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滎陽合戰中

三十里,距離太近了,近二十萬大軍想要撤離已經來不及。

眼下襬在吳三桂和周軍面前的路,有且只有一條路,便是與趙銘決戰,擊敗明軍方能從容撤退,否則極有可能全軍覆滅。

斥候傳來的消息,令吳三桂吃驚,不過畢竟混了這麼多年,大場面沒少經歷,到也不會被嚇住。

當年一片石之戰,李自成率領五十萬大軍來,吳三桂也沒有恐懼,趙雜毛什麼東西。

在經過短暫的驚訝後,吳三桂不再遲疑,急忙下令將騎兵撤下來,讓大軍立即佈陣,準備迎敵。

近二十萬周軍,揹着黃河結陣,東面是京水河,西面是汜水河,南面則是滾滾而來的明軍主力。

吳三桂一手扯着馬繮,控制着打轉的戰馬,咬牙切齒,“沒什麼好說的,此戰不是寡人被趕下黃河,就是趙雜毛大敗於寡人之手!”

周將們看見士卒手忙腳亂的各就各位,騎兵稍顯散亂的退回,也知道這是背水一戰,沒得退路了。

“娘個劈的,同趙雜毛拼了!”吳國柱一臉憤然,高得傑、張勇、吳應期等將也都同仇敵愾起來。

此時周軍三面受敵,吳三桂大軍背河列陣,在東西兩面,都才取守勢,主力佈置於正面,吳三桂領着衆將自居中軍,嚴陣以待。

寒風呼號,吹動軍旗獵獵作響,吳三桂立於戰旗之下,神色冷峻地目視南方。

周軍衆將也都向南張望。

大爭之世,中原大地,自古天無二日。

來吧,就在這滎陽,就在這虎牢關外的中原之地,來決一雌雄!

看看這天下,到底是歸東南之虎趙雜毛,還是歸我們西北之龍周王!

“傳令下去,一旦雜毛兵至,馬軍趁其立陣未穩,立時發動突襲,給寡人沖垮趙雜毛。”吳三桂沉聲喝令。

作爲馬上君主,吳三桂有豐富的戰陣經驗,還有戰略眼光,知道此戰的關鍵,不在東西兩線,而是在南面與明軍主力的對決。

此時,周軍雖被包圍,但後方是黃河,不擔心敵兵從後來襲,東西兩面都有河流,可以爲周軍兩翼提供天然的屏障,南面是一馬平川的曠野,而周軍騎兵衆多,有很大的勝算。

這時,近二十萬周軍在曠野上結陣,等待趙銘前來。

就在這時,南面數裡之外,出現了一大片跟紅毯似的東西,正緩緩朝前移動。

“來了!他來了!”

“趙雜毛來了!”

吳三桂瞪了發聲的周將一眼,不禁雙腳踩着馬鐙,屁股離開馬鞍,向南眺望。

只見那向前緩慢移動的,並非是什麼地毯,而是層層疊疊,排成整齊隊列,向前移動的明軍。

“有多少人?”吳三桂沉聲問道。

洪承疇拉長着臉,搖了搖頭,“一眼望不到頭,至少十萬。”

吳三桂認可了洪承疇的判斷,看着明軍的陣勢,還有那隨着步伐起伏的刺刀叢林,吳三桂臉上陰沉,正要揮手喝令馬軍出擊,東面卻忽然傳來幾聲炮響。

一路從徐州追至滎陽的明軍大將王翊,剛趕到戰場,便率領麾下四萬將士,向沿着京水佈防的周軍,發起了攻擊。

“賊子,猖狂!”吳三桂一聲怒罵,再次揮起手,而就在這時,西面又一陣喧譁,便見處於防守的李元胤,也發起了反擊。

“豈有此理!“吳三桂咬牙切齒,本想先聲奪人,先對明軍發起攻擊,不想居然被明軍搶先了。

王翊向來穩重,不過作爲明軍老將,他很清楚,此戰的關鍵,乃是吳三桂與攝政王在南面的對決。

因此,他剛趕到戰場,便對周軍發起了進攻,其行爲看似魯莽,實際乃是深思熟慮,目的乃是儘量牽制周軍兵力,吸引吳三桂的注意力,防止周軍趁着趙銘剛到,對明軍主力發起突襲。

