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程璧歸航

劉遷是山西代州人,曾經做過明朝將領,清軍佔據山西后,一直積極參與反清活動。

若是按着歷史演進,他將在姜襄反正後,會在代州起兵響應,擁衆數萬抗擊清軍,並在姜襄失敗後被清軍剿滅。

如今,因爲南北議和,使得北方以復明爲宗旨,進行活動的反清勢力,一下子直接跌入低谷。

明朝放棄北方,承認滿清,使得北方抗清勢力遭受慘重打擊,紛紛分崩離析,有得解散,做了順民,有得在失望之下,投靠了滿清。

代州復明勢力中,出現了叛徒,劉遷受到牽連,在清軍抓捕之前,連夜出逃,一路乞討,才逃到江南。

在明清議和後,曾經有段時間,大量漢人南逃,滿清對此也沒有多加阻止,光山東就有兩萬榆園軍逃到了淮安,整個北方應該有十萬餘人,逃到淮南和湖廣。

這對滿清而言,雖然損失了一點人口,但是卻排除內部的隱患。

若是阻止這些心向明朝的人南逃,這十餘萬人,就會影藏在滿清控制區域,會牽制住滿清大量的精力和兵力,現在這些人離開北方,無疑會降低滿清的統治成本,還有維持穩定的花費。

當然,滿清也不是真的就這麼看着這些人逃脫,清廷爲了刺探明朝情報,培養暗樁,趁機派遣了不少人員,混入南逃人員之中,混入明朝,甚至被明軍收編。

劉遷收拾了一下,在家與妻兒吃了頓飯,便背上一個包袱,告別妻兒,前往軍營報道。

出了自家棚屋,還沒走幾步,便有幾個揹着包袱的漢子,站在街口等候,都是從代州一帶逃過來的熟人。

“俺就知道哥哥也從軍了!”一名黑漢子,大聲笑道。

劉遷對幾人微微一笑,“天色不早了,東海鎮軍紀嚴明,去晚了要受處罰,大家趕快過去吧。”

說完,劉遷與幾人便一邊說笑,一邊往軍營趕去,對於即將成爲東海鎮的一員,都是有些欣喜和期待。

“劉兄弟,等等我!”一名高瘦的男子,忽然從後面追上來。

劉遷轉頭看去,卻是揚振威,都是綠營軍官了,不過還是因爲與抗清武裝勾結,被迫出逃。

劉遷一行人能順利從代州逃到江南,還得多虧了揚振威照應。

“是揚將軍!”劉遷忙抱拳拱手。

揚振威卻擺了擺手,“劉兄弟以後可千萬別這麼叫,現在某和大傢伙一樣,都是東海鎮的新軍。”

在軍田的誘惑之下,加上宣傳司的造勢,原本無人問津的募兵點,被應募的壯勇包圍。

在江東,一畝田能賣出十兩以上的價格,而尋常百姓一年辛苦,除去開銷,很難積攢一兩銀子。

因此要買一畝田,在江東至少要積攢十年,中間還不能出現災荒和疾病,否則就得重頭再來,甚至會背上債務,永遠沒機會買田。

現在東海鎮從軍就給三十畝田,幾乎是許多窮苦百姓,一輩子都難以獲得的產業。

當然,藩府給的這三十畝地,並不在江東,而是在南洋,三十畝地的價值,其實還比不上江東一畝,但是百姓卻沒有想那麼多。

從三月間到十月,半年多的時間,東海鎮在江東只募了六千多人,而現在不到半月,就募集了將近三萬人,已經遠遠超過了預期。

由於,東海鎮制定了南進戰略,趙銘準備對荷蘭和西班牙下手,搶奪兩夷在南洋的殖民地,而清軍正攻擊遼東和朝鮮,又牽制住了,趙銘爲數不多的兵力,趙銘便急需要新幕之軍,儘快形成戰力。

