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擺上明面

bookmark

第1029章 擺上明面

就算找不到如此有邏輯的議論的來源,該挽回的事情還是要挽回的。

三月初,一日的早朝,閣部再送上一大摞反對新政的摺子,被皇帝輕描淡寫的擺擺手,擱置一旁時,朝堂上再起波瀾。

這些摺子和之前的一樣,都是勸誡皇帝三思,論述工匠粗劣、不能登大雅之堂,皇上決不能因宵小作祟,而斷送了一世清明。

這已經是他們這些敢於勸諫的忠臣,寫的第三份摺子了。爲了能把同樣的勸諫,寫出新意,費了他們多少心思?卻被皇上如此漫不經心的擱置!

最先開口的是御史大夫湯銘。

早朝議事之後,湯銘帶頭出列跪倒。

皇帝眯了眯眼,這是終於坐不住了吧?

“湯愛卿可是有話要說,不用多禮,起身說話。”

湯銘並不站起,而是以頭杵地,道:“陛下乃盛世明君,自登基以來,一直廣納善言、善待衆臣,纔有瞭如今之昌盛。可此次,陛下不顧朝臣反對,大肆提倡手工業、一力提高匠人身份,着實違背聖賢之道。臣懇請陛下再議此事,切不可因此小道,被後人以爲陛下獨斷專行,毀了陛下的一世英名。”

湯銘說完,身體跪伏的更低。看起來,若是皇帝沒有一個滿意的回答,他這就長跪不起了。

兩側站立的朝臣中,又有兩人出列,跪在湯銘身旁,也是磕頭不斷,口稱“陛下三思”。

皇帝看着三人不語。

朝堂上衆臣相互看看,具是驚駭。首輔大人都出面力挺新政了,這是不是說,韓相也正式站隊禹王殿下了?

口水戰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但不可否認,這些人不甘於前太子就此失去儲君之位,從而打擊瑾融,限制瑾融的勢力更加壯大,只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想想也是,禹王殿下娶的,可是韓相爺嫡親的孫女。

“豎子安敢……”邢于越腦袋上立時冒汗。

湯銘原是前太子一系的人,扶持太子多年。他這樣堅決反對興盛手工業,反對提高工匠身份,固然擔心匠人和工匠業以後代替讀書人的地位,高居於朝廷的重要位置。

接着,陸陸續續又有八人出列,懇請皇帝謹慎施政,

不一會兒,將近一半的官員跪在殿前,擠擠挨挨的,把勤政殿當中那片空地填的滿滿登登。

雖說靖遠候如今並不領軍職,可也是響噹噹的開國功臣之後,在京城也是領了實職的,在朝堂上有他的位置。

更有臨時上朝的邢于越,也出列跪倒在地,懇切說道:“陛下,自上古開始,聖賢教化民衆,靠的就是聖賢典籍、禮儀尊崇。所謂的新政,完全就是摒棄自古傳承,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若長此以往,世間之人只看到利益、都去爭奪利益,只怕天下將不穩。微臣懇請陛下一定慎重對待。”

邢于越跪在韓延回腳邊,本就不自在,再有趙庭出列,站在身後,更是跪不住了。

只有很短暫的停歇,太常寺卿章遲站了出來,同樣跪地奏道:“陛下,既然陛下已經令邊境各衙門蒐集域外的情況。臣以爲,待到掌握了域外之地的確切狀況,再決定是否實行新政才更穩妥。”

無論官員人數、勢力、還是口舌之利,都穩穩地佔據上風。

韓延回按照正常禮儀啓奏,站立在邢于越身旁,看起來很有鶴立雞羣的態勢。

靖遠候都出面了,別的人還有什麼必要縮在後面?

然後,一個接一個的官員出列,各自表述自己的政見。

文官相互之間較勁,大家都是見慣了的。靖遠候這時候出面攙和,着實讓衆人意外。

百姓的心思最是單純,他們所求,不過是能活下去,可不會肖想什麼名利地位。新政若能讓百姓富足,天下自然太平,哪裡會有什麼不穩?”

接着趙庭的說話,邢于越順勢站起身:“趙庭,你安的是什麼心?你這是陷陛下於不義!”

最好能等到福王殿下再次參政,由殿下主導此事纔好。那時,不但殿下有名垂青史的功業,還能借機扶持自己手中的一大批匠人,作爲以後工匠業的掌事人。

皇帝大概覺得,有厲勉在,明面和暗地裡沒什麼區別,把勢力擺在明面上,至少能讓朝堂上的很多事情明朗化。

工部侍郎董博林出列,附議趙庭之言。

瑾融很有興致的看着爭執的三方。今日之事,三方勢力籌劃了好些日子。

靖遠候這次沒看熱鬧,出列附議韓延回所奏:“自來朝代更替,消亡的,都是罔顧民意、失去民心的王朝。而得到天下的,也都是受到百姓擁護的仁義之師。

一直沒開口的韓延回,看看跪地衆臣,再看看邢于越,邁步出列,從容奏道:“陛下,聖賢也曾言明: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微臣以爲,能讓百姓減輕勞苦,能讓國庫豐盈、社稷穩固,纔是最重要的。

支持廢太子和福王的官員,這些年差不多都擺在明面上了,皇帝知道的很清楚。

臣贊同韓相之言,百姓最是簡單,只要有口飯吃,就能做安生臣民。百姓富足,只會天下大定,卻絕不會起紛亂。”

邢于越站起來了,可趙庭卻跪倒了:“陛下明鑑,百姓認定皇上是盛世明君,可邢太傅卻一再表示異議。臣不明白,難道太傅以爲,百姓所言不實,聖上不配做明君不成?”

