神經都敏感得很,探聽消息的探子那是派出了一波又一波。

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誰先掌握了消息,就能夠立於領先之地。不管是想法子規避災難,或者趁機扶搖直上,最起碼得知道發生了什麼才行。不然聾子瞎子一般,等事情發生了再來應變的話,很多時候就來不及了。

不說他們這些關係到切身厲害的人,就是京都的普通百姓,那也比一般的百姓眼招子都要亮上許多。

自從黑龍軍呼嘯過後,整個京都都有種風雨欲來的架勢。

這種時候,別說幾個大活人被帶進宮了,就是一隻狗死了,只怕都瞞不過人去。

所以,儘管關於李墨的事兒到目前爲止,還不曾有一絲風聲傳出,汝南王的動作也不可謂不快,隱蔽工作也做得不錯,但很快消息還是被人給探出來了。

先是李贄領黑龍軍離京,緊接着,汝南王就去了西川王府,再接着,西川王一家就和汝南王一同進宮。

這幾件事接連發生,其中肯定有什麼關係。

只是,究竟是什麼呢?

畢竟手裡的線索太少,要判斷出究竟發生什麼事還是很困難。

不過腦洞大開的也不乏其人。

“難道西川王府一家密謀造反,太上皇帶黑龍軍親自出城,是要全滅了駐紮在京郊的西川軍?”

“不可能吧?西川王若是真想反又何必等這個時候?當初不支持聖上登基豈不更好?現在名不正、言不順,他還敢動手?”

“那……”

有人眼珠一轉:“也有可能,是不是西川王權柄太重,犯了什麼忌諱也說不好。”

那人話說一半掩一半,沒有明到底犯了什麼忌諱。但聽的人也都是聰明瞭,權力場中打滾的人,哪個不是人精,有些話不用說得那麼明白,大家心裡明白就成。

西川王不是犯了什麼忌諱,而是犯了什麼人的忌諱纔對。

不過自古以來莫不如此,作爲臣子如果手裡的權柄太大,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之前的大興之所以能出現中央和四王並立的局面,那不過是特例,是歷朝歷代都不曾有過的,是太祖皇帝刻意造成了這種局面,有意磨礪子孫,不使子孫懈怠,以至於出昏庸的君主。

事實證明這樣的制度當初的確是有效的,大興立朝數百餘年,每一代君主雖然不至於全是聖明賢君,但至少也是兢兢業業的勤勉之君,大興也因此政通人和、經濟繁榮、國力日強。

只可惜最後酈家人自己違背了太祖的意志,皇子爲了爭權奪位,主動勾結邊王、蠻夷,從而引發變亂,終究還是失去了江山。

中央和四邊並立的制度是柄雙刃劍,太祖想用這柄劍約束皇權、磨礪後代,不至於像之前的朝代一樣,因爲皇帝昏庸,弄得民生凋敝、民不聊生,可最終,子孫不肖,也終被這柄劍所傷,真是成也蕭何敗蕭何。

鑑於此,還有大明立朝後,李墨一直將西川王留在京都,而戍邊的隊伍則被墨北軍的隊伍和將領所接管的事實,在這樣的情況下作出這樣的推理也是極爲合理的,許多人儘管嘴裡不說,心裡卻已經同意了這種猜測,並認爲爲了大明的穩固,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前車之鑑,後世之師嘛。

而且東平王已去,汝南王值得信任,也無軍權在手,就剩西川王一個,那肯定遲早都要收拾的了。

只是下手是不是也太急了些?

手段是不是也太激烈了些?

畢竟大明朝纔剛剛立國而已,就算主犯西川王等人已經落網,但也難保其餘人不會反抗。那些軍隊裡的粗人可不是吃素的。黑龍軍雖然厲害,但畢竟人數上比起西川軍的話,也少太多了,這打起來,不會又亂了吧?

今上也真是的,反正只要不放西川王回他的封地,大可慢慢收拾分化他們,春風化雨潤無聲地解決這一切,何必這麼明刀明槍弄得人膽戰心驚的?

有些人自以爲猜對後在心裡埋怨李墨太急,憂國憂民,擔心大明江山會因此受影響,人民又因此受苦。

有些人覺得反正同自己也沒有太大關係,就又高枕無憂地和姬妾作樂起來。

還有些人腦子一轉,想着是否能借機撈得什麼好處。西川王一系倒了,空出來的職位,肯定不會少,若是能借機推自家的或者親近自家的人頂上去,豈不大妙?

衆人各有各的心思,不過論現在最亂的一班人,無疑是那些西川王的屬下和親近西川王的人了。

此時還留在京都,沒有在城郊軍隊裡的人在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聚集在了西川王的副將嚴將軍的府邸。

“現在可如何是好?王爺生死不知,我等要如何是好?”

