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暫輸一局

東城外一場混戰,清軍損失近千騎,倉惶撤離。

傍晚時分,天將黑時,武進城之東,出現一大片人潮。

滿達海和耿仲明騎着馬兒,身後數萬大軍發足狂奔至城下。

在馬光輝追擊羅文耀時,滿達海遇見了被清軍馬軍救下的李本深等人,得知了武進剛剛失陷的消息。

這讓滿達海大驚失色,急忙命大軍加快腳步,一路狂奔至武進西郊,準備參與奪回武進的戰鬥。

誰知,清軍趕來時,武進城下卻異常的平靜,先一不趕來的馬光輝,並沒有攻擊武進城。

這讓滿達海大怒,怒斥馬光輝錯失了攻擊武進的良機,給了趙雜毛布防的機會。

可隨即他便得知,馬光輝並非沒有攻擊,而是已經敗了。

清軍清點損失,損失了九百三十名騎兵。

滿達海真是又驚又怒,驚的是明軍剛佔據武進,居然就能擋住清軍的攻擊,怒的是,近千大清勇士,辛苦跋涉萬里,從湖廣趕來江南,還沒來得及吃頓熱飯,就被報銷在武進城下。

這讓滿達海無法接受,感到震驚不已。

前軍受挫,滿達海匆匆趕來,也沒準備器械,只能先紮下營盤,然後商議後續事宜。

武進城中,趙銘則立刻讓人修補城牆,並將一部分來不及轉移的攻城器械焚燬。

此時,武進城附近,已經集結了五萬多明軍,其中神策精銳一萬五千餘人,屯軍三萬餘衆,剩下則是復杭之戰以來,歸順的清軍。

城外清軍則有近十萬,多半是湖廣來的援軍。

十萬大軍,看似不少,可是面對趙銘,卻沒有絕對的優勢。

若是野戰,滿達海、耿仲明能以這十萬大軍擊敗趙銘,可惜趙銘依託武進城,十萬清軍便難以擊敗明軍。

接下來幾日,滿達海不斷令人挑戰,意圖逼迫趙銘出城決戰,趙銘都是不理,反而開始籌備,隆武七年的新年。

城外滿達海見趙銘窩在城中不戰,甚爲惱火,只能一邊趕製器械,一邊等待湖州方面的消息。

杭州失陷,明軍已經打進江南,直接威脅江寧,令滿清朝廷極爲震怒。

清廷之內,許多人的信心都遭受了打擊,不在堅信多爾袞一統天下的戰略。

在福建之戰失敗,湖廣之役被迫中斷之後,滿清朝廷內部,對於滅亡明朝,已經不抱有什麼希望。

一部分滿清官員,已經吵着要議和,一部分則依然力主攻滅明朝。

這兩部分人中,主張議和的以八旗貴族爲主,事到如今,他們都獲得了不少財富,有了家業,不像關外時窮得叮噹響,不搶就得餓死。

他們現在不用勞動,也能生活得很好,加上南面明軍越打越硬,越打越難打,所以他們打累了,不想再打了。

而支持多爾袞繼續滅明的,居然是以范文程、洪承疇等一批投降的漢人爲主。

當然這也好理解,他們投降滿清,爲滿清做事,想要在政治上得到滿清朝廷的信任,最好的策略就是堅決的仇視明朝。

他們有多想滅掉明朝,就能顯得他們對大清朝廷有多忠心,滿清貴族才能放心重用他們。

這次,多爾袞正是有他們的支持,才力排衆議,從湖廣、江西、兩淮徵調大軍十五,增援滿達海,準備反攻浙江。

此時,滿達海率領十萬大軍進至武進,孔有德則率領五萬人趕向湖州。

因爲武進威脅鎮江和南京,可以包抄清軍後路,所以滿達海原本的計劃是,出動十萬大軍與武進守軍理應外合,擊敗圍攻武進的趙銘,然後大軍繞道湖東,經過蘇州入嘉興,偷襲杭州,包抄圍攻湖州的朱以海,最後大敗明軍。

