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再相見
當許棠和榮氏出現在太后面前的時候,太后淡淡的撇了兩人一眼,嘴角一勾,就露出一絲嘲諷的笑。
然後,太后慢慢地問了一句:“你們二人還有臉來見哀家?”
榮氏臉上頓時就露出了羞愧的神色。
這件事情畢竟榮氏覺得還是有些對不起太后的。
不過許棠卻沒有這樣的感受。
許棠輕輕地問了太后一句:“爲何我們就沒有臉來見太后您了?”
“難道你們不是一夥的?”太后輕聲冷哼。
許棠扶着榮氏在太后下手處坐下,這才笑盈盈地看着太后,甜甜的說了句:“這件事情,與我們母女兩人又有什麼關係?太后是高看我們了。我們可沒有那樣的本事。”
太后仍舊是淡淡的:“不過你們也是獲利者之一。”
太后大約是懶得和許棠多說,只看向榮氏,態度頗有些鋒銳:“哀家難道對不住你嗎?這些年以來,哀家何曾虧待過你?”
榮氏不敢看太后,也說不出半個字兒來。
最後就囁嚅的嘆了一口氣:“太后娘娘並沒有任何虧欠我。”
太后冷笑一聲:“可你瞧瞧你這個好女兒做的事兒!哀家還真是引狼入室!”
榮氏微微一愣。
隨後羞愧的低下頭去。
許棠卻看不慣太后這樣說話。
她輕輕的拍了拍榮氏的肩膀,隨後就對太后說道:“這天下本來就是李家的天下。他們兄弟二人聯手拿回祖宗基業,也並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
“倒是太后您對得起福親王,對得起葉清時嗎?又對得起李家的列祖列宗嗎?”
許棠意味深長的看着太后:“您就不擔心先皇到了地下被祖宗責問?”
太后的軟肋頓時就被許棠戳中。
太后按住胸口,怒目看向許棠:“你以爲你是誰?”
事到如今,許棠也沒有必要再隱藏自己身份,輕聲地說了句:“太后您知道爲什麼甄家效忠您這麼多年,會突然之間就改了?”
太后聞言微微一愣。
許棠嘆道:“就是因爲我。”
“我就不相信,當初我也是雙目失明,也是一樣受了傷,您就沒有懷疑過我的身份。”
“或者說應該在更早的時候,您看見我的樣貌時,就應該是有所懷疑纔對。”
太后皺起眉頭冷冷到:“哀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不知所云!”
許棠深吸一口氣:“您應該早就猜到我的身份,可是您從沒有想過讓我回到甄家。反倒是暗地裡想要將我控制住。在發現我不能爲您所用的時候,還想過要暗殺我——”
此時此刻,這樣的事情,太后當然不可能承認,太后只是冷笑:“荒謬!”
許棠嘆息一聲:“是不是荒謬,也都是過去的事情。不過,有些事情您真是做錯了。”
“這些年以來,您對我們這些親人,的確是厚愛有加,恩典深厚。可是,對於福親王他們呢?”
許棠誠懇地看着太后:“所以,我想請求太后和和氣氣的,咱們誰也不要大動干戈,如何?”
太后卻從其中嗅一絲敏銳的東西來。
太后微微眯起眼睛看着許棠:“怎麼,你害怕哀家?”
許棠微微一笑:“這又有什麼怕不怕的?”
“只是我想跟太后您說,識時務者爲俊傑。我相信他們也並沒有要傷害太后的意思——”
太后放聲大笑:“哀家不相信他們還能夠當做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真的不去計較從前的事情——你真當哀家是傻子嗎?”
太后倒是很有自知之明。
榮氏這個時候忍不住出聲:“這件事情,太后又何必如此偏激,這麼多年以來,太后管理朝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是看在天下人的份上,他們也不會對您如何。”
太后卻只是冷笑,並不理會這話。
顯然並沒有聽進去。
許棠眼見太后如此,便輕聲說道:“先皇年紀輕輕,爲何會被人算計?太后還不明白嗎?”
說起這個事情,太后微微一愣。
有些不明白許棠到底想說什麼。
許棠笑了笑:“是您太貪心了。您一直都想要把最好的給他。可卻沒有想過他能承受多少。”
“更沒有想過,從別人那裡拿走了的東西,到底有沒有福氣享受?”
“從前我能看見他的運道。”許棠說到這裡的時候,嘆了一口氣:“其實就是必死無疑的局面。”
“一個人做了好事兒,運氣就會變好。一個人若受了太多的壞事兒,就會受到懲罰。”
“您強加給他的東西,讓他犯下了多少罪孽?所以這才導致年紀小小的就已經厄運纏身。而且還要受盡折磨。”
“太醫爲了挽救他的命,不斷的給他進補,想辦法維持。在這個過程中,他是受了許多的折磨的。最後,卻還是依舊活不了。這一切究竟是誰造成的?”
太后的臉色漸漸的灰敗下去。
許棠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終於說了自己最想說的那句話:“有些時候強求並不是好。”
“而欠下的債也終歸會還。”
太后眼淚一下子落了下來。
太后忍不住地說了句:“可是爲什麼這些要報應在他的身上,爲什麼不是報應在哀家的身上?”
“活着不就是最大的折磨嗎?”許棠輕嘆一口氣:“人生三大苦,幼年喪母,中年喪妻,老年喪子。”
“其中您一共佔了三樣。”
“而他是你最重視的心愛。”
眼睜睜看着最心愛的兒子在那裡受苦,太后的心情會是如何?
太后聽着許棠這些話,愣了許久。
最後才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福王妃就走上前來,看着太后說了句:“您若願意和平共處,此處,我們便交由太后您手中。太后需要什麼都儘管提。我們絕不過問和干涉。”
福王妃這話的意思,就是要把太后給囚禁起來。
而這偌大的行宮就是太后的囚籠。
不過這樣的條件也算是豐厚了。
畢竟太后對福親王,對葉清時,都算是有不共戴天之仇——
太后能做的選擇好像已經十分明瞭。
福王妃微微一笑:“明日這個時候,我再來問太后您。”
(本章完)