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朕心甚慰

第914章 朕心甚慰

瑾融來到朗園,園子有主顧租了院子,只不過不是宴客,是人家一家人,來這多水之地消暑。

雖然朗園有客,卻也有自家辦事的地方。瑾融來這裡,當然沒什麼事情,專門就是爲了給皇帝添堵,以便讓皇帝先開口,把那日商議的事情付諸實施。

爲了足夠惹眼,他要在這小院子裡呆滿一整天。

好在朗園就沒有不舒服的地方,房屋敞亮透風,雕畫精美。院子裡,早春移栽過來的大樹,枝繁葉茂、涼風習習。就算在樹下的竹椅上小憩,也是舒心。

一直臨近傍晚,瑾融才策馬回城。

第二日,又是如斯一趟。

第三日上朝時,皇帝帶着滿滿的低氣壓,聽朝臣議事。一向知道分寸的瑾融也這麼不着調了,皇帝鬱悶到不行。他的兒子,難道就沒一個成器的嗎?

尋常啓奏完畢,就是近日讓朝廷頭疼的旱災。負責各項事宜的官員,把近日的安排及回饋講述一番。

總而言之,就是原州各地依然無雨,朝廷的賑災糧也依然緊張。因災年的糧價奇高,雖有賑災款項,可購得的穀米卻不足去年的一半。

見朝堂上氣氛愈加凝重,瑾融想了想,出列奏道:“啓稟父皇,兒臣聽說,中原西北地區有一種蕎麥,生長期很短,大概六十天左右,蕎麥即可成熟。

兒臣建議司農官收集一些這樣的蕎麥種子,以備給原州各地發放。若八月初,原州等地還能下一場雨,好歹把這些種子種下去。能收穫成熟的蕎麥最好,即使不甚成熟,連着糠皮也能,可以抵擋果腹,朝廷的壓力也少些。”

皇帝凜然的視線,在朝堂衆官員面上一一掃過。都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可這些大臣們,拿着朝廷的俸祿,享用着百姓的供養,個個尸位素餐,對朝廷和百姓的難處視而不見。

若真有這麼應景的糧食,禹王殿下這個提議,在當前形勢下,就很有實際意義了。一般情況,到了七月底,已經無法下種了。可這種蕎麥,這麼短的生長期,應該能行。

皇帝聽的很是訝異,轉頭問於世清:“居然還有生長期這麼短的農作物嗎?朕以往從沒聽說過。”

瑾融當然不會等皇帝把斥責他的話說出來,緊跟着說道:“父皇,兒臣這幾日想了想,原州地區大旱,正是需要銀兩的時候,所以,京城繁華是好事。兒臣也是爲了把生意做好,給京城增添些亮色,纔在這上面用了些心思。”

皇帝冷冷的瞥了太子一眼,身爲皇儲,不但自己不心憂天下,還對真正做事的人不假辭色,簡直難當大用。

噗!大傢伙若不是怕皇帝降罪殿上失儀,就要笑噴了。

皇帝和衆朝臣俱都面色複雜,禹王給自家賺銀子,居然還能打着如此大義的旗號。禹王你還能更無恥一些嗎?

太子重重哼了一聲,不再理會瑾融的解釋,面上神色卻依然不好看。

皇帝被瑾融連着兩日出城而激發的火氣,因着蕎麥糧種之事,稍稍消散一些。卻依然點着他的名字,口氣異樣的問道:“禹王,不知朗園如今的生意可好?”

他已經退回隊列,聽得皇帝詢問,忙再次出列,從容答道:“回稟父皇,朗園生意不錯。兒臣這兩日過去,又和那裡的管事商議一番,力圖能擴展生意範圍,多賺些銀子。”

他這幾日很不自在,閣部派去檢查歷年賦稅的官員,雖然並不能接近戶部賬冊的真實數據。可是這些人滯留戶部,不但他不自在,官員們做事也都束手束腳。

太子卻很不喜歡禹王被人如此關注。

皇帝更是面色不善的盯着瑾融。

瑾融對太子一向恭謹,連忙解釋道:“二哥,確有其事。這種作物植株低,耐寒,但產量不高,所以流傳並不廣泛。只要去中原靠西北的山村詢問,一般都是知道。”

各位大臣們也是意外。禹王這是什麼意思,剛有了讓陛下高興些的提議,立時就開始抹黑自己,腦抽了還是怎麼着?

衆多朝臣也是訝異,朝廷官員大多自小讀書,即使有個別曾經務過農,也有在地方掌管具體事務多年的官員,但他們大多經見的都是穀米小麥等作物。

瑾融早就等着皇帝提這個了。

皇帝剛緩過來的臉,立時就又黑了。

沒想到,禹王身爲皇子,養尊處優之下,居然還能知道這種事情。只不知真假而已。

皇帝也是一怔,這樣子,他剛纔還發的什麼火?他這兩天的不痛快又是爲的什麼?

