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激戰

清軍兵力成倒“品”字形分佈,以東陵和昭陵爲左右兩線支撐,清軍大營則在兩個支撐點的後方,隨時調兵支援。

這樣的佈置,要比一字橫陳,更具有穩定性。

無論是聯軍攻擊東陵,還是昭陵,洪承疇都能根據佔據,從容調兵之援。

這時,東陵方向,近八萬朝鮮軍,已經開始圍攻東陵,而一萬倭兵,又從昭陵與東陵之間的間隙,沿着天柱山西路,穿插向清軍大營與東陵之間,顯然是想要截斷東陵與清軍大營的聯繫。

現在,洪承疇還不能判斷,趙雜毛的主攻方向,那麼便只能見招拆招。

“中堂大人,若是讓倭兵穿插到大營與東林之間,一旦東陵告急,我們便不能增援。若是東陵失守,東線的敵軍,壓向大營,大軍必敗啊!”巴顏沉聲說道。

洪承疇陰沉着臉,趙雜毛的兵力是他的兩倍,讓他應對時,非常的被動。

“再派快馬催促吳克善!”洪承疇沒有迴應巴顏,而是再次令人去催促東蒙古的援軍。

這讓衆多清將都心頭一沉,明白洪中堂,面對趙雜毛的巨大壓力,潛意識裡已經認爲,僅憑藉手中人馬,已經難以取勝,必須依靠外力,纔有機會取勝。

“喳!”一名清軍急忙行禮,而後匆匆離去。

洪承疇注視着清軍離開,纔回頭看向衆多清軍,然後沉聲下令,“弼爾塔哈爾,你率三千騎兵,給本堂沖垮着羣倭兵!”

弼爾塔哈爾乃是蒙古人,是皇太極的女婿,他身材健碩魁梧,一張大餅臉,眯眯眼很是有神。

他聽了洪承疇的吩咐,立時一拳捶胸,躬身行禮,“遵令!”

洪承疇的中軍指揮處,中間豎着大纛旗,四周用白布一圍,只留北面一個缺口,四周都是甲士護衛。

弼爾塔哈爾行禮之後,立時翻身騎上士卒牽來的戰馬,便疾馳而去。

不多時,清軍營地中,蒙古人的號角響起,一隊三千人的蒙古騎兵,呼嘯着奔出營盤,沿着天柱山(石嘴山)的山腳平坦之地奔馳,向着一萬倭兵殺去。

三千蒙古騎兵疾馳而來,前進的倭兵,在倭將小田總司、武田十四郎的率領下,立時在原地結陣。

倭國的戰國精英的後代們,在曠野上圍成一個圓圈,小田總司將手中扇子一揮,手持長刀的武士,便列陣在外,扇子又一揮,端着鐵炮的輕足武士,便將鐵炮對準了奔馳而來的蒙古騎兵。

倭兵的長刀,是一種有長木柄的武器,捅長比倭國武士要高很多,鐵炮則就是明朝的火繩槍,不過日本的鐵炮口徑畢竟大,威力要強於鳥銃。

聯軍在東線的動作,主要是爲了吸引清軍兵力,使得明軍在西線能夠根據優勢。

一萬倭兵表面上是要進攻,切斷東陵與清軍大營的聯繫,實際則是要進行防守,他們一看見蒙古騎兵翻越山丘,如水銀瀉地般衝過來,立刻就按着之前的謀劃,迅速結成軍陣。

弼爾塔哈爾率領三千騎兵,提起全速,向着倭兵殺來。

蒙古人並沒有倭兵交過手,弼爾塔哈爾只見前方曠野上,一羣插着背旗的矮子,結成軍陣,心中並不以爲意。

“沖垮他們!”弼爾塔哈爾大聲怒吼,三千騎兵立刻分成兩股,一股張弓搭箭,意圖騎射亂陣,一股揮舞彎刀和騎槍,準備突入陣中,進行屠殺。

三千蒙古騎兵呼嘯而至,萬蹄踐踏着大地,整個天柱山都在蒙古騎兵的鐵蹄下戰慄。

這時蒙古騎兵猶如巨浪,毫不猶豫的向倭兵撲來,而倭兵圓陣之中,矮個子的武士們並不恐懼,小田總司再次扇子一揮,倭兵陣中,頓時鐵炮齊射,騰起一團團的白煙。”

“砰砰砰”一陣鐵炮聲響起,倭兵自己仿造的西夷火槍開始發威,彈丸呼嘯而出,以肉眼難以捕捉的速度射向了敵騎。

一時間,衝在最前面的蒙古騎兵身上和戰馬騰起蓬蓬血霧,馬匹騰空而起,甩掉騎兵,重重砸在地上,騎兵和戰馬一起翻滾悲鳴,驚起滾滾黃塵。

這讓弼爾塔哈爾心頭一驚,沒想到眼前的矮子們,居然還有點本領。

“騎射!”弼爾塔哈爾立時大聲怒吼。

聽到命令,蒙古騎兵立刻奔馳中,鬆開弓弦,箭矢立時“嗖嗖”的射出,如飛蝗一般,落入倭兵陣中,立時便慘叫連連。

倭兵的鐵炮,口徑大,管比較短,與西夷的火槍比較相似,威力大,但是射程近,與明朝的鳥銃,威力小,射程遠,是不同的火器流派。

因爲,射程比較近,所以倭兵鐵炮,幾乎與蒙古弓箭,同時進行射擊,雙方頓時死傷連連。

不過,鐵炮的威力,遠勝過蒙古人的弓箭,所以蒙古騎兵被鐵炮擊中,身上就一個大洞,立時就喪失戰鬥力,而倭兵身中數箭,卻已經還在作戰。

蒙古騎兵圍繞着倭兵圓陣,轉着圈兒射擊,一波波的箭矢落入倭兵陣中,倭兵死傷慘重,蒙古騎兵也被射得連連落馬,損失兩三百餘騎。

這讓弼爾塔哈爾有些震驚,沒想到這羣矮子居然這麼厲害。

“騎兵衝擊!”趁着倭兵陣線,在騎射騷擾下出現混亂,弼爾塔哈爾果斷大喝。

一千五百餘蒙古騎兵,頓時揮舞着彎刀,直接撞向了倭兵圓陣,而陣中倭將武田十四郎,將扇子一揮,插着背旗的倭兵,便挺起長刀,直接迎接上來。

在蒙古騎兵,與倭兵廝殺時,一萬東海明軍和兩萬綠營兵,已經達到了西線位置。

在皇太極的陵墓前,荒野已經被紅色和灰色的身影覆蓋,陣線上旌旗招展,各營已經進入各自的位置。

這時,在大纛旗下,趙銘抽出千里鏡,看向遠處的皇太極陵寢,看見其中插着的清軍旗幟,趙銘放下千里鏡,扭頭對唐通等人道:“攻下北陵,本帥重重有賞。”

唐通等人臉色潮紅,頓時拔出戰刀,大聲怒吼,“弟兄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第四十四章胡爲宗島上授藝第648章趙銘叫停第149章多鐸退兵第582章踊躍應募第170章你是趙鐵棒第689章聯絡江北第486章渡海援遼第893章北京城破第280章突襲安平第486章渡海援遼第697章清軍撤軍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七十一章太特麼殘暴了第905章緊急求援第283章擊退鄭軍第172章兵不厭詐第617章尋求議和第674章孫可望兵敗第819章漢王攝政第417章如何報捷第429章衝擊車陣第298章閩南大捷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922章內應暴露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874章阿濟格籠城御趙第646章江北大火第624章城中內應第956章援兵趕來第1015章進入戰場第667章草堂相談第572章第一塊殖民地第1110章接班人第923章攻破城牆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1045章挑撥離間第647章禁軍危機第四十九章胡爲宗慷慨相助第1063章援助東籲第1087章趙雜毛來了第1016章散兵線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548章張煌言諫言第366章驚聞噩耗第1069章仰光海戰(三)第482章耍流氓第779章視察澳門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285章聯絡鄭鴻逵第716章席捲河北第141章爆破城牆第974章姓李的什麼來頭第634章控制浙江第832章都來了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134章再陷鎮江第993章威服羣胡第719章搬空通州第452章變相科舉第379章裡應外合第658章令人頭大第117章浙東危機第188章博洛進退兩難第644章胡馬南侵第537章援軍馬上就來第229章孤軍深入第763章西秦之勢第436章給傅上瑞設套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202章激戰金華下第1013章細作稟報第764章聯西抗漢第三十八章剿義軍博洛定策第527章驚聞噩耗第254章存在差距第358章激戰長江第565章和議影響第506章空心方陣第348章請封秦王第661章返回蘇州第167章錢不錢無所謂第350章第二次復杭之役第1020章河東名門的隕落第420章多爾袞震怒第462章攻佔江華島第676章就這家了第458章施琅避戰第963章王鐸效應第486章渡海援遼第116章邊境衝突第923章攻破城牆第140章動靜弄大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348章請封秦王第867章人心以亂第758章關中合戰第520章多爾滾之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