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 投石問路

花馬劉久同賊軍鏖戰,野戰經驗豐富,那個新樂侯估計是出來鍍金的,而王體中,白旺手下最強悍的部將,他降了,白旺死了,德安那個老鼠窩……還用說麼?

“督主大人此番南下平亂共調集多少兵馬?”問這話的人叫黃澍,他是御史又是湖廣巡按負責監軍左良玉,卻被左良玉所用成爲其幕僚謀士,這廝也是個二逼,乾的最出名的事就是罵馬士英,給他列了十大罪,那真是相當的義正言辭啊。可這貨最後降清了不說,還引導清軍大破福建,令後人唾罵。

況韌略一沉吟道,從京畿南下的有高傑,劉澤清,劉良佐,黃得功,李巖,吳三桂,馬科,以及皇帝親衛軍,約六萬人馬,加上南京兩萬以及降兵,共計十萬左右!

呼,衆人頓時倒吸一口冷氣,面面相覷都看出對方的心思,十萬大軍!十萬大軍!十萬大軍!而且竟還將吳三桂和馬科都調來了,這也忒大膽了,邊關不守了啊。

真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這十萬大軍每日消耗糧草可不是小數目啊,朝廷爲平白旺可真是下血本了”徐勇嘿嘿一笑,況韌看了他一眼,面無表情道:“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打到南京去吧,看門的看不住,那主人家只好親自出手了,至於糧草朝廷沒出一分一文”。

噗,衆人聽了差點吐血,首先況韌這話罵他們是看門狗,還是無能的看門狗,這話他們當然聽的出來,心中大怒卻不好立刻發作,其次聽了後邊的話又是一臉驚訝。

況韌不待他們再問便主動說了:“糧草各部自足,沿途數府衙門也無償捐助,南京城的老爺們更是出手大方,至於你們要問爲什麼,這個在下不知,或許諸位可以去問問督主大人”。

一個東廠番子說話這麼衝而且明諷暗嘲的,的確讓衆人心中窩火,但介於他身份特殊,且局面不明,諸人都壓着火沒翻臉,只是覺得東廠果然名不虛傳,從上到下都驕橫的很,不過他們的注意力更集中到這些新得到的消息上。

比如,劉澤清那幫人傻了麼,竟然自掏腰包奔波千里來剿匪平亂?這話的可信度能有幾分,這東廠番子不會信口雌黃故弄玄虛的吧。

但其所言有假的話,朝廷哪來那麼多軍糧,不要說國庫官倉,絕對沒有,現在京畿一帶大饑荒,包括京城每天都有餓死的人,根本不可能拿出那麼多糧食來。

這小太監到底有什麼手段,能讓劉澤清,高傑那種刺頭這麼服帖且甘願爲其所用,左良玉想不通,緩緩拿起那封拜帖打開看了,眼睛瞬間就眯了起來。

衆人見左良玉神色凝重,全都屏住呼吸,大堂一時寂靜無聲,況韌卻一臉淡然看了看門口的幾個手下,甚至還咧嘴笑了笑。

半響,左良玉將手中信遞給了黃澍,衆人全圍了過去,打開一看入眼寥寥幾行字:糧草不濟,急需萬石,五日內送至九江,聞左公令郎聰慧過人智勇雙全,本督求才若渴,可遣其押糧至九江會晤。

話不多,言辭也不激烈,但全是不容置疑的命令口氣,要求也很簡單,我需要糧食萬石,五日內你給我送到九江,還有我要見見你兒子左夢庚。

如果說剛纔場面是寂靜,那現在就是詭異無比,按照正常反應諸將看了這信的內容都應該破口大罵,不過此時沒人出聲,倒不是因爲有東廠番子在他們不敢罵,而是他們在掂量小太監這些話的分量以及用意。

“幾位舟車勞頓,先回客房休息,待晚間下官設宴爲諸位接風,順便回覆督主大人如何?”左良玉先將況韌一行支開,當然不忘讓管家多給賞銀,待其離去後,左良玉臉上冷笑連連:“諸位以爲何?”

“這太監莫非以爲現在還是天啓朝而他是魏忠賢不成,堂堂朝廷大將竟敢如此呼喝來去”。小年輕左夢庚率先開噴,左良玉看了他一眼:“崇禎雖無天啓的國力,但這太監手段未必遜於魏忠賢,至少那魏閹不會打仗”說着看向黃澍:“黃公以爲何?”無憂愛書網

“投石問路,試探之舉也”黃澍撫須冷笑道,左良玉又問:“要糧爲試探,讓夢庚前往又是何故,爲人質?”

黃澍嘆口氣:“這太監心思深不可測,要糧乃投石,讓夢庚去是問路,他這是一劑猛藥,根本不給將軍留任何餘地,直接要您表態,給就順,不給就是反,別再想像之前那樣了,既不反也不聽令打馬虎眼”。

“不給他就會來打我?”左良玉冷笑,黃澍道:“他打不打,什麼時候來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將軍可曾想好了要反,還是說現在就反?”