皇帝很有些意外的看着忽然興起的大戰,細數三方陣營官員的勢力。他驚訝的發現,瑾融一系的人,在面對廢太子和福王兩方官員攻訐的情況下,居然還佔據了上風。

皇帝把視線斜向瑾融,這小子,真成氣候了?

緊跟着,詹事府詹事趙庭出列奏道:“臣啓奏陛下。如今,京城百姓多議陛下聖明,都說陛下大力推進新政,減輕百姓勞苦,更便於百姓謀生,是大善之舉。臣以爲,既然民意如此,那就是衆望所歸。微臣支持實施新政。”

瑾坤這是不打算安安靜靜的當他的閒王了吧?

可是,瑾坤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人了,本性已定,哪個還敢把江山交付於他手中?

皇帝面色冷冽的掃一眼衆官員,沉聲問道:“還有誰對新政有疑議?”

他的勢力當然也不能讓皇帝猜忌,就趁着今天這個機會擺出來,給皇帝老爹看看,免得以後被厲勉打聽到,老爹覺得他藏着掖着的,不好。

瑾融看着熱鬧的朝堂:嘖嘖,他這皇帝老子真是好脾氣,瞧瞧這朝堂上,還有比這兒更熱鬧的地方。

wωw¸ttκд n¸C〇

這麼想着,瑾融下意識的瞄一眼皇帝,剛好看見皇帝斜過來的視線,立時面色一肅。

然後端正態度,出列,神情少有的肅穆莊嚴:“父皇,常言道: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來到世上,總要留下些什麼,纔不枉費在這世上走一遭。父皇貴爲天子,更不能枉顧上蒼賦予父皇的重任。兒臣願意盡全力輔助父皇,讓父皇在世上、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本章完)

第748章 誰的手筆第198章 來人你認識第659章 我認命了第288章 更大的園子第934章 當了冤大頭第745章 你開心就好第700章 這可怎麼回答第1055章 皇帝喜歡聽的勸解第714章 撤了第1050章 皇帝心情不好第650章 不用這麼客氣吧?第658章 都能看出第746章 主管?第921章 不知另一處怎樣第176章 爲的是什麼第680章 心情舒暢第423章 趕工第662章 怎麼了第922章 白浪費時間第675章 沒指望第587章 回家第250章 爲什麼這麼蠢第353章 成了惹不起的人第1048章 有點心酸第188章 態度挺端正第1038章 變起第546章 誰給他的膽子第312章 腦補的離奇事件第499章 最應該得到收益的人第360章 這還用得着想嗎?第628章 失望第201章 國公府的爵位第790章 零抵抗力的存在第458章 正事第870章 機會難得第336章 菜品不是問題第538章 心情不好第631章 讓人鬧心的主第255章 很容易露餡第120章 大後方需要安頓第834章 真正緊張起來第252章 構陷朝廷命官第682章 打聽第126章 小籃子裡是什麼?第17章 怎一個慘字了得第25章 碎米第694章 心在嘔血啊第578章 過日子不是風花雪月第729章 她以爲她是誰?第174章 巡視第1021章 不同的夢想第838章 遲早得變成白癡第915章 太讓朕失望了第154章 該說還是要說的第710章 把半個朝廷給了他第244章 子夜緝拿第68章 僱誰家的人第702章 那就是搶她的銀子第559章 侍奉第321章 大掌事就算了第589章 更早的人第739章 無妄之災?第594章 自甘墮落第952章 緩過來了第851章 簡直喪心病狂!第770章 不忘初心啊第709章 引發的議論第457章 清算第392章 愁雲慘淡第62章 嬤嬤且慢第325章 有事要問第91章 就這麼決定了第1021章 不同的夢想第590章 過府第875章 這是討教的態度嗎第625章 讀書人和實務第825章 你得自己做這些活兒第133章 眼生的貴公子第609章 驚惶第838章 遲早得變成白癡第298章 不是那個意思第966章 留下個祖宗第196章 惡霸效果第549章 逆鱗第517章 場面混亂第1045章 異變突起第529章 有口難辯的感覺第7章 離京第749章 攪局第89章 提議一個大買賣第348章 我借給你銀子第912章 撈銀子第1054章 朝廷事務繁雜第359章 我們去張羅第42章 有銀子賺第883章 親筆寫了帖子第286章 都是舊相識第151章 這都是什麼和什麼?第511章 誰來彌補我?第285章 堂而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