李元胤原本駐守汜水西岸,處於防禦之態,他觀周軍騎兵撤離,其步軍在東岸不發動攻擊,反而就地構築工事,便知道周軍打着防守兩翼,正面擊潰明軍主力的算盤。

作爲明軍中少有的騎兵大將,李元胤除了作戰彪悍之外,還有個特點,便是果敢。

手握着戰場上最恐怖的打擊力量,在瞬息萬遍的戰場上,騎兵能否抓住對方破綻,發起致命一擊,往往能夠改變戰爭的進程。

因此,這需要騎兵將領,有極強的洞察力,同時也要果敢,能夠抓住戰機。

李元胤見周軍修築工事,立時便率領三千騎兵,奔馳過河,衝上河灘,殺散了周軍步軍。

吳三桂的命令被左右兩翼打斷,這時,趙銘率領大軍,已經壓上來。

看着那起伏的刺刀叢林,這可能是吳三桂從徵以來,見過最大規模的火槍步軍,聲勢極爲駭人。

“騎兵出擊!”吳三桂沒與任何人商議,便果斷下達了軍令。

近二十萬周軍,地處汜水、京水之間的狹窄區域,明軍從南面壓來,每前進一步,周軍馬軍的活動區域,就被壓縮了一步。

戰場決勝的關鍵,在於南線主力間的對決,吳三桂堅持自己的判斷,所以不受兩翼明軍進攻的干擾,果斷的下達了軍令。

令旗揮動,號角聲驟起,周軍鐵騎緩緩出陣,逐漸提起了速度。

此時,明軍大纛旗下,趙銘擡起右手,大纛禁止,十萬大軍立刻停下腳步,原地列陣。

層層疊疊的火槍手,列成橫陣,有條不絮的在陣前,放置拒馬樁、大車,推出火箭和火炮。

三千騎兵則遊走於陣前,護衛着列陣的明軍步軍,而當週軍騎兵逐漸提起速度,嚮明軍大陣撲來,陣前的明軍騎兵,卻沒有迎擊,而是拔馬向陣線兩翼撤退。

殺來的周軍騎兵鐵蹄滾滾,足有三萬之數,是明軍騎兵的十倍不止,明軍騎兵自然不是敵手,見步軍列陣完畢,立刻就退回了陣中。

這時,清軍騎兵已經提起了速度,萬蹄踐踏大地,直撲明軍橫陣而來,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貫穿明陣,直撲趙銘的大纛旗。

如果被周軍得逞,那趙銘就真是千里送人頭,十餘萬大軍,即便不全軍覆滅,也基本完蛋了。

如此一來,明周之間的格局,各能瞬間逆轉。

不過,趙雜毛所向披靡,罕有敗績的傳聞,豈是空穴來風?

趙銘在中軍,看着周軍騎兵,萬騎奔涌,以泰山壓頂之勢滾滾而來,眼睛都沒眨一下,而是一揮手,橫陣之後,數萬明軍已經變成數十個龐大的空心陣羣,等待吳三桂來攻。

(感謝益都生員的打賞,下章晚上十點左右更新,求月票,推薦,訂閱,求加書單推廣。)

第1107章會上抓捕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432章質疑多爾袞的路線第889章臣想打他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515章第二次倒睿聯盟第323章倭國風情第627章銀彈攻勢第618章臼炮轟擊第753章福臨末路中第657章舊江口撤退第394章束縛第521章政變上第1057章東南亞孤兒第851章煤業上馬第629章驚聞噩耗第439章黃宗羲第1072章僵局第714章趙雜毛撤軍第270章博安甚騷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635章吳越王第486章渡海援遼第842章輸糧換引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第496章兵臨瀋陽第405章戰機在上游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382章援兵來了第403章消滅清軍斥候第894章滿清絕境第273章八閩蒙塵第355章堅船利炮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968章黃雀在後第393章傅上瑞督師南直第740章開戰!開戰!第864章攻心爲上第861章太上皇第178章太子使者第852章就想爲殿下效力第662章建藩立國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708章干涉戰爭第137章浙東失陷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440章助餉斂財第992章薩爾滸伏擊下第208章小六部第927章金陵冬之陣下第549章驚聞噩耗第738章朱以海的盤算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第705章兼併朝鮮第203章博洛慘死第六十一章逃出生天第209章開發臺灣第1014章軍心動搖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533章登陸江北第1014章軍心動搖第592章東方無敵艦隊第688章喜聞捷報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929章陛下臣來救駕第30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第501章決戰到來第五十三章博洛震怒第559章國公安好第363章攻陷杭州第355章堅船利炮第160章天然水泥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796章金陵春之陣十二第701章政變上第893章北京城破第261章擊潰西班牙中第212章山寨失陷第1107章會上抓捕第853章軍費有了第993章威服羣胡第216章緊急訓練第171章挾持黃斌卿第420章多爾袞震怒第371章花錢買路第627章銀彈攻勢第566章下南洋第273章八閩蒙塵第983章失敗的反擊第888章緩兵之計第867章人心以亂第676章就這家了第159章插秧建堡第1018章排槍擊斃第506章空心方陣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970章我攤牌了,其實我是末日派。第420章多爾袞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