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造勢

曲阜縣城內今兒有些不尋常,半晌午時城中突然多出很乞討難民,乾旱蝗災山東首當其衝,雖僥倖躲過闖賊東征戰禍,但流連失所吃不上飯的百姓大有人在,忙時農耕,閒時入城乞討,多在大戶人家門口徘徊(後世七八十年代的也是這樣)很是常見。

只是今兒多了很多,成羣結隊有數百之多。

若只是老老實實的乞討倒也沒什麼,可這些人入城之後直奔孔廟東側的衍聖公府門口大聲嚷嚷要吃的。

平時衍聖公府前也有乞丐乞食,府上也會施捨些饅頭剩菜飯什麼的,但從未見過這麼多人一起來強乞,而且爲首是個仙風道骨的道士。

更神奇的時,孔府的人還沒出來平事,不知從哪來的一個大和尚就看不下去了,怒斥道人等人此舉失禮,聖人門前豈可撒野。

然而道人失禮的還在後邊,竟然指着孔府大門破口大罵:“既爲聖人,當憐憫蒼生,然其卻在災年不管百姓死活,枉稱聖人”。

孔府在當地那是名門望族,與天比肩的同在,百姓理所當然也認爲其神聖不可褻瀆,可今兒突然聽到有人這麼破口大罵,驚訝之外還有一絲看熱鬧的心思,簡單說,仇富心理自古就有!

“聖人乃朝廷所賜,千百年來皆如此,你這瘋道人竟口不擇言……”和尚怒斥,誰知更激怒了道人:“敢問千百年來這所謂的聖人做了什麼聖事?我呸,只不過是個誰來降誰,世修降表的奴才罷了,……七十六朝家奴,二十七朝貳臣,這他麼的也能叫聖人?其只不過是歷朝歷代朝廷用來統治百姓愚民的吉祥物家族罷了……”

這話自然是李慕仙從常宇哪兒學來的。

於是和尚沉默了,難民乞丐們的呼聲更響了,圍觀的百姓也開始竊竊私語了,一直尊敬的孔府竟然……孔老夫子雖是真聖人,可其後代……這他媽的,不就是個反覆無常的牆頭草賣國賊麼?還有禮義廉恥?

這他麼的也還還配禮儀天下,爲萬民所仰?還配教化萬民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這還是清朝以前的衍聖公,清以後道民國這期間,噁心的事更多,滿清入關後,上《初進表文》:伏以泰運初享,萬國仰維新之治,乾綱中正,九重弘更始之仁。率土歸城,普天稱慶。恭惟皇帝陛下,承天御極,以德綏民。協瑞圖而首出,六宇共戴神君;應名世而肇興,八荒鹹歌聖帝。山河與日月交輝;國祚同乾坤共永。臣等闕里豎儒,章縫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慶新朝盛治。瞻聖學之崇隆,趨蹌恐後;仰皇猷之赫濯,景慕彌深。伏願玉質發祥,懋膺天心之篤祜;全甌鞏固,式慶社稷之靈長。臣等無任瞻仰汴舞屏營之至。謹奉表上進以聞

內容極盡諂媚無恥。

《上剃頭奏稿》:奏爲飲奉聖諭,遵依剃頭事:本年閏六月十二日,該山東撫案移文到臣,臣隨即齊**屬,擇於二十六日恭設香案,宣讀聖諭。會同曲阜縣縣世職知縣孔胤淳、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孔胤鈺、顏紹緒、曾聞達、仲子陛,署四氏學教授王世祿、學錄孔聞然、尼山書院學錄孔興榮、洙泗書院學錄孔尚澄,並督令屬官管勾田伸、司樂陳永安、典籍桂存正、書寫田世旺、奏差陳裔遠、知印張應登、伴官楊元肇、廟戶陳三友、佃戶楊元祥等,遵奉聖諭,俱各剃頭訖。除一再移文山東撫按外,理合具奏,伏惟睿照。臣臨奏不勝惶悚戰慄之至,爲此具本奏聞。

跪舔醜態躍然紙上。

至於抗日年間,其醜態更是罄竹難書不知廉恥道了極致,有興趣的讀者可自己網上查閱。

瞧瞧,這就是被歷代朝廷尊稱的衍聖公,而在明朝尊孔崇儒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孔府的地位也是空前絕後,家主孔胤植被封爲太子太傅,官至正一品,超過六部尚書,位列朝班文臣之首。

可換來的是什麼?

古往今來,衍聖公一脈都是至高無上的,可誰知今兒竟然有一道人領着百餘難民堵門破口大罵,而且……罵的竟然還那麼有道理,甚至連原本那個出口斥責的大和尚都啞口無言了,甚至開始附和道士所言。

圍觀的百姓從低聲竊語逐漸喧譁,甚至開始幫腔與孔府家丁理論,而更神奇的是,不知何時又突然冒出了個尼姑,三人一唱一和鬧得越來越大,引得百姓越來越多,將孔府門前擠得水泄不通。

這事很快就傳到當代衍聖公孔胤植耳朵裡,令家丁先禮後兵,將那僧尼道三人請到府上,若其不從便趕走。

三人果然不從,於是家丁就要趕人,卻見突然間一團白霧生升起,待煙霧散去三人竟已消失不見,是的,光天化日衆目睽睽之下不見了。

哇,神仙顯靈了,孔府得罪神仙了……

是呀,是呀,孔府所爲連神仙都看不下去了……

對,讓這什麼破聖人開倉放糧……

難民和百姓們不知不覺就站在了同一戰線,很快整個曲阜縣城就沸騰了,幾乎所有街頭巷尾都談論那僧尼道說的話,也就是編排孔家的各種不是,什麼家奴走狗啊,德不配位啦,沽名釣譽啊,恬不知恥啊……

孔府怎麼也沒料到,今兒會出了這麼個幺蛾子,面對羣情激憤難民,不得已一邊允諾佈施一邊趕緊向縣老爺求救。

其實,難民堵門要糧鬧事已算不得什麼了,眼下針對孔家不利輿論卻愈演愈烈,這纔是衍聖公府最頭疼的事。

是誰這麼無恥,竟然一下將孔府蓋了八百多年的遮羞布一下給掀開的,這讓孔府以後怎麼見人啊!