可是現在,滿達海卻困頓於武進城下,所以他只能期望孔有德趕往湖州後,能夠擊敗朱以海,然後自湖東包抄蘇鬆。

十二月下旬,滿達海嘗試幾次進攻,都被明軍擊退,於是焦急的等待着湖州方面的消息。

此時明軍已經沒有攻下湖州的可能,但是朱以海就是死撐着不退,深溝高壑的與孔有德對持。

朱以海心中清楚,杭州剛被打下來,局勢還不穩定,他若撤向杭州,清軍必然尾隨而至,而杭州城內,卻又沒做好防守的準備,有可能被清軍奪回去。

另外,他若是一退,清軍便能包抄湖東之地,等於是害了趙銘。

因此,朱以海深溝高壑的堅守營盤,同時令張煌言前往杭州,並在浙江和福建募兵,整頓杭州防務。

由於,孔有德到來,明軍暫時無力攻下湖州,朱以海又令張名振在杭州之北的德清、武康兩縣加固城防,作爲杭州外圍防線。

多爾袞抽調十五萬清軍入援,看似兵馬很多,可是此前江南清軍損失慘重,加上浙系明軍對清軍已經沒多少恐懼心理,所以清軍對於明軍,並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

滿達海望眼欲穿的等待孔有德的消息,可是不想,卻等來一件禍事。

這日,滿達海與耿仲明窺視武進城防,耿仲明皺眉道:“王爺,我在湖廣時,就聽聞趙雜毛火器犀利。近些日子接觸,才知所言不須。眼下這武進城,近城三裡,有重炮轟擊,進抵城下有鐵捅炮、手雷,只此三物,大軍變難以攻下城池。”

援軍從湖廣萬里跋涉而來,自是沒有帶什麼攻城器械,而就算有器械,面對明軍犀利的火器,滿達海也是一籌莫展。

滿達海沉着臉,咬牙道:“趙雜毛縮在城中,不好攻打,不過那朱以海之軍,卻是屯駐於野。本王思慮再三,既然一時難以攻下武進,就請懷順王領兵五萬去增援湖州,先破朱以海,再來困死趙雜毛!”

十五萬清軍急急忙忙趕入江南,來時糧草什麼的都沒準備,吃的是江南庫存。

范文程來信告知滿達海,江南軍糧已經不多,支持不了持續作戰,希望滿達海能夠儘快擊敗明軍。

滿達海思慮在三,決定自己領兵五萬,監視和牽制趙雜毛,讓耿仲明南下與孔有德匯合,先擊敗朱以海,再來集中兵力,以絕對優勢對付趙銘。

這時耿仲明正要領命,一陣馬蹄聲卻忽然傳來,幾人尋聲望去,便見一員清將打馬過來。

來人奔馳到不遠處,急匆匆的翻身下馬,然後一手握着馬鞭,一手按着戰刀,神色焦慮的小跑到滿達海身前。

清將環顧四周,然後伸頭過去,小聲道:“王爺,寧國府急報,李成棟打下宣城了!”

滿達海一聽,整個人瞬間呆立起來,半響纔對耿仲明道:“不用南下了。宣城失陷,蕪湖、江寧受敵威脅,湖州側翼也危險,這一局,咱們暫時輸了。”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883章欲擒故縱第270章博安甚騷第五十章李元胤大開水門第437章鬧餉第314章介紹世界第821章堵胤錫入京第1052章大明菜菜子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1108章重塑理想第650章招降李過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十六章趙銘把妹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897章煤山第553章君心難測第241章旅順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364章佈告天下第887章轟塌城牆第603章出兵呂宋第666章隱居大佬第293章追擊多鐸第864章攻心爲上第868章徐州城破第988章雙面間諜第十九章華夷之爭第464章不堪一擊第1073章比拼基建第1026章印度的歷史第746章廈門海戰第1075章鈔能力第959章大幹一場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853章軍費有了第140章動靜弄大第723章安置百姓第697章清軍撤軍第952章沒人比我更瞭解中國第680章怒殺旗丁第986章像極了蒙古帝國的沙俄第675章投奔江東第1109章國宴第555章出賣趙銘第162章有海盜第404章激戰橋頭第586章緊急求援第578章南進北進戰略第457章海峽遭遇第453章組建幕府第530章齊聚杭州第815章進殿逼宮第481章彈劾多爾袞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1096章吳三桂被擒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567章開花彈第280章突襲安平第551章山窮水盡疑無路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891章再次攻城第978章急往增援第223章攻陷淮安第960章猛龍過江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668章擇主而事第877章例行招降第491章黃海大戰中第248章清洗中國人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六十二章唐魯並立第431章有意撤軍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三十二章達成協議第1095章樂極生悲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564章癸巳和議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887章轟塌城牆第三十八章剿義軍博洛定策第665章隱瞞不報第462章攻佔江華島第482章耍流氓第1020章河東名門的隕落第793章金陵春之陣九第772章驚惶失措第197章必須打的理由第890章將計就計第355章堅船利炮第962章又沒錢了第235章隆武帝欲離福京第146章何騰蛟堵胤錫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889章臣想打他第300章光復福建第572章第一塊殖民地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1078章一灘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