有人惶恐不安。

“都已經這樣了,兄弟們,不如抄起傢伙來,同他們拼個魚死網破。”

“對,就該這樣,別人都把刀架到咱們脖子上了,咱們還同他們客氣什麼?不過李墨那兔崽子真不是個東西。老子以前還當他是個英雄人物,王爺要推他上位時,老子還投了贊成票,沒有想到那個混蛋就是個小人,不是好漢!卑鄙無恥!”

有人恨恨地道。

早知今日,還不如當初拼個你死我活呢。

現在他們這些將領大多在京都的多,留守京郊的沒有幾個。李墨當了皇帝,他們其實已經死了爭奪天下的野心。西川王爲了表示誠意,所以都讓他們在京買宅置府安置家眷,甚至暗示他們絕了回西川的心,好好在這裡安家。

這樣的西川王如何會叛?

西川王的屬下們都不相信西川王會叛,覺得是李墨有意剷除他們,覺得十分冤枉。

還有人冷靜一些。

聽到這衝動的蠢話,冷笑一聲:“魚死網破,你們想得倒美?只怕是把把柄活生生地送到別人手裡,得個滅九族的下場吧?”

外面的人可能還會擔心他們作亂,他們這些西川系的人自個兒卻是清楚的,他們早就被李墨打怕了,失去了銳氣。如果西川王還在,主持大局,他們又佔了人數上的優勢,也許還有一拼之力。但如今西川王不在,只怕李贄一露臉,西川軍自己就先亂了。

要不然李墨又不傻,怎麼會拿精銳的黑龍軍去同西川軍拼?

只怕早就已經看穿西川軍已經人心渙散,不成氣候了。

從西川王被請走的那一刻,他們的敗局就已經定了。

這話一出,方纔還嘈雜一片的大廳頓時就鴉雀無聲了,作爲軍人,戰死了,不過腦袋剜個疤,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家中的父母妻兒親人怎麼辦?怎麼忍心連累他們?

過了許久,纔有人恨恨地一捶桌子。

“那難道我們就這麼引頸帶戮不成?”

這話一出,嚴將軍卻是眼睛一亮,笑了。

第262章 祈禱第350章 站隊第241章 我反對第715章 真巧,移步第776章 死戰到底第194章 迴應第442章 請柬第339章 反悔第203章 暗潮第441章 壞了第731章 誤會第560章 月上柳梢頭第770章 出人意料的決定第429章 大婚驚變第640章 成長的代價第23章 初露鋒芒第401章 退婚第188章 聖旨,又見聖旨第510章 你知不知道?第717章 單獨聊聊,提議第556章 消息第83章 瓊花宴之衆裡尋她第534章 再見問天第307章 放心第327章 探病第699章 高人,共同決定第543章 變數,舉棋難定第326章 突然造訪第532章 世子爺他會嗎?第78章 敗家!實在是太敗家了!第740章 你等着第341章 圖謀第167章 好大的面子第275章 回去吧第712章 能不能?第54章 究竟是怎麼回事第369章 我就是我第779章 留母還是留子?第772章 太后、皇后令第319章 人選第674章 真該挖了那傢伙的眼珠子第202章 大婚(四)第172章 突發事件第231章 今晚,等我第109章 定要娶了你第215章 洞房花燭夜第617章 盛況空前下的陰影第46章 找死第273章 都由你第639章 決定、知悉第179章 再會,顧緋第455章 京城來信第632章 請受我這一禮第780章 西川王的提議第642章 故人來第34章 夜宴(七)第716章 或許,領命第632章 請受我這一禮第401章 退婚第603章 噩耗第329章 不行第535章 一觸即發第454章 我是他的未婚妻第471章 各懷鬼胎第9章 恩威第359章 落幕第492章 委屈第710章 風去水遠第109章 定要娶了你第685章 歡宴、眼神、決定第691章 如果……第278章 人選第6章 小賈氏的打算第355章 真心?作戲?第647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67章 紅七的考驗第85章 瓊花宴之玉人樓第164章 讓人不安地顧緋第82章 瓊花宴之百花綻放第406章 上門第453章 主動請纓第672章 委屈?不委屈第360章 判決第780章 西川王的提議第15章 紅七的三個要求第540章 請來此一見第215章 洞房花燭夜第362章 多心第306章 好孩子第50章 老太太的託付第397章 加價第108章 那一天,杏花吹滿頭第640章 成長的代價第127章 長孫王妃說了第158章 成親日之狠狠踢第778章 定江山第468章 君生我未生第348章 入莊第677章 真懷念啊第667章 紅七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