就在孔家焦頭爛額忙着應付的時候,城北數裡之外的樹林裡,常宇睡的昏天暗地,渾然不知此時曲阜城裡的流言蜚語漫天飛。

直至午後,常宇被熱醒,四下張望見親衛也大多起來,或者靠着樹幹乘涼,或在發呆,頭頂是炎炎烈日,曬的草木皆萎。

況韌拿着水袋走了過來:“廠公,一方道長他們剛纔回來過,見您熟睡不便打擾,留了話又走了”。

“哦,留了什麼話?”常宇接過水袋咕咕喝了一氣。

“一方道長說,既然做了就放手做大,他要去周邊造勢,先將兗州府四州二十三縣的火點起來,並建議廠公遣人去京城和南直隸造勢,以便事後好脫身”。況韌趕緊道。

常宇沉思,他懂李慕仙的意思,先讓孔府後院起火,然後他趁火打劫,孔府在輿論壓力下必然會選擇與其善了,即便事後再想打擊報復,但那時候舉國上下輿論風向早變了,甚至有可能爆發一場大明版的倒孔運動,孔府自顧都不暇,只能吃個啞巴虧。

“眼下曲阜城裡什麼情況?”常宇又問道。

“卑職沒入城,但聽一方道長說,已見成效,城裡頭熱鬧的很,他們出城時孔府門前數百人在鬧事,看熱鬧的更是人山人海……而且添油加醋傳的神乎其神,說是神仙都看不下去孔府這許多年的沽名釣譽……”

好傢伙,這年頭搞這種事,果然還是僧尼道最合適不過了,要不然但凡那些造反的都以宗教裝神弄鬼起事。

如今常宇更擔心是,李慕仙三人造勢別造過了,一個不慎就星星點火造成一場暴動了,因爲這時候的老百姓太窮太苦了,心裡都憋着一口氣,但凡有個帶頭的,有個契機就會揭竿而起。

這事一點都不誇張,想想當時初遇李慕仙時其在真定府蠱惑難民,短短几天就糾集數萬之衆,甚至被官兵當槍使圍攻真定府。

人,餓極了,逼急了,啥事不敢幹。

“眼下火候尚且不足,咱們先去其他大戶那打打秋風”常宇微微一笑,讓況韌傳令麾下準備拔營,又招來幾個親衛叮囑一番,讓其就近接頭錦衣衛立刻南上北下執行任務。

東廠和錦衣衛都是情報機構,更善於操縱輿論,常宇相信五日之內,兩京數省針對孔家的言論很快就會上頭條,擠爆熱搜。

第1337章 前線偵察第1281章 堵第765章 鬧劇第五章 一合之間第1117章 遇天仙第1056章 又要殺人第458章 慶幸第553章 有誤第99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644章 心生懷疑第1473章 顛覆三觀第337章 又來借糧第769章 打他三五個第1187章 暴斃第485章 形勢嚴峻第925章 成交第597章 爲患第570章 混吃第730章 驚喜交加一家人第1215章第473章 聞噩耗,遇明主第1358章 撲空第727章 奪門第1254章 富貴險中求第1022章 何方妖孽第533 勸降第231章 有仇當下報第1083章 交換人質第741章第387章 喋血街頭第283章 義父第1420章 武器專家第462章 強者的氣息第585章 打劫第1000章 佈局第479章 山中有炮第760章第996章 深夜拜訪第423章 變數第304章 暴露主攻點第1021章 不問前程第1078章 虛虛實實第1122章 妥了第449章 挖坑第1313章 戳破窗戶紙第八十一章 壓榨專家第1053章 伏法第917章 戰後第九十七章 所以只好揍你一頓第446章 清軍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談判第1122章 妥了第1251章第816章 處置第六十四章 懲戒第三十六章 冤大頭入坑第702章 授藝第八十四章 精忠之心第1071章 管佛祖要錢第219章 該來的來了第689章 溜第九章 操練第1397章 八卦一下第1274章 你過來呀第572章 收徒第1246章 擦肩而過第572章 收徒第1129章 首戰第456章 互懟第602章 反攻開始第1449章 官場盛會第777章 瑕疵第926章 鬥嘴第849章 只欠糧草第1122章 妥了第634章 援兵來了第428章 好大一個洞第1357章 很糟糕第一百零九章 爲難之事第442章 白雲蒼狗第397章 准奏第681章 大番薯和大土豆第523章 南下第411章 北上邊關第1414章 汪氏兄弟第590章 遭遇第十六章 內宮遊第481章 炮擊西山第914章 官方授權第312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1066章 急着交換第848章 萬事俱備第421章 立威第1402章 袁繼鹹第一百八十五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九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1189章 留棵苗第823章 清軍的目標第838章 我先睡會第288章 受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