他剛還在想着,這混賬小子如此沒有分寸,這時候了,還堂而皇之的把心思放在經商之事上。卻沒想到,他竟真的如此大義。

皇帝吩咐韓延回:“閣部擬旨,讓兵部派人,派些快手騎兵,帶着司農官,去往西北地區,查詢六十天可熟的蕎麥。若有糧種,可大量購買,即時造冊。組織當地駐軍,快馬運往原州各處準備分發。”

朝堂上靜默了一瞬間。

於世清也是愕然:“微臣倒是知道蕎麥的生長期短,可六十天成熟的,微臣還真沒聽說過。禹王殿下可知,這種蕎麥的具體生長在什麼地方?”

他說的這些,江一凡說給他聽的。蕎麥的產量都不高,又不抗餓。一般情況下,百姓不願耗費珍貴的土地和節令,種這種東西。

偶爾有些蕎麥,也多是在收成早的時候,或者在閒置之地小範圍的種上幾分地。打些蕎麥,或者自家吃個新鮮,或者賣出去,換些現銀。

瑾融依然從容,說道:“兒臣想過了,兒臣願把朗園開業以來所賺的銀子,全部用於賑濟原州災情。”

皇帝簡直要被他氣笑了,“原來禹王如此大義。”

“兒臣慚愧,謝父皇誇讚。”瑾融當仁不讓的答道。

他原本就心情不好,這時見瑾融一個提議,就吸引了殿上所有人的目光,心中更是不悅:“錢糧之事,歷來是朝廷大事,六弟可要想好了再說。沒有真憑實據的事情,空口說白話,在這裡譁衆取寵。若是最後被戳穿了,徒惹人恥笑,白白丟了皇家的顏面。”

對於小種類農作物卻不甚明白,尤其這種非主流、不在朝廷賦稅之中農作物,一般很難進入官員的視線。

再想想從禹王府借來的三十萬兩賑災款,皇帝很爲自己剛纔對瑾融的怒氣,感覺有些歉然。

皇帝盯着瑾融,這個混帳小子,他問話的不悅語氣已經這麼明顯了,難道這小子居然會聽不出來?

和他兒子相比,差之甚遠。

皇帝的視線落在太子面上,停了一下。這個兒子就算了,不提也罷。

“禹王能心憂天下,替朕分憂,朕心甚慰……”

明天下午兩點左右,還有一天加更哈。

(本章完)

第150章 六爺您自己琢磨去吧第563章 相求第689章 比王妃重要第984章 施印的見識第631章 讓人鬧心的主第857章 拿進大牢的可行性第148章 那麼多……都白看了第75章 物盡其用第890章 可惜,事與願違第249章 氣的肝兒疼第49章 砸場子?第1016章 朝廷來人了第829章 別有深意,還是就事論事第240章 只是一小部分第729章 她以爲她是誰?第415章 正常人的思維第648章 有點坑第829章 別有深意,還是就事論事第424章 唯一誇讚第205章 事情的確很多第266章 作坊第1002章 糟心的對比第901章 這東西很重要第208章 讓六爺對你有個好印象第183章 中原人吃不慣第243章 挖了一個大坑第255章 很容易露餡第172章 想讓工匠賺個好前程第169章 能講究的時候就不將就第363章 和師兄聊什麼第925章 把禹王叫來第827章 信用危機第856章 不合算的買賣第1035章 談談合作第869章 姬妾不得太子喜歡第765章 不能討公道?第578章 過日子不是風花雪月第702章 那就是搶她的銀子第982章 有正事要辦第1006章 都是和離婦再嫁第908章 這就是機會第625章 讀書人和實務第17章 怎一個慘字了得第756章 畫卷第290章 太肆無忌了吧第233章 按律是要吃官司的第90章 都是爲了小食店第845章 咒她是死人嗎?第804章 不爲人知的是第163章 不安定的根源第83章 冷冷清清的開張第87章 果然來了第151章 這都是什麼和什麼?第420章 身份限制了思維第821章 咱家不能吃這種虧第97章 不速之客第222章 惱火第1009章 皇帝的興趣第423章 趕工第119章 事務繁雜第62章 嬤嬤且慢第1036章 掃清障礙第955章 桃李滿天下第212章 起心思第896章 什麼都不是第176章 爲的是什麼第372章 戀慕 傾慕 仰慕第982章 有正事要辦第628章 失望第634章 商量事情第741章 女兒家的情態沒什麼第296章 幾句要緊話第805章 問題出在哪裡第369章 說好的三天回來第377章 大格局第1025章 不如毛頭小子第212章 起心思第383章 我唱個小曲,你介不介意?第179章 嘴咋那麼欠呢第60章 小傢伙的神奇玩具第2章 過往第966章 留下個祖宗第329章 祖父會不會這麼做第71章 都想去縣裡做事第636章 怎麼回京的?第165章 周家小姐很熱情第158章 是個爽利孩子第723章 以後的安國公府第839章 不是大變活人第1031章 當日不敢信第241章 難道有問題?第431章 是不是?第577章 哪能一樣嗎?第746章 主管?第359章 我們去張羅第302章 紈絝第267章 老值錢了第86章 相遇的頻率第651章 真敢開口第929章 去工部,不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