“黃公覺得呢,現在是時候麼?”左良玉臉色逐漸變的凝重起來,諸將也低聲議論紛紛。

“按理說朝廷先打闖賊再戰韃子現今又平白旺,國力兵力全打空了已到了強弩之末,即便吾等舉旗反了,他也一時無計,可話又說話來,此時白旺身死,李自成敗走西安,張獻忠躲在四川,其既將吳三桂和馬科調來亦說明韃子也無力再犯,眼下朝廷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咱們此時若舉旗,槍打出頭鳥,那十萬大軍立刻就會壓過來,咱們等於是替闖賊獻賊擋槍,讓他們得了漁翁之利”。黃澍分析的頭頭是道,部將常登冷哼一聲:“他壓過來又能乃我何,他久戰已疲又糧草不濟,拿什麼同咱們耗”。

黃澍白了他一眼:“此議反與不反,不是戰與不戰”。

常登住口不言,左良玉則苦笑搖頭:“巡按說了也等於沒說”說着掃了衆人一眼:“諸位的意思,咱們給還是不給”。

衆人一時無語,張勇輕咳一聲道:“如巡按所言,此時舉旗槍打出頭鳥,雖說其軍心力疲卻不容小覷,其既敢如此強硬必有所持,末將雖不知其糧草如何補給,但想必那太監必有解決辦法,比如其麾下皆是些家底肥厚的一方霸主,黃闖子打仗不要命,李巖善謀,高傑,劉良佐,劉澤清手裡既有兵又有糧作戰經驗也豐富,再加上吳三桂,馬科等邊軍實力不容小覷,南京兵馬雖弱,但其背後的卻是徐弘基那些勳貴,哪個不是家財萬貫,打仗不行出錢行啊”說着搖頭苦笑:“那太監到底用了什麼法子竟能讓這些人甘心出錢出力”。

衆人皆苦笑,誰也想不明白。

張勇的話很有分量,讓左良玉心理有了數,衆人的心思可能都是差不多的:不是不反,不是怕他,只是時機不對。

“既是如此,維持原狀如何?”左良玉輕咳一聲,衆人卻聽得一臉迷糊,維持原狀就是不聽令不造反,可是那太監已經不給他在繼續打馬虎眼的機會了,只給兩個選擇。

WWW◆тt kΛn◆C〇

但黃澍聽明白了,左良玉的意思就是答應小太監的要求,以退爲進,拖延時間等待好時機,因爲只要他應了,那太監便沒有藉口繼續施壓了,十萬大軍也不可能總擺在家門口,他必須要班師回朝,但也不會一直休養生息,因爲李自成在西安建國稱帝,這是大明皇帝絕對接受不了忍受不了的事,會盡快出兵討伐西安,而那時則是自己的機會。

九江是左良玉東邊的前沿陣地,本來由心腹愛將金聲桓駐防,當初他裝病在九江按兵不動哪也不去的時,朝廷在江西,湖廣,應天,安慶特設總督,督所在九江,呂大器任總督,兩人相愛相殺的一段時間,後左良玉西進攻佔武昌,而呂大器直接將金聲桓支走,後其回南京任職兵部尚書,九江的話事人就變成了袁繼鹹,這是個比呂大器早一年在九江總督軍務,官職是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當初張獻忠攻下武昌左良玉從九江跑去蕪湖,就是袁繼鹹隻身前往蕪湖說服左良玉收復武昌的,呂大器來了後他退居二把手,不過後來他被左夢庚誘入軍中軟禁,後來獻給韃子,老袁寧死不降被殺了,這是後話。

可以想象這麼一個忠君愛國的官員,此時根本不用常宇招手就投入他的懷抱裡,也如黃澍推測那般,他們已對九江失去了控制,否則小太監不會直接點明讓他們將糧草送到九江。

第925章 成交第1284章 寸步難行第981 心存僥倖第300章 三天第531章 他來了第296章 三連撩第596章 闖第968章 先行一步第664章 等待援兵第453章 議定第462章 強者的氣息第1487章 明教第1073章 借糧第1011章 又請客第580章 驅散第1203章 三個臭皮匠第364章 朝堂事第1434章 查明身份第651章 追上第671章 動老本第961章 約見第一百九十章 孤獨的人第850章 來了第九十八章 父子夜話第729章 罕見大雨第一百五十七章 躺着贏第515章 鋪路第990章 算計吳三桂第四十六章 小蘋果的麻煩第929章 毒計第303章 這仗怎麼打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同罪人第一百二十章 是借不是捐第482章 山中打野第三十章 不一樣的太監第925章 成交第1181章 能借就不捐第996章 深夜拜訪第961章 約見第1150章 無禮第464章 合作第1207章 認祖歸宗第1133章 切磋第308章 打賭第457章 柱國的誘惑第855章 解決困難第八十七章 郊遊第一百七十七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969章 溜之大吉第895章 打死不承認第679章 到底是誰第893章 有錢了第1368章 血戰奪城第1026章 你猜第920章 動員第215章 撤退第305章 賄賂第763章 得意第1460章 借宿第596章 闖第532章 追來了第1159章 唯他可行第284章 只待風雨來第1375章 轉機第688 章 耍第 840章 老套路第986章 下一個第1190章 失足第301章 連環殺第693章 傷第1098章 人間慘狀第一百零八章 人心難聚第674章 三光第808章 東廠新風氣第328章 鹿死誰手第1470章 考太子第四章 思謀出宮第755章第905章 最佳時機第1246章 擦肩而過第1341章 按兵不動第1048章 一切從簡第1383章 走棋第509章 戰後第301章 連環殺第687章 親臨第227章 拉開序幕第1146章 無妄之災第1402章 袁繼鹹第1024章 套話第670章 沒把握第1458章 採花賊第四十章 雪夜集訓第582章 按兵不動第1159章 唯他可行第二十六章 置辦第886章 受傷第1239章 死守第803章 沒攔住第946章 當面互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