因此趙銘當即下令,王朝先、王翊兩人,主持新軍訓練,唐通、李本深、虞胤、韓昭宣等將也要參與,令諸將三月之內,訓練出一支勉強能夠打仗的軍隊。

蘇州城南,太湖邊上,東海鎮在此設立了一座佔地千餘畝的新軍大營。

這時,大營內遍佈白色的軍帳,足有一千多帳,駐紮着一萬新軍。而從蘇州招募的五千,以工坊僱工爲主的新軍,已經率先進駐營地。

東海鎮新軍訓練的模式是,抽調精銳老卒,擔任小旗、總旗官,來訓練新卒。

時間爲三個月,各小旗官,需要訓練屬下十一名士卒,還需培養出一名副小旗官,訓練結束後,新軍打散編入各營,而小旗官則訓練另一支新軍,再練三個月。

這時,劉遷、揚振威等人,領了棉甲、兵器、被子和水壺等軍用物資,並分配了軍帳。

東海鎮一帳就是十二人,正好是一隊兵居住,劉遷和楊振威是甲冊,所以直接被任命爲副小旗,協助小旗官來訓練新軍,而訓練結束,若是他們合格,兩人便晉升爲小旗官。

這時,劉遷領完軍資,來到帳篷內,營中十名新卒,將東西隨意放着,興奮的聊天,對於成爲東海鎮的一員,顯得特別激動和興奮。

“小旗等會就要來,大家趕緊收拾一下!”劉遷見此,忙吩咐一句。

士卒們聞語,忙禁聲收拾。

這時帳簾忽然掀開,一股寒風撲面而來,走進幾名身穿盔甲的軍官,卻是趙銘前來視察,嚇得新卒們一個個趕緊站直了身子,不敢說話。

趙銘掀開士卒牀鋪,看了看被子,厚度還可以,裡面都是棉花,應該還算暖和,遂即又查看了一下士卒所領的盔甲、軍械,不禁微微頷首:“陳先生,後勤做的不錯。”

陳明遇微笑道:“這些早就預備好了。”

這時趙銘從幾名新卒臉上掃過,衆人都低着頭,只有劉遷目不斜視,不禁微笑着對王朝先道:“你這批新卒之中,到是有不少人才。甲部乙司有個副小旗揚振威,好像還不錯,丙司這個劉遷,也是個人才,你要好好培養。三月之後,新軍各部大比武,我看你勝算比王翊要高啊!”

王朝先看了劉遷一眼,對趙銘笑道:“總理放心,卑職一定不負期望,爲總理培養出一批人才出來。”

趙銘微笑頷首,這時帳簾卻忽然再次被挑起,冷風吹得衆人脖子一縮,紛紛側目而視,便見軍情司僉事高歡,疾步走道趙銘身邊,急聲說道:“總理,上海傳來消息,程璧程先生率領三艘海船,抵達臺灣了。”

第334章購買槍炮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805章訛詐失敗第484章隔間對持第1015章進入戰場第454章再下西洋第五十三章博洛震怒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339章出兵響應第230章包圍滿達海第398章拒接聖旨第590章抵達臺灣第306章瑞金會師第318章臺灣新政第1062章暗度陳倉第844章江浙紳商第783章緊急求援第835章江淮綿業第516章議政王大臣會議第一零六章分頭行動第911章王爺降了吧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382章援兵來了第272章爭奪福建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669章其非明主第827章視察松江第764章聯西抗漢第292章還不跟本王跑第500章臨戰前夜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976章川東義軍第二十四章突圍求援第九十八章趙銘諫言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240章趙蠻子算你狠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847章股價大戰第653章闖宮第950章送走朱由榔第一零七章趕赴行朝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196章追至城下第928章朱明落幕第852章就想爲殿下效力第340章兵臨寧波第439章黃宗羲第283章擊退鄭軍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479章倒睿聯盟第134章再陷鎮江第1092章三十步齊射第378章重組東林第329章荊州戰役第390章旅順失陷第742章突襲仙霞關第674章孫可望兵敗第893章北京城破第390章旅順失陷第355章堅船利炮第434章內憂外患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454章再下西洋第241章旅順第765章龍城飛將第二十九章救援嘉定第1084章西歐大同盟第309章重用宗藩第882章攝政王的演技第五十六章暗度陳倉第671章禍水東引第943章廣武之圍第913章共討國賊第909章展示實力第168章荷蘭艦隊第539章孤軍深入第910章大人時代變了第664章西南奸雄第827章視察松江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507章線列步兵第950章送走朱由榔第915章攘外安內?第494章勸降旅順第278章隆武危機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897章煤山第978章急往增援第1009章誰都別想跑第616章朱以海被困第246章臺北衝突(爲了掌門)第1070章仰光海戰(完)第666章隱居大佬第691章抵達遼東第615章南京消息第175章兼併舟山第454章再下西